花3衛生所加入遠距醫療 服務偏鄉

花蓮慈濟與門諾醫院醫師為偏遠鄉鎮鄉親提供遠距會診服務。(花蓮縣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提升花蓮縣衛生所特殊專科的醫療品質,秀林鄉和卓溪鄉衛生所已經採用遠距醫療,今年新增鳳林、瑞穗、萬榮3家衛生所,與慈濟、門諾醫院合作為花蓮鄉親提供眼科、耳鼻喉與皮膚科遠距會診服務,提供鄉親專科看診和檢查,讓民眾就醫能夠輕症少奔波、重症免耽誤,打破空間距離的藩籬,補足偏鄉次專科醫療不足。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花蓮有遠距醫療服務的5家衛生所,鄉親在衛生所看診後若有專科會診的需要,由衛生所協助預約,再經由醫院與衛生所遠距連線,位在花蓮市的慈濟、門諾醫院專科醫生就能即時向病患問診,並且做眼底攝影影像、X光的判讀,或是建議用藥,與衛生所醫師共同處理病症。 朱家祥說,過去鄉親為了看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科門診需要往返奔波數十公里,現在當地衛生所就能用科技為鄉親省下交通和大醫院等候的時間,讓花蓮中南區的民眾提供醫療可近性與便利性。 朱家祥指出,遠距醫療在歷經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院所和民眾都逐漸接受這種方式。以位於花蓮中區的萬榮鄉為例,萬榮村到花蓮市的醫院相距40公里,單程車程就需1小時以上。鄉親一般、慢性疾病多是到萬榮鄉衛生所與定期的巡迴門診就診,或到鄉內2家西醫診所。而今年開始透過衛生所遠距醫療設備,鄉親只要到衛生所掛號看診,就能接受眼科和皮膚科醫師的遠距會診,省下時間和交通費。 這5家衛生所和合作醫院也陸續增加胸腔內科、神經內科、腸胃內科和心臟內科會診,請鄉親多多善用。 花蓮慈濟與門諾醫院醫師為偏遠鄉鎮鄉親提供遠距會診服務。(花蓮縣衛生局提供) 衛生局強調,花蓮縣面積遼闊占全台面積1/8,幅員狹長南北達137.5公里,6成人口及5成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北區,在有限的醫療資源下運用科技可以將醫療送達偏鄉,讓科技具備人性和服務的功能。

Read More

〈中華副刊〉生存者之歌

■柯漣漪 我思故我存。笛卡兒(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 一、 阿榮終於知道罹癌了,年過七十多歲得知攝護腺癌的惡魔纏上自己時,內心當然有些惶恐。不過退一步想,孩子都長大了,積蓄雖然不多,但沒有負債,應該不會帶給家人麻煩。早上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後陽台的福木,阿榮有幾分感慨。 二十五年前剛搬來這裡時,前後陽台的福木盆栽共有二十棵。 那些福木的枝葉翠長得綠油油,充滿了欣欣向榮的氣象。想不到時光流轉,過了幾年,有些福木得了病蟲害,接二連三陸續枯萎喪失生機,如今只剩下九棵,每天依舊忠心耿耿散發馨香的芬多精,報答阿榮的知遇之恩。 連一手呵護照顧的植物都會有生老病死的輪迴,一向自豪自己身心健康,有如吃了鐵牛運功散健壯的阿榮,老年得到癌症的侵襲,想必是身體老化必然的警訊。 二、 阿榮想,罹癌者有些可以再活好多年,不過運氣不好時,可能離死亡的邊緣很近了。但是目前還能活著,醫生也沒宣布絕望的日期,應該仍然生龍活虎,能夠欣賞人間的風景,也能呼吸新鮮的空氣。 阿榮打開記憶,回想有些好端端的人,沒有罹患重大疾病,生前跟他談笑風生,可是災厄降臨時,連跟他道別的機會都沒有。 十一歲時,他的一位好友沈亮,對他非常友好,因為沈亮的數學一片鴉烏烏,連簡單的植樹問題和流水的算法都懵懵懂懂。沈亮的家境貧窮,沒辦法補習,經常被級任老打手心,打得兩隻手掌像紅腫的麵龜。 有一天,沈亮突然哭著臉拜託他,「阿榮,你就教我數學吧。」 阿榮驚訝望著瘦骨嶙峋的沈亮,回答:「其實我不是頂尖的學生,只是植樹問題和流水問題,我還懂一些。」 「阿榮,謝謝你。」沈亮跪在地上,向阿榮叩了三個響頭。 第二天早上,沈亮帶了一個蒸熟的地瓜給阿榮,「阿榮,我的家境不好,只能送給你一個蒸熟的地瓜。」 阿榮看見沈亮這麼有誠意,兩眼泛出滾燙的淚水。 為了回饋沈亮的誠意,阿榮想出實務教學。植樹問題採用筷子插在地上,逐一解說兩端或一端種不種的算法:流水問題趁著例假日,帶他到家鄉的河流,看鄉民坐著擺渡船到對岸的時間。好不容易,阿亮終於搞通複雜的數學算法,那天抱著阿榮激動地叫著,「謝謝阿榮,你是我的菩薩,我不會再吃老師的藤條啦。」 僅僅感動兩天,自願拜阿榮為師的沈亮就沒來學校上課了。 阿榮覺得很奇怪,本想去沈亮的家裏問明原因為什麼不來學校讀書,不過沈亮的家離阿榮的家有一段路程,要翻山越嶺走三十分鐘才能到達,所以暫時打消去沈亮的家裏問個來龍去脈。又過了幾天,級任老師才告訴班上的同學,「阿亮前幾天獨自划著竹排在水流湍急的河流抓魚,不慎跌入水裡溺斃了。」 級任老師是中年人,短衣短褲打扮,腳上拖著木屐,一副清貧老夫子的典型,說完話後,聲音突然黯淡下來,「各位同學,讀書要有天分,成績不好的同學也不要難過,一株草一點露嘛,老師恨鐵不成鋼,很後悔打過沈亮。」 那堂課,老師和同學都很悲傷,也有人嚶嚶啜泣。 阿榮知道沈亮的真正死因,應該跟數學的流水算法有關……。 十一歲那年,阿榮飽嚐失去同伴的痛苦。 三、 記憶又回到十三歲那年夏天,阿榮跟祖母走了六公里的路,去拜訪名鄉黃土村的姑媽。那是道道地地的黃土村,村子里沒有一條淙淙河流,也沒有自來水,因此村子挖了幾座十公尺深的集水潭。 下雨時,村子裡的水溝順著低沿的渠道,匯集老天賞賜的雨水流到集水潭。集水潭因為是雨水加上黃土的關係,水潭的水是黃澄澄的,還夾雜著大量泥沙。每天打水,婦女要走下二十多個陡峭的階梯,然後挑著兩個各十多斤的水桶走上岸回家。到姑媽家時,他的表姊非常高興,還殺了一隻公雞招待他和祖母。 他的表姊叫春華,是大眼妹,兩隻活潑滾動的清澈眸子,微帶黑色的健康皮膚,加上小蠻腰,長得非常出色。 中餐時,表姊告訴他,「我好羨慕你,能讀初中,像我只能到糖廠去採割白甘蔗,賺好少好少的錢。」 姑丈在日據時代因為犯了一點過錯,被日本人凌虐死亡,姑媽頓時失去經濟的支柱,只能四處打零工維生。 生下的女兒春華國小畢業後,雖然想繼續升學,礙於家境的困窘,當然走上當女工的命運。那天他聽了春華的話後,幾乎是含著眼淚,默默吃著算是破天荒的雞肉佳餚。 拜訪姑媽過後幾天,春華意外死亡了。 死亡的原因是傍晚獨自到深水潭挑水,意外失足落下潭池裡溺斃。 阿榮聽了很難過,長得活潑漂亮的春華,如果不住在缺乏水源的黃土村,應該可以逃過一劫。過了十多年,阿榮的姑媽晚上做夢,夢見春華哭訴想嫁人的要求。 姑媽醒來,過了幾天找人牽線,花了一筆嫁妝費,將春華的靈位嫁給一位鰥夫。 那時,他才知道冥婚的習俗。 四、 死亡的氣息隱隱約約又嗅到了。 那是阿榮四十一歲的夏天中午,一位跟他很談得來的S老師,中午噗噗的騎著摩托車到台北交割股票,途經台北橋時,被一輛計程車從後面撞翻,整個人飛撲掉落五公尺深的橋墩下,當場慘死。 噩耗傳來時,許多女老師掩面痛哭。阿榮非常哀痛,喃喃自語:「怎麼會這樣子呢?」 S老師小他六歲,教音樂合唱團,常跟阿榮海闊天空聊天,打破男女無真正友情的傳統界線。 S老師的家境富裕,父親是財政部G局局長。有一年,阿榮率領球隊到師專參加北區比賽,S老師特別請假去探望阿榮,還買了一大袋的包子犒賞球員,比校長還熱心。 中午球隊休息時,S老師還帶阿榮到她的豪宅參觀。 那個年頭,出入豪宅有保全人員門禁管理非常罕見,讓阿榮見識有錢人家的氣派,無形之中,阿榮矮了半截。 S老師大概看出阿榮的窘態,安慰阿榮說:「不要羨慕我,我是家境好才買得起,如果你肯努力奮鬥,風水輪流轉,有一天你也可以如此。」 S老師育有一位五歲小女生,長得活潑可愛,請專職保母全天照顧。 S老師的先生在國稅局工作,屬於高收入的勝利者。 家境好,夫妻感情甜蜜,原本可以過著寫意的生活,想不到死神很快地找上S老師。有好幾年的時間,他一直不肯相信S老師死亡的消息,不過到殯儀館參加告別式,也瞻仰S老師的遺容,阿榮不得不相信S老師已經死往的事實。   五、 外面社區的蒲葵樹上傳來紅斑鳩咕咕的叫聲,牠們對著清晨美好的時光發出由衷的禮讚。 阿榮想,紅斑鳩的生命週期不長,但仍然每天活蹦亂跳,還經常高歌。而他已經度過七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一生過著還算豐衣足食。 阿榮準備好了,願意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接受癌症病魔死亡的挑戰。

Read More

〈生活休閒〉阿里山公路踩點趣

橫跨八掌溪上游溪谷的「天長」及「地久」兩座吊橋,與「天長地久」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傳說形成佳話。 天長地久橋吸引有情人 觸口遊客中心建築融入自然 奮起湖老街有韻味 文、圖/記者陳銀全 嘉義縣阿里山公路除了可以至阿里山觀日出,沿途也有不少景點,如果時間不夠,不妨到阿里山公路做個一日遊。 沿著阿里山公路,在台十八線卅四K觸口橋北側,即「地久」吊橋,過了「地久」吊橋,沿階梯往上走就會抵達「天長」吊橋。兩橋橫跨八掌溪上游溪谷,兩座吊橋建於日據時期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落成時以紀念天長節(日本天皇生日)和地久節(皇后生日)而命名。雖然過往的遊客眾多,但知曉典故的卻不多,倒是與「天長地久」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傳說形成佳話。 阿里山觸口遊客中心以保持自然土地及順應地形山貌為目標,打造出一棟自然和諧的地景建築。 接著來到阿里山觸口遊客中心,該建築以保持自然土地及順應地形山貌為興建目標,利用「地景交織」、「漂浮」與「動線穿梭」等設計手法,打造出一棟自然和諧的地景建築,遊客中心旁還保有一輛森林鐵路第六代柴油機車。遊客中心不遠處的旺萊山愛情大草原,入口處就有一隻可愛大型的黑熊巡山員,是拍照景點之一。 旺萊山愛情大草原入口處,有一隻造型可愛的大型黑熊巡山員,是遊客拍照景點之一。 阿里山觸口遊客中心旁保有一輛森林鐵路第六代柴油機車。 奮起湖老街開發很早,因類似九份,因此也有人稱它是阿里山的九份。 來到奮起湖,不能不品嘗當地的便當。 來到奮起湖,它位於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海拔約一千四百公尺,因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形如畚箕,故舊稱畚箕湖。由於奮起湖位於阿里山森林鐵路的中點,早年以老街、便當和四方竹聞名。同時,亦成為附近村落趕集聚散之地,因而村落聚集在火車站附近。 奮起湖老街早年沒有街名,當地人僅以「街仔」稱之,是奮起湖商家最早聚集的地方。在阿里山公路、鐵路未開闢前,這兒即已略具雛形,可說是條台灣海拔最高的老街,其聯外道路全是石階步道,面積不大,像極了北台灣九份的縮小版,更因為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有點類似九份,因此也有人稱它是阿里山的九份。 奮起湖老街附近的肖楠母樹林及特別的入口處造型。 奮起湖老街長約五百公尺,街中的店家販賣特產,例如當地的便當,是遊客必買的美食之一,另外還有豆腐和糕餅以及山野菜、筍、草仔粿與愛玉子等,都吸引遊客品嘗。老街附近的肖楠母樹林,栽種約於民國前一年,為台灣特有種,分布於北部及中部海拔三百至一千九百公尺之山地,是暖帶林主要造林樹種,屬針葉樹五木,其樹質媲美紅檜或台灣扁柏。    

Read More

翁跌下床四肢癱瘓 脊椎減壓術後可行走

廖家麟醫師說,脊椎受損可進行支架手術或融合手術代替置換人工椎間盤。(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媒體報導,最近許多名人爆出跌傷出現頸椎、脊椎受傷併發神經壓迫,52歲的白雲傳出椎頸開刀,換了「3節人工椎間盤,花了85萬才出院」。醫師呼籲脊椎受傷的人不要被這個價錢嚇到,其實不是所有患者治療都要那麼多錢,進行支架手術或融合手術也能解除神經壓迫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廖家麟很擔心其他脊椎受傷的人看到治療竟然要花那麼多錢,不敢看醫師而延誤脊椎受傷的治療黃金時間。他表示,其實不是所有病人都需要置換人工椎間盤。 廖家麟說,有一位65歲的病患,從床上摔下來,竟然摔成四肢癱瘓,後來經過脊椎減壓手術治療,放了脊椎支架,現在已經可以行走,剩下手比較沒力仍需復健,他的醫材大約數萬元,而患者符合健保給付資格,所以出院時大約只需自費數千元。 醫師表示,人工椎間盤的好處是它可以像人體椎間盤一樣具有靈活的活動力,而且不會造成鄰近椎體加速退化。 但,如果年紀比較大、其他椎體已經有骨刺,本身活動量也沒有很大,發生脊椎受傷,神經壓迫時,只需要開刀減壓、解除神經壓迫症狀,進行脊椎融合手術或是放置脊椎支架,一樣可以達到解除神經壓迫、止痛、促進椎體骨骼生長癒合。 廖家麟提醒,如果本身是像白雲這樣,已經知道有頸椎骨刺或滑脫等問題的人,要避免做爬高等危險動作,減少突發跌倒、摔傷,以免讓脊椎問題更惡化。更建議有骨刺等椎體老化問題的人,最好平日就把神經壓迫問題解決,較不易因為跌倒、摔跤就發生痠、痛、麻,或癱瘓危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