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賞楓香的情事

文/攝影 Ciruela 在我住家附近,如果要看秋天的楓香,只有兩種途徑,一、到稍遠的台北市民生西路,二、到三重正義公園。 因為之前我住在民生西路附近,而民生西路的兩側種了長長的楓香樹,如果清晨在那十字路口等紅綠燈,陽光由火車站那方向斜斜照過來,剛剛茁壯冒出新芽的清翠小楓香就會在微風中顫動,猶似透明的葉片纖維在襯著亮麗晨光裡清晰可見,如果角度選得好,正好也襯在對街灰色大樓著暗黑陰影中,那麼它們唯美一般的薄薄,小小,翠綠帶黃的五裂小葉片就嫩嫩柔柔透露出秋天組詩中的一首精妙短詩,凸顯了整株楓香樹的詩意。 不過,要讀取它,首先要在先停下匆忙上班的腳步,再稍慢一點,找到紅燈剛亮起的開始,駐足在紅磚道上,無須在意紅燈的秒數,靜下心來,微微如要迎接最美好一天的開始一樣,深呼吸一下,微微抬起臉,用眼去閱讀一首詩的情境,用心去找尋一首詩的意象,火許才能找到這城裡最絕美的一小片楓香,這種視覺和心靈上小小的體驗會讓整個人愉快起來。 當然,如果選擇在楓香已釋出黃色和微紅的色素時,那通常都是在楓香葉子成熟長大後成三裂時才見得到,但自然界就是有些怪異和變動,有些才由樹幹上冒出的小葉子卻也呈現酒醉臉紅的風姿,這好像是小女孩急於長大而偷偷擦了母親的腮紅一樣,然後羞怯怯地躲在樹後,半露出腮紅塗滿臉頰額頭和脖子上紅通通的小臉,這時,就會覺得這城市的一角,還是有些可觀的。 然而,部分的葉子已捲曲,皺皺的紋路表面,布滿如同被陽光曬乾的愁容,乾乾的,在落下整條街的紅磚道上後,就不再被收藏到厚厚的書頁裡了。風強勁一些時,似乎更加劇它們愁容,染黃的滿樹楓香沙沙作響,也讓陽光也不得不亂顫,但這都無助於每一片落葉隨著年老色衰而流浪街頭,我望著風吹過,光線移過,匆匆的腳步踩過,不知多少乾枯失去鮮嫩色澤,一捏一壓就碎的落葉就如此隨著清晨轉移,而從此天涯海角般的不知去向,但有多少雙人們的眼睛會在清晨這美好的一早,抬臉多望它們一眼,或低頭多瞧他們一眼?樹上,地下,不同的楓香顏色,意味著生生滅滅的流轉。所有出現在街頭的人們和腳步,以及目光會在意這兩排楓香的生榮枯敗嗎?我站在街頭,靜靜地取景。 這樣的楓香歲月,年年在秋風吹起時,就靜靜地寫在陽光中。但有人注意到這條路與其他路的不同嗎,注意到它的葉子與其他樹的葉子不同嗎,甚至注意到這路口的秋光似乎也與其他路口的陽光不同嗎? 有時,我覺得自己像一個城市的遊魂,這裡看看那裏走走,希望能在這城市裡發現一點心靈的寄生之所,用自己的角度去解構這些點點滴滴,而楓香的季節就是。每一片葉子其實都類似,但在不同的時空中與情境中,我深信它們也有感覺,感覺秋風在動,感覺秋光在動,感覺秋天在動因此它們會擺出各種姿勢,以及顏色,似乎試圖去討好這個美麗的季節,和城市,否則它們可能會被取代。而我遊魂似的在這一條路上來來回回走著,去找尋它們最動人的身影,而在旁人的眼中,我可能是個對葉子癡迷的路邊遊魂。 在我小時候,家門口多半是白樺樹,楓樹是較少的,但在秋光時的楓紅卻比是最迷人顯眼的,尤其在東北那廣闊的平原上,有幾簇紅得醉人的楓樹就招搖到不行,遠遠望他就如曠野中升起的高高篝火,火焰通紅,幾十里外都能看見。現在,我是因為那些老家的都已楓樹已消失了,而將感情轉移到這路上的楓香上嗎?楓香的紅葉不夠老家的紅,可能品種不同,可能時序不同,也可能氣溫不同,但我像遊魂似的在追蹤什麼? 有些在路上樹上繼續冒出新芽成長,有些已枯萎落地,在路人匆匆的腳程中匆匆走完自己的旅程,而我已走到這人生的這條路上,欣賞它們,也看盡天涯海角,只是過了這條路的路口,或許楓香不再,已是另一番風景,或情境了。 到三重正義公園去賞楓,當然也會是另一番風景,或情境了,因為那公園沒有「鴉翻楓葉夕陽動,鷺立蘆花秋水明」,但卻有一點類似「殷勤報秋意,只是有丹楓」的思緒,這,又是別種感觸了。

Read More

女童莫名癱瘓 罹罕見格林巴利症

病童罹格林巴利症候群,在豐原醫院治療師的引導下進行復健。(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一名2歲蔡姓女童因腹痛、無法解尿且全身無力,家屬表示病童無法行走多日,以為是腹痛所致,入院後持續有尿滯留、大便失禁且全身癱軟情形,檢查後診斷為格林巴利症候群。 豐原醫院醫師黃表示,格林巴利症候群一種極少見的急性發炎性周邊神經病變,可能影響身體的運動、感覺及神經系統。發生原因多為感染或接種疫苗後引發免疫系統反應,以致周邊神經被抗體攻擊。患者可能出現急性四肢無力、吞嚥困難或進一步導致呼吸衰竭、全身癱瘓,甚至猝死等情形。 病程迅速惡化的情況,父母眼睜睜看著活潑奔跑的孩子,突然失去行動能力,無疑是沉重打擊,面對陌生的疾病,無助和心碎的情感難以言喻。經醫療團隊的積極治療及支持,為孩子的病情帶來轉機。從四肢癱瘓到能夠恢復行走,醫護人員細心守候著每個微小的進步,直到女童再次用自己的雙腳,奔向父母親的懷抱。 黃指出,目前對於格林巴利症候群,確切致病原因仍不明;呼籲若發現孩子在感染或接種疫苗後,出現四肢無力或麻痺情形,應速就醫評估,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影響神經功能預後。

Read More

肢端黑色素癌 國衛院找到破解關鍵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肢端黑色素癌」是一種好發於亞洲人等非白人族裔的惡性皮膚癌,以往致病原因不明,缺少有效治療標靶藥物。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一種新的小分子化合物可阻斷癌症惡化訊息,減緩癌症擴散。 肢端黑色素癌主要發生在手掌、腳底、手足指甲床等區域,常發生於亞洲人、拉丁美洲人、非洲人等非白人族裔中。陽光中的紫外線造成基因突變是黑色素皮膚癌的成因之一,已知約有將近5成的黑色素皮膚癌帶有BRAF基因突變,可使用BRAF抑制劑進行標靶治療。 然而在肢端黑色素癌發現的BRAF基因突變率極低,表示肢端黑色素癌的成因與黑色素皮膚癌不同,但也意味著肢端黑色素癌目前仍缺少有效的治療標靶。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代理所長劉柯俊表示,西方人會因為曬太陽造成身體表面黑色素皮膚癌,亞洲人則發生在指甲、手指頭、跟腳底等,不太會曬到太陽的地方,由於兩者致病原因不同,因此有很大研究空間。若肢體末端皮膚上不幸產生黑色素癌症,目前沒有標靶藥物,只能用一般化療,往往預後很差。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助研究員沈哲宏指出,他與高醫大、日本九州大學合作,進行跨國肢端黑色素癌研究,以組織免疫染色結合臨床特徵分析87名(日、台各半)受試者的癌組織檢體,發現細胞膜上可控制鈣離子通透細胞的TRPM1蛋白,透過提升胞內鈣離子濃度啟動訊息傳導,促進肢端黑色素癌惡性化。 沈哲宏說,新型小分子化合物KN93與鈣離子結構相似,與鈣離子競爭可阻斷訊號繼續往下傳遞的過程,在實驗中老鼠身上觀察到,可減緩後續的癌症惡化。 劉柯俊表示,這項研究找到新穎TRPM1參與肢端黑色素癌惡性化途徑,評估抑制其下游活性作為治療肢端黑色素癌策略的潛力。成果在今年1月發表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相信對於未來開發藥物、疾病預防都有幫助。

Read More

20年內 骨鬆骨折恐爆發性成長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響應10月20日世界骨鬆日,最新藥物經濟研究報告顯示,20年內骨質疏鬆導致骨折之案例將爆發性成長,醫界提醒,提高骨密度檢測與骨鬆藥物治療才是解方,呼籲政府提升骨鬆治療照護。 依據2019年健保資料庫統計,50歲以上病人族群中,每3人便有1人是骨鬆患者,骨鬆更可能導致髖部與脊椎骨折,衍生長期失能、臥床等長期照護隱憂,而台灣更是亞洲區髖骨骨折發生率第一的國家,使得個人與家庭照護負擔廣為增加。 針對未來20年間,70歲以上停經後婦女發生骨折的事件數和直接照護費用,台大臨床藥學研究所所長蕭斐元教授進行藥物經濟模型研究結果突顯骨鬆骨折案件數的大量增加,也呈現骨鬆性骨折將導致個人乃至於國家支出的大量醫療負擔。 他指出,未來5年間,70歲以上停經後婦女人口將從2022年的144萬人增加至2027年的191萬人,且骨鬆骨折的案例將自2022年的7萬例增加至2027年的9萬例,整體預算成本花費也將從2022年新台幣103億增加到2027年新台幣137億。 蕭斐元指出,透過骨鬆診斷常使用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並搭配積極治療,將減少骨鬆骨折發生與直接醫療成本花費。 根據研究模組顯示,當骨鬆篩檢率增加50%與治療率增加44%,則於2027年將減省整體醫療費用達新台幣7.7億,隨時間拉長節省的費用將更顯著;對於病患臨床結果、照護者的經濟與勞力成本,乃至於整個醫療體系都是正向的發展。 然而,依據目前的健保給付規範,骨鬆需在骨密度T值小於-2.5且已發生骨鬆骨折等情況,才有相對應的健保治療藥品,也使得優化現行篩檢與治療政策成為提高臨床骨鬆治療結果和減輕經濟負擔的重要解方。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第13屆理事長黃兆山受邀作為研究計畫的臨床諮詢專家,呼籲政府在考量骨鬆治療時應防範於未然,走在民眾前端,若民眾意識到骨鬆其實也是種病症,同時政府健保補助跟上支持,更能促動病人篩檢意願,達到有效降低風險族群骨折狀況發生,也進而能改善因失能所導致的長照人力短缺、經費壓力等惡性循環。

Read More

〈靜脈暨腸道營養醫學會議〉營養照護給付偏低 醫籲專科化改善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第23屆亞洲靜脈暨腸道營養醫學會議20日登場,專家指出,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很多疾病和營養有關,但台灣醫療體系中營養照護給付偏低,醫師靠熱忱咬牙苦撐,呼籲以專科化改善窘境。 今年亞洲靜脈暨腸道營養醫學會議主題是疾病營養與治療方式的進展與未來趨勢。此會為過去11年來,第3度在台舉辦,為期2天半的會議共有99名專業講者,吸引30多國、1143人參與。 台灣靜脈暨營養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院長王照元會表示,這是COVID-19疫情後,亞洲靜脈暨腸道營養醫學會議再度恢復實體舉辦的首場,意義重大,今年題目以「營養」為主,探討未來營養趨勢,包括居家營養照護等。 他指出,台灣近年逐步推動在宅醫療,個案急性治療後,返家休養期間,營養照護至關重要,台灣在相關領域表現亮眼,如在宅醫療營養介入、評估等,相對於其他亞洲國家,台灣起步比較早,盼藉此機會與各國分享、交流準則建立與運作體系經驗。 王照元也提到,閉門會議致詞之中,賴副總統也提到營養醫療未來應該是一個重要的角色,當病人原來疾病已經不需要住院治療、脫離急性期,台灣有豐富「居家靜脈營養」經驗,病人、家屬或主要照顧者經過學習靜脈營養治療的知識與技術,便可以在家療養。 另,此次會議還規劃討論各國對營養照護給付,王照元說,不同國家的營養給付標準都不一,若營養給付較嚴格,對病人來講,可能不容易取得相關支援,希望參考較好標準幫助台灣病人。台灣目前營養照護比較有增長空間的就是給付,與先進國家相比,給付相對偏低。 他表示,「很多疾病和營養有關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容易疾病纏身,營養照護重要性與需求勢必增加,但台灣現階段很多營養照護相關醫師沒有得到很好的回饋,建議成立營養專科醫師,有機會跟其他專科一樣的得到更好健保給付,學會將積極爭取。

Read More

護理9訴求2項再議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護理人力面臨短缺窘境,護理界疾呼每人每月萬元、保障年薪等訴求。對此,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20日指出,不宜齊頭式加薪或強制規定,明年夜班費獎勵上路後,將研議發放繁重任務津貼。 根據衛福部統計,領證護理人員約31萬人,但執業人數統計至今年10月11日僅18萬8879人,且逾9成為女性。護理人力問題迫在眉睫。 行政院會9月28日通過訂定3班護病比、醫院護理人員夜班費獎勵等12項策略計畫,但護理界認為緩不濟急,提出全面加薪、保障年薪、開放男護理師在醫院服替代役等9大訴求。 王必勝20日逐一針對上述9大訴求回應。他表示,基本上樂觀其成,但涉及教育部(學費減免)、兵役制度(護理替代役)的部分,衛福部無法片面答應,將與相關部會研議討論。 針對「由政府編列預算優先補助醫院護理人員每人每月10000元至少2年」、「應屆畢業護理師年薪至少達70萬(不含夜班費)」部分,王必勝則明確打了回票。他解釋,若醫院護理師每人每月直接發萬元,無差別式發放不但要考慮公平性問題,也有財源問題,且COVID-19疫情期間,包括醫師、醫檢師及放射師等,每一種職類都很辛苦,不主張無差別式的發放。 至於護理人員的薪資,王必勝強調,以市場機制為準,大家都是專業人員,各種醫事人員的薪資都是浮動的,各大醫療院所付給護理人員的薪資各有不同,中間自然會產生差異,不宜強制去規定保障年薪。 另,護理界質疑只發放夜班費獎勵,恐釀排班嫌隙等狀況。王必勝說,經調查,長期(3個月以上)包夜班者不到10%,9成以上需輪班,也就是說大家都領得到夜班獎勵,應不至於爭吵或不合,下一階段將就護理繁重任務發放工作津貼,相關定義及財源仍有待討論。 衛福部指出,健保相關點值保障及護理費調升會依健保體制辦理;實習年限延至3年,待護理界共識再議;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正逐步擴大辦理。

Read More

〈車壇大小事〉BMW擴充全台超高速充電站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BMW總代理汎德攜手全台BMW經銷商完成全台共15座BMW車主專屬的BMW i高速充電站,充電功率最高更能達到350kW。BMW即日起更與「U-POWER」展開合作,目前U-POWER已擁有位於市區及觀光熱點多達16個站點、48組充電裝置、最高充電功率可達360kW的CCS1規格DC直流超高速充電站,選擇2年免費充電方案的BMW電動車主,除了可將充電額度使用於專屬之BMW i高速充電站外,更可於U-POWER超高速充電站使用,未來將可享有多達31處、77組,由BMW總代理汎德為電動車車主所擘畫的全台超高速充電網絡。 BMW偕同經銷商夥伴於台北101、晶華酒店、台北大直NOKE忠泰樂生活、南投日月潭涵碧樓酒店、台南安平雅樂軒酒店及高雄義大皇家酒店等全台豪華度假飯店、大型百貨購物商圈人群聚集重點區域,規劃建置超過100座BMW目的地充電站,再加上全台將近4,000座的公共充電站點,為BMW電動車主打造出業界最快充電速度、最舒適的充電環境與最便利完整的充電站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