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睡不好 當心慢性病上身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睡得著並不等於睡得好!而睡不好除了與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外,更可能與慢性病的發生有關。專家提醒,睡飽更要睡好,若總是睡不好,小心慢性病、阿茲海默上身。

唯有兼顧睡眠的量與質,才能幸福好眠。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醫護部經理王松惠護理師表示,一個睡眠周期包含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快速動眼期(REM)四個時期,在人體睡覺時,睡眠周期會不斷循環形成睡眠迴圈,身體從清醒進到淺睡期再進到熟睡期,於熟睡期時進行身體機能的調整,如調整生長因子、荷爾蒙的分泌,以及腦部的排毒,確保腦組織蛋白的合成和消耗物質的補充,最後進入快速動眼期(REM)進行腦部的記憶重整,蓄積第二天活動的能量。

睡眠時間、品質若不好,則會導致應於睡眠迴圈中完成的機能調整、排毒等功能沒有充足時間可以執行,長期下來可能造成阿茲海默症、三高等慢性病的產生,因此不可不慎!

王松惠表示,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良好的睡眠品質應該包含:睡眠時長至少7小時以上;躺下後30分鐘內要進入睡眠;夜間起來不超過1次,每次不超過5分鐘;起床後不會感到疲憊。

睡得好不好,其實可以客觀量測。王松惠表示,目前有「新世代心肺耦合睡眠檢測2.0」可帶回家中檢測,只要透過貼附於胸口的偵測器以及夾在手指上的血氧機,即可同時檢測入睡所需時間、睡眠總時長、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可能,更可評估睡眠迴圈的時長、分析睡眠體位對血氧的影響等睡眠指數,因此可以客觀檢視睡眠品質,抓出睡眠中的風險因子。

王松惠提醒,並非自覺睡眠不佳者才需要檢查睡眠,老是覺得很疲累、打呼頻繁、擔心慢性病、阿茲海默症、甚至家族史有慢性病病史者,其實都應該至少檢查一次!檢查後,假使真有睡眠不佳的狀況,也可透過生活作息的培養、睡姿的改變、營養品的補充等方法改善睡眠,不用過度擔憂。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