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流行蘋果病 3族群當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日本近期發生俗稱「蘋果病」的傳染性紅斑症疫情,感染科權威李秉穎10日提醒,這個病發生率不高,在台灣也三不五時會有病例,雖沒有疫苗和藥物,也不須特別治療,但孕婦、慢性貧血、免疫功能不全者等風險族群務必做好個人防護。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傳染性紅斑症是由微小病毒B19所引起,傳染途徑是飛沫傳染,較常見於小孩子,通常會先出現上呼吸道症狀如發燒、流鼻水類感冒症狀,約1週後,臉部兩側面頰變得紅通通,像是「蘋果臉」。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醫師李秉穎表示,傳染性紅斑症屬於無症狀傳染,但傳染力不強,就算發燒也不會特別嚴重,沒有抗病毒藥物也沒有疫苗,不需要特別治療,通常不會造成大規模疫情,台灣只有散發的病例,如有發生群聚感染時,大部分都是影響青少年,以5到18歲年齡層最為常見。 不過,李秉穎提醒,孕婦、慢性貧血、免疫功能不全這3大風險族群要特別當心,因孕婦在第1孕期若感染,可能會導致畸胎;而病毒會破壞骨髓的造血細胞,導致貧血嚴重者可能休克甚至死亡;至於免疫功能不全者,因為免疫系統無法清除這個病毒,有時會變成慢性病毒感染,病毒持續壓制骨髓細胞之下,形成慢性貧血。 李秉穎說,預防方法就是跟流感、新冠肺炎一樣,要勤洗手、少去人潮擁擠場所、戴口罩等,雖沒有旅遊建議示警的必要,但高風險族群務必要做好個人防護,家中若有人感染,應分開活動空間。

Read More

血便延誤就醫 確診腸癌2期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45歲張先生日前出現血便症狀,起初以為只是痔瘡造成的出血而不以為意,沒想到持續一段時間都沒有好轉,在家人的勸導下,到大腸直腸外科門診進行更詳細的檢查。醫師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距離肛門口約7公分處有一個約4公分的腫瘤,切片化驗結果顯示為惡性腫瘤,並確診為直腸癌第2期。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柏仲表示,直腸是連接乙狀結腸和肛門的一段腸道,直腸癌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發展,可能出現下列情況:排便習慣的改變(如:腹瀉或便秘)、糞便中帶血或黏液、腹痛或腹部脹氣、體重減輕和食慾不振、虛弱和疲倦感。而導致直腸癌發生的原因則有:高脂肪飲食、低纖維攝取、肥胖、抽菸、缺乏運動、遺傳等。 治療直腸癌的主要方式為手術治療,依據狀況切除部分或整個直腸,也會依病人狀況,以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作為輔助治療,在手術前縮小腫瘤或手術後降低復發風險。此次案例在接受全身正子造影及電腦斷層檢查,確認沒有發現局部淋巴轉移及遠端轉移的情況,因此選擇進行微創腹腔鏡低前位切除手術,成功將腫瘤切除。病人手術後恢復情況良好,目前已順利出院並定期回診追蹤。 陳柏仲提醒,大腸直腸癌已連續10年名列國內10大癌症發生率之首,盛行率是男性第1名及女性第2名,是國人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國健署公告,自114年開始,大腸癌公費篩檢措施擴大年齡層,將自現行「50至74歲民眾」調整為「45至74歲」及「40至44歲具家族史」民眾,建議符合資格的民眾定期接受免費的糞便潛血篩檢,檢查若呈現陽性,務必要回診做進一步大腸鏡檢查,才能及早發現,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Read More

陸6千公斤胡荽粉 農藥超標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10日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自大陸進口的花椒粉及胡荽粉也被驗出農藥農藥殘留不符規定,自斯里蘭卡進口的3批茶葉則被驗出含有防腐劑,相關貨品皆已依規定退運或銷毀,沒有流入市面。 食藥署指出,小磨坊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從大陸進口的胡荽粉出殘留農藥賽洛寧0.04ppm,依據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農藥賽洛寧定量極限為0.03ppm,這1批共6000公斤依規定退運或銷毀。 另,台南振禾食品公司自中國大陸進口的花椒粉,檢出殘留農藥亞滅培0.45ppm、環克座0.06ppm、得克利0.08ppm、陶斯松0.09ppm、賽洛寧0.09ppm等,比超過容許值或違反不得檢出規定,這一批120公斤花椒粉也依規定退運或銷毀。 達飛國際公司自斯里蘭卡進口橙茶、南非國寶蜜樹茶、薄荷茶各1批,被檢出含防腐劑水楊酸、苯甲酸等,不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3批每批重0.9公斤產品,已要求業者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在發生蘇丹紅辣椒粉食安風暴後,食藥署已加強邊境管制,除了辣椒粉外也擴大到「香辛料」及「調味醬」等35項號列產品都納入監視查驗,所有貨品要100%檢驗包括蘇丹色素和農藥殘留等項目,全部合格才可輸入。 食藥署統計,7月1日至12月10日期間,含今天這批違規產品,小磨坊輸入產品共計2批次違規,另1批也從大陸進口的小茴香子B,違規原因農藥賽洛寧殘留含量不符規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