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西南氣流農損救助金 釐清後發放

八月間的西流氣流造成農損,農民期救助金早點發下,立委陳亭妃與議員周奕齊為民發聲。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玉井報導 今年八月間西南氣流造成農損,直至今日,山區的救助金遲未到位,農民廿六日齊聚玉井公所表達救助聲聲慢,立委陳亭妃與議員周奕齊邀集農政單位人員辦理協調會,希望救助金儘速發放。農糧署官員表示,救助金已發至公所,釐清後將可陸續發放。 由於八月間西流氣流影響木瓜、芭樂、龍眼等諸多作物,台南被列入現金救助區域,山區玉井、楠西、南化和左鎮等農民也持著地段地號和種植的面積、作物等到公所申報,但經上級農政單位抽查發現約有二成出現申報的種植作物和面積有出入,使得救助金以八折撥至區公所,由公所將有出入的二成核實出來,致使救助金遲遲未下達。 協調會中,農民提出政府連貿易商都補助了,卻對農民的救助相當吝嗇,八月的農損救助,至今還下不來,讓好意變壞意。 周奕齊則指出,每次農損救助難免出現作物損害認定問題,期望類似的問題,農政單位能做好處理,不要每次都因農損作物的認定,讓農民苦惱。 八月間的西流氣流造成農損,農民期救助金早點發下,立委陳亭妃與議員周奕齊為民發聲。(記者張淑娟攝) 陳亭妃指出,中央指示此次災損,從速從簡從寬處理,她要求區公所彙整所有農戶扣減補助的原因釐清疑義,請農戶兩星期內向公所提出複查申請,並請農糧署協助公所儘速完成複勘確認。 與會的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也將此次抽查申報資料的情況做程序說明,即在抽查時發現有二成左右是有出入的,因此在救助金上打了八折,如今已將八折的救助金發至公所,由公所針對有出入的部分再次核實,之後救助金將由公所陸續發放。

Read MoreRead More

境外+12 上週基因定序皆Delta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26日新增12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有6人為突破性感染,其中3人接種過2劑科興疫苗,2人接種AZ,1人接種國藥。另,這次新增境外確診個案中,外籍人士包含4名漁工及3名外籍學生,指揮中心表示,將持續追蹤Ct值病毒量趨勢變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公布國內新增12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新增12例個案為9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越南、印尼、緬甸、柬埔寨及中國入境,入境日介於11月11日至11月25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組長羅一鈞指出,這次12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中,有6人為突破性感染,包括3人接種過2劑科興疫苗,2人接種AZ,1人接種國藥。 另,近期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境外移入個案數也有上升趨勢,羅一鈞說,這次新增的境外移入個案中,外籍人士病例身分,包含4名漁工、3境外生,Ct值都超過30,病毒量偏低,研判可能過去曾經染疫,但沒有確診,將持續追蹤Ct值趨勢變化。 此外,羅一鈞也公布國內上週基因定序結果。他指出,有12名境外移入個案完成病毒基因定序,其中,10例為突破性感染。此次基因定序結果皆為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種病毒,無新增俗稱Delta+的亞變異株AY.4.2境外移入病例。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國內累計驗出Delta變種病毒共220例,包含2例Delta+個案,均為境外移入病例,其中43例本土(本週無新增),177例境外移入。

Read MoreRead More

華醫冠軍米麵條 可望進軍超商

剝椒塔香嫩雞醬拌三色手作米麵條 獲創意米食總決賽寶座   中華醫大三色手作米麵條,獲得創意米食總決賽冠軍,全校同賀。(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食品營養系五專二年級學生陳嫚琪、王琇怡,聯手參加「二0二一非米不可創意米食料理總決賽」,以一道剝椒塔香嫩雞醬拌三色手作米麵條,獲得總決賽冠軍,未來有機會至超商實體通路販售。 二0二一非米不可創意米食料理競賽總決賽,由農糧署主辦,台灣穀物協會、全家超商承辦,日前在台北市農糧署農糧大樓舉行,參賽對象以高中職學生為主,總計有來自全國高中職(含五專一至三年級)廿五所學校、五十九隊菁英好手進入總決賽,所有作品皆要以米糧作為素材進行創意料理,考驗選手的手藝與創意。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老師黃裕文和擁有多次得獎經驗的校友王禹璁,指導食品營養科陳嫚琪、王琇怡參賽,經過師生討論後,決定以米糧「?」作為主要素材來發揮。 中華醫大學生研發的剝椒塔香嫩雞醬拌三色手作米麵條。(記者張淑娟攝) 師生合作下,結合在地食材融入米麵條製作,並搭配三杯嫩雞肉燥醬與剝皮辣椒、九層塔醬,煮拌均勻製成乾拌醬料,再拌入以米穀粉加入天然色粉做成的紅、黃、紫三色米麵條,該道創意米拌麵食料理,兼俱醬香濃郁及色澤誘人,獲得評審團隊大為讚賞,拿下總冠軍獎座。 昨天,農糧署南區副分署長黃怡仁到校送祝賀榜單並表示,獲獎產品「剝椒塔香嫩雞醬拌手作米穀麵」未來有機會至超商實體通路販售,對學生是莫大的鼓舞。校長孫逸民帶領參賽學生陳嫚琪、王琇怡和指導老師黃裕文、食營系系主任洪千雅一起迎接冠軍榜單,並與全體師生分享榮耀。

Read MoreRead More

台大試劑研究 心梗1hr確診

時間縮短1/3準確率較傳統高 將改寫全球診斷流程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過往心肌梗塞經傳統試劑約需耗時3小時才能確診。台大醫院團隊最新跨國研究發現,1小時檢驗試劑不僅檢驗時間大幅縮短,且準確率比傳統試劑高,將改寫全球診斷流程。 台大醫院昨日舉辦研究成果發表會。研究主持人、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表示,胸痛是急診病患常見的主訴症狀之一,占所有急診病患約10%,不過每10名胸痛患者最後只有1人會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 目前普遍使用的心肌梗塞流程需要在0小時及3小時檢驗兩次心肌旋轉蛋白濃度,稱為「0/3」小時流程。李建璋說,依照既有流程,病患必需在急診等待較長的時間,除了造成急診室的擁擠,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急診不必要的等待也增加了暴露病毒的風險。 為找出更有效率的診斷方式,李建璋發起全球國際合作研究,結合11個國家、32個頂尖研究團隊的原始研究資料,利用數種統合分析方法證實當今全球普遍使用的「0/3小時」心肌梗塞診斷流程,有較高的心肌梗塞誤診率,正確性不如新發展的「0/1」或是「0/2」小時加速診斷流程。 過去學界普遍認為,不同時間的診斷流程只是效率的問題。但李建璋說,這項研究不但證實不同時間長短的診斷流程不單僅是效率問題、同時也和病患安全有關。 他指出,研究結果顯示,每1000個急診胸痛病患,使用標準3小時流程則會有高達15個心肌梗塞病患被誤判為正常;使用新流程則只有3個心肌梗塞病患會遺漏診斷。 李建璋進一步說明,新的心肌旋轉蛋白檢驗試劑非常靈敏,若用1小時檢測流程,檢驗臨界值就不用那麼高,也能正確判斷;且新的檢測試劑已推出多年,健保也有給付,要推廣讓更多醫院使用並不困難。 台大醫院表示,此項研究收集了全球32個研究、逾3萬人的資料,是目前樣本數最大,證據等級最高的研究,刊登在美國發行量最大影響力最高的的3大期刊之一《內科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預計將會帶動全球改寫相關診斷流程。

Read MoreRead More

16輪只打2劑 首打族向院所預約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全台新冠肺炎疫苗持續開打,指揮中心26日公布,第16輪COVID-19疫苗規劃提供BNT、莫德納及AZ疫苗第2劑接種預約,仍採分流預約,若民眾有第1劑疫苗接種需求,仍可向指定或安排合約院所預約接種。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在記者會中表示,符合資格對象為11月25日中午12時前已意願登記(含混打)民眾,且符合下列任一條件,BNT第2劑部分,11月4日(含)前已接種BNT第1劑18歲以上民眾,即2003年12月31日(含)前出生。 他指出,若選擇預約莫德納第2劑者,須為11月4日(含)前已接種莫德納第1劑18歲以上民眾,即2003年12月31日(含)前出生;預約AZ第2劑者,須為10月7日(含)前已接種AZ第1劑18歲以上民眾,即2003年12月2日(含)前出生。 另,計劃預約混打對象,須為已接種第1劑AZ疫苗,第2劑可混打BNT疫苗或莫德納疫苗,須符合10月7日(含)前已接種AZ第1劑18歲以上民眾,即2003年12月2日(含)前出生。

Read MoreRead More

長勝營區護生態 奪綠色城市獎

  長勝營區綠意常盛,獲得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的綠色城市獎肯定。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長勝營區公園保留生態,與在地居民生活融合,志工並主動維護環境,獲得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所舉辦的「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的綠色城市獎」。 地政局表示,這項市地重劃工程打破以往舊思維,採尊重及保留原有生態綠色資源及舊有營區文化景觀,形成特色遊憩區,之前原有動、植物生態已恢復,重劃工程與生態保育並重,創舉獲評審團肯定,而開發區特色採低衝擊、低開發方式,完整保留區內既有生態及綠色隧道,減少環境擾動,創造公園特色,與周邊既有環境資源串聯為生態廊道,開闢滯洪池與透水性步道,滿足市民活動休憩需求。 地政局指出,園區內常見鳥類及第二級保育鳥類,如鳳頭蒼鷹、黑冠麻鷺、白鷺鷥、松鼠、青蛙等,已成為小型生態系統;綠色隧道內植栽全數保留,隧道內採高架仿木紋步道,形成友善生態廊道。因保留原有自然生態和軍事文化景觀,增加新營區公園綠地面積,讓市民更願意親近自然且保持生態平衡,也成為新營打卡新地標。

Read MoreRead More

健康及高齡友善城 南市7獎入袋

大內公所與柳奇醫等合作無間 獲健康平等獎   全國「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項評選」南市獲七獎項,獲獎團隊合照。(衛生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今年獲「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項評選」七獎項,得獎數優異,成績斐然,廿六日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頒獎儀式。 「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評選是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台灣健康城市聯盟共同主辦,昨天由台南市副市長趙卿惠率領團隊前往領獎。 獲獎獎項包括北區區公所「幸福安居在府城、樂齡怡居在北區」之主題,榮獲全國唯一「卓越獎」殊榮;健康城市韌性與創新獎(消防局)、健康平等獎(大內區公所)及綠色城市獎(水利局、地政局),及高齡友善城市無礙獎(公共運輸處)、共老獎(衛生局)。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灣逐步邁入高齡社會,團隊持續努力形塑台南市成為「健康樂活、活躍老化」的高齡友善幸福城市,建構健康、永續、宜居的台南城!獲獎顯示各項市政建設均衡發展且具創新成效。 另外,市府還獲四件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海報獎,包括健康城市地政局(銀獎)及高齡友善城市環境保護局(創新策略獎)、公共運輸處(創新策略獎及最佳人氣獎)。   大內區公所推動高齡友善環境,獲衛福部頒獎表揚肯定。(大內區公所提供) 記者林相如∕大內報導 大內區公所長年公私協力,推動健康高齡友善社區,與柳營奇美醫院合作,推動偏鄉巡迴醫療服務,達到全區都有看診取藥服務,積極的作為,獲得衛福部「110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評選」的「健康平等」獎項肯定。 大內醫療資源明顯不足,高齡人口比例逐年增加,區長李義隆說,公所將高齡友善及健康平等做為重要的服務策略。在社區醫療部份,與柳營奇美醫院家醫部合作,推動偏鄉巡迴醫療,後續有永康奇美醫院中醫部、善化立春堂中醫等加入,逐年建構全區性門診醫療服務。 在弱勢及長者營養送餐部分,將公所提供的送餐服務與台南市樂齡生活品質促進協會合作,由協會提供客製化老人及身障等弱勢餐食服務,增進長者營養健康也關懷長者日常需求。 至於在活躍老化部分,結合樂齡學習中心課程及各項民間社福資源投入,翻轉關懷據點功能,尤其環湖社區將長者由被照顧服務者轉換成服務他人角色,成立多元性社團鼓勵長者參與,成為有活力、學習力的健康社區。

Read MoreRead More

健保藥價元旦調降 年省74億

心血管、神經系統及全身性抗感染用藥調降最多 冠脂妥因收載超過15年降幅達14%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明年元旦起將調整藥價,將牽動6645款藥價,調低多於調高,初估可年省74億元健保費。健保署表示,此波調整藥價降幅最大前3類藥物,分別為心臟血管用藥、神經系統用藥、全身性抗感染劑,常用藥品如冠脂妥、保栓通、脈優等都被調降藥價。 根據健保規定,原本需在每年4月1日調整藥價,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健保署與業界達成共識,延後至明年元旦起調整。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表示,明年元旦將調整6645款藥品價格,調整調降幅度前3類藥品分別為心臟血管用藥8.46%、神經系統用藥6.56%、全身性抗感染劑5.87%。 在心臟血管用藥中,調降前3名分別為,「冠脂妥膜衣錠10公絲」調幅達14.1%、「立普妥膜衣錠20公絲」調幅達12.2%、「力清之膜衣錠2毫克」8.4%,都是超過專利期的老藥,當中冠脂妥因收載超過15年故降幅最大。 戴雪詠表示,這次單品藥價降幅最大前3品項分別為治療憂鬱症藥「隆柏立普能膜衣錠5毫克」降幅達30%、治療氣喘藥品「利平喘呼吸溶液劑」降幅26%,而第3名則有兩款並列,分別為黃體素藥品「培力婦安蒙軟膠囊200毫克」與「優潔通軟膠囊200毫克」降幅達24%。 戴雪詠表示,這波藥價調整6645款藥品中,調升81項,平均降幅約4.1%,降幅、金額最多的藥品多是已過專利期的老藥,依規定會逐年調整,此波調降初估可省下74.6億元的健保支出,省下經費將用於新藥給付。 從調降金額來看,罕病用藥「易來力凍晶注射劑150毫克」給付價調降近7000元最多,其次為化療藥「輝克癒蘇注射劑6毫克/毫升」降價近4000元,化療藥「愛寧達注射劑」也調降2275元。

Read MoreRead More

AI檢測焊點 南台獲智動化設備冠軍

南台電子及創設系跨領域學生團隊參加AI智動化設備創作獎,勇奪第一名及佳作獎。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電子系教授張萬榮指導學生許智昇、吳衒新、劉信宏、黃泓翔組成團隊,以「基於深度學習之PCBA不良焊點檢測系統」作品,參加二0二一全國大專院校AI智動化設備創作獎,經評選進入總決賽,勇奪第一名及獎金二十萬元。 AI智動化設備創作獎旨在鼓勵國內大專院校學生投入智動化跨領域設計、實作,提升系統設計技術能力。南台榮獲第一名作品「基於深度學習之PCBA不良焊點檢測系統」,可透過AI的物件偵測技術檢測工廠產線PCB電路板上是否有錫洞、錫尖、短路、空焊、錫球、漏焊瑕疵,再藉由機械手臂將不良品排出,並運送良品至下個產線,從而減少人力成本,提高良率。 目前作品已實際於一一0年度教育部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擴充計畫,補助南台電子系J棟地下室所建立的大型模擬產線中開始實施測試,未來將進一步導入實際產業產線中進行驗證。 南台另一組由電子系教授張萬榮及創新產品設計系副教授歐陽昆指導學生楊子進、蘇健平、劉家宏、陳念澔、黃柏諺跨領域組成之團隊,以作品「AI防跌小夜燈」榮獲佳作獎。  

Read MoreRead More

南非等6國列高風險 不適用春節專案

Nu變異株疫情升溫 入境集中檢疫   南非出現新冠新變異株,具有數量很高的突變。圖為南非鐵路公司將火車變成軌道上的COVID-19疫苗接種中心,幫助加快疫苗接種速度。  (路透)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際南非新冠肺炎新型變異株「B.1.1.529」已造成部分疫情流行。為防堵疫情,指揮中心26日宣布,11月29日起,南非等6國升為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需集中檢疫,不適用春節專案。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學名為B.1.1.529的COVID-19變異株,最早在非洲波札那發現,最終可能被命名為Nu變異株。據了解,此變異株在南非豪登省等地快速流行,已取代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種病毒,成為當地主要流行病毒株。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於疫情記者會公布,自11月29日零時起,南非、波札那、納米比亞、賴索托、史瓦帝尼、辛巴威列為重點高風險國家。 他指出,抵台前14天內曾有上述6國旅遊史(含轉機),一律公費入住集中檢疫所14天,並需配合專案採檢,這些旅客不適用春節「10+4」「7+7」專案。若國籍航空機組員曾赴上述6個國家,也需住防疫旅宿14天,並且配合採檢、自主健康管理。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此南非新變異株11月12日在南非共和國被發現,近2週相關病例數在南非東北的豪登省快速攀升,取代原本流行的Delta變異株,鄰近的波札那也出現確診病例,預估可能成為下一波南非主流病毒株。 他指出,目前南非經完整定序出的病例數約77例,週末會持續檢測,預期病例數會持續攀升,波札那也有4例屬於此種變異株;鄰近的香港日前也發現1例確診病例,後來同防疫旅館的另一名加拿大入境旅客也確診,研判可能在防疫旅館中感染,至今累計2例。 羅一鈞也提到,根據南非官方資料顯示,南非新變異株集先前Alpha、Gamma、Lambda等變異株的突變特徵於一身,包括與病毒進入細胞有關的突變、免疫逃脫有關的突變,恐增加傳播力,另有一種突變則可能增加感染力,這些都令專家感到擔憂。但此變異株的傳播力究竟增加多少,是否影響現有疫苗保護力以及會不會增加重症風險等,都有待進一步分析。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