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中華副刊〉剩下的城門
我小學上的是東門國小,記得家裡到了過年的時候,都會到南門市場去買春卷皮,青少年時期喜歡在西門町一帶混,從家裡坐公車去當時最熱鬧的西門町,前一站叫小南門,後來在新莊上大學,上下學的時候,車子都會走北門高架橋;對我這個自小活動地區不出台北的土包子來說,這些帶「門」字的地方,都只不過是個地名而已,儘管從東門國小往總統府的方向過去,確實有一個被圓環圍住的「仿古城門樓」,只記得有憲兵在那裡站崗,但打心裡,我從沒把它們,跟真實的「城門」聯想在一起。
那年台北換了個新市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北門高架橋在很短的時間拆掉,然後一個好像從沒被人正眼瞧過的古樸城樓,忽然就成了全台北人的視線焦點,然後,還是只在偶爾坐車行經時短暫的打量它一兩眼,覺得少了高架橋的城樓,果然給人一種眉目舒朗的感覺,彷彿腰桿挺直了不少。
入秋的台北連著幾天都下雨,我跟著介紹台北無圍牆博物館的老師,走近北門,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細細觀賞這座台北市僅存,以清時期風貌保存的古城門。光緒年間皇帝批准了福建巡撫沈葆楨所提,「台北擬建一府三線」的奏摺,成立「台北府」,而台北城也在1884年正式完工,一共有五個城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但是這座經歷多位清朝官員努力才蓋好的城池,真正存留的歷史不到三十年,甲午戰敗,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而日本總督府以街地整理和貫穿道路為由,開始動手拆除這座原來以抵抗日本侵入為目的所建的城牆。原來的計畫是連城門都通通都要拆光的,但拆了西門之後,民意反抗激烈,總督改變心意,這才留下四座孤零零的城門。
原本所有的城門長得都差不多,都是傳統台灣式的建築,但是其他三座城門的閣樓部分,在政府遷台後,都被改成華北樣式的風格,只有這座面向北方「承接天恩」的北門,沒有被「美容」,保持了原來的素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