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定,供應校園食材、超商、量販店等場所販售之洗選鮮蛋,均需落實登錄溯源資訊。圖為校園營養師檢查液蛋、洗選蛋產地及標示。(本報資料照)
曾志超
當有人將很簡單的事情,搞得很複雜,其中必有鬼。當前的專案進口蛋即為顯例,進口後管理一團亂,雞蛋流向不明,混蛋、臭蛋、綠蛋、過期蛋等問題頻傳。究竟是進口蛋管理困難?還是政府刻意將簡單的上架程序,弄得很複雜,以隱瞞背後的不可公開的弊端?
去職的農業部長陳吉仲,力推雞蛋噴印溯源標示政策,縱廠商接受度不高,農業部仍於二0二一年九月十七日發布《指定洗選鮮蛋為應登錄溯源資訊之農產品與其應登錄之項目及標示方式》,強行要求供應校園食材、國軍副食、超商、超市、量販店、大賣場及網購通路販售之洗選鮮蛋,均需落實登錄溯源資訊。
要求農產品經營者應於洗選鮮蛋流通、販賣前,應於蛋殼噴印溯源編碼、包裝日期及生產方式代號,還要將農產品經營者名稱、聯絡電話、生產所在地、原料蛋來源畜牧場之進貨數量以及洗選鮮蛋出貨數量等資訊,登錄於「台灣雞蛋噴印溯源管理系統」,並自二0二二年一月一日生效。若未標示或有標示不實,還可依《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第十六條及第三十一條規定,處新台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該政策為陳吉仲相當自滿的「政績」之一,並於該部「雞蛋產銷資訊」網站公布「每週雞蛋洗選及噴印統計」。官網特別提到,每顆洗選鮮蛋均具完整生產業者資訊,可供消費者辨識雞蛋身分識別與查詢,可確保產製消權益。強化蛋品生產管理,並可避免蛋品混摻包裝後又重新流入市面的食安問題。
觀諸其該政策所欲達成的目標,正是當前進口蛋所發生的問題?先從政策面論之,若是進口的殼蛋上市前,都依照上述做法,即可避免多數的問題。奇怪的是,陳吉仲最自豪的政策,反而棄之不用,引發進口蛋之亂。
其次,從法律面討論,農委會前述洗選蛋標示的命令,明文供應超商、超市等特定通路販售之洗選蛋,均應於蛋殼噴印,且須將特定資訊進行溯源資訊登錄,並未區分國產蛋或進口蛋。惟專案進口的數以億計的外國雞蛋,根據農業部提供的資訊,三至九月共有兩千四百九十一萬顆蛋經洗選上架通路販售,這些雞蛋完全沒有噴印,亦無溯源資訊登錄,顯已違反《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第十六條及第三十一條之規定,地方政府應對廠商處罰,拒不改善還可連續處罰。
進一步比對進口蛋的調度情形,五月起專案進口蛋數量大增,然市面最缺的洗選殼蛋上架數量卻極少,六月與七 月分別進口五千一百四十五萬顆與二千一百八十五萬顆蛋,其中上架的洗選蛋數量竟然掛零;八月通路開始出現缺蛋;九月更趨嚴重,四日與二十五日被迫調漲蛋價三與二元∕台斤,農業部只要釋出進口蛋即可緩解雞蛋缺口,但該部卻寧願讓五千四百零二萬蛋放到過期也不願意釋出。
陳吉仲捨自己倡導的政策不用,卻開創進口蛋製成冷凍液蛋,即可「實質轉型」標示為國產蛋,拒絕公布流向細節,保存期限恣意變更,種種不符常理做法啟人疑竇。不禁讓人懷疑進口蛋是否有重大瑕疵不敢釋出,所以才讓大量殼蛋庫存至過期,始能名正言順將之銷毀。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