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小天使鉛筆

■君玲 童年的回憶,少不了一盒一盒的小天使鉛筆。 小天使鉛筆,那是文具店裡最容易買到的,零買一枝五元左右,一盒十二支裝的價格更為實惠,印象中約三、五十元即可買到。而螢光色妝點的鮮豔圖樣鉛筆,單賣一支十元起跳,甚至更貴。小天使鉛筆身是白色,前端有一排深淺漸層色的愛心,還有一個相貌很難引起夢幻感的小天使圖樣,後頭附著一個小小橡皮擦。雖然包裝外型土氣,但確實經濟實惠。 即將開學時,媽媽總會帶著我們到社區的小文具店。我們的眼球總是被可以替換筆芯的免削鉛筆、自動鉛筆等高價商品吸引,但往往最後媽媽願意掏錢買的,就是小天使鉛筆。之後我們如果再吵鬧著要買文具,媽媽總會以還有好多小天使鉛筆為理由拒絕。確實,小天使鉛筆怎麼用都用不完,小天使成排對我微笑,在抽屜、在鉛筆盒裡。而我總是努力攢著零用錢,趁著媽媽帶哥哥去學才藝課時,天人交戰後溜出家門去自行採買一番。有次猶豫掙扎許久,好不容易鼓足勇氣衝出門,挑選了桃紅色筆身、有螢光綠色愛心的漂亮鉛筆,一踏出文具店,就被返家的媽媽逮個正著,當然,少不了一頓叨念。 小天使鉛筆對我而言是雞肋般的存在,擁有了卻不特別開心。然而,我清楚地記得,曾經有個同學的笑容,比我冒險買到桃紅螢光配色鉛筆時還燦爛,就只因為小天使鉛筆。 那是國小四年級時,班級導師是體育國手出身,相當講究紀律。沒寫功課的、上課遲到的,以累加計算,都得挨板子。每當收作業後的下課時間,總是聽到響亮的板子打擊聲。被體罰的常客之一,是阿勇。 那個年代,好像每個班上總會有一兩個那樣的男孩,衣服胡亂穿,臉上總有一點鼻涕和沙土的痕跡,下課奔跑時莽莽撞撞的,聽課、作業都不愛,上學的日子總在被處罰和想著如何不被處罰中度過。阿勇大概就是這個模樣,身材有點胖,眼睛、臉蛋、肚子都圓滾滾的。他的制服常常撐得看來快要扣不太起來,加上走到老師座位旁緊張萬分的氣息,胖胖的小手在卡其褲兩側抓著、握著,然後接受體罰與訓斥。 國小座位兩兩相連,通常男生一排、女生一排,男女並坐在一起。原意似乎是讓兩性融洽,但如果遇到不喜歡的同學,硬被安排坐在一起,反而會增加水火不容的氣氛。我有點小聰明,加上媽媽總是學期一開始即買好多冊參考書,每天盯著我學校功課做完,接著要寫許多她額外購買的習作、練習卷,成績因此還不錯,當了班級幹部,因此走路常常甩著驕傲的馬尾或辮子,眼睛鼻孔都張得大,自以為威風,偏偏被安排跟阿勇坐在一起,真是不高興。 阿勇被老師處罰時,小小的眼睛和臉龐都會扭曲著,但大多時候都笑嘻嘻的,掛著鼻涕,抹著灰塵。他經常帶不齊文具,多次跟我借筆。我總是沒好氣的翻找鉛筆盒裡最不得我心的,很不情願地借給他。我真不懂他為什麼寧願天天挨打,也不好好寫功課。 有一次,課堂上老師又要我們寫作業,我正慣性地想著阿勇又要跟我借筆了,他卻從書包拿出鉛筆盒來,一邊露出羞赧的笑容說,我有帶。我好奇望了一眼,沒想到他的鉛筆盒裡裝著滿滿的小天使,新的,而且削得又長又尖。他那得意的臉,簡直快坐不住的雀躍,讓我忍不住「哇」了一聲。我問他:「你爸爸買給你的喔。」他說:「對呀,我爸爸放完電影帶我去買的。」 那是我們少數對話的一次,我因此大概知道了阿勇的爸爸是露天電影放映師,我們家巷口土地公生日時,會請人來放電影給土地公看,一塊白色布幕掛在四周的電線桿或路燈上,人們很隨性的坐,有時占不到好位置,我們會坐在放映師後頭另一側。我一直以為每個家庭的爸爸都是去公司上班,每個人的媽媽都是家庭主婦,小學生回到家的首要任務就是洗手吃點心。聽阿勇說了之後,隱隱地第一次感覺到所謂階級,關於貧富。 阿勇開心興奮的展示他的一排小天使鉛筆時,我心頭忽然生出一點點苦澀。他繼續從書包裡拿出未削的小天使鉛筆給我看,很得意、很滿足的神情,「你看,這裡還有。」我趕緊說了一句:「哇,好好喔。那你爸爸對你一定很好。」「對啊,他很疼我。」 那天,阿勇用我很不熟悉的語言模式,跟我分享了他爸爸的工作,和他陪著爸爸去放映電影的許多情況。我似乎聽懂了一點什麼。 但,之後阿勇仍然會忘了帶作業簿,忘了寫作業,被老師體罰並喊求饒的劇情仍持續回歸上演,我和阿勇又回到彼此不太熟悉的各自的小團體去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烏米飯香穀雨時

■陳赫 時維穀雨,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悄然而至,柳絮飛落杜鵑啼,牡丹吐蕊櫻桃紅。清風帶著陣陣暖意,吹拂得人間鮮花綻放。細雨帶著絲絲溫情,滋潤得大地萬物叢生。這時候春天已經接近尾聲,雲煙輕卷,草木微搖,百川淌過萬千河流,都在緩緩地向春天告別。每年到了這個季節,身在他鄉的我,都會更加懷念那一碗烏米飯的香味。 烏米飯歷史悠久,據傳出現於唐代,那時叫「青精飯」,是道家的養生食物,為道家齋日的餌食。大詩人杜甫在《贈李白》一詩中寫道:「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陸龜蒙也曾在《道室書事》一詩中說:「烏飯新炊筆飯香,道家齋日以為常。」 烏米飯古今的制法各有不同。《荊楚歲時記》中說道,烏米飯是「寒食取楊桐葉染飯,其色青而有光」。人稱「山中宰相」的南朝梁代藥物學家陶弘景,在他所著的道家著作《登真隱訣》一書中就介紹了「青精飯」的做法:「以南燭草木煮汁漬米為之」。 唐代時,食烏米飯風俗盛行。唐人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中詳細記載了當時「青精飯」的制法:「取南燭莖葉搗碎,漬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曝,米粒緊小,黑如瑩珠,袋盛可以適遠方也。」此種 「九浸九蒸九曝」的烏米飯制法很複雜,但是便於保存、可長途攜帶。 而後經五代到宋代,烏米飯的做法更加繁多。北宋蘇頌的《圖經本草》就曾載曰:「南燭木葉,從四月至八月末,用新生葉、色皆深;九月至三月,用宿葉、色皆淺,可隨時進退其斤兩。又采軟枝莖皮,於石臼中搗碎。灑用此汁,惟令飯作正青色乃止。高格曝幹,當三蒸曝。今茅山道士亦作此飯,或以寄遠,重蒸過食之,甚香甘也。」此文中記錄了一年四季均可采食南蝕葉浸米的方法,一直流傳至今。在我的家鄉,穀雨食烏米飯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習俗,而最會做烏米飯的人,就是母親。兒時的記憶裡,盼一碗烏米飯,是一個甜美的夢。在這個夢裡,我始終清楚地記得母親做烏米飯的過程。 母親卷起袖子,先把烏飯樹葉洗乾淨,放進石臼裡舂碎。舂成細膩綠色的葉渣後放到桶裡,盛上水浸上兩天,葉渣撈起後,再用過濾的烏飯樹葉汁水浸泡糯米。約四個鐘頭白花花的糯米就浸成黑色了。黑色的米撈起沖洗一遍滴幹,之後就可以上鍋蒸了。 母親說過,柴火蒸的最好吃。烏米米粒緊縮,烏黑亮澤,碧如堅珠。剛出鍋的烏飯,任誰也抵擋不住那誘人的香味。直接拌著白糖來上一碗,吃起來清香津甜,入口的是大自然帶進來的奇妙滋味,也是春末夏初的專屬味道。 穀雨過後,夏天就要來了,關於春天的記憶就會越來越淡。但是只要想起這一碗充盈著味蕾的烏米飯,仿佛春天的氣息一直都在身旁縈繞,從未走遠!

Read More

想挑流感疫苗 疾管署:可去別家打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公布,流感疫苗開打首日創近23萬人施打,採先進貨先施打,民眾如不接受可另找診所接種。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流感疫情連續6週升溫,疾管署3日表示,目前處流感流行期,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達11萬1536人次,且新增7例流感重症死亡個案,流感疫情預計在11月初增溫較快,預估在1月中下旬達高峰,並且預計在2至3月會下降。提醒民眾儘早接種流感疫苗,如果不喜歡排定廠牌,可持接種單到另一診所接種。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達11萬1536人次,近期持續呈上升趨勢,另近3週上呼吸道感染群聚通報件數仍高,達72件,其中多為校園群聚通報有64件,共檢出以流感病毒為主。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週新增41例流感併發重症 ,其中35例具慢性病史,37例未接種當季流感疫苗。重症個案當中,最年輕是南部年僅6歲女童,本身沒有慢性病史,9月下旬出現症狀後因為意識改變送醫,發現流感併發肺炎、急性腦病變,被收治加護病房,目前病況改善,已轉到一般病房觀察治療中。 由於疫調顯示其同住兄弟姊妹也感染A流,不排除是家戶內交叉感染。林詠青提醒家長,年紀小的幼童感染流感後,除可能併發肺炎,另併發腦炎、腦部病變的風險比較高,要注意孩子染流感後,有無神經學病發重症徵兆,如意識改變、嗜睡、抽筋、抽搐等,要儘速就醫。 另新增7例死亡,年齡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8月26日至9月23日,均具慢性病史,其中6例未接種當季流感疫苗,發病後因為併發肺炎死亡,平均發病到死亡日約為為1週。 郭宏偉表示,近4週合約實驗室分離情形以流感病毒為多,以A型H1N1及H3N2共同流行,同時呼吸道融合病毒檢出陽性數亦呈上升趨勢,顯示社區呼吸道病毒活動度增加。 因為流感好發季節,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研判這波流感高峰,預估11月初開始,大約明年1月中旬到達最高峰,並至2、3月後才和緩下來,籲請符合公費流感疫苗資格民眾儘速接種。 2日起開放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單日接種22萬9517人次,相當踴躍。 此外,對於民眾希望選擇疫苗品牌,曾淑慧表示,不會強迫接種,但疫苗處理是採先到貨先配發施打,家長如果不喜歡某種廠牌,可持接種單到另一診所接種。

Read More

〈中華副刊〉簡政珍詩學隨想 歧義是美德?

文/簡政珍 圖/柯適中 二十世紀的文學是歧義的時代。但同樣是歧義,詩的美學有造作的歧義與自然的歧義之別。有意的做詩可以造就聳人聽聞的歧義,而吸引某些批評家關愛的眼神。自然的歧義則是在符徵浮動中顯現詩想像的活潑性,而沒有造作的痕跡。進一步省思如下: 一、歧義可能是一種美德。當符徵從象徵和符旨固定的意義中釋放,文學是探索意義的可能性,不是統編意義,而是產生歧義。意義最有意義的是刺激另一個意義的產生。符徵的流動性促成這種可能。 二、但,一旦「歧義」合法化,很多詩人可能躲在歧義裡製造歧義。躲在歧義裡,詩人可以遮掩想像力的不足。他可能玩文字遊戲,甚至以遊戲宣稱:所謂詩就是營造文字的迷宮。他更可以在任意的遊戲中,宣稱詩全然沒有意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