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七月九至十一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七十五週年峰會。(路透)
■馮國豪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七月九至十一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七十五週年峰會。美、歐等三十二個會員國及日、韓、紐、澳與會並發表聯合聲明,除了劍指俄羅斯,還直指中國大陸持續對歐洲安全構成系統性挑戰。
北約成立於一九四九年,美國主導,旨在協助北大西洋地區對抗當年蘇聯的威脅。冷戰時期,北約與蘇聯為首、結合歐洲社會主義國家成立的「華沙公約組織」形成對抗。但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北約仍然存在且持續向東擴張。
烏克蘭入北約 沒有確切時間
北約先後接納了中歐和東歐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二0二二年俄烏戰爭爆發後,一度被法國總統馬克宏評為「瀕臨腦死」的北約,在美國主導下積極援烏,又扮演了抗俄功能,今年並接納了瑞典、芬蘭加入,成員達到三十二國。
北約七十五週年峰會,可以聚焦五個觀察點:其一,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可逆」或停頓?北約表態力挺烏克蘭抗俄,應允會有更多軍援,並稱烏克蘭正走在加入北約「不可逆」的道路上。但終究還是沒有給烏克蘭一個確切的時間。
烏克蘭希望加入北約,加劇俄羅斯威脅感,正是俄烏戰事爆發原因之一。外界預估,烏克蘭加入北約,最快也必須在俄烏戰爭結束後;但這場戰爭如何結束呢?在此之前,烏克蘭走向北約之路,很可能會一直處於停頓狀況。
其二、對俄羅斯「核威懾」的憂慮升高。北約譴責俄羅斯「不負責任的核言論和脅迫性核信號,包括宣布在白俄羅斯部署核武器」,並譴責白俄羅斯繼續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提供便利。
北約對持續兩年多的俄烏戰爭,似乎顯露出疲乏感。俄羅斯祭出核威脅反制北約軍援烏軍,北約則允許烏克蘭使用北約軍援武器打擊俄羅斯本土,更讓北約擔憂俄羅斯動用核武反擊是否會成為事實?
其三、將俄、中(中國大陸)、伊、朝(朝鮮,北韓)定性為邪惡軸心。北約峰會宣言稱中國大陸是俄羅斯侵烏的「關鍵支持者」,構成歐洲系統性威脅;同時也指責伊朗和朝鮮直接提供莫斯科軍事支持,也加劇俄羅斯對鄰國的威脅。
拜登趁機造勢 還是口誤連連
北約雖然迄今拿不出中國大陸軍援俄羅斯的具體證據,但對中方「戰爭推動者」的指控,已是美中戰略對抗的一環,也持續強化北約繼續存在的正當性。將俄羅斯、中國大陸、伊朗、朝鮮定性為「邪惡軸心」,在未來的幾年內不會改變。
其四、北約盟國強化輿論戰。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就指出,北約盟國和印太夥伴將針對烏克蘭、人工智慧(AI)、假訊息和資安等領域,將啟動四個新的合作計畫。
俄烏開戰兩年多來,各種假訊息混充其中,加上十一月美國大選後,似乎有俄烏談判停火的機會;北約決定在人工智慧、假訊息和資安等領域,強化網路防禦合作,為因應情勢變化的輿論戰、認知作戰有關。
其五、拜登口誤成焦點。拜登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誤稱為蒲亭;將副總統賀錦麗誤稱為川普;在回應有關烏克蘭武器管道的問題時,忘了自己就是三軍統帥,與參謀長的職位混淆,竟稱「遵循我的三軍統帥建議」。
八十一歲拜登希望藉由北約峰會為大選造勢,卻還是口誤連連。外界譏諷美國大選二老相爭,一個是老番癲,一個是老不修;但拜登的參選意志堅定,他的團隊中很多人親近幕僚並不希望他退選。
包圍中國大陸 IP4成焦點
北約峰會另一個受到關注的焦點,是位於東亞的日本、韓國與南太平洋的澳洲、紐西蘭,印太四夥伴(IP4)連續三年受邀出席北約峰會,主要目的就是要包圍和遏制中國大陸,但是否能如北約所願?
首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韓國總統尹錫悅、紐西蘭總理盧克森都出席了北約峰會,但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卻以國內政治優先要務為由,婉拒邀約,改由國防部長馬爾斯代打。
其次,立場親美的韓國總統尹錫悅,最新民調的施政支持率已下跌至百分之二十一,創下二0二二年五月就任以來新低。尹錫悅對於經濟與外交政策的處理方式,以及缺乏溝通,被認為是招致負面評價的原因。
韓國反對陣營的前總統文在寅特別顧問、延世大學教授文正仁就認為,北約應該處理的是北大西洋的事務,「為何要盯著亞洲,盯著東亞?」同時,這也牽扯到集團政治,世界將會因此變得更加分裂,對抗是不可取的。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左)受邀參加北約峰會,但是根據日本最新民調顯示,岸田文雄內閣支持率已跌至百分之十五點五,再度創自民黨二0一二年十二月重新執政以來的最低水準。(路透)
第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民調也在直直落。根據日本最新民調顯示,岸田文雄內閣支持率已跌至百分之十五點五,再度創自民黨二0一二年十二月重新執政以來的最低水準,另有四成受訪者期望政黨輪替。
外界譏諷美國大選拜登、川普二老相爭,一個是老番癲,一個是老不修。(路透)
川普若當選 台灣未必可慶祝
目前觀察,代表共和黨參選的川普,勝選機率愈來愈高;從共和黨八日推出的二0二四黨綱草案觀察,外交篇幅相當少,焦點主要放在美國內政。至於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川普的重心在內政,外交主軸是對俄羅斯與中國大陸,並交由幕僚團隊負責,屆時,預期會有很多「抗中保台」的鷹派加入,對中政策會比現在更強硬。
強調「美國優先」的川普若再次當選,台灣不見得有理由慶祝。針對大陸若對台動武,美國是否軍事支援台灣,拜登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川普過去受訪時則是避而不談。
川普是生意人,向來批評盟邦沒有付出足夠的安全承擔,且不惜喊出撤軍,要求盟邦必須提高軍費,否則將失去美國的保護;台灣基於安全防衛的需要,必然要加碼向美軍購。
川普曾與蔡英文通話,未來也不能排除「川賴對話」的可能,若進一步激怒北京,只會讓兩岸關係雪上加霜。但是北京認為,當台灣失了美國利用價值時,也有可能成為棄子。
(大學退休教師、兩岸與國際關係研究學者馮國豪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