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環保績效 連9年特優

南市獲環保署「環境保護績效考核績優機關」特優獎,由南市環保局副局長陳幸芬(右一)代表北上領獎。(環保局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行政院環保署三日舉行一0九年環境保護績效考核績優頒獎典禮,南市獲「環境保護績效考核績優機關」特優獎,南市環保績效連續九年獲得環保署肯定。 南市環保局表示,除獲上述獎項外,南市府同時也獲頒一0九年「地方環保機關推動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績效評比」、「環境教育績效考核績效優異機關」、「綠色生活推廣績優機關」、「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及監督績效考核績優機關」、「空氣品質維護改善工作績效績優機關」、「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業務績效考核績優機關」、「地方政府環境清潔維護考核評比」等七獎項。  

Read MoreRead More

細胞治療新技術 助長回膝軟骨

義大醫院團隊引進軟骨細胞層片的細胞治療技術,院長杜元坤(右)4日在台灣醫療科技展分享治療成果。(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4日電 全台約350萬人受膝關節退化之苦,但因軟骨無法再生,只能換人工膝關節。義大醫院團隊近年引進軟骨細胞層片的細胞治療技術,讓43名患者重新長回膝軟骨,個案數全球居冠。 義大院長杜元坤表示,國內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估全台約350萬人受關節疼痛之苦,年逾58歲民眾平均5人就有1人有關節退化問題;除了老化,部分民眾也可能因意外、外力、運動傷害等因素造成軟骨損傷。 杜元坤說,膝關節交界的軟骨屬於透明軟骨,具有黏性和彈性,但因沒有血管及神經,一旦磨損或損傷並不容易再生,初期只能以非手術方式緩解症狀,包括復健、口服藥或關節內注射玻尿酸等。隨軟骨缺損愈來愈嚴重,最後只能置換人工膝關節,雖然能讓患者恢復正常行走,卻無法旋轉、許多運動姿勢也受限。 杜元坤指出,衛福部2018年9月起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醫界可以協助患者以自體細胞進行細胞治療,義大申請「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治療膝關節軟骨受損。醫療團隊利用關節鏡手術取出患者體內的軟骨細胞,花3~4週培養細胞層片,此後再將層片如敷面膜般,覆蓋住患者軟骨缺損部位,就能讓軟骨細胞長回來。 杜元坤指出,義大去年4月收治第1名患者,至今完成44名病人收案,年齡從26~69歲,已43人植入軟骨層片,多數患者移植6個月內恢復正常生活,疼痛指數平均達1分以下。 杜元坤指出,若是自體免疫、感染、癌症等造成的關節軟骨破壞,就不適合以這種方式治療。

Read MoreRead More

林安森林步道 親子健行淨山

東山區公所在林安里林安森林步道舉辦登山、淨山活動,吸引民眾參與。(東山區公所提供) 記者陳佳伶∕東山報導 東山區公所四日在林安里林安森林步道舉辦登山、淨山環境綠美化活動,吸引大批親子參加,一起親近大自然,以登山運動紓解壓力,並動手淨山撿拾垃圾,愛惜周邊生活環境。 東山公所說,東山區林安森林步道位於東山區林安里,步道蜿蜒在幽靜林道中,依山勢而行,高低起伏落差大,視野極佳,可遠眺嘉南平原,是登山遊憩好去處。 步道丘陵海拔約二百五十公尺,遍植竹林與桃花心木,步道沿途有龍眼樹、相思林、柚木林、鐵刀木等林相生態豐富。林安森林散發的「芬多精」,有益身體健康,是適合登山健行、賞景、遠眺及休憩的的郊山。 區長呂煌男說,號召鄰近里民及社區民眾一同登山,並沿途淨山,一趟走下來約一個多小時,很適合全家參與,未來還會爭取經費維護林安森林步道,希望大家多與好友相約或闔家同遊東山,無論是登山健行,抑是慢活紓壓,品嘗東山在地的農特產品與美味小吃,感受純樸農村之美。

Read MoreRead More

青世代提案 9組獲獎

研考會舉辦台南青年公共議題創意提案競賽,金獎由蔡耶醇、康竣傑規劃的「茄芷文化產業之展覽活動推廣計劃」獲得。(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為鼓勵青世代創意,讓市政更貼近民眾聲音,市府研考會首度舉辦台南青年公共議題創意提案競賽,共有九組團隊獲獎。 這項競賽共有十八組青年提案,九組進入決賽,金獎由蔡耶醇、康竣傑規劃的「茄芷文化產業之展覽活動推廣計畫」,以茄芷設計文創商品,透過展覽、導覽等,認識茄芷文化產業。 銀獎提出「郊區大眾運輸接駁改善方案」,設計官田麻豆以搭計程車共享公車價,補足偏鄉交通接駁的最後一塊拼圖。銅獎提出「凝視府城現代景觀-歷史圖像調研暨美術史推廣」案,透過景觀盤點,建立基礎資料庫,規劃AR擴增實境,讓實景古今交融對比,透過走讀認識台南。 同獲銅獎者還有「Look! Shanhua! Right?」方案,規劃善化巡禮、草莓教室、善化戲院七周年等。 另一組則是「坐公車熟似西港e台灣第一香」團隊,以大台南公車為交通工具,規劃四條西港小旅行。 黃偉哲表示,青世代的創意想法,包括地方創生、教育導覽、在地遊程、共享運具、文化調研、公車APP等,無論是交通、科技、創生,都可由青世代視野出發,讓青年成為未來發展不可或缺力量,市政更貼近民眾聲音。 研考會主委戴偉峻指出,青年提案內容多元,關注面向橫跨環保、交通、科技、創生、文化、社造等,更來自不同領域,日嘔將邀集相關局處和青年朋友交流,介接局處共創台南未來。

Read MoreRead More

今年最亮彗星 本月中旬駕到

南瀛天文館建議清晨日出前 用大型望遠鏡東北方尋找 記者林相如∕大內報導 號稱今年最亮的彗星現身地球附近了!C∕2021A1預估在十二月中旬達最大亮度,可達四到五等,有機會用肉眼或是小型雙筒望遠鏡看到,南瀛天文館已捕捉到她的美麗身影,讓天文迷先來一睹為快。 南瀛天文館表示,C∕2121A1是今年第一顆發現的彗星,彗星名字中的C表示它是一顆非週期彗星(或是週期超過兩百年以上),依照軌道參數估計她繞行太陽一圈需要七萬年;2021A1表示發現她的時間(2021是發現年份、A代表一月份的上半月,A、B、C、D依序每半個月為單位排列),數字1則是該時間段內發現的第一顆彗星。 南瀛天文館指出,雖然年初就發現了這顆彗星,但那時她還遠在木星軌道附近且相當黯淡,直到過了快一年時間才逐漸接近太陽,目前彗星的亮度大約落在六到七等,位在獵犬座往牧夫座移動,約莫東北方的位置,建議可在清晨日出前(約三到五點)可以使用大型望遠鏡拍攝或大口徑雙筒望遠鏡尋找。 預計這顆彗星將在十二月十三日最靠近地球,距離大約為三千四百萬公里,亮度則增加至四到五等,此時它位在蛇夫座附近,見於黃昏日落後的西南方低空,仰角較低,需要找地平線附近無遮擋的地點才適合觀看。

Read MoreRead More

今年最亮彗星 本月中旬駕到

南瀛天文館建議清晨日出前 用大型望遠鏡東北方尋找 今年最亮彗星被南瀛天文館捕捉到身影,預計中旬是最佳觀賞時機。(南瀛天文館提供) 記者林相如∕大內報導 號稱今年最亮的彗星現身地球附近了!C∕2021A1預估在十二月中旬達最大亮度,可達四到五等,有機會用肉眼或是小型雙筒望遠鏡看到,南瀛天文館已捕捉到她的美麗身影,讓天文迷先來一睹為快。 南瀛天文館表示,C∕2121A1是今年第一顆發現的彗星,彗星名字中的C表示它是一顆非週期彗星(或是週期超過兩百年以上),依照軌道參數估計她繞行太陽一圈需要七萬年;2021A1表示發現她的時間(2021是發現年份、A代表一月份的上半月,A、B、C、D依序每半個月為單位排列),數字1則是該時間段內發現的第一顆彗星。 南瀛天文館指出,雖然年初就發現了這顆彗星,但那時她還遠在木星軌道附近且相當黯淡,直到過了快一年時間才逐漸接近太陽,目前彗星的亮度大約落在六到七等,位在獵犬座往牧夫座移動,約莫東北方的位置,建議可在清晨日出前(約三到五點)可以使用大型望遠鏡拍攝或大口徑雙筒望遠鏡尋找。 預計這顆彗星將在十二月十三日最靠近地球,距離大約為三千四百萬公里,亮度則增加至四到五等,此時它位在蛇夫座附近,見於黃昏日落後的西南方低空,仰角較低,需要找地平線附近無遮擋的地點才適合觀看。

Read MoreRead More

到億載金城 穿漢服當神射手

億載金城往昔為軍事堡壘,文化局推出「金城飛將‧神射手」活動,讓民眾可換上漢服,過過當神射手之癮。(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億載金城以往為軍事堡壘,為展現其精神,文化局推出「金城飛將‧神射手」傳統射箭文化系列活動,想在「億載金城、萬流砥柱」的豪壯堡壘,體驗在古代練兵校場的軍事氛圍,化身為神射手,還不快來! 文化局指出,為推廣億載金城(國定古蹟二鯤鯓砲台)昔日軍事設施文化意涵,十二月每周六及元旦連假(三十一日至明年一月二日),舉辦「金城飛將‧神射手」養成計畫,讓民眾免費射箭及漢服體驗活動,想體驗古代神射手「飛將」的雄風魅力及其文化教育意義的朋友們,千萬別錯過! 活動邀請飛雲射術學院、台灣傳統射箭聯盟野風傳統射箭會規劃,讓民眾在昔日軍事場域的億載金城內,以闖關模式進行傳統軍射體驗,過一把在堅城中開弓放箭的癮,領略古代「飛將」們的雄風;透過軍事遺址與傳統射箭結合,讓民眾體驗古代君子六藝中「射藝」的魅力。 年底元旦連假期間,億載金城現場也將有中華漢服文化創意發展協會帶來各具特色的漢服供民眾著裝體驗,歡迎民眾換上身具特色的漢服,擺上最威風、帥氣的姿勢,融入這個有上百年以上歷史的堡壘,體驗當年飛將如何叱吒風雲,報名請上文化局網站。

Read MoreRead More

新營耶誕點燈 五點五公尺耶誕樹登場

民治市政中心市民廣場,美麗的耶誕樹裝置藝術。(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四日在民治市政中心市民廣場舉行「2021幸福台南.耶誕點燈」活動;活動由下午持續到晚上,結合市集、勁歌熱舞,現場熱鬧滾滾,市民廣場佈置高達五點五公尺的耶誕樹裝置藝術,市長黃偉哲和夫人劉育菁主持點燈儀式,也在「祝你幸福」的歌聲中,大家相互祝福。市長黃偉哲說,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台南繼續繁榮,市民健康平安喜樂。 迎接耶誕節到來,市府秘書處在民治市民廣場設置高達五點五公尺的耶誕樹,並以《彩蝶護佑、遇見星星》為主視覺,希望吉祥彩蝶高掛的祝福下,靜靜的陪伴市民平安度過疫情,表現後疫情時代及懷舊靜好的美好歲月。 市長黃偉哲與夫人劉育菁晚間一起到民治市政中心,點燈前先播放由沙畫大師莊明達為台南量身製作的沙畫影片,影片內容包括新營長勝營區和新化果菜市場等地方建設,詮釋台南獨特風格和美,在歡樂氣氛中,黃偉哲夫婦偕市府團隊以及民代等人,一起點亮廣場上的耶誕樹。 黃偉哲表示,就任市長後就在民治市政中心辦理耶誕點燈活動,獲得大新營地區民眾的熱烈迴響,今年是第三年擴大辦理,讓市民在歲末時節感受市府溫馨祝福,迎接新的一年,祝願疫情快過去,新營台南都繼續繁榮,祝福市民健康平安和喜樂。 「2021幸福台南.耶誕點燈」活動,下午二時即登場,由倉庫市集暖場,帶來各種職人手作和美食;親子活動由小小警察和小小消防員體驗上陣,小朋友超開心;表演活動由金鐘獎主持人陳凱倫揭開序幕,圓夢天使陳燕萍、超偶歌手艾成現場演唱帶動現場氣氛,台灣之光李佳峰有神乎其技的魔術表演,台南在地團體:活水敬拜團、右武衛兒童合唱團和育德工商的勁歌熱舞,使得民治市政廣場到處熱鬧滾滾。

Read MoreRead More

永福國小推廣口腔保健 親子攜手防蛀牙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為了讓小朋友了解蛀牙的可怕,學習正確刷牙及口腔保健,永福國小四日攜手特教中心、長庚科技大學嘉義分部護理系、社團法人台灣口腔照護協會,合辦親子共刷潔牙護齒活動,特教兒親子檔及一般生共五十多人報名參與。 四日的「好口福~親子共刷」活動,參加學員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展開正確刷牙步驟。刷完牙再用牙菌斑顯示劑確認乾淨程度,原以為已經刷得很乾淨,卻發現牙縫中還有很多牙菌斑,讓大小朋友直呼可怕,更加體認到仔細潔牙的重要性。 長庚科大護理系教授潘美玉表示,為了讓小朋友轉移注意力,不再害怕刷牙的不適感,特別以孩子們喜愛的布玩偶融入口腔保健宣導示範。永福國小校長楊淑晏感謝台灣口腔照護協會協助進行「親子共刷」融合教育課程。不僅讓孩子學習正確的口腔衛教,互動遊戲過程中,也學習關懷及尊重,培養幫助別人的同理心。 永華區特教中心表示,融合教育是近年特殊教育極力推動的理念。為了讓身心障礙學生與一般生互動學習,彼此接納共好,會持續推動親子共學共融的學習模式。除了口腔衛教,另有音樂律動、體適能、藝術創作等課程,且含一起騎腳踏車運動,希望特殊兒口語表達、社交能力因此獲得顯著進步。

Read MoreRead More

提升雲林醫療量能 台大醫師黃瑞仁獲第39屆國家傑出經理人獎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黃瑞仁院長(右)獲頒中小企業總經理類國家傑出經理人獎。由立法院長(左)手中接下獎項。(記者劉春生翻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四日於台北圓山飯店舉行二0二一「國家卓越成就獎」、「國家傑出執行長獎」暨「國家傑出經理人獎」頒獎典禮,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黃瑞仁院長獲頒中小企業總經理類國家傑出經理人獎。 黃瑞仁院長表示,感謝我的團隊,來到雲林偏鄉不僅將專業發揮,受到鄉親們的肯定,眾人更齊心致力於縮短城鄉醫療差距,並發展特色醫療。在這裡和將近二千位優秀的學弟妹及同仁相處,很幸福。身為院長,我認為我的責任就是努力營造醫院魅力,讓所有同仁有良好的環境,無論在醫療技術、醫學 研究或教學上,都有空間能發揮,讓大家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服務有光榮感及幸福感。 黃瑞仁接任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針對地方特性與民眾的醫療需求,陸續成立外傷中心、 婦幼醫學中心、國際醫療中心、遠距醫療中心、急重症醫學中心、神經醫學中心、罕見疾病中心、胸腔醫學中心、精準醫學中心,將雲林縣最缺的急、重、難、罕症醫療拼圖完成。 為克服雲林偏鄉醫師人力不足問題,與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打造「斗六雙星區域聯防」;全國首創於大埤、元長等偏遠鄉鎮,成立「C 型肝炎外展門診」,成立生殖醫學中心,展開試管嬰兒診療服務,二0一九 年雲林縣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另外,神經醫學中心腦中風、癲癇、巴金森氏症、腦瘤照護與治療亦達到國際水準。引進雲林縣唯一治療腫瘤利器─「極速刀直線加速器」。在醫院的營運績效,滾動修正營運模式及策略,另針對醫療儀器設備之重大投資,從計畫之提出至採購後設備之使用成效,定期檢討執行成果。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