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租代管加強溪北駐點服務 第四期啟動

包租代管政策邁入第四期,目標一千六百戶,並著重溪北地區,(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包租代管計畫邁入第四期,前三期漸入佳境。市長黃偉哲表示,第一期只有三七醫護,第二期為一七三二戶,第三期達到五五一三戶,持續成長,第四期則目標為新增一千六百戶,邀請民眾一起加入包租代管行列。都發局指出,此次將加強溪北地區駐點服務,歡迎溪北的房東、房客,共同加入包租代管行列。 都發局昨日舉辦第四期啟動儀式,指租房子對房東房客都不是易事,透過包租代管政策專業服務,讓弱勢族群租屋更容易,房東也有三稅減免(房屋稅、地價稅、所得稅)、三費補助(公證費、修繕費、居家安全相關保險費))及年服務的「包租代管333」優勢。 都發局說,這一期將強化拓展溪北的包租代管服務,增加服務據點、加強推廣宣傳,只要經委託業者媒合房客成功,不但補助媒合仲介費用,還提供多項優惠措施,年滿十八歲,在台南無自用住宅,家庭成員每人每月平均所得低於四萬九千餘元,戶內動產總額低於三0二萬、不動產總額低於五三七萬元,均符合申請資格。 都發局鼓勵房東出租低度利用住宅,房客則可以市場租金八至九成租屋,還可申請租金補貼,可至「台南公宅」網站查詢。

Read MoreRead More

為思覺失調者點燈 暖心會所揭牌

暖心會所屬於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是全市第二間精神障礙者服務據點,市政府預定明年成立第三處服務據點。(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暖心會所」透過共同洗菜、學習製作手工藝品等方式,協助精神障礙者邁向復元。(記者鄭鈞云翻攝) 為擴大服務精神障礙者,基隆市政府社會處十六日在暖暖區舉行精神障礙者協作模式服務據點「暖心會所」揭牌儀式,「暖心會所」由巿府補助,社團法人基隆市康復之友協會承辦,辦理精神障礙者協作模式的服務據點,透過共同洗菜、學習製作手工藝品以及行政文書資料整理等方式與課程,給予支持,重建自信進而邁向復原。 基隆市政府社會處十六日在暖暖區舉行精神障礙者協作模式服務據點「暖心會所」揭牌儀式。(記者鄭鈞云翻攝) 截至一一二年九月三十日,本巿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計兩萬一千四百六十九人。社會處副處長盛慧中表示,感謝基隆市康復之友協會協助照顧精神障礙者,協助病友重出回歸到社區。衛生局局長張賢政表示,大家的互相幫忙與協助,讓精神障礙者無論在會所內或會所外的生活都能很精彩,巿民或患者家人也能在會所瞭解相關資源與尋求支持。  

Read MoreRead More

社區金點獎 基隆5單位全壘打

再度延續去年佳績,獲得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座金點獎獎座。(巿府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巿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參加衛福部「一一二年社區金點獎」,五個入圍單位全獲獎,獲金點英雄(個人獎)的有信義區智慧社區發展協會蕭淑華執行長,與暖暖區過港社區發展協會吳麗美理事長。獲得金點之星(團體獎)的有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碇內浸信會、信義區智慧社區發展協會與安樂區七賢社區發展協會。 「一一二年社區金點獎」日前在台北舉行,今年基隆市從全台灣四千八百二十八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中脫穎而出,入圍的五個單位全數獲獎,再度延續去年佳績,獲得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座金點獎獎座。 智慧社區發展協會蕭淑華執行長、過港社區發展協會吳麗美理事長獲金點英雄(個人獎),中華基督教碇內浸信會、智慧社區發展協會與七賢社區發展協會獲金點之星(團體獎)。(巿府提供) 榮獲金點英雄的有信義區智慧社區發展協會蕭淑華執行長,與暖暖區過港社區發展協會吳麗美理事長。智慧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蕭淑華將「不怕挫折,凡事做就對了」,以及「關關難過,關關過」的名言帶入關懷據點,讓長者能體驗溫暖的家。過港社區發展協會吳麗美理事長積極打造過港心樂園,用誠意讓長輩充滿回憶,將愛心蔓延至社區鄰里。  

Read MoreRead More

富康活力藥局萬片尿布捐創世

富康活力醫藥公司至創世基隆院捐贈一萬片尿布供院民使用。(創世基金會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創世基隆院今年八、九月的捐助,較去年減少約三十二萬元,相當於院內四十五位院民二個多月的的尿布使用量。富康活力醫藥公司得知後,特捐贈一萬片尿布供院民使用。 富康活力醫藥公司連續四年捐助尿布、看護墊、快篩劑等物品給創世基隆院。總經理蘇崑彰本身是一名藥師,在公益這條路上從不缺席。蘇崑彰表示,富康活力盼能拋磚引玉,帶起行善的社會風氣。 創世基隆院院長李淑婷表示,目前安養四十五位院民,一天需耗用約四百五十片尿布,除感謝富康活力醫藥公司寒冬送暖捐贈一萬片尿布外,盼各界幫助弱勢植物人家庭度過難關。相關愛心捐贈可洽專線(0二)二四二一-四七三八。

Read MoreRead More

花蓮2.8億災害準備金不足因應

花蓮今年接連受杜蘇芮、海葵與小犬颱風侵襲,造成南區多處災損,縣長徐榛蔚均前往勘災,並爭取重建經費。 (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長年受到複合型災難的威脅,為因應縣內重大變故或天然災害,花蓮縣政府一一二年度編列二點八億災害準備金,惟自今年度接連受杜蘇芮、海葵與小犬颱風侵襲,造成花蓮南區多處災損,使重要交通橋梁、便道、農路等中斷,造成當地居民與農友生活不便與損失,本年度編列之二點八億災害準備金難以因應龐大災損,縣府將持續提報中央爭取經費,讓鄉親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去年高寮、崙天兩座大橋因九一八地震災害斷橋,縣府施作過溪臨時通行便道,暫供鄉親日常便利通行使用,而今年七月份杜蘇芮颱風襲台,連日豪雨造成的暴漲溪水將便道沖斷,玉里鎮赤柯山農路也受到土石方崩落影響緊急辦理搶通作業,豐濱鄉石梯漁港則因泥沙淤積,嚴重影響漁民作業安全,實際災復經費就已超過災害準備金編列之預算。 縣府表示,除了編列二點八億災害準備金以外,花蓮縣今年度追加減預算有六成八用於建設經費,其中就包含震災、颱風災復工程,顯見花蓮對於災害應變及災後復原重建的重視,對於縣內尚須辦理之復原工程,縣府將持續戮力向中央爭取經費挹注,以保證鄉親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Read More

竹市舊港基地 打造生態農園

新竹市舊港基地雞舍與各式可食蔬菜與花卉地景,「堆肥拖車」養雞種菜也可做堆肥。 (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打造生態友好城市環境,新竹市環保局在舊港大橋下的閒置空地建立第二座非農地環境雜草管理展示區「舊港基地」,運用生物防治(養雞)、地被植物管理(種菜)等策略管理雜草,削減除草劑汙染,創造一座兼具雜草管理、安全食物產出與景觀美質的生態農園。 新竹市舊港基地雞舍與各式可食蔬菜與花卉地景,「堆肥拖車」養雞種菜也可做堆肥。(記者曾芳蘭攝) 市長高虹安肯定舊港里里長蔡松根的奔走,不只媒合環島道路旁約七百平方公尺的閒置空地,更將原本雜草叢生的空地,聯手台灣社區協力農業協會及在地駐點的竹塹社區大學「島港豐巢」地方創生團隊,設計建造出健康無毒的生態基地;更感謝在地退休教師張姓夫婦及劉姓地主姊妹等人,後續共同維護這座環保健康生態農園。 環保局長江盛任表示,為了使民眾了解其他管理雜草方式,特別建置第二座示範基地,並運用回收棧板展現循環經濟,製作三種不同型態的高架菜畦,種植可食作物及香草花卉,共計超過二十種、一百棵植物,例如結頭菜、萵苣、萬壽菊、繁星花等,並在原有的空地石堆之中,栽種七棵樹豆。 江盛任說,此基地最主要的創新設計是「堆肥拖車」,結合養雞的拖車形狀小型堆肥場,四分之一空間是雞舍,其他四分之三做為雜草、有機資材的堆肥區,此款堆肥拖車具多樣功能,不只讓雞隻的糞便成為堆肥的原料,透過雞隻外出擾動雜草,啄取堆肥裡面的小蟲子、雜草種子,減少飼料,加速熟成,雞隻和產出的雞蛋後續更可以利用。 新竹市舊港基地雞舍與各式可食蔬菜與花卉地景,「堆肥拖車」養雞種菜也可做堆肥。(記者曾芳蘭攝) 新竹市第一座非農地環境雜草管理示範區、位於焚化廠入口處海濱路旁的「風草農園」,占地約一千平方公尺,自一0八年十一月啟用迄今,種植可食作物及香草花卉,共計超過八十種、八百多棵植物。

Read MoreRead More

苗栗身障日 表揚傑出楷模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政府社會處十六日上午在苗栗市千璽會館舉辦「活出魅力.逆光前行」身障日表揚活動,希望透過表揚活動喚起大家更能主動關心、照顧身障朋友,並重視身障朋友的權益。 頒獎活動表揚九位傑出身心障礙人士、十位身障者家庭照顧者楷模、十位績優身心障礙福利專業人員、四個優先採購績優單位、二個優等績優社團、八個甲等績優社團及今年首次頒發的績優大小復康巴士駕駛員三位優良駕駛、二位新手駕駛。 接受表揚的傑出身障人士:陳輝鴻、黃薇娜、林德貴、魏菊英、謝昀赬、楊文輝、吳貴鈞、鄭婷、林江取珍。 家庭照顧者:溫正成、廖美麗、徐美蘭、陳月霞、徐碧珍、鄭穆斌、劉文堯、張林秀戀、劉秋雲、余秀梅。 績優專業人員:彭麗芬、陳秀煒、陳意亮、廖桂華、林秀蕊、陳麗嬋、彭愛華、陳淑貞、楊慧君、何旋芳。

Read MoreRead More

羅東同一路口2月2起車禍

羅東鎮中山路與和平路口,發生兩輛自小客車對撞後,衝進路口一家清粥小菜店家門面,這家清粥小菜店家於九月十六日被兩貨車在店前路口擦撞,剛修復準備復業,又再遭波及。  (羅東警分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相隔兩個月,羅東鎮中山路與和平路口,十六日清晨又發生兩輛自小客車對撞交通事故,該路口金三角清粥小菜店家門面再遭波及,警方獲報趕到現場處理。警方說,造成一名駕駛頭部挫傷,經消防人員送醫,雙方駕駛均無酒精反應,肇事原因尚待釐清中。 十六日凌晨零時三十分許,羅東鎮中山路三段與和平路口發生兩部自小客車相撞的交通事故,該起車禍是二十歲的林姓男子開著自小客車、沿和平路由北往南直行,行抵該路口時,與廿四歲羅姓男子所駕、沿中山路由西往東行駛的自小客車發生擦撞後,波及路口轉角處的店家,羅姓駕駛頭部挫傷,警消據報立即將傷者送醫。 受到波及的店家,專賣清粥小菜,平時食客盈門,生意興隆。九月十六日,兩貨車在店前路口擦撞,門面遭其中一輛貨車撞損之後,因為門面和內部結構、設備嚴重受損,一直休業中,近期才逐漸完成整修準備復業,卻在十六日再受車禍波及。

Read MoreRead More

竹北國中小校園修繕 西區優先

竹北公立國中小校園修繕,市長鄭朝方平衡東西區發展,給學子更好的求學環境。(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北市長鄭朝方重視教育平權,同時提倡均衡東西區發展,相關校園工程補助分「西區」、「舊校區」兩階段執行,西區四校已獲百萬經費支持,改善項目含括校舍防水工程、運動操場地坪墊高、土壤固化改善等,並已相繼修繕完工。 鄭朝方表示,市公所提供轄內公立國中小學小型工程補助申請,依評估核定後給予補助,首重資源相對匱乏的西區學校優先執行,包含豐田國小、新港國小、鳳岡國小以及鳳岡國中等四校,已提撥近百萬經費挹注修繕,讓學童有更安全、優質的上課環境。 豐田國小因建築老舊、濕氣滲漏,產生嚴重壁癌,申請補助金投注於數位圖書室防水工程,同時全面更新因受潮朽壞塌陷的天花板、高架地板及木作櫃體,針對壁面壁癌也全面打除重作防水,改善室內設施損壞發霉情形,同時解決壁癌引起之粉塵及黴菌問題,照顧師生上課環境與健康。 新港國小因運動操場PU跑道、中央球場、跳遠場、練習牆等年久失修、嚴重破損情形,且各個場地間均有約十公分落差,透過補助墊高地平改善,同時加強中央球場土壤固化處理,以保障師生活動安全;此外,鳳岡國中為提升學生行車安全,遂將校門口梅花形花圃,縮小並改建為圓形花圃,以改善公車進校園的死角問題;鳳岡國小每逢下雨必造成二樓走廊積水、濕滑,危及學生安全,透過公所補助得以改善新、舊大樓屋頂連結防漏工程。

Read MoreRead More

仁德農會認養愛心竹筒18年

仁德區農會十八年來關懷家扶兒,昨天舉行愛心竹筒回娘家活動,現場剖開竹筒,清點金額。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仁德報導 仁德區農會十八年來關懷家扶兒,十六日舉行愛心竹筒回娘家活動,現場二十三支竹筒共獲七萬七千八百八十四元善款,另熱心婆媽捐贈紅包,共有三十二萬七千二百八十四元進帳,將於十二月三日辦理的「寒冬送暖」活動,發送給家扶兒。 北台南家扶中心自民國九十二年開辦愛心竹筒認養活動,透過愛心人士捐零錢幫助家扶兒,仁德區農會從九十五年參與這項計畫,昨天配合幸福農村計畫推廣教育三部門聯合成果展,辦理愛心竹筒回娘家,當場剖開竹筒清點捐款,而農會理事長陳木發、總幹事曾佳哲也各捐出一萬元紅包響應。 家扶中心主任莊淑惠表示,仁德農會竹筒回娘家捐款金額總計三十二萬七千二百八十四元,分別有二十三支愛心竹筒共七萬七千八百八十四元,以及一百一十七個紅包共二十一萬九千八百元,另有青農、家政、高齡及四健會聯合義賣款二萬九千六百元。仁德區農會十八年來累計捐出超過二百六十六萬元。 仁德區農會十八年幫助家扶兒不間斷,協助募得三十二萬餘元款項。(記者盧萍珊攝) 曾佳哲說,十八年前因一則家扶兒考取優質大學無能力上學的新聞,開啟家政班成員認養「竹筒愛心撲滿」,集結大家力量一起幫助家扶兒,幫助更多人。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