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廣角鏡>在台南公園舉辦的台灣省國產商品展覽會

詹伯望 談過民國三十七年的第一屆台灣省博覽會,我們再來談十年後在北、南等地舉辦的台灣省國產商品展覽會。六十年前,台南還很缺乏大型的展覽場地,許多活動遂在公園裡舉辦,其中以商展和馬戲團最為老一輩市民所津津樂道。 所謂「商展」或「產展」,乃是「台灣省國產商品展覽會」的簡稱,民國四十八年(一九五九年)十月先在台北市新公園(現二二八和平公園)展出,次年一月四日在台南市中山公園續展四十天,會場擠得水泄不通。唐榮鐵工廠還在台南火車站前圓環裡造了一座鐵塔,外型仿照完成未久的東京鐵塔,讓外地遊客一出車站就可看到鐵塔,一收廣告效果。其實,連東京鐵塔也是模仿巴黎鐵塔所建的。 國產商品展覽會位在中山公園西南側。(翻攝自中華日報) 台南火車站前,唐榮鐵工廠仿東京鐵塔所建的33公尺高鐵塔。畫面右側的尖塔是在地的中華日報社。(翻拍自83年10月4日中國時報) 這是國民政府退守台灣之後,規模最大的展覽之一,為的是要展現「十年生聚」發展輕工業初具規模的成果。當時是八二三砲戰過後的第二年,金門以「匪砲」的彈殼所打造的菜刀,亦在會中展覽販售,一「砲」而紅至今。 在那個每天只出一大張的年代,作為在地報,中華日報不僅開出極大版面,每天鉅細靡遺報導商展內容,也在會場設置服務台,提供訂旅社、火車票、尋人等各項服務,甚至開幕當天還出了全版畫頁,由攝影記者易顯鸞等人拍攝提供。 中華日報發行全版畫刊,報導台灣省國產商品展覽會。(翻攝自中華日報) 中華日報全版畫刊之火車站前中山路口牌樓。(翻攝自中華日報) 一月四日這天,省府主席周至柔、農復會主委蔣夢麟南來與省議會議長黃朝琴、市長葉廷珪、議長辛文炳共同剪綵揭幕,商展大會主委是省議員林全祿。商展開幕首日就有五萬人入場,相當熱鬧,只是後繼無力,不少民眾只是來此逛逛,購買力仍嫌不足;為了加強招徠,主辦單位想方設法,不但發函越南駐華大使館,邀請可能在大會期間來訪的越南總統吳廷琰也來參觀,還促請空軍設法將剛剛投奔自由墜毀在宜蘭河川地的共軍米格機運來台南展出!相當匪夷所思。 事實上,在商展開幕前,就已有人建議辦理選美,以廣招徠,只是那時尚在戒嚴時期,每年國防部都還從各軍種選出克難英雄,公開表揚,如果舉辦選美活動,反差未免太大。然而,愛美乃人類天性,因此就採取擦邊球方式,用選拔服務小姐方式為之,看誰的態度親切、笑容可掬,票數也就比較高。台南在地的勝利之聲、電聲兩電台,便也籌辦「模範商姐」的選拔。 勝利電台搞噱頭,在會場一角設置「玻璃電台」,播音員與樂隊在內發音,觀眾在外觀看。(俊逸文教基金會提供) 一月十五日,警備總部即有公文要求「不得舉行服務小姐選舉與康樂活動」,只是面對人氣不振,大會仍不想放棄,告訴媒體說:「只是舉辦康樂活動,應該不致有問題。」 大會依然接受參展廠商提名推荐,結果選出第一名「金馬小姐」蔡藹慶、第二名「大涼汽水小姐」張麗花、第三名「保力達小姐」許照子、第四名「口味兒小姐」丁黛、第五名「琍娜藥皂小姐」陳菊枝。兩家電台請來省議會議長黃朝琴,在著名的南都戲院主持頒獎,並舉行盛大晚會。此外,「愛克士牙膏」請來當時才僅二十二歲的台語明星陳淑芳做「愛克士小姐」,轟動一時,因為爭索照片,還曾引發糾紛。那時已與大會會長林全祿的姪兒林沖演出《結婚五年後》的陳淑芳,近年馳名影壇,早已成了「國民阿嬤」了。 「愛克士小姐」陳淑芳,當年是台語片明星,芳齡才22歲,近年已是影壇知名的「國民阿嬤」了。(俊逸文教基金會提供) 從這些商品,可以看到像是「保力達」的品牌,在台灣歷久常青,至今不衰;有的如「口味兒」芳香錠,如今不敵其他口香糖,逐漸式微;有的則如台南市著名鹽埕林氏家族所生產的「大涼汽水」,早已成為歷史。 隨著一月二十八日春節的到來,遊客爆增為十萬人,收入也有六萬多元;等到二月八日商展結束,大會門票收入七十五萬元,連同其他營業收入,共一百六十萬元,收支相抵後有十萬多元的盈餘,雖然期間波折不斷,仍堪稱成功。 (作者是文史工作者)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楊雲萍的台南行與第一屆台灣省博覽會

詹伯望 日前我們談到台南市立博物館正式開館營運堪稱府城大事,而之前的南市博館長石暘睢素有「府城鄉土資料活字典」之譽,連當年知名的台大教授楊雲萍都因為要籌辦大型博覽會,專程南下請石暘老協助搜集文物,歷四天三夜滿載而歸。 楊雲萍教授寫道:「台灣光復後的第三年,即民國三十七年,在台北市舉行一次規模相當大的博覽會,一部分為『台灣歷史館』,展覽有關台灣的史料。」他帶了文史家蘇惟梁先生與攝影家張才南下採集。那麼,這個大規模的博覽會是什麼呢?經查,正是所謂的「第一屆台灣省博覽會」,而會場之一赫然就在「總統府」! 光復後第一屆台灣省博覽會,在當時的省政府大廈舉行,也就是今天的總統府。(翻攝自台灣電影攝製場新聞片) 那時中華民國總統府尚在南京,猶未搬遷來台,所以那棟日本時代的台灣總督府,被改名為「介壽館」,成為「台灣省政府」所在地。值得留意的是,那時是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年,政府顯有藉著舉辦博覽會以平復傷痕、收攬人心的用意。這場盛會,是在民國三十七年的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光復節揭幕,展出六週,於十二月五日閉幕,入場參觀的民眾總計四十二萬人,堪稱圓滿。 光復後悲慘的二二八事件之後,第一屆台灣省博覽會,在當時的省政府大廈舉行,也就是今天的總統府,廣場上萬頭鑽動。(翻攝自台灣電影攝製場新聞片) 此前十三年,日本殖民當局也在這裡舉辦「始政四十週年」博覽會。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十月十日展至十一月二十八日,前後七週,展現殖民地產業的富庶豐盛,估計當時全台共有三分之一的民眾入場參觀;不但指揮總部設在總督府內,府前廣場也搭建了各種展覽館,夜間還施放煙火。第一會場與第二會場都在總督府周邊,另在大稻埕、草山以及全台各地也都有分館,不下十處,其中就包括台南歷史館。 總督府花了大筆經費,興置南方館、滿洲館、福建館、菲律賓館,要「呈現改隸四十年來…飛躍進步之巨跡,以充母國南進之根據地、南方之生命線。」南侵之心昭然若揭。然而次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燃起戰火,八年之後日本以戰敗收場,黯然退出台灣。 如今回頭再看民國三十七年的第一屆台灣省博覽會,那年一月,台灣省政府以國民大會將在四月召開,規劃在南京舉辦台灣省產業展覽會,介紹台灣產業發展及交通建設,以增進全國對台灣的瞭解。最後因時間過於緊迫、經費短缺,加以國共衝突劇烈而停辦。南京辦不成,就轉回台灣辦了。結果不只編印了手冊與<台灣博覽會歌>,勉勵大家「努力增產,從安定求繁榮,一心建設新台灣」,網路上還可見台灣省電影攝製場拍攝的記錄片,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場景驚人! 第一屆台灣省博覽會在當時的省政府大廈舉行,也就是今天的總統府,群眾壅堵在門廳左側入口。(翻攝自台灣電影攝製場新聞片) 博覽會包括四個展覽館,第一會場在省府大廈(即介壽館,今總統府)有工礦、交通、氣象、地質、農林漁牧等;第二會場位於省府大廈右前方廣場,有台灣糖業、電力、機械、鋼鐵企業的大型機具,並透過模型與圖文搭配解說生產鏈;第三會場是文教館,設於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裡的台灣省博物館,包括典籍、檔案、書畫、拓本等展覽,並陳列學生工業習作,增添文教氣息。第四會場則在第二會場側面,陳列其他各省的展品,有別台灣社會風情。第五會場,在省府大廈左前側,乃臨時搭建的商場,販售各式各樣商品,吸引民眾大排長龍爭相購買,將會場擠得水洩不通。楊雲萍教授所攜回的文物資料,應就在第三會場。 第一屆台灣省博覽會,第三會場在現在二二八和平公園內的國立台灣博物館,展出台灣歷史的書畫拓本;楊雲萍教授從台南攜回的文物即在其中。(翻攝自台灣電影攝製場新聞片) 第一屆台灣省博覽會,第一會場就設在省政府大廈,也就是今天的總統府,展出各項工礦交通建設成就。(翻攝自台灣電影攝製場新聞片) 然而,台灣總督府在二戰末期遭盟機轟炸,東、北、中三部直接中彈燃燒,受損嚴重,燒毀總面積百分之八十以上,光復後兩年一直未能整修,屋頂全面滲漏,門窗五金玻璃、室內設備、水管電線、大理石地板與扶梯銅條幾乎被竊一空,成了空殼子。首任省府主席魏道明從三十六年九月開工大修,原預定一年半完工,但為舉辦博覽會而提前竣工。 至於第一屆「台灣省博覽會」圓滿落幕後,還有舉辦第二屆嗎?答案是沒有了,反而是十年後,為了展示台灣十年經建成果的「台灣省國產商品展覽會」,從民國四十八年十月起,在台北市和台南市陸續展出。 (作者是文史工作者)

Read More

崇仰黃埔愛國風範 軍眷子弟李杰回饋陸軍官校

陸官校友基金會董事長沈慶光(由左至右)、李知行、李杰、金曉梅與執行長全子瑞為拜訪之行合影留念。(陸軍軍官校友基金會提供) 即時新聞小組報導 2019年,一則立法院通過凍結陸軍官校預算的新聞,讓身為第三代軍眷子弟的李杰讀悉後感到義憤填膺,決定以一己之力填補經費缺口,補足被立委砍掉的官校預算。陸軍軍官校友基金會董事長沈慶光回想說道:「當時李杰主動聯繫陸軍官校,表明希望捐助校方的心意,由於此段善緣,基金會決定聘任他為校友基金會的顧問。」 巧的是,李杰的外祖父金鈍曾經以軍人身分,在黃埔軍校首任校長先總統蔣公的身邊擔任多年的日文翻譯,他的愛國之心,以及剛正不阿、清廉自持的德行精神,今日回顧,儘管已逝世多年,至今仍深深影響著李氏及金氏家人和黃埔後輩的軍人子弟。 陸官校友基金會董事長沈慶光偕同執行長全子瑞,為了感念金鈍先輩的貢獻與李杰捐輸官校的義舉,日前專程赴桃園拜會李杰與其雙親李知行、金曉梅。除了表達感謝李氏父子對於陸軍官校與校友基金會的支持外,同時也一併瞻仰黃埔先輩的典範風采。 陸軍軍官校友基金會董事長執行長全子瑞(右)向金曉梅頒贈勳章,以感謝為基金會的付出。(陸軍軍官校友基金會提供) 金曉梅分享說:「父親金鈍出身於東北,曾赴日留學深造,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畢業,回國後即駐守於東北地區,在抗戰爆發之前,就經常與日本軍人交手。後來,父親即在蔣公身邊負責翻譯工作。」訪談中提及黃埔創校校長蔣公的為人與性格時,金曉梅說,根據當年父親的口述:「蔣公是一位凡事親力親為、做事一絲不苟、態度嚴謹、意志堅定的領導者,但他的內心卻是十分溫暖,是位非常照顧部屬的長官,經常親訪鼓勵生活境遇困難的同僚。」金曉梅指出,因此,在國家與領袖的照護下,父親及身為軍眷子弟的自己,才能在那個艱困的時代,度過衣食無慮的生活。 金曉梅回憶提到:「父親雖未曾向家人提起工作內容,但常在家裡徹夜挑燈,處理文件翻譯。在昏黃的燈光下,他伏案的背影,是我對家父最深的記憶。」然而,儘管工作繁重,深受蔣公影響的金鈍,對於為人處事的態度與信念,仍不忘向子女諄諄教誨,金曉梅說:「守時、重承諾、絕不貪財,是他堅守的品格與信念,這也是家父過世後,我經常對自己的小孩教導的基本做人道理。」 李知行的父親同樣也走過抗日、內戰,與國民政府一起遷台的中華民國軍人。李杰表示,雖然他沒有機會與外祖父相處,卻常常聆聽長輩談及黃埔建校建軍與抗日事蹟,身為第三代軍眷背景,他始終抱持著對國軍先輩的尊敬與仰慕之心。金曉梅也分享說:「回饋社會四個字,一直是李杰的理念,加上他與我們家庭與軍人的密切關聯,便有了後來主動捐款給陸軍官校的用心。」 陸軍軍官校友基金會董事長沈慶光(左)為李知行頒贈感謝勳章並親自別上。(陸軍軍官校友基金會提供) 李杰談到:「自小的家庭教育就告訴我們愛國愛家的重要,並培養堂堂正正的道德品行,我秉持同樣的信念來經營自己的事業。同時,也憂心看見新世代的部分年輕人,慢慢失去正確的國家觀念,以及對軍人應有的尊重。」他強調,國家的安全必須仰賴軍隊的守護,尤其軍校更是建立軍人素養、價值與專業的重要根基。 熱愛歷史、熟悉歷史的李杰,更深刻明白黃埔軍校100年的重要意義。他指出:「在動亂的時代,中華民國靠著黃埔建校、建軍的力量,度過最危險的時刻。這些歷史與榮譽感,需要被傳承下來。」 他強調,陸軍軍官校友基金會是一個跨世代、團結力強大的組織,現今的基金會正積極將黃埔月刊電子化、國際化,擴大影響力,同時把我們的黃埔理念、正確的史觀與愛國奮鬥的責任心,傳達給新一代的年輕人,進而凝聚所有國人對軍人與對國家的信任與認同,讓中華民國永續長存。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從台南市立博物館開幕談起—兼談石暘睢、楊雲萍與張才(下)

詹伯望 楊雲萍等人的台南之行,是從次日清晨抵達後展開的。他寫道:「九月二十四日,星期五,晴。早上七時,到台南,定宿『四春園』。攝『四春園』舊庭之一部。訪沈榮律師,借觀沈光文畫,偽品。九時半訪卓市長高煊,市長命韓科員同行訪歷史館,會石館長暘睢。同訪張江攀,觀『寧靖王玉笏』,據江氏(誤筆,實為張氏)說,別無證據必為王物,無王凱泰詩(按:『台灣雜詠續詠詩』註),所云『朱術桂』三字。」文中所提的張江攀,曾任日本時代府城三郊組合長。 楊雲萍等人車抵台南隨即投宿公會堂西側的四春園旅社,張才拍下隔鄰吳園水榭乾涸情狀,左方可見第一代的台南市立圖書館。(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下午二時半,到武廟邊,觀『馬使爺廳』、『武廟』、『大天后宮』;到聖王館口,觀『接官亭』石坊,又到大廠口,觀『軍工廠圖碑』,碑在魚塭中。到萬福庵照牆後,訪施厝衙(施琅舊衙),又訪萬福庵,阮氏夫人祠也,有阮公神主,明代樣式,阮氏沒於羊山之役。至天公壇,觀『天壇』;到大上帝廟街,拜『北極殿』;到蕃薯崎,觀『小南天』,福德祠;至嶺後街,觀林朝英故宅及『中書第匾』;到油行尾謁延平郡王祠,購拓片二;到柱子行謁孔廟;到講古腳黃伯勳宅,觀『徵士第匾』,到西轅門陳本銓宅,觀『鄉賢匾』,均予攝影。」 楊雲萍等人往詣延平郡王祠,見到前一年國防部長白崇禧所題的「忠肝義膽」陽刻牌坊。(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楊氏一行南來四日,除掉頭尾乘車時間,真正活動共有三天。第一天如上。而且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句:「均予攝影」。 楊雲萍、蘇惟梁與張才搭夜車南下採集資料,多虧有張才隨行攝影,我們才能多了解當年實情。盤點楊雲萍的敘述,九月二十七日上午七時到站後即入住現在台南公會堂邊的四春園旅社,九點半拜訪市長卓高煊;下午二時半開始,從祀典武廟開始,馬不停蹄,連跑十五個處所,又要訪談,又要拍照,簡直是超人行程,如果沒有識途老馬石暘睢,是不可能完成的。 不過,張才身後所有底片與照片,雖已由家屬委託攝影家簡永彬所主持的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整理,但通常只簡單註記台南或楊雲萍,已看不太出來拍攝時間,僅能憑楊雲萍的記事一一比對,然而這些照片已可為石暘睢先生的偉業作相當程度的補白了。 第二日「九月二十五日,星期六,晴。九時,訪石館長,十時半,同乘『三輪汽車』到安平,訪Zeelandia城舊址,遊二鯤鯓砲台。晚上,訪黃寬氏,借閱《台灣採訪冊》,七卷分訂七冊,原為石氏舊藏。(按:省立台北圖書館藏轉抄一部,僅有六卷,闕第七卷《藝文》。)」 安平億載金城護城河外,見有遺棄砲管,也就是後來移往城內安放的唯一真砲。(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第三天的重點在北郊與南郊。且看楊雲萍教授的日記: 「九月二十六日,星期日,雨後晴。十時半,與石氏訪張振樑氏,借『民主國股份票』一張。乘『三輪汽車』到三份子『開元寺』,觀鄭成功墨蹟,鄭氏書只此可靠。訪寧南門,大南門,有九龜碑;觀碑林。到小南門外,遊『法華寺』,有『夢蝶園碑記』、『鄉進士李先生墓碑』、『閒散石虎墓碑』。」 楊雲萍等人往開元寺,觀覽鄭成功墨跡,評曰「鄭氏書只此可靠」。(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當年大南門甕城內的九座贔屭碑,上覆屋頂保護。(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九月二十七日,星期一,晴。早上,訪石氏。十時半,訪卓市長相辭,並商借『施琅功德碑拓本』等。下午購《鷗外全集》第七篇一冊及《皇甫君碑》舊拓一本。乘夜十二時三十五分台南開快車北返…。」楊雲萍等人遠途所乘的「三輪汽車」,當年也是常見的交通工具,直到近四十年來才銷聲匿跡。 (作者是文史工作者)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從台南市立博物館開幕談起—兼談石暘睢、楊雲萍與張才(上)

詹伯望 位在延平郡王祠右前的台南市立博物館,日前正式揭幕,是府城台南的一件大事,值得大書特書。 台南市立博物館(以下簡稱「南博」)的前身,是鄭成功文物館,而鄭館的前身則是從日本時代延伸到戰後的台南市立歷史館,館長是有「鄉土資料活字典」之譽的石暘睢(一八九八~一九六四)。或許因為如此,市府文化局長謝仕淵也配合南博的揭幕,推出《成為台南‧府城文史活字典石暘睢》一書,歷數石暘睢對府城文史的重大貢獻。 數十年前,在台南市立歷史館的角色無可取代的石暘睢。(圖片提供/石頂天) 戰後台南市立歷史館本無館長編制,但石暘睢以其深厚素養卻享有館長之譽,這和日本時代台南市自然博物館的鳥類學家風野鐵吉一樣,人人尊之為「館長」。一九六一年石暘睢卸下館長,三年後病逝,各方震動,名流學者紛表哀悼。 望重士林的台大教授楊雲萍(一九0六~二000)在<石暘睢先生的追憶>一文裡說,「台灣光復後的第三年,即民國三十七年,在台北市舉行一次規模相當大的博覽會,一部分為『台灣歷史館』,展覽有關台灣的史料。我和蘇惟梁先生等負責資料的搜集和陳列事宜,乃同到台南蒐集資料。此次台南之行,受到石先生很多的幫助,有我當時的簡略日記。」 楊雲萍(中)偕同蘇惟梁(右)與石暘睢(左)在安平古堡北面合影。畫面右方遠處是「安平古堡」碑。(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有趣的是,最早石暘睢開始廣受大眾矚目,也是因為日本時代的一九三0年左右,協助當局舉辦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的因緣。這個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主展場「史料展覽會場」,在如今永福路南美二館基地西側一帶的台南博物館舊館,牌樓有對聯:「文徵永耀蓬萊嶋.史乘長存赤嵌城」;另在靠近火車站的商品陳列館舉辦「產業展」、今永福國小舉辦「教育、衛生、花卉展」,並在現五期重劃區的安平養殖試驗場設置「水族館」。展後並出版《台灣史料集成》一書,其中大半文物皆出自石先生所藏。 後來日人在現今中西區公所設置台南市歷史館,收納之前展示的展品,卻在二戰末期泰半毀於戰火,歷史館在戰後轉設赤嵌樓,而館長石暘睢一家則住在赤嵌樓下一角。民國四十八年,台南市文史協會成立,也在赤嵌樓掛牌,成為府城文史圈人士時常出入相聚的地方。 二戰末期台南市立歷史館遭炸毀,遷館赤嵌樓,當時入口尚在西側的赤嵌街上,門前可見掛有「台南市立歷史館」的招牌。(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楊雲萍教授繼續寫下:「民國三十七年九月二十三日,星期四,晴。上午台灣大學課,下午二時,到中山堂「文化協進會」,編《台灣文化》(十月號),後到「台灣通志館」。晚赴林獻堂館長招宴,林柏壽、許崇智、杜聰明等人同席。」 「乘台北站十時開夜行快車南下,同行蘇惟梁、張才兩君。(按,張君名攝影家。)」 楊雲萍(左二)偕同蘇惟梁(左一)、張才(右一)、到赤嵌樓拜訪石暘睢(右二)。(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楊雲萍文中提到的蘇惟梁(一八九六~一九六七)是新竹人,一九二五年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在各地舉行文化講演。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受邀為中國戰區受降典禮中台灣致敬團代表之一。一九四六年三月當選為新竹市第一屆市參議員,繼又獲選為臨時省參議會參議員,擔任教育組召集人。游彌堅任省教育會理事長時,受聘為總幹事。 張才用相機抓住楊雲萍(右)雄辯滔滔的神情,左邊是他大哥張維賢。(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另外還有一位張才(一九一六~一九九四),在攝影界也相當知名,與鄧南光、李鳴鵰有攝影三劍客」之譽,而張與楊雲萍的關係也很深。九歲喪父的張才,大哥是有「台灣新劇第一人」之譽的張維賢(一九0五~一九七七),長兄若父的一路拉拔老弟張才,送他去日本學習攝影,回台北後開設「影心寫場」,但也沒認真經營,因為其時張維賢擔任楊逵「台灣新文學」台北事務所責任者,事務所設在寫場二樓,常有楊雲萍、楊三郎、張文環等藝文人士相聚,朗讀詩文,聆聽音樂,張才忙著招呼詩人文友,其他顧客上門,往往會聽到張才回應「頭家不在!」。 (作者是文史工作者)

Read More

陸官校友基金會頒發獎學金 前校長全子瑞勉同學堅守愛國意識

本報即時新聞小組報導 陸軍官校112年第四季月會,於1月4日上午在高雄鳳山校區活動中心舉行,由校長余劍鋒將軍主持;官校校友基金會董事長沈慶光率執行長全子瑞、董事楊國強、永寶豐開發建設公司董事長李知行伉儷,以及官校退休教師謝秀英、鄧先巧等出席與會並頒發多項獎學金。 董事長沈慶光首先捐獻「黃埔軍樂隊」全新樂器,並與全執行長、楊董事、及顧問們頒發官校93、94、95期各系學業總成績第一名,以及各項競賽評比績優同學54人次獎學金;基金會校友們以實質獎勵,激勵官校學生積極向學,充實學能,奠定日後學術領導的深厚基礎。 楊國強董事(左)頒發95期第一名周柏元等九位同學獎學金。(陸軍軍官學校提供) 校友基金會執行長、前陸官校長全子瑞頒獎時表示:「今年欣逢陸軍官校建校100週年,我們的建校史即中華民國建軍史,黃埔同學秉持不貪財、不怕死、愛國家、愛百姓的精神誓言保國衛民!」他強調,黃埔於民國13年建校至今,保衛的是憲法下的中華民國,而現今兩岸及國際局勢雖然險惡多變,但回想黃埔建校初期更形險峻,時勢造英雄、英雄創造歷史,現今官校同學必定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只要黃埔在,同學必定誓死捍衛中華民國。 執行長全子瑞(左)頒發94期第一名王藝翔等九位同學獎學金。(陸軍軍官學校提供) 「黃埔軍樂隊」樂器使用已十七、八年,待全面汰舊換新,董事長沈慶光代表校友基金會捐獻「傳承與榮耀-小號模型」十二項、十七件樂器總計新台幣100萬元,由余校長代表接受;沈董事長期盼,黃埔軍樂隊以嶄新陣容,鼓號齊鳴,迎接建校百年校慶。 董事長沈慶光(左)代表校友基金會捐獻多項樂器總值100萬元。(陸軍軍官學校提供) 沈董事長致詞指出,這30年來看到創辦人丁善理及眾多優秀學長出錢出力,為官校後期師生和隊職幹部提供照護及鼓勵,黃埔「薪火相傳」,從90、80、70歲當兵到現在的老學長,校友們永遠愛護、鼓勵和支持每一期的同學,使學校教育能夠真正像西點軍校一樣,結合「哲學、科學、兵學」外,同時也累積多樣豐富的知識與科技實力。 基金會董事長沈慶光在官校112年第四季月會中致詞鼓勵同學向上。(陸軍軍官學校提供) 在即將放寒假的此刻,沈慶光叮嚀指出,平平安安返家,愉愉快快過節,與家人團圓最是開心;假期結束返校,更要兢兢業業學習,一期一期的交棒傳承,他強調,同學們再接再厲,成為「明日黃埔以我為榮」的一顆顆燦爛新星!

Read More

<開講>2024全球政經契機:台灣面臨下一波3年機會與挑戰

未來無論那一個政黨成為下一任總統,國家的政治穩定及經濟發展,成為未來帶領國家及人民往前的首要任務。(中央社) 王冠斌 2023年已接近尾聲,而這幾年來,全球經歷2019年自新冠疫情後,以為可以擁有一片新鮮空氣,但沒想到竟迎來2022年烏俄戰爭。但在戰爭未歇至今,2023年又因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戰爭和全球升息及通貨膨漲下,讓未來整個全球經濟景氣更是不確定的窒息。對於未來的全球總體經濟及產業趨勢,充滿了危機,但也更顯露出更多的轉機;只是身處全球更為不確定的未來下,台灣該如何因應,便成為未來可能的3年,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將會是關鍵上的3年。 一、地緣政治與貿易壁壘 全球經濟貿易因各國政治現象,形成各經貿實體的區域經濟,如東協、RCEP、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經濟夥伴協定(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EPA)、綜合經濟合作協議(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CECA)、及貿易發展暨合作協定(Trad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Agreement,TDCA)等等各種經貿協定,而這形成了另一種形式的經濟效率上的困境外,必然也成為另一種貿易上的障礙及不公平的貿易壁壘。 這幾年因為晶片問題,各國給台積電設廠的補助及優惠措施,但因國際情勢及產業趨勢下,張忠謀董事長亦曾表示,貿易關係全球化已死,因為未來的貿易經濟關係,已從全球採購生產下的戰略,轉變為更為緊張的區域供應,為此,成本的增加下,未來能否再以有效率地提供最有效率的成本及產生,看來已成為過去。 二、政經結構與軍備競賽—影響全球經濟分配與發展 這兩年來全球因為戰爭及全球領導人問題,讓全球對於各區域所要面臨的問題,沒有一個有單一問題的解決方式,而是牽動各自國家、區域及文化價值,如近期的以巴戰爭,便是挑起了更多的人道危機。而身處全球關注下的台灣,已非僅有晶片爭奪安全問題,更是未來戰略下的領導問題及政權下的國內壓力與競爭分水嶺。 自烏俄戰爭之後,各國無不提高更多的軍備預算,從各國所占的GDP比例,美國3.2%、中國大陸1.7%、印度2.4%、英國2.1%、俄羅斯3.1%,而台灣2024年國防預算6068億將占2.5%,是否將排擠其它的政府支出,相信都須看未來我國的經濟成長率,是否能支應各項的預算能力。 近期台經院、中研院公布2024年我國的經濟成長率為3.15%、3.02%,然而對於主計總處在看待2023年GDP為1.42%,而2023年為3.35%目標下,能否達成,恐怕仍讓人既期待,又怕外部因素的下,發生了什麼黑天鵝事件,如美國大選、OPEC石油產源、全國升息政策、俄烏戰爭、以巴衝突、中美關係及NATO國家政治氛圍(如左派思想及工會罷工崛起)。 三、疫情改變產業型態及人口結構發展 疫情改變了人類對於生命的態度、工作價值、工作方式及移居方式,當然也帶來新的商機及新的淘汰,只是多數所謂的新商機,並無法去填補這幾年產生的問題,如今年一個黑天鵝WeWork在2023年11月10日宣布破產,並帶來近200億美元的負債,原以為因疫情帶來新的就業模式,但事實上,全球經濟及產業模式,並不如原所趨勢認為,共同辦公及移動辦公,能撐起未來的經濟模式,如同台灣仍有為數不少之辦公大樓,目前仍持續招租中,或許未來需要更多時間才能證明,這趨勢的觀察是否正確。 我國近幾年來發布的人口分布,可確定除了邁向老化外,工作人口的移動及產業的缺工,看來短期間是無解,此可從這幾天幾所學校廢校及停招下,可見其問題的嚴重性。就2023年3月教育部公布私校退場條例下,就有18所學校停辦及11間學校要面臨專案輔導,而所公布的40所學校,如無法改善自已問題,也勢必面臨關門的窘境,未來這問題,將衝擊整個教育體系及社會問題,因此,如何在就學及就業之下,發展人力及培養國家總體計畫下的十年大綱及百年大計,有賴2024年新政府上任後,擘畫下一個世代的國家綱領。 四、碳權議題與企業資本永續難題 2023年12月17日,聯合國第28屆氣候大會(COP28)在杜拜正式落幕,而每次的決議,常讓環保團體及小島國家認為,只是淪為口號,且對於工業排放大國,除了無拘束力外,往往是成為最大的問題原因。這幾年有關於碳權議題,在台灣除了成為國家政策下,也成立了環境部及台灣碳權交易所,並且於2023年12月22日啟動了國際碳權交易,成績算是不錯,首批交易量便有8.8萬噸,總交易金額逾80萬美元。 隨著政府加大碳權議題的強化及訂定短中長期計畫下,並立下於2024年初確立碳費費率及2024年盤查碳排,並2025年依盤查結果開徵碳費,也對於全台500多家年排放2.5萬噸的排放源,將在2025年繳交第一筆碳費,這是否能讓企業得到其競爭上的能力及進入國際市場,仍值得未來持續觀察與期待。 為因應未來瞬時的3年機會及挑戰,我國應著重於以下發展方向 一、政經穩定與貿易夥伴 未來無論那一個政黨成為下一任總統,國家的政治穩定及經濟發展,便成為未來帶領國家及人民往前的首要任務;另外由於全球貿易短期內,仍屬於區域經濟的框架,地緣政治的經貿活動,能否突破及參與各項貿易協定,便是產業出口的必然要件之一。 二、人才培育與人口政策 我國自教改自今,學用與產業發展,已成為國家競爭力的困境。每次政府用心的人才媒合會,仍無法有效解決人力的磨擦性,實應儘速檢視及修正問題的嚴重性;另外城鄉發展不均及人口分布,各國也存在共同的問題,從以往的青農下鄉,因種種問題,也減損了成效的推行。而近期因老化的長照問題,推行的住宿型機構,能否導引下一波產業及人力的服務,也值得觀察。 三、國家安全與產業永續發展並重 雖說,國家安全意識在近幾年,是全球議題及迫切感,惟就歷史角度,各種問題不一而同,但舉凡如瑞士、奧地利及新加坡等,除了必要的軍事力量外,其產業的核心能力,更是顯著,而非表現在GDP的表面數字,而是在全民的經濟有感,因此,如何讓國內產業提升、經營環境改善及對於政策的穩定,至為重要。另外如何讓全民對於未來的危機感,不至於與統計數字上的平行時空感,更是必須的務實態度。 最後,期待新任政府,於2024年帶給全體國民新氣象及願景,相信是國民全體之福。 (作者為企業資本永續發展研究智庫中心負責人)

Read More

關懷弱勢生 大碩基金會頒發百萬元獎助學金

本報即時新聞小組報導 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12/17日舉辦112年清寒暨優秀獎助學金頒獎典禮。台灣知識庫創辦人邱昌其董事長自小家裡務農,家貧困苦,因此特別關懷弱勢家庭小朋友的教育問題,期間不但發動公司各地同仁捐書到偏鄉、捐款贊助偏遠學校等活動,更是每年頒發100位清寒暨優秀的學生每人1萬元獎學金。 112年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獎學金頒獎,全體學生及家長與邱昌其董事長(右7)、吳清基榮譽董事長(左6)合影。(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提供) 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也不定期針對特殊學生給予每個月1萬元的獎學金,對於想專注於學業又擔心家計問題的同學,提供學習路程上的關鍵幫助,把溫暖散在台灣各個角落,進而創造繁星點點,讓更多人對未來抱以希望。邱昌其董事長於致詞時特別鼓勵同學在有所成就的未來繼續這份善的力量,讓社會更加圓滿。 112年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獎學金頒獎代表黃同學(中)與董事長邱昌其(右)、教育部前部長吳清基 (左)合影。(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提供) 前教育部長暨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榮譽董事長吳清基亦於頒獎中分享童年經歷,身為三級貧戶的子弟,深刻了解獲得獎學金的意義不僅止於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其所提供的心理支持,體悟到此心境特於34歲以母親的名義設立獎學金。在致詞中亦鼓勵同學在AI時代要「兀型人才」是未來趨勢,跨領域學習、實務經驗提升個人專業、培養領導合作的能力,斜槓不同能力才能成為從眾多「兀型人才」中出頭天,成為社會領頭羊的「尢型人才」! 受獎代表台大醫學系黃同學則分享個人的心路歷程,「維持健康正向的心態很重要」。與其看到自己做不到的地方,不如看看自己做得好、可以完成的事情!自己在一開始進大學時也曾經迷惘,自己似乎落後其他人很多,是否可以做到? 「平凡的煩惱可以帶來不平凡的痛苦」,雖然自己還是會被傳統社會的枷鎖束縛,但仍會努力地前行,送給各位學生一句話,也是我自己喜歡的一本書名:「即使生活的沒那麼燦爛也沒關係!」 邱昌其董事長更是有感於黃同學的經歷,在活動尾聲特別提醒所有同學,1.要具備治癒自己的能力,遇到挫折和對生活失望時,要能夠自我療癒,給予自己往前走的動力。2.要相信自己擁有的特殊性,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天創造每個人都有賜予其天賦能力,發掘自我天賦為自己創造最大成就,也社會做出最大貢獻。3.要肯定自己未來潛能是無限的,一輩子很長、挑戰很多,在人生旅途中不斷遇到關卡,就要不斷開發潛能以突破瓶頸。 邱昌其董事長希望不久的將來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可以為更多學子帶來希望,未來將持續每年舉辦清寒獎學金的申請活動,只要符合全國公私立大學院校及高中職日間部學生,學業成績80分以上且領有低收入戶卡或清寒證明書等其他條件者即可參與申請。亦歡迎各界人士共襄盛舉,一起為台灣的善與希望盡一份力。

Read More

陸官校友基金會拜會勤益科大 讚揚黃埔先賢張明將軍創校愛國事蹟

第一排左起校長陳文淵、董事長張起龍、董事長沈慶光、董事楊國強、執行長全子瑞。(陸軍官校校友基金會提供) 即時新聞小組報導 黃埔建校建即將迎來百年校慶,陸軍軍官校友基金會董事長沈慶光率董事楊國強、執行長全子瑞等,12月11日專程赴台中勤益科技大學,拜訪創校的張明王國秀文教基金會及校方代表;沈慶光多次表達,感念張明將軍伉儷對教育領域的付出,並讚揚兩會共同實踐黃埔精神、愛國無私的理念。 陸官校友基金會參訪團與勤益科大在張明將軍故居合影。(勤益科大提供) 陸軍官校校友基金會近年來積極彙集黃埔歷屆先輩的卓越貢獻並彰顯表揚,此趟赴勤益科大拜訪並回顧創校張明將軍伉儷對教育的無私貢獻,是「黃埔建校建軍系列活動」的重要工作之一,陸官校友基金會董事長沈慶光強調,此次的拜訪是該基金會尋根的必來之處,雙方此次會談是極具歷史意義的。 陸官校友基金會一行人先到訪位在勤益科大校園裡的創辦人故居,由張明王國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張明將軍的長孫張起龍,以及勤益科大校長陳文淵、副校長邱文志接待。陸軍官校基金會董事長沈慶光首先表達,對黃埔第四期的張明將軍「戎馬一生,教育典範」的崇敬與感謝,並強調兩會持續對母校及清寒優秀學生照護外,更是在做功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張起龍重申張將軍當時創校的理念指出,是要讓年輕人學好技能,畢業後能儘快的貢獻社會國家。 張明將軍故居內的事蹟介紹大幅看板。(陸軍官校校友基金會提供) 籍貫湖南省望城縣的張明將軍,隨先總統蔣公走過東征北伐、八年抗戰、國共內戰及政府遷台後的歷史歲月。後來鑑於百年樹人的教育極其重要,便在脫下戎裝後,辛苦創辦「勤益工業專科學校」與勤益高中。張起龍說:「考量永續經營,並為全校師生爭取更多的教育資源,因此決定在民國76年致書教育部、民國80年正式將學校無償捐給國家,勤益工專即於隔年轉為國立學校。」 當時的「張明王國秀文教基金會」專注為提供獎助學校優良教師進修、設立優秀與清寒學生獎學金、推動文化教育事業與交流等任務。張起龍還分享了他少年時期陪同爺爺在清晨四點一起巡視校園的舊事,以及創辦人數十年如一日、如在軍旅般規律的生活與堅持不變的教育理念。 從民國74年即在勤益工專任教的陳文淵校長,他回顧創辦人對師生是嚴格要求的,陳校長表示,創辦人凡事親力親為、以身作則,徹底落實其教育理念「教育無他,榜樣而已」的典範,「在學校改制之際,有不少教師在創辦人的支持之下,繼續進修博士,當年受惠的教師人員,除了屆齡退休之外,至今仍有數十位留在校內教育學子」,他感念的說。 陸官校友基金會董事、曾擔任鳳山陸軍官校校長的楊國強談到,張明將軍在創辦勤益以前,即曾任陸軍官校副校長,且掌管新竹私立光復中學,在短短三年內扭轉校風,為現今光復中學的優秀風評奠定基礎。他說:「無論是陸軍官校從軍事國防守護國家安全,或是張創辦人以教育方式,為國家建設培育英才,都是秉持同一個核心價值,那就是『愛國』。如今我們的共同任務,就是將這份『愛國』之心,繼續傳承給年輕世代。」 楊國強述說張明將軍的事蹟(右),校友基金會董事長沈慶光專注聆聽。(陸軍官校校友基金會提供) 沈慶光表示,「黃埔軍校將於明年6月16月迎來創校百年紀念。黃埔的歷史與中華民國的創建息息相關。百年來,無數的先賢先烈寫下愛國愛民的頁頁史蹟,基金會將持續蒐羅黃埔軍校一至十期的卓越感人故事」;他強調,為了進一步彰顯張明將軍的貢獻,將透過今次的造訪,將將軍的事蹟詳載於黃埔百年的紀念專冊中,未來兩個基金會也必將持續交流,傳續黃埔精神。

Read More

解析美軍第七艦隊新聞稿措辭

張競 12月6日美軍派遣P8A「海神」巡邏機穿越台灣海峽,循例發佈新聞稿,網址如下: https://www.c7f.navy.mil/Media/News/Display/Article/3608042/us-navy-p-8a-poseidon-transits-taiwan-strait/ 全文則是: U.S. Navy P-8A Poseidon Transits Taiwan Strait By U.S. 7th Fleet Public Affairs TAIWAN STRAIT--A U.S. Navy P-8A Poseidon transited the Taiwan Strait in international airspace on December 6 (local time). By operating within the Taiwan Strait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law, the United…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