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 長期下背痛恐是僵直性脊椎炎 好發20至40歲

亞東醫院復健科醫師黃昭竣表示,規律的運動對維持關節靈活性和減少僵硬非常重要。(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長期下背痛可能不僅是普通的痠痛或疲勞,還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的警示,亞東醫院復健科黃昭竣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的年輕人,男女比約4比1,且常有家族病史;雖目前尚無法治癒,但透過適當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症狀並減緩疾病進展。 響應5月20日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板橋亞東醫院20日起,舉辦為期1週僵直性脊椎炎衛教活動。亞東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遊表示,僵直性脊椎炎的下背痛通常與一般因受傷導致的下背痛不同;患者在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後會感到疼痛,但稍微活動後疼痛會有所緩解;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尤其在半夜和晨間會特別僵硬,若長期忽視僵直性脊椎炎,不僅疼痛會持續,還可能惡化,導致脊椎關節骨質永久性沾黏,造成骨骼畸形,甚至失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陳遊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常見症狀包括:1.下背痛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休息無法緩解,但運動可以改善;2.早晨起床時下背部特別僵硬;3.膝蓋、腳踝、腳跟發炎疼痛;4.手指與腳趾腫脹疼痛;5.虹彩炎、眼睛疼痛、視力模糊;6.感覺疲累、食慾不振、體重減輕。 陳遊表示,僵直性脊椎炎的藥物治療包括3種類型,首先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主要用於減輕疼痛和脊椎發炎,但需注意腸胃不適和水腫等副作用,長期使用需定期監測血液。其次是免疫調節劑,主要用於調節免疫系統並針對周邊關節發炎,可能引起腸胃不適、頭痛、肝功能異常等副作用,且男性可能會影響精子數量,但停藥後可恢復。第3是生物製劑和小分子口服藥物,適用於對其他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可直接抑制相關細胞激素 ,阻斷發炎反應,但因影響免疫力,對有慢性感染的患者需謹慎使用。 黃昭竣表示,規律運動對維持關節靈活性和減少僵硬至關重要,推薦可脊椎伸展為主的運動如輕柔的伸展運動、游泳、步行、慢跑、瑜伽和太極拳,都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不錯的復健與運動選擇。

Read More

〈中華副刊〉沒有的豐足

■吳守鋼 雞叫、狗吠,清風陣陣,白雲蒼狗。從新幹線通過的縣城盛岡到這裡有130公里,是從上海到蘇州東山的那段距離。 背包客卸下旅行包,走進茅草屋,坐在地爐邊,聽木炭在火裡劈啪起舞,圍爐裡茶壺的開水咕嘟輕唱,然後就著烤魚,倒上一盅當地的清酒「涼霞」,翻開剛從舊書店里淘來的小說《蟬聲似雨》……因電影《黃昏裡的清兵衛》而揚名的藤澤周平筆下的江戶那個時代,武士們活下來的世界應該還在東北這地方。 如今這世界因為有一個他和一個她在經營,居然依然在線,興許會永遠留存。那年,一個他和一個她在兩邊蔥綠蔥綠,道路筆直筆直的倫敦大街上相遇。 走著,走著,偶爾聽到邊上有人說了一句簡單得不含任何意思的鄉音「這個……」,於是,怯怯地上前「你是……」、「嗯,你是……」地攀談起來。來這裡留學,在快要領畢業證書時才在異鄉聽到了多年沒有聽到的鄉音。 從此,這毫無含義的鄉音開始了意義深遠的新內容。 在他鄉的最後一段光陰裡,相約去逛了想逛而還未逛的倫敦的角角落落,然後告別了這塊土地。他和她相信,此後的人生也會如第一次相遇的那條大街一樣,蔥綠蔥綠,筆直筆直,望不到盡頭。 手攜手回到剛從山姆大叔手裡回到島國的沖繩,然后買了一輛快報廢的大卡車,帶上剛認領的愛犬,由最南端劍指最北面,「大篷車」晃蕩晃蕩出發了。 福岡,大阪,名古屋,東京,一路向北。在離目的地的北海道還有幾步遠的岩手縣境內停下了:綠茵茵的山,清澄見底的河,再往東走一點就是藍藍的呈現彎曲線條的太平洋……人口4千的村莊,有一個乾癟乾癟的村名,叫「野田村」。要是叫帶點詩意的「田野村」興許人口還會多一點吧,他和她玩笑著說。 在一處有150年歷史的茅草房前佇立長久。 「就這裡吧」 他試探。 「嗯,就這裡吧」她點頭。 於是,不走了。從此,時間也停下了。他和她將到手的這茅草屋稍作整修,改成了一天最多接納三組過路客、背包客、流浪客的民宿作為此後的生活源泉,並起名「苫屋」。苫,有茅草之意。從此一天復一天像垂釣的姜太公一般過日子:有來客,請進,無客人,晴耕雨讀。 沒有電話,沒有電視,沒有互聯網,沒有視頻,除了一架收音機:如今不知此為何物的年輕人大有人在。有過客想打電話,告訴他在近1公里外有個公用電話;想上網,3公里之外一個小木匠有台電腦能藉用。 沒有咖啡館,沒有超市,沒有奧特萊斯,更沒有香奈兒,有的是自己種的無農藥、自然生長的蔬菜和水果;還有,嘴很刁,只食水苔的鯰魚就生存在附近的清流裡。將捕來的鯰魚放在火上悠悠地烤,整個空間便會溢滿魚香,所以鯰魚又稱香魚,烤熟後連魚骨都能入肚。 融和寧靜的世界裡,來往也可,不來往也罷,活在當下那一刻,享受眼前這一份。一幅「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現代版鄉村畫。 茅草房的「苫屋」冬暖夏涼,不,不僅涼,還冷,所以一年四季使用地爐。啥是地爐?就是用來取暖、燒烤、烘焙的那玩意兒,安置在牆壁上叫壁爐,安置在地板上稱作「地爐」。 傍晚,主人和旅客圍著地爐四周坐下,然後喝著,聊著,烤著……他和她把自家田里長出來的蔬果烹製後擱在客人邊上;有空閒時,她給要來投宿的觀光客寫回信,告知哪天哪日客房有空,然後,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去一次7公里外投進信箱。客人收到帶著地爐香味的明信片之後,踏上北上或者南下的旅途。 就這樣,他和她在這「沒有」的生活裡生活了「有」40年。 「就這麼走過來了,再這麼走下去吧」,他說。 「嗯」,她點頭。

Read More

長者量6力 異常率近3成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國健署建置「長者量6力」LINE官方帳號,民眾透過手機就可進行身體功能評估,發揮預防延緩失能最大效益。(中央社)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內痛風族群明顯年輕化,40歲以下患者已超過一半,醫師表示,痛風是因尿酸過高而導致,高尿酸的原因,除了先天遺傳外,愛喝啤酒、含糖飲料、吃海鮮、內臟等高普林食物過量,也會引起痛風;痛風患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控制好尿酸值,才能遠離痛風復發及心血管疾病發生。 中正脊椎骨科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賴漢明表示,歷史上許多將相王侯皆為痛風所苦,因此又被稱為「王者之病」,隨著現代生活水準提升,痛風已轉型為「眾病之王」。台灣至少有40萬名痛風患者,以男性居多占90%以上,停經前婦女甚少有痛風,女性通常在50歲以後才發病。痛風發作以大腳趾、腳踝及膝關節出現紅、腫、熱、痛最常見。 他指出,多年前收治一位40歲病人,他因手腳關節發炎腫痛,並長出許多不痛的結節,某天病人發高燒且手腳多處關節急性腫痛,無法行動而就醫,經檢查診斷病人是慢性痛風關節炎合併腎結石併發急性腎盂腎炎且引發敗血症。 經檢驗數據顯示病人血中尿酸值高達12(正常<7),更呈現急性腎衰竭,高血鈣,高血鈉,低血鉀等多重電解質失調。經住院治療兩星期,才順利出院;之後在門診花3個多月才把尿酸降到6,也讓他腎功能恢復到正常8成。 賴漢明說,高尿酸產生的主因有兩種,一為高普林食物飲食過量,造成血中尿酸過高(約占1到2成患者),另一原因為先天遺傳在腎臟的腎小管無法排出尿酸(約占8到9成患者),進而在體內關節及皮下堆積,產生痛風結晶及關節炎。 賴漢明說,痛風患者僅部分可透過飲食調整改善,腎小管無法排出部分為先天遺傳,必要時需藉由藥物來治療。一般藥物治療效果,非常顯著良好,服藥後尿酸值會回復正常,大部分尿酸結晶,亦會慢慢消失不見,也不會再痛風發作。 為避免痛風發作,賴漢明提供幾項痛風飲食原則,包括保持均衡飲食,五穀雜糧、蔬果類、蛋豆魚肉類應以2:2:1的比例攝取。其次每日飲水2000c.c.以上,幫助身體排泄尿酸同時預防腎結石。另外,適量攝取豆製品,植物性普林不會提升體內的尿酸濃度。攝取適量蛋白質、減少油脂攝取、不喝含酒精飲料,特別是啤酒,且不喝含糖飲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