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陳建志醫師專欄〉中央段耳蝸管動脈後方入口狹窄症候群

中央段耳蝸管動脈之遠端入口①發生狹窄,影響3~4千Hz處的耳蝸管(紫色區),原本從後方耳蝸動脈②來的血流,大量轉向進入遠端段耳蝸管動脈③,產生搏動性耳鳴(橙色區)。(醫師陳建志提供)

1名35歲男性工程師某日上班時,右耳突然感到一陣悶塞,且聽到持續不斷的「嘶~嘶~嘶」,如飲水機在煮水時,水沸騰時的氣鳴聲。不僅如此,右耳還同時聽見低頻的「蹦、蹦、蹦」,節律跟心跳一樣。與人交談時,某些字詞聽起來會帶尾音,好像山谷回響,原以為是聽力受損,但檢查聽力正常;又以為是工作壓力過大引發自律神經失調,開始服用抗憂鬱劑。擔心可能是聽覺病變,就醫耳鳴門診。

病人來到診間,發現他的右耳在3~4千Hz處,有輕度耳蝸病變,持續性耳鳴聲之頻率在3千Hz處,那搏動性耳鳴聲之頻率在2千Hz,原來是罹患了「中央段耳蝸管動脈後方入口狹窄症候群」。兩側聽神經功能則是完全正常的。

中央段耳蝸管動脈有2個入口,前方入口跟近端段耳蝸管動脈相連,後方入口跟後方耳蝸動脈及遠端段耳蝸管動脈一起構成丁字型交錯,位於耳蝸管2千Hz處。若中央段耳蝸管動脈後方入口發生病變,管腔狹窄,高於2千Hz之耳蝸管突然發生缺氧,因為中央段耳蝸管動脈還有另外一端從近端段耳蝸管動脈獲取血液,尚不至於出現聽障,但仍有部分聽毛細胞受損,聽神經加強傳導,還是會出現代償性耳鳴 (正相聽覺症狀),部分聽毛細胞難以一起隨著聲響而擺動,聲音訊息斷續或延遲,被大腦解讀為回音。

原本來自遠方耳蝸動脈,準備進入中央段耳蝸管動脈的血液突然被阻擋,大量轉向進入遠端段耳蝸管動脈,震動底下耳蝸管,患者感受到搏動性耳鳴(正相聽覺症狀)。

此病癒後良好,即使不治療,隨著迷路動脈自動調整減少遠方耳蝸動脈的血流,並增加前方耳蝸的血流,不見得會遺留永久性的聽障與耳鳴。但因為此病大多跟動脈硬化加上血脂阻塞有關,有三高者宜好好控制血壓、血脂或血糖。為了避免新的小動脈發生狹窄,還是會建議長期二十碳五烯酸(EPA),每日1800毫克。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