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中華副刊〉搔到癢處
■吳玲瑤
小時候看劉興欽的漫畫,有這樣的打油詩:「陳家孩子多放洋,林家獨子放牛郎。陳家孤獨思親人,林家有孫可抓癢。」老年有人幫忙抓癢,是一種求之不可多得,令人羨慕的天倫樂。「上面上面,下面下面,左邊左邊,右邊右邊,不是不是,正是正是,重點重點,輕點輕點,舒服舒服」,搔到癢處妙不可言,在不癢的地方用力撓會產生疼痛,但是在癢的地方撓撓會帶來一種極為微妙的愉悅,誠如美國詩人奧登納許(Ogden Nash)說的:「幸福就是所有癢處都能撓到」。
但現在會幫老人搔癢的孫子不多了,倒是見過父母滿懷愛心的幫孩子搔背,朋友的孩子小時候最喜歡媽媽幫他搔背,躺在沙發上,掀起上衣,媽媽唱著兒歌,手輕輕滑過他的小背,他眼睛半閉,下巴微抬,面部肌肉放鬆,一副很享受的樣子,不久就能安然入睡。搔癢也常是父母跟孩子玩耍的第一個遊戲,一定會產生笑聲的遊戲,假裝要搔孩子的癢,手還沒接觸,他們已經「呵、呵、呵」地樂不可支。
平常小民的幸福退休生活不過是:「曬曬太陽,抓抓癢,錢要用時不用想。行業再好錢再多,不如健康快樂多」,沒有人幫他搔癢的老人家只好「癢要自己抓」,求助於工具「不求人」,許多人家中都有這種竹製的抓耙子,中國遠古時代就有了,「背脊有癢,手不能到,用以搔爬,如人之意」,又叫癢癢撓或笑刷兒,俗稱孝順子、摳癢刨、老頭樂、或稱爪仗,是一種抓癢的工具。古時候富貴人家講究雕琢精緻,選用碧玉或象牙製成,名為如意,視為象徵吉祥如意的工藝品,裝飾著捲雲紋,柄端雕獸頭,都是由爪丈演變過來的,現在進步的還有電動旋轉的,力道均勻溫柔地搔到癢處。
被蚊蟲咬到,得了濕疹、蕁麻疹,或者搞不清楚是藥物過敏,還是對什麼東西過敏,也許接觸到毒藤,手臂紅腫奇癢難耐,有時甚至發癢是沒有原因的,只因為說到癢,就癢起來了,和打哈欠一樣,撓癢也有傳染性。癢癢不是一種痛,也不是一種病,要不要抓,可不可以抓?不抓會讓人瘋掉,癢癢抓抓,抓抓癢樣,不癢不抓,不抓不癢,越癢越抓,越抓越癢,癢得抓心撓肝的,像是上天在考驗能耐,此時才瞭解癢得抓狂是怎麼一回事。
中國有十八層地獄之說,所謂「癢死我了」,可見癢到極點,就是想死,義大利作家但丁筆下,認為如果有抓不到的癢,讓人感覺像活在地獄,他所描述的地獄處罰,就有一種是把人丟入搔癢深坑,永遠不能出來。
日常生活裡有關癢的俗話笑語不少,古時候一癢就有揣測,「如果耳朵癢,表示有人想念你。如果眼睛癢,表示有人想見你。如果嘴唇癢,表示有人想吻你。如果身體癢了,別瞎猜了,該洗澡了。」婚姻裡的七年之癢是心癢難耐,還有小孩子最怕大人說:「你是不是皮卡丘的弟弟,皮在癢?」表示要挨棍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