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丞琳不靠醫美 “怕哭戲眉頭皺不了”

楊丞琳擔任TVBS第二屆新人營「新星志願」重量級講師,分享出道辛酸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楊丞琳昨(22)日擔任TVBS第二屆新人營重量級講師,除分享出道辛酸史及演員歷程,也透露不靠醫美保養,「我不想要演哭戲的時候臉很繃,或眉頭皺不了,還是純天然就好。」  TVBS第二屆新人營「新星志願」總導師金勤邀請楊丞琳擔任講師,並進行精采對談,讓在場所有學員獲益良多。楊丞琳透露當年出道當演員,只能自己想辦法學習,建議「可以自己多拍點照片或影片上傳介紹自己的特點,當然透過電視台徵選是最正當、最快的管道,比起來現在的新人真的很幸福。」  看到新人們各個充滿熱情,楊丞琳也回想起自己的出道辛酸史說,當年試鏡的阻礙是右臉的痣,每次都遭嫌棄,沒想到爆紅後竟成為個人特色。  至於學員們好奇楊丞琳平時都如何保養,大膽問:「妳都去哪一家醫美診所?」楊丞琳笑答:「我不去醫美的啊!我都是去找很傳統的阿姨按摩,可以按臉、按身體的淋巴。」她認為,演員是所有小表情都會被鏡頭所拍攝到,「我不想要演哭戲的時候臉很繃,或眉頭皺不了,還是純天然就好。」  楊丞琳自出道就歌手與演員雙棲,她認為任何一個角色都是挑戰,「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以為我只想唱歌,但其實我也是一個演員,還有很多想挑戰,歡迎大家來給我磨練、進步的空間。」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跨領域合作 成大師生聯手打造生態花園

 成大中文系「城鄉共構生態花園」課程學生利用廢木條、枯枝打造生態花園。 (記者施春瑛攝) 成功大學中文系仇小屏老師與業界專家合作,在今年暑假共同開設「城鄉共構生態花園之設計、實作與書寫」跨領域彈性密集課程,師生並取用舊校舍拆除之木條、現地割除曬乾之雜草及落葉等,在成大東寧校區學人宿舍旁的「芒果綠美地」打造一處生態花園。  為期四天的跨領域課程從中文系展開,由仇小屏老師引導學生學習植物、場地、觀念、方法之命名。亦帶領學生回想生命中與花草植物相關的經驗並進行書寫,有人就寫下兒時父親以雞蛋花折成兔子作為童玩,或植物因搬家感到悲傷而枯萎等。最後,透過自然文學及自然工具書之比較,引導學生將「生態花園」的實作方法及心得撰寫短篇自然工具書。  業界專家陳瀅如則帶領學生,從「生態花園」的發源地英國開始談起,分享第一手現地考察資料,再帶領學生實地走訪北門路啟聰學校,認識生態花園的台灣案例,並學習維護管理技巧。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設計,而後到園藝店實際學習備料方法。  最後一天進行實作,他們先把舊校舍拆除之木條鋸為木段、將枯枝以月桃繩綑綁成堆,來進行生態花園的圍邊、美化景觀,如此也可以創造蚯蚓、馬陸、壁虎等生物的棲地,同時可由菌類分解後提供養分給樹木及植栽,並可吸水、保持土壤濕度。  接著他們還將事前割除曬乾的雜草及落葉鋪在枯枝堆周邊,將來分解後亦可提供土壤及植栽養分,最後進行花草種植,除大量覆土,並在草花周圍再鋪上大量曬乾的雜草,一方面可阻絕陽光照射後再冒出雜草,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土壤濕度。  成大中文系表示,這課程除了希望將生態花園的理念,藉由在校地實作進行理念推廣外,若可推廣至更多都市綠地,將可以改善樹木棲地、景觀美化、資材循環再利用,提升整體都市綠空間的品質。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榮科大退場 鹽水人不捨

 創校五十三年的南榮科大被教育部勒令停辦,鹽水民眾相當不捨。 (記者翁聖權攝) 位於台南鹽水的南榮科大是大新營地區唯一的大學,因為財務惡化,已被教育部勒令從一0八學年第二學期起全面停辦,成為全台首間退場的科技大學。對於南榮科大退場,鹽水民眾相當不捨,認為一定會衝擊到當地消費,不過為維護學生與教職員權益,啟動退場機制恐怕是唯一的辦法。  南榮科大前身為南榮工專,一九六六年在鹽水創校,二00一年改制為南榮技術學院,二0一三年十二月由技術學院更為科大,至今已有五十三年歷史。今年五月爆發積欠教職員薪資問題,至七月底已經欠薪達到兩千兩百萬元,由於無法達成教育部要求七月底應籌措到的一億經費,教育部裁定該校未來已經沒有資金能繼續辦學。  目前南榮科大還有六百九十名學生就讀,另外有五十五名教師與四十三名職員。教育部將督促學校依法對教職員辦理退休或是資遣,也要求學校要協助學生輔導轉學,分發至其他私立學校,藉以保障教職員和學生受教權益,並將動用「大專院校轉型及退場基金」補助相關學校,避免讓學生增加額外負擔。  南榮科大被迫退場的原因,主要是面臨少子化的問題,是繼亞太技術學院後第二所遭教育部勒令停辦的學校。針對在校學生權益,教育部會先輔導學生轉至鄰近的學校就讀,包括遠東科大、崑山科大、南台科大、嘉南藥理大學都有可能。若非台南當地的外縣市學生,也可以做協助轉校到居住縣市的學校,除了會保障承認修習的學分,也會要求轉入學校提供與南榮科大相等的師資設備。 (記者翁聖權)

Read More

邱柏昶掌鏡 宣傳超級南設計展

新銳導演邱柏昶自導自演,為台灣設計展拍攝宣傳影片。(記者毛莉翻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曾為孫燕姿等多位金曲歌后MV掌鏡的新銳導演邱柏昶,今年為故鄉台灣設計展拍攝宣傳影片,與英國的影像創作者Duncan Evans跨國合作特效,令人眼睛為之一亮,讓大家看見屏東的設計創意。  邱柏昶說,影片創作概念來自於設計展的精神—超級南,生活中同樣的事物在每人看來卻不一樣,而「超級南」如同設計者的精神,運用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去發現與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重新賦予事物新的定義、創造新的價值。  這支影片在社群網路公開宣傳後,影片中的視覺傳達引發不少好奇,邱柏昶表示,場景選擇設計展場域之一的屏東菸葉廠,塑造現實世界中人活在當下的屏東,而畫中世界則是屏東未來的願景,畫外人就好比一位設計者,他運用靈機一動和豐富的想像力,將兩者世界連結並帶出屏東設計展的精神以及設計在地化的概念。  30歲的邱柏昶(Birdy)獨樹一格的創作發想與劇場手法,及長期在不同國家旅行拍攝,大膽嘗試與極具風格化的拍攝手法,目前很少有,影片自導自演,短短的30秒,其實花了很多心力。邱柏昶說,「很開心有機會為屏東出一點力,謝謝縣府願意給我這麼大的空間創作!」

Read More

<中華副刊>後車頭

 詩、繪圖/吳昭明  每一紙車票  烙的是故鄉的印痕  每一張臉孔  掛的是徬徨的眼神  愛瞌睡的路燈  垂著重重腦袋瓜  替夜行的遊子開路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你說 這裡是北上列車終點  我回 也是翻轉人生的起點  你問 出了站會往哪兒走  我答 想往築夢的方向走    夜歸的晚風  早已吹散你留下的灰燼  卻吹不掉我所踏過的足跡  驛動的心  隨光陰更迭  無緣再被你牽引  只能遙寄思念之情  就像千里之外的小雨  落在牛眼窗前  一絲風雨  一聲想你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中小學科展 黎明雙喜臨門

 黎明中學科展獲團體組冠軍,家長會長許益堂(右一)特別頒獎鼓勵。 (圖/黎明中學提供) 黎明中學參加今年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榮獲學校團體獎國中組第一名及TDK文教基金會特別獎第一名。全校師生與有榮焉,家長會會長許益堂特地代表家長會致贈獎金慰勉學生,也勉勵學生在原有的成果上更加精進,爭取個人及學校更大的榮譽。  黎明中學國二學生吳旭崴、李伯溫、莊縢幃3人作品「指有你能開」獲得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一(機電與資訊)第二名及崇友創新研究獎。發想創意來自一般人經常忘記帶鑰匙,因此研究生物辨識技術思考,但指紋、語音及臉部辨識都有人做過,因此嘗試利用骨頭作為生物特徵辨識鎖具,極具創意。  國二陳柏諺作品「揭密磁浮列車」獲得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二(環保與民生)第三名。研究磁浮列車,學生參考網路上的資訊,做出一台只依靠單邊擋板而且能夠適應地形起伏的磁浮列車。  總成績榮獲學校團體獎國中組第一名及TDK文教基金會特別獎第一名。  指導老師魏溏月表示,學生參賽作品開始雖然概念模糊、作品粗糙,但經過指導、學生修正,最後得到全國性獎項,過程及成長是學生最大的收穫。更可貴的是今年畢業的學長顏詠勳、蔡承恩於推甄後就陪伴選手練習,目前就讀交大電子的姜林建宇學長也於賽前帶來向土地公祈福的物品激勵學弟,校友謝公碩老師也在選手遇瓶頸時給予支援。學長的經驗及傳承,給了學弟妹更強的信心。 (記者楊淑芬)

Read More

<中華學園>可怕的颱風

台南市永福國小2年2班 ◎鄭景睿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欣賞

Read More

媒體人卜大中出書 憶台灣新聞時代

 資深媒體人卜大中出版新書「昨日報:我的孤狗人生」,回憶台灣曾有的一個新聞時代。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1日電  資深媒體人卜大中所寫「昨日報——我的孤狗人生」,回憶台灣曾有的一個新聞時代,寫他個人在媒體界遇到的一些人與事,貫串社會的時間軸。  「昨日報——我的孤狗人生」由允晨文化出版,今天舉行新書發表會,包括華視總經理莊豐嘉、作家張國立、前環保署長李應元等都親自出席捧場。  卜大中致詞時開口就說,自己寫文章尖酸刻薄,寫的東西裡,對無意中得罪的人感到不好意思,也向曾經被他傷害過的人致歉。他感謝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相當專業的校對、修改與精闢的意見,不怕賠錢也要出這本書。  廖志峰在書裡出版前言寫到,「昨日報——我的孤狗人生」說的是台灣曾有的一個新聞時代,獻給所有一起走過時代的讀者。  廖志峰在發表會致詞時也說,2006年,他請卜大中為一位作者寫序,有了第一次的接觸。卜大中為允晨所寫的書序總是要言不煩,背後帶有社會文化的脈絡,讓人深思,他從那時起就開始約他書稿。  有天吃飯,對廖志峰說起卜大中和許家屯在美國相遇的故事,許家屯身上充滿時代和政治秘辛,但要卜大中保密,只說有一天會給卜大中獨家。之後,卜大中後來就沒有說過這件事,廖志峰以為是要他不要再提這件事。那天之後,他們見面只談電影,談風花雪月,談生老病痛,不談書。  廖志峰始終記得卜大中說退休後會寫一本書給他。有一天,看到網路論壇「思想坦克」開始登出卜大中的文章,忍不住打電話給他。廖志峰對卜大中說,「老卜,你說退休之後要寫一本書給我,現在你退休了。」卜大中就說專欄的文章就是這本書,後來真的把書給他出。  廖志峰說,他更希望更多人認識這本書重要的時代意義,秘辛,以及媒體生涯的反思。  卜大中,1948年出生在南京,在台灣畢生從事新聞工作,去年才從蘋果日報退休的他之前是老時報人,2003年從中國時報退休。從蘋果日報二次退休後,接著在網路論壇「思想坦克」上開專欄。

Read More

俄石虎畫家:有機會將再來台

 俄羅斯插畫家卡嘉.莫洛措娃(Katya Molodtsova)前往台北市區地標101大樓參觀,開心拿著紀念品留影。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1日電  「台灣每個角落都讓我印象深刻」,但「我一直被拍,自己卻無法好好拍照」,俄羅斯插畫家卡嘉‧莫洛措娃(Katya Molodtsova)表示,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再實地深入了解台灣。  卡嘉因集集彩繪列車石虎圖爭議與台灣結緣,隨後應交通部觀光局邀請訪台參加18日的列車啟動暨車埕鐵道觀光小學堂啟用典禮、擔任「觀光大使」,17日到21日造訪南投縣、台北市及新北市數處景點和地標,預定今天晚間離台。  她在結束訪台行程前夕接受專訪時透露,男友喜愛亞洲電影,她約一年前開始接觸許多台灣電影作品,「入門片」是導演楊德昌的「一一」,其他包括導演侯孝賢的「珈啡時光」等,也看了導演齊柏林的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對其中人文和自然特色印象深刻。  卡嘉說,到台灣後,所見所聞如電影重現。自然風光方面,她驚豔於台灣多元地貌,不需長途跋涉就可同時親近高山、大海。她也提到,到台灣後「一天當好幾天用」,她注意到南投非常迷人,可惜行程太緊,沒時間好好拍照。  卡嘉訪台前從閱讀資料和網路評論得知,許多外籍旅客認為台灣民眾好客、友善。實地觀察後,卡嘉覺得,在台灣,人和人間的距離確實比較近,容易說上話、一起坐下來吃點東西,官員也相對親民。不過,台灣民眾的「熱情」程度仍超乎她的想像,以至於她一開始甚至有點害怕,但總「試著以正面態度看待一切」。  由於石虎在卡嘉的「台灣奇緣」扮演關鍵角色,記者問,訪台是否如願見到活生生的石虎,卡嘉說:「我看到的是標本,而且牠斷了一隻腳掌,好可憐。」儘管如此,卡嘉說,她在集集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獲得許多關於台灣特有生物新知識,也透過窗戶看到野生動物接受專業治療過程,收穫頗豐。她說,沒想到台灣有這麼多特有生物。  由於每天行程滿檔,卡嘉說,她仍在消化、整理個人經驗。20日這一天的傍晚,她在颳風下雨的東北角海岸首度見到洶湧大浪,但她不覺得可怕,倒是早上的地震速報和海嘯警報測試嚇到她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