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大團隊突破馬糞海膽(上)養殖技術,研發新式飼料(下)創環保與產業雙贏。 (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馬糞海膽又稱為白棘三列海膽(Tripneustes gratilla),生活在珊瑚礁及礁石區,以海藻、海草為主食,能有效控制大型藻類的滋生,是維持珊瑚礁與藻類生態平衡的重要環節,卻由於人為濫捕導致馬糞海膽的野外族群數量快速下降,引發海洋生態危機。
澎湖縣政府委託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執行「白棘三列海膽各生長階段商業性飼料」研究計畫,在嘉大水生生物科學系團隊的努力之下完成人工飼料研發,在不久的將來,合法養殖馬糞海膽的業者即能夠全年供應市場需求,創造海洋資源保育與地方產業發展的雙贏局面!
嘉大水生系朱建宏助理教授表示,人工養殖馬糞海膽最關鍵的技術就是飼料研發。
研發團隊黃子維研究員表示,經由團隊不斷的嘗試,發現由脫脂大豆磨成的豆粉是相當適合海膽的蛋白質來源。決定飼料的主要成分後,團隊繼續鑽研其他營養成分的比率,最終發現在鈣、鎂等礦物質與β胡蘿蔔素的交互作用下,養殖海膽的體殼成長顯著贏過攝食天然藻類的海膽;且依新配方製成的飼料其穩定性及黏著度較高,在海水中營養成分也不易流失、變質,讓飼養海膽的養殖成本下降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