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長期吃藥 竟3級慢性腎病

  醫師姜林文祺說,提早診斷腎病並評估洗腎風險,加上善用腎臟保護藥物可逆轉嚴重度,降低洗腎風險 。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60歲江姓婦人反覆痛風發作,且有高血壓但控制不佳,為治療痛風長期接受肌肉或靜脈止痛藥,最近半年檢驗報告顯示腎功能持續異常,並有中度白蛋白尿,就醫診斷為第3級後期慢性腎臟病,評估5年洗腎風險為9%,經積極腎臟保護藥物治療與慢性腎臟病照護單位照顧1年,腎絲球過濾率維持穩定,但5年洗腎風險評估降為2.02%。 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姜林文祺指出,依腎病嚴重程度,可分為5期,第5期之後就屬腎病末期,根據台灣研究資料,18歲以上成人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約12%(200萬人),而第3級後期慢性腎臟病是1.8%(約30萬人)。抽血檢驗腎絲球過濾率與驗尿得知尿中白蛋白與肌酸酐比值,皆可評估慢性腎臟病嚴重度;腎絲球過濾率、白蛋白與肌酸酐比值,再加上年齡、性別,利用這四個腎力密碼與腎衰竭風險方程式可進一步評估洗腎風險。 他說,第3級後期慢性腎臟病照護3大面向包括良好生活型態、積極腎臟保護藥物使用與理想併發症治療。良好生活型態包括合適飲食、規律中低強度運動、戒菸及維持正常身體質量指數;腎臟保護藥物則有,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或第2型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及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和第2型糖尿病可使用非選擇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等等;理想併發症治療包括三高、痛風、腎性貧血、腎骨病變及腎絲球腎炎(及早做腎臟切片)等治療。 姜林文祺說,隨著資訊進步與大數據分析進展,可提早診斷並評估洗腎風險,加上腎臟保護藥物蓬勃發展,可逆轉嚴重度,進而降低洗腎風險 。

Read More

〈中華副刊〉菊次郎的夏天與我

■陳竹奇 1999年,北野武拍攝了「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描述小學三年級的正男,因父母離異,想要利用暑假前往尋找母親。他的鄰居菊次男陪同他尋找,在途中發生的故事。 1999年,我在南部某城市跑新聞,由於跑社會新聞是件苦差事,經常半夜還在分局刑事組流連忘返,因此按照往例,由報社男同事輪流。這一年,剛好由我開始負責跑新聞。 我去到某分局刑事組,走進去,沒有一個刑警認識我,也沒有任何人搭理我。我立誓要把每個分局刑事組的小隊員及幹員名字全部背起來,可以當場叫出他們的名字。 大概花了半年,我在這個城市跑社會新聞,混得風生水起,半夜經常跟刑警到酒店喝酒,裡面不是刑警,就是黑道,只有我是少數的媒體記者。 我曾經一個晚上連喝三攤,等到第三攤喝完,走出酒店時,天已經亮了,我才回家睡覺。 我跟一位黑道老大的兒子成為好友,他需要我寫新聞奧援的時候,我會儘量幫忙。有一次我到他開的酒店,他請我到一個包廂,我進去的時候,裡面已經有一位媒體記者駐地特派員,他拿著一疊鈔票正在數,看到我的時候,連正眼都沒有瞧我一眼,繼續數鈔票,數完後,他問我是不是某報社新來的記者,我回答是,他有點倚老賣老的教訓我,不要以為你們報社的薪水有多高,能像我這樣賺錢的才叫厲害,隨後他拍拍屁股離開。 黑道老大的兒子隨後進來包廂,跟我說,如果我以後在新聞上多配合,他開第二家分店的時候,會讓我認乾股。我心裡突然醒悟,莫非剛剛那位特派員數的鈔票就是「乾股」。 又有一次,黑道老大的兒子跟我約在一家茶行見面,介紹他的小弟跟我認識,茶行門口象徵性地擺著幾罐茶葉,人出出入入,我好奇地問,他們去那裡?小弟答「四樓」,我又問去四樓做什麼?小弟突然覺得有點好笑地說「大哥,去賭博啊,你要去嗎?」我搖搖頭,此刻我才知道茶行只是幌子,樓上是地下賭場,沒想到我竟然又看到一名認識的刑警走進來,他向我打招呼,隨後上樓,還問我上不上去,我才知道刑警也會來賭博,或者是圍事。 我在一樓跟小弟聊天期間,小弟會跟我聊怎麼「做生意」,還問我有沒有興趣加入,我故意裝著興致很高的樣子,跟他聊了起來,隨後離開。 有一次,回到報社。 隔壁同事突然跟我說,他以前覺得我文質彬彬,很有書卷氣。現在覺得我看起來像刑警,換言之,看起來像流氓。 我聽了,一開始還蠻開心的,表示我融入這個環境相當成功,後來想想,不對,我突然想到荀子勸學篇裡面的一段話。藤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當初我之所以進入報社,擔任記者。原本的目的一方面是訓練文筆,一方面是增加社會歷練,如今我的社會歷練真的是足夠了,而且有點過頭了。 後來,我跟著那位小弟又混了一段時間,親眼目睹他到酒店消費不付錢,企圖拿名片抵帳,大清早跑去女友住的大樓,拿球棒擊打玻璃。 我跟一位跑警界的資深記者談起此事,突然想到我以後就是那個在酒店包廂裡面數鈔票,幫黑道寫新聞,然後可以認乾股的記者,甚至地方特派員。這是一條黑暗路,而且這不是我要的人生。 那個時候,我已經被培養成為地方特派員,隨時準備接手。 我決定遠離這個是非圈。 先是辭職不成,被安排到其他縣市跑新聞。 接著考上博士班。 有一天,終於聽到有人稱讚我很有書卷氣,我才確定重新找回自己。 一位朋友送我一本書「流氓教授」,我的心情很複雜,但也慶幸自己不要變成流氓,而是成為教授。 1999年,我當時正在跑社會新聞。 跑社會新聞,每天沒有不死人,通常報社編輯台會以死多少人,以及死的方式特不特別來決定這則新聞的重要性。 因此,當我到達警局勤務中心,或者分局刑事組,以及消防局勤務中心,聊到當天的新聞時,通常會談到新聞的重要性。如果死亡人數太少的話,就會顯露興趣缺缺的表情,對方經常會嘲笑我們說,「你們記者真的很冷血!」,有一天,我才把這句話聽進去,醒悟一件事,「我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冷血。」 取得博士學位後,我後來到一所大學任教。 我經常利用電影作為教學題材。 有一天,我看到一篇專訪北野武的文章,談到北野武對於宮崎駿的動漫「不以為然」。宮崎駿的動畫影響我至深,宮崎駿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如同神一樣無法撼動,風之谷裡面的那歐希卡及勇敢與智慧於一身,一直是我心目中女性的完美典型,北野武批評、否定宮崎駿的言論令我心生反感。 我後來決定重看一次「菊次郎的夏天」,理由聽起來有點荒唐。 吉卜力工作室二十五周年,久石讓在武道館為宮崎駿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音樂會,演奏的全部都是宮崎駿作品的配樂,在youtube上面就可以播映,我曾經搭火車的時候看著這場音樂會的畫面,配合每一部動畫的影片,忍不住熱淚盈眶。 我突然想到,菊次郎的夏天配樂就是由久石讓作曲,如果北野武這麼不堪,久石讓怎麼會幫他作曲呢?不可能只是為了商業利益,我決定重看一次菊次郎的夏天。 久石讓的配樂,熟悉的鋼琴聲響起。是由久石讓親自演奏。 我把菊次郎的夏天又看完了,這一次,我熱淚盈眶。 我看到了1999的自己。 也看到了現在的我。 我看到了菊次郎的夏天,自己的夏天,陳竹奇的夏天。 那個尋尋覓覓找回自己的過程。 菊次郎不是那個小男孩,小男孩是正男,菊次郎就是北野武飾演的那個流氓,菊次郎也是導演北野武的父親。 我熱淚盈眶,為了自己的新生、重生。 我發現自己原來就是菊次郎。 陳竹奇是省悟過來的菊次郎,覺醒後的流氓,覺醒後的菊次郎。 每個夏天,都是菊次郎的夏天。 每個夏天,我一定會聽久石讓彈奏的「菊次郎的夏天」。 那個時刻,我都在慶祝新生、再生的自己。 沒有變成流氓、黑道的陳竹奇。

Read More

〈中華副刊〉觀音乘水而至

■許永河 台南擁有悠久的歷史,堆疊出豐厚的人文底蘊,承載著共同的住民記憶。走讀府城老街獨有的歷史紋理,彷彿爬梳這座城市的肌理,感受這座城市的脈動,更能發現屬於這座城市獨有的風景。巷弄的作息如故,自然的深邃幽微,人生的千姿百態,尋常運行著。也許每一個轉角的佇足,都有豁然的驚喜入眼簾來。 開山路三巷,舊稱水流觀音街。尋常熟悉的小巷,有著深遠豐厚的靜美。那年雨澇,隨枋溪洶湧河水漂流至此的古木,已斲雕成觀音,水月一輪參法相,護祐著街坊清靜。清水寺門楣上的「寶筏渡川」字樣,佛心禪意、大觀自在。葳蕤長存的兩株百年老榕,光影熱絡交錯。樹下的平安井即便封蓋,隱約間仍聽見噓寒問暖的笑語聲。巷弄的空間是可以說故事的空間,常民文化真確的存在。 清淺潺潺已是曩昔舊事不復存,河道成了紅磚道。僅能藉由連棟街屋來神遊綿延水岸旁的聚落,磚牆門板的斑駁封存了時光印痕,屋瓦石階的綠苔增添了老街韻味。彩繪牆上的色塊,藉由綠點與白線鋪陳出府城街道圓環意象,充滿趣味。老紅磚上長出一株新榕,新舊共生,何嘗不是生生不息。幻想倚在二樓木陽台上聽風觀雲,醉了醒了都不知時節的自在。水在暗溝裡汩汩流淌,是一種永恆的聲音,無論這城市怎麼變化,都不會消失。 隱身小巷裡的包子老店,低調不招搖自有饕客前來。蒸爐裡飄散出來的熱氣,股股匯成一股暖流,看似平淡無奇,卻在心底漾化開來,醞釀成專屬老時光的氣味。水晶餃煨熱雙手,喚醒味蕾,好味道,憑恃百年不變真材實料的堅持。誘人的料理毋須用精美的器皿裝著,內涵才是精華的所在,樸實無華遠勝刻意包裝。 值得流傳的故事,是藏在枝微末節的生活罅隙中。保持從容的特質、舒緩的步調,才能領略深度漫遊的旨趣。夢想著,這個靜謐的城市一隅,有條淙淙作響的小溪緩緩流過。讓河道回到熟悉的生活場域,或許是奢望,但期待它重見天日的到來。

Read More

肺癌4%罕見Exon 20變異 籲納健保

肺癌是癌症死亡率之冠,健保113年10月將晚期肺癌EGFR變異者擴大給付第3代標靶藥物治療,但4%仍被漏接,僅化療可用。台灣癌症基金會10日舉行記者會,盼健保加速接軌國際,將EGFR肺癌對應標靶藥物納入給付。(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肺癌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與死亡率第1名的雙冠王,健保10月針對晚期肺癌EGFR變異者全面給付第3代標靶藥物治療,卻獨漏EGFR變異家族中占比4%的Exon20等基因變異,台灣癌症基金會與醫師表示,期待健保加速給付,完善EGFR突變精準治療最後一塊拼圖,免於「同病不同命」的感慨。 60多歲呂女士在今年5月底接孫女放學回家後於沙發上昏迷不醒,緊急送醫竟已是肺癌腦轉移,且NGS檢測確認為罕見的Exon 20基因變異。工程師兒子決定自費Exon 20對應標靶治療搭配化療。呂女士治療迄今6個多月,肺部與腦部腫瘤明顯縮小,且生活可以自理,天天運動3小時,良好的復原狀況。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黃俊耀表示,健保給付NGS政策上路,對基因分型相對較多且完整的肺癌是重要里程碑,有助於精準用藥以減少無效醫療,降低病友過早疾病惡化與死亡率。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以台灣最常見的非小細胞肺癌為例,約55%為EGFR突變型,其中Exon 19和Exon 21為最常見的基因突變,合計占85%,適用第1至第3代標靶。排名第3、占比僅4%的Exon 20變異,目前健保僅有化療可用,多數癌友看到Exon 20對應標靶藥物因經濟負擔重而只能望之興嘆。 不過,現在國際治療指引也有建議的一線Exon 20對應標靶可選擇。研究顯示,Exon 20基因變異肺癌病友,相較於單用化療,一線使用Exon 20對應標靶搭配化療,可延長2倍不惡化時間,降低6成以上疾病惡化或死亡風險,亞洲人反應率尤佳,為病人帶來一線曙光。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目前國際治療指引已建議針對Exon 20等罕見基因型別病友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但現行治療囿於健保僅有化療可用,病友苦嘆「同病不同命」,可能面臨無效治療窘境。呼籲政府重視癌症新藥可近性的議題,進而透過政策規劃,幫助罕見基因型別的癌友能有獲得治療的機會。

Read More

玉里人86%骨鬆 高過全台均值

北榮玉里醫院與宏碁智醫合作推出AI測骨質,並提供民眾個人化之醫療、飲食及復健照護。 (台北榮總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偏鄉民眾骨質疏鬆情況,因檢測不易,猶如健康之未爆彈。台北榮總10日指出,北榮玉里分院獲得宏碁智醫提供AI技術支援,經檢測發現玉里當地86.2%的住民有骨質流失問題,比例遠高於台灣地區之平均值。 北榮指出,骨質疏鬆是全球老化社會中不可忽視的公共健康挑戰,特別在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偏鄉地區,因骨折導致的住院與死亡率更高。調查指出,偏鄉65歲以上女性的骨質疏鬆發生率高達63%,但檢查率卻只有24.5%,治療率更是低於2.5%,骨鬆已是偏鄉民眾健康的危機。 北榮玉里分院攜手宏碁智醫共同打造智慧骨質健康管理系統,系統採用AI技術分析X光影像資料,能大幅提升檢測效率與準確度,透過篩檢發現86.2%的住民有骨質流失問題,骨質疏鬆盛行率為31.5%,顯著高於全台同齡人口的平均值。 北榮指出,AI技術是智慧骨質健康管理系統之核心,其不僅能快速篩檢出高風險患者,還能發現傳統檢查難以察覺的骨質問題。北榮玉里分院也將提供內科、骨科、中醫、營養與復健等多專科聯合診療服務,包括藥物治療與骨骼修復建議,設計個人化飲食計畫,補充維生素D、鈣質等必要營養,並安排專屬運動計畫,提升肌力與平衡能力,減少跌倒風險。 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表示,偏鄉醫療的提升是健康台灣的基石,AI技術結合多專科整合模式,將為偏鄉居民帶來更便利、更精準的醫療服務,台北榮總玉里分院院長胡宗明指出,將持續優化AI智慧骨質健康系統,讓更多偏鄉居民享有都市醫療水準,實現全民健康平權的願景。

Read More

〈中華副刊〉荷韻

■蔣葉青 雨後的清晨,我騎行在湖邊小路上,忽然聞到一陣清香,沁人心脾,原來是荷香。滿池的荷花在一夜間綻放。夏風輕拂,水波微漾,碩大的荷葉底下藏著幾片尚未舒展開的嫩綠。微卷的,翠綠色的葉尖像孩子似的探頭探腦,好奇地打量著世界。荷花在綠波中挺立,或含苞羞澀,或嬌豔盛開,如風情萬種的少女。一陣風吹過,荷花搖曳,荷葉沙沙,水珠舞動,奏出一段夏日的旋律。我在風中微閉雙眼,細聽荷葉與水珠的私語,任憑旋律將心俘獲。 去年盛夏,我去蘇州拙政園遊玩,園中遠香堂的荷最是別具一格。遠香堂的四面是通透的落地長窗,我站在窗前向外望去,入眼是大片的荷花,與岸邊的柳樹相映成趣,加之遠處的北寺塔,構成了一副美妙的水墨畫卷。拙政園的荷在歷史的沉澱中,浸染了詩情畫意,在黛瓦飛簷下,書寫著夏日的風雅。 畫家愛荷,猶以張大千為最。在他筆下,荷花最是色彩豐富。當我第一次看到《紅荷鴛鴦圖》時,就被鮮活的紅荷抓住,再移不開眼。赭紅色的荷花或含苞,或怒綻,在翻滾舒展的荷葉間高低錯落,墨暈的水草在花葉間流動,水面上,一對豔麗的鴛鴦悠遊自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荷花盛放的仙姿,和萬物靈動的爛漫。 荷花也是許多攝影師的靈感來源。我看過攝影師巴曼·法紮曼拍攝的荷花:白色荷花與花苞的莖枝纏繞,綻放的荷花有兩三片花瓣低垂,黃色的花蕊在層疊縫隙間微露,挺立在碧綠的荷葉前,在氤氳的霧氣裡若隱若現,仿若是精靈,帶著與生俱來的優雅恬靜。他鏡頭下的荷花,少了一分嬌豔,卻多了一分文藝氣韻。 博物館裡,也能尋到荷花的蹤影。博物館有一盞粉彩綠裡花型盃,盃壁上荷花盛放,如火如荼,花瓣下鑲嵌著一片綠色荷葉,而盃內是湖藍色,清似天,淡若水,水天一色,好看得讓我挪不開眼。這光影裡的荷系文物驚豔著時光,也帶給人們永不凋謝的愜意。 中式的庭院更是少不了荷花。夏日的夜晚,荷花散發幽香,詩人楊萬裡的庭院便有一池荷花。夏夜,他舀一瓢清水,潑灑在池中荷上,花瓣掉落,他又將花瓣撿起放回池中,自得樂趣。古人風雅,足不出戶就能賞到荷塘月色,體味魚戲蓮葉間的雅趣,這份悠閒自在的人生態度,令人豔羨。 荷風送清香,每一朵荷花的盛放,都為熱烈的夏日平添了幾許甘美。夏日荷韻,是詩篇,是畫作,是器皿,更是讓人心生歡喜的一片清涼。

Read More

臉粗糙反覆紅疹 蠕形蟎蟲作怪

衛福部台北醫院皮膚科醫師吳家華提醒,蠕形蟎蟲症以毛孔粗大伴隨粗糙脫屑的「毛孔性糠疹」是最常見的形態。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40歲的姜小姐長期被臉部反覆紅疹和皮膚粗糙困擾,原以為只是過敏,但近1年來鼻翼、臉頰處紅斑和脫屑越來越嚴重,到衛福部台北醫院皮膚科檢查確診為蠕形蟎蟲症。經透過抗蠕形蟎蟲藥物治療,及調整生活作息與清潔護膚,減少蠕形蟎蟲數量,皮膚狀況重新恢復穩定衡,症狀逐漸好轉。 台北醫院皮膚科醫師吳家華指出,姜小姐因工作壓力大、長期熬夜、作息紊亂,且長期反覆使用類固醇藥膏破壞皮膚屏障,造成蠕形蟎蟲增生,經顯微檢查臉部皮膚泛紅處的蠕形蟎蟲密度增加。 吳家華表示,多數人因與他人接觸而得到蠕形蟎蟲,當蠕形蟎蟲共生於人體皮膚後會存在於皮膚的毛囊及皮脂腺中,特別是臉部、頭部皮膚;牠們利用人類的皮脂生存,正常情況時會與皮膚達成平衡關係,當皮膚環境改變、不適當清潔與保養、免疫力失調、長期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都會導致平衡機制被破壞,進而造成蠕形蟎蟲增生,引發皮膚發炎等一系列症狀。 蠕形蟎蟲症引發的症狀包括毛孔粗大伴隨粗糙脫屑、紅斑、丘疹、膿皰,皮膚敏感、溼疹樣變化,可能伴隨著搔癢、灼熱的感覺,其中以毛孔粗大伴隨粗糙脫屑的「毛孔性糠疹」是最常見的形態,皮膚會有砂紙、橘皮樣的變化。 吳家華表示,有些症狀容易被誤以為是毛囊炎、溼疹,若自行使用一般藥膏,不僅無法殺死蠕形蟎蟲,還可能致使症狀惡化,建議若有上述狀況,應儘早就醫,由皮膚科專科醫師依據臨床經驗,輔以顯微鏡檢查幫助確診。

Read More

腸病毒增1重症 男嬰僅出生5天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疫情。(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0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為北部出生僅5天的新生男嬰,感染克沙奇病毒B3併發重症,治療後已出院,為今年全國第8例、也是最年幼的腸病毒重症病例。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12月1日至7日門急診就診計2萬1911人次,較前一週下降19.3%,儘管疫情出現反轉向下情形,但整體疫情仍處於高點,另上週就診人次以0到4歲幼兒為主、占46.0%,而10到14歲近期呈增加趨勢。 近4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克沙奇A2型及腸病毒D68型,社區仍持續有其他腸病毒型別活動。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小男嬰本身沒有潛在疾病,於11月18日因出現間歇性發燒、食慾差、活力差等症狀就醫,同日轉診後發現有黃疸、輕微心搏過速及因發燒疑似敗血症、脫水等情形,收住新生兒加護病房,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B3併發重症,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 林詠青說明,經疫調產婦在產前沒有不適,個案出生後,無論是醫院或後續在護理之家,都沒人出現疑似症狀,感染源有待釐清。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說,這一波腸病毒疫情高峰出現在前2週,單週就診人次破2.7萬人次,已超越前一波高點的2016年夏秋疫情,是近10年、也是史上最高峰。預估要到明年1月中旬、下旬有機會脫離流行期,呼籲民眾不可掉以輕心,確實做好手部衛生與環境清潔消毒,注意嬰幼兒重症前兆病徵。

Read More

〈中華副刊〉簡政珍詩學隨想 「發現」如何展現創意?

細雪飄 文/簡政珍 圖/卓美黛 轉喻與隱喻多少有點像當年電影新寫實主義與形式主義的辯證。「新寫實」以影像「發現」被人忽視的人生;以「形式」為著眼點的電影,則在銀幕的框架裡「創造」映象的趣味。前者,抓住人與人之間微小的心靈波動,在極其自然的情景中,散發美學與人性的光芒。「發現」因而是一種積極的「創造」,而這個「創造」以人世間的可能性為基礎。 事實上,電影由於映象和真實人生極為貼近,「寫實」本身就有相當的說服力,以「發現」所構築的影像因而也比較沒有人工刻意雕鑿的痕跡。反諷的是,由於處理自然,「發現」的成分大於「發明」,因而也經常被一些以理論掛帥的批評家忽視其中的創意。在電影的攝製上,鏡頭蓄意的搖擺、光影色彩有意的反差對比、敘事結構刻意的拼貼組合等,都比較能引起那些以作品印證理論的批評家的注意。 其實,某方面來說,不論詩作或是電影,動人的「發現」比天馬行空、不以現實為立足點的「發明」要更困難多了。這些批評家大都無法體會到:表面看不出明顯的技巧才是最大的技巧。

Read More

打精靈針 卻視網膜中風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北日前才發生有女子醫美前打「牛奶針」舒眠麻醉死亡案,現在又傳出1名陳姓醫生在替李姓女子施打俗稱「精靈針」及「少女針」的皮下填補劑、植入劑,要替對方「修修臉」,卻造成李女右眼灼熱、視網膜中風,視力因此無法恢復。李女具狀提告,被台中地檢依過失重傷害罪嫌起訴。衛生局建議,民眾選擇醫美,務必「3認、2選、1不要」。 李女指控49歲陳醫師在她眉毛上、眉心微整形,造成右眼灼熱視網膜中風,視力永久無法恢復;醫師否認犯行,稱併發症和風險李女知情,他打在李女指定的額頭、眉弓骨脊上等,最安全標準。檢方認為,陳未告知風險,又違反仿單警告,依過失重傷害罪嫌起訴。 衛生局呼籲,民眾選擇美容醫學時,務必「3認、2選、1不要」,其中「3認」為確認是否為合格醫療院所、是否具資格醫護,以及是否與醫師面對面溝通、專業諮詢、確認是否有事先完整風險告知,包括藥物使用、採何種術式、麻醉方式、並簽具手術、麻醉同意書及說明書。 衛生局說,「2選」為選擇有明顯揭示診所服務項目、收費、機構開業執照及醫師專長、證書等,並有完整資訊揭露、公開及透明化之醫療院所、選擇有經美容醫學認證及使用合格儀器之醫療院所。「1不要」為不要輕信美容師推銷課程,如優惠套餐、最新科技、美容聖品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