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署發布2024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全球共計6988隻破紀錄;台灣首次微減93隻。(中央社/郭東輝提供)
記者陳治交∕綜合報導
根據「二0二四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全球共計六千九百八十八隻,相較去年增加三百五十五隻,突破紀錄;雖台灣仍是全球最大黑琵度冬區有四千一百卅五隻,但首度出現減少,微減九十三隻。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表示,嘉義、台南、高雄等主要分布區數量略減,光電開發等縮減棲地,會影響族群數量變動。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發布「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結果,由香港觀鳥會聯繫各國定期於每年一月進行,今年在一月二十至二十一日舉行,由林業署委託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統籌,與全台各鳥會及保育團體等逾百名調查員合力完成。
針對數量變化及遷徙分布,中華民國鳥會秘書長呂翊維指出,與去年相比,度冬核心區如台南減少一百九十一隻、嘉義減少六十隻、高雄減少二十七隻;北邊的濁水溪口增加九十四隻,南邊的屏東則增加一百零五隻,顯示黑面琵鷺個體有往北邊與南邊擴散移動的現象。
他強調,其實保育關鍵就是棲地,環境條件的各種變化,都會造成影響;像是林業署推動漁民參與生態薪水給付方案,一一一及一一二年度台南市友善魚塭面積均約兩百公頃,可增加覓食地區,但仍不夠,例如台南七股地區已有部分魚塭開發為漁電共生型光電,各種土地利用持續開發使得棲地一直在縮減,會讓黑琵轉移覓食區,進而影響族群數量變動。
為守護台南沿海濕地,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依《國家公園法》施行細則辦理第二次通盤檢討,黑琵的度冬棲地「頂山濕地」將納入檢討保護。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南市野鳥學會、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等六個非營利組織,成立「七股將軍鹽灘地濕地復育聯盟」,認養一千六百零五公頃國有鹽灘地,投入生態保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