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石頭溪

 電線桿懸掛綠底白字的標誌牌,上頭以黑體字標示著:「樹林六號涵洞」。文、攝影/施昭如  夫家幾代住在石頭溪,位於新北樹林、三峽和鶯歌相接處,今名柑園。拜大漢溪、三峽溪沖積,造就這塊肥沃土壤。每當良田秋收後都很忙碌,婆婆說那時,全石頭溪的人都務農,她一天得煮上五頓飯、備足二大桌的飯菜量給幫忙的工人吃,稍有空閒也得下田幫忙。但,持鐮刀割下一把把的稻穗,腳踩踏著木製打穀機,將脫粒後的稻稈捆紮成束堆滿整個稻埕,婆婆心情便大好,因為孩子們的學費也有了著落。後來柑園被規劃成「農業區」。大家皆感念那條開鑿於乾隆十年間,進水口設在大漢溪右岸,以木籠、堆石砌築成堰的溪圳,供應周邊五百公頃農田灌溉,迄今居民仍以舊稱「石頭溪」來稱呼這地方。  六年前,夫家老厝對面鍾阿伯屋前的一支電線桿,懸掛了一塊方形綠底白字的標誌牌,上頭以黑體字標示著:「樹林六號涵洞」。拓寬後的產業道路,就是以鍾阿伯前埕的路口為頭端。夫家透天厝座落在對向。倘若從馬路彎進來要走六號涵洞至北大特區,就一定會經過這段長約三百米,寬有二米的私有產業道路。我聽外子說過,早年,要走這條農路到三峽,只有一個人的雙腳同肩寬度。幾年前,家中長輩再度同意把自家地沿路內縮,才讓原本寬不及一米的路面拓寬為二米。  三合院的夫家老宅,現已改建成一幢三層透天厝,親友的屋宅也錯落附近。婚後我與外子未購屋前,住在老家有七年之久。那時我在台北工作,因柑園對外交通不便,每天通勤得花掉三個多鐘頭。所以,老家對我而言,就是睡覺、過夜的睡城。  直到二個孩子相繼出生,在看臉就知道是哪家兒孫,充滿人情味的地方久住後,我已經能放心讓孩子獨自在大埕裡騎著腳踏車玩耍;跟阿嬤在菜園裡種蔬果、抓菜蟲。我常聽外子談起童年事:與同學、堂兄姊、表弟妹等,捲袖、打赤膊躺在稻埕上乘涼、看繁星、抓螢火蟲;翹課跑到圳溝游泳泡水;焢窯、甩泥巴的遊戲是天天玩……。住在石頭溪庄不管是同學或鄰居都是親戚關係。人與人之間搏感情,相互扶持,這是住在城市裡的我,未曾接觸過的生活型態。不知不覺中,我開始對老家的人、事、物有著情感的依戀,慢慢地也產生認同感。於是便進一步認識、瞭解柑園地區。這裡,順理成章也成我另一個家鄉了。  柑園地區施行休耕政策也已有多年。多年前嫁來夫家時,那時良田已不在,田地長草亂生,沿路違建與鐵皮工廠如枝蔓橫生。我無法想像外子口中那一望無際,整片油綠綠的稻田;夜裡耳畔傳來的風聲與昆蟲合奏的交響樂;數著滿天的繁星,悠閒舒適生活情景。  其實我很清楚,當內政部區域計畫通過將柑園區的五個里,除南園里、柑園里部分區域被劃入「北大特區」,其餘的東、北園里及老家的西園里,仍維持農業區。這決定分裂並破壞了大柑園原本有的自然、人文的樣貌,從此被區隔成新舊區。以北二高為界,一邊為農村,一邊為都市計畫區。柑園夾在三峽北大特區、樹林與鶯歌之間,成了三不管地帶。這讓我感到納悶,生活圈貼近三峽,柑園參與年度舉辦的殺豬公、祖師公遶境祭典,視為地方大事,三峽人說柑園是樹林;而行政區劃入樹林,卻受大漢溪阻隔,隔著一座柑園橋把兩邊的生活圈切割開;離鶯歌很近,卻被邊陲化成農村。每次開車回老家,沿途都會見到一些頹破古厝、休耕田、鐵皮工廠、老舊矮房,落後的公共設施……。早期擁有農地的優勢現成了發展的阻礙。政府單位未規劃好休耕後的配套方案,農民有田不能耕,不能建,售地又怕財團收購炒作,進退兩難。同時,年輕人出走、人口大量外移、邊緣化、高齡化、社區群聚低落。年輕人對土地的情感慢慢在流失,我感到惋惜卻又無能為力。  幾次我站在涵洞的道路指示牌下,隨著牌面指示的箭頭放眼望過,數百棟櫛比鱗次的高聳大樓,沿北二高旁林立。大樓外觀上爭奇鬥艷,有的採用立面色塊、有的以大理石打造雄偉氣勢。柑園的幾個涵洞上頭是迤邐幾百公里的國道3號,這條便捷的交通網絡縮短城市與城市間的距離。但老家對外交通、生活機能設施、地方認同、城鄉的對接,彷彿隨著休耕後便停滯不前。  這日,我又踽踽而行往涵洞走。荒廢的農地已成林,兩側不斷傳來鳥叫蟬鳴,樹葉在微風中刷刷作響,空氣很清新;有時車子經過鳴喇叭刺耳的聲音,都會讓人嚇一跳,我沉浸在寧靜的環境中。復行數十步後,我跨過了涵洞。之後便是全然不同的生活型態與步調。涵洞宛如現代版的摩西分海,是「結界」,截成裡外二個不同的世界。  北大特區的建築令我眼睛為之一亮。每回走過來都有不同的設施出現。它以台北大學校區為核心,住宅區植滿濃蔭大樹,棋盤式的道路規劃,寬敞筆直。隨處可見結合大量藝術作品的社區公園,並以裝置藝術美化街道外觀,文教區、商圈、大型醫院,以北二高連結南北,捷運三鶯線動工興建,北大特區更蓬勃發展。這裡翻轉農村造鎮成功,我不勝唏噓的對比……。或許,一命二運三風水,石頭溪的居民福分不夠。  我走回老家,再度步出涵洞。忽然間,一道光束打在我臉上,刺眼的光線照得我睜不開眼睛,眼前一片白茫。待我慢慢張開眼睛,簡直不敢相信看見的景象。這是一個我不曾到來過的地方,卻莫名有一種似曾相似的孰悉感:田野間一片片黃澄澄的稻穗,在金黃色的夕陽照耀下,顯得格外美麗。一群村民忙著趕在日落前,將稻穗用鐮刀割下、紮起,再扛起竹簍搬運這季的豐收。農婦們跟隨於後,戴著半掩面容的斗笠穿梭其間。還有一群可愛湊熱鬧的孩童,也在熟成稻穗裡追逐、嬉戲……。彷彿我來到了外子口中童年的石頭溪。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是微笑流川楓 

台南市海佃國小4年4班 ◎馬加恩

Read More

<中華學園>捕魚船 

台南市新迪斯奈幼兒園中班 ◎謝雅安

Read More

<中華副刊><婦女百工誌>婆媳共命--手工麵線

文、攝影/張薈茗  天猶濛濛的亮,古厝裡的燈火已通明,機器聲隆隆響著,劃過晨曦的天空。林家媳婦開始麵粉攪拌、搓揉、碾壓、纏繞、拉扯、醒麵的前置作業,八點不到,已滿身大汗。麵線接觸陽光和空氣,逐漸溢出麵粉的香味,麵團變得柔潤又細緻。這是繼承祖業的小空間,世代在此營生。  三合院的廣場幾隻貓狗慵懶的曬著日光浴,靠海的福興鄉巷弄,由紅瓦傾斜的屋頂瞧去,天空顯得格外碧藍,破落的三合院,走過歲月的痕跡,增添幾分時間犁過的斑剝與炎涼。林家男主人一身巧手功夫,在昏暗的工作間,完成的拉麵掛滿了木匡支架,麵條再次醒麵,慢慢由粗變細,瀑布似的游移而下。  十點多婆婆來探班,著一件國民領的碎花上衣,駝著背走來親切的招呼:「大家鰲早,做麵線介普通手藝,你們足好奇哦!」  接著請遠地而來的朋友,品嚐古早味手工麵茶,這麵茶有著豬油、芝麻、紅蔥頭的香氣。和藹可親的婆婆,喜歡交朋友,有問必答,她說:「六歲入林家門為童養媳之後,每天跟著大人作息,幫忙拿曬麵的竹竿架做起,一生歷經八十年的歲月與麵線為伍,現在已將手上的工作,交給媳婦傳承。」原本粗線的麵條,與媳婦做起拋、甩麵的動作,寶刀未老的她,仍舊線條流暢,力道巧勁掌握得剛剛好,麵線變得又細又長不斷裂,如同一幅狂奔行草的書法,揮灑在半空中。甩完麵線快速拿到戶外,架在木匡上曝曬,海風輕輕吹起,絲絲搖晃,這手工麵條,細得像絲絹的白絲線,婆婆不知已織出多少匹?  婆婆總是走在前頭,領著媳婦一次又一次的來回做著同樣的動作。之後婆婆開始整理麵線的線頭,這線頭如同人的一生,千頭萬緒,一絲一絲的抽絲剝繭,理出一生的歲月。八十幾高齡的她,銀絲白髮,動作稍緩,歲月在她的臉上刻下如漁網線條,花巾包裹下猶可見曾有的姿顏,所有的青春歲月,獻給了這個生養一家大小的手工麵線。  這對婆媳默契極佳,媳婦溫婉說:「當初提親時答應可以跟夫婿在外打拼事業,但不忍見婆婆年邁體衰,最終還是得回來接手。」  婆婆則自豪:「靠海的福興鄉陽光充足,最依賴陽光的曝曬,有著海的香味,也是地方特色。」這才明白,稻裎曬穀、菜乾、筍乾,香菇都有特殊的香味,原來是陽光所賜呀!  婆媳合力製作的麵粉沒經過漂白,所以顏色偏黃,除了加鹽增加Q勁,便於儲存之外,不添加任何調味料。我料理絲瓜時,總不忘放一小把手工麵線,有海味的麵線吸著絲瓜甘甜的汁液,簡單料理,卻是最樸實的美味佳餚,而勤奮的婆媳畫面,總會映現在我的腦海之中,縈繞不去。

Read More

文面國寶柯菊蘭告別式 追頒一等獎章

 苗栗縣泰雅族文面國寶柯菊蘭日前病逝,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委伊萬.納威(Iwan Nawi)(左)昨親自追頒一等原住民族專業獎章,由柯菊蘭孫子王伯元代為接受。 (中央社/原民會提供)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泰雅族文面國寶柯菊蘭九月十四日因多重器官衰竭不幸辭世享耆壽九十七歲,廿一日於泰安鄉梅園村梅園國小舉行告別式,參加喪禮的泰雅族親皆穿著傳統服飾,專程來送文面國寶最後一程。  苗栗縣政府於一0五年將泰雅文面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柯菊蘭擁有完整的額紋及頰紋,為泰雅文面傳統之保存者,一0七年簡玉英國寶逝世後,柯菊蘭成為苗栗縣、全國唯一的泰雅族文面國寶。柯菊蘭是非常重要的文面文化保存者,生前留下許多文面文化相關文字、影像紀錄,她的驟逝使原住民的文面文化又少了一位實際見證者,無疑是原住民族文化的重大損失。  為表彰已故柯菊蘭對台灣原住民族文面文化知識保存之重大貢獻,廿一日告別式現場,原民會頒贈一等原住民族專業獎章,由外孫王伯元先生代為受領。。  告別式現場播映柯菊蘭生前相片與影像,肅穆隆重供後人追思,遺憾這些影像都成了最後紀錄,後人未來也只能藉由這些紀錄緬懷YAKI(泰雅族對女性長者稱呼)容顏。告別式結束後,其靈柩將安葬於天狗部落公墓,眾人皆盼望YAKI安息,走過彩虹橋,回歸祖靈環抱。

Read More

<中華副刊>走入餘燼

文、攝影/楊敏  夕陽如火。像是張開一只血盆大口,等著將所有人生吞活剝,拉扯出一抹艷麗至極的餘暉。那天在內灣吊橋,我們終究沒看完落日。你說,走吧、太陽下山就該回家了。  車內流洩著八零年代金曲合輯,你看似漫不經心地開口:「人的一生就像太陽一樣,我現在也到落日的階段了呢。」我想說,不會的,你還年輕,五十歲能做的事多的很呢,喉嚨卻突然堵得發不出聲。這幾年來,爸爸突然瘋狂爬山,以前僅是休閒愛好,現在卻恨不得每周都挑戰一座山,媽媽總擔心地叫你悠著點,我還記得你說:「我只剩現在了,現在再不爬,以後腿腳就真沒力氣了。」好像就是從那句話開始,我們不再攔著你到處走。我能為你做什麼呢?左思右想,便是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景色,我都願意伴你到天涯海角。  你可曾想像過晚年遲暮?你是否擔心身邊空無一人?你害怕年華逝去嗎?有好多問題想問,但全都哽在喉頭了。我靜靜坐在後座,跟著音樂輕聲哼唱,外頭一片火紅雲霞。「夕陽很美。」我開口,聞言你跟著向外看,你的側臉染上一抹金黃,粗糙皮膚和細密的皺紋更加明顯。又美麗又感傷,對落日的形容都是諸如此類的。最後在睡意襲來前,我說:「我會陪你看夕陽的,永遠都是。」  趕著在太陽完全下山前回家,那其實是一種心理恐懼,像是與時間賽跑,害怕被黑暗籠罩。我想告訴你,別怕。就算黑夜前回不了家,我也會一直牽著你的手,陪你走入餘燼之中。

Read More

李英宏為國片譜曲 寫出基層心聲

創作歌手李英宏(右)為電影「江湖無難事」創作主題曲。(華映娛樂提供) 中央社/台北20日電  歌手李英宏受邀為喜劇國片「江湖無難事」操刀主題曲,他以一首「無經驗可」道出藍領小人物心聲,更在主題曲MV中一人分飾多角。  「江湖無難事」是由導演高炳權執導,集合男星邱澤、演員龍劭華、姚以緹、黃迪揚等人演出的新台式喜劇片。  電影公司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江湖無難事」融合台灣本土風,卻又有股潮流氣息,因此高炳權也力邀台灣歌壇新生代中,最能呼應電影風格的「摩登台」代表人物李英宏,為電影打造主題曲。  李英宏表示,「江湖無難事」的劇情讓他聯想到社會中廣大的熱血基層工作者,因此他寫下這首「無經驗可」,為這些藍領小人物述說力拚出路的心聲。  李英宏透露,他出道前曾做過很多種基層工作,讓他寫歌的心境,與「江湖無難事」裡2名男主角想要圓夢的精神不謀而合。  電影公司表示,高炳權也特別為主題曲拍攝了一支爆笑MV,並邀李英宏在其中一人分飾3角,演出收音助理、黑道小弟,甚至還有酒店少爺,在MV中跟著飾演酒店小姐的群演們一起跳舞。  李英宏說,他最喜歡飾演的角色是酒店少爺,更大方承認自己曾因為沒什麼工作經驗,真的應徵過號稱工作資歷「無經驗可」的酒店少爺。  此外,「江湖無難事」主要演員姚以緹、黃迪揚與黃尚禾等人,也在MV各別飾演AV女優、菜鳥小弟和黑道老大。

Read More

首度執導「惡男」電影風靡日本 蜷川實花訪台會影迷

日本知名攝影師蜷川實花執導電影「殺手餐廳」在台上映,20日她來台宣傳,希望能透過本片,帶給年輕世代更多信心。 (天馬行空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0日電  日本攝影師蜷川實花今天抵台宣傳其執導的電影「殺手餐廳」,她提到,除了片中多名華麗帥氣的男性角色風靡日本粉絲,也希望透過故事,給年輕世代更多信心。  享譽國際的蜷川實花,在轉戰電影拍攝了「惡女花魁」與「惡女羅曼死」2部片後,暌違7年再度推出新作「殺手餐廳」,改編自日本暢銷同名小說,這也是她首次執導以「惡男」角色為主的電影。  日本人氣男星藤原龍也飾演專營職業殺手生意的餐廳主廚,並在餐廳中遇到男星窪田正孝、本鄉奏多、齋藤工、小栗旬等人飾演的帥氣殺手。外型空靈的混血女星玉城蒂娜,則飾演一名沒有人生方向與自信,因故被賣入這間餐廳工作的年輕女子。  被問到最喜歡片中哪個男性角色,蜷川實花表示,她最喜歡藤原龍也飾演的餐廳主廚,「他的外表雖然冷酷,但是很體貼」。對於感情觀,她笑說:「我喜歡的都是沒用的男人呢,他們外表帥氣、個性溫柔,但都沒什麼用。」  儘管男性角色迷倒無數女粉絲,但蜷川實花指出,這次花最多心思的,其實是玉城蒂娜飾演的女主角。她解釋,此角在原著中是30多歲女性,但她想讓特質與角色相近,卻更年輕的玉城蒂娜飾演,因此花很多時間將女主角調整成20多歲女性,「也讓這個角色更能呼應年輕世代面臨的問題」。  蜷川實花認為,當今日本年輕世代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所有的東西都數值化了」,例如很多年輕人很在意自己在社群網站上的粉絲數或瀏覽量,「人的生存價值被可視化之下,你很容易去煩惱生存的意義」。  因此,蜷川實花在片中透過女主角,傳遞這些正向意念,「希望可以讓年輕世代看完本片,可以帶著自信繼續前行,給他們一些信心」。  蜷川實花提到,這些訊息也是傳承自她的已故父親、導演蜷川幸雄,劇組也精心安排一幅蜷川幸雄的肖像畫,以4大幫派共主之姿出現在片中,成為影片最大的彩蛋。

Read More

<中華副刊><黑森林幸福華爾滋>小樂趣

葡萄乾和cheese是不錯的餐前小點心文、攝影/李燕瓊  十幾年前網路流傳著這則資訊:女性在早上11點吃7顆葡萄乾,養顏又補血。  為何是早上11點?又為何只吃7顆?而不是8、9、10顆,甚至更多呢?我還曾很認真上網搜尋未得解,但找到這個好像比較接近的答案:飯前吃點葡萄乾,增進血糖也有飽足感,午餐時就不會吃太多;而且富含鐵質,是女性很棒的補血、養顏保健食品。  我很愛吃葡萄乾,尤其知道葡萄乾富含「花青素」,是很棒的抗氧化劑,先生見我愛吃,櫥櫃裡永遠不缺葡萄乾;他還知道有關11點吃7顆的流傳。(當然是我告訴他的)  重視生活情趣的先生喜歡邊作飯邊喝點紅酒配小點心,cheese是首選,我也跟著他愛上這飯前小點,那天他幫我準備了葡萄乾和切得像小方糖的edamer各7顆。  看著可愛的小cheese,想拍張照片,就擺盤了起來;先生直接問我:妳這次是要寫有關葡萄乾的主題嗎?(嗯!他好瞭我啊!而且很會察言觀色)  是,就關於「7顆葡萄乾的生活小情趣」吧!我當然就順著他的話說(事實也是)。  「是給那個很lovely的Sheep主編嗎」?(哈哈!我直接翻譯先生的說話)  我點頭如搗蒜,越來越窩心先生很認真記住我說過的話,珍惜我的朋友們,夫妻相處不就是簡單的「相知相惜」嗎?(但難免知易行難了)  看著我拍照,他突然認真地說:妳不是說7顆葡萄乾?這些葡萄乾會不會太多了?我覺得「早上11點吃7顆葡萄乾」是7-11的廣告。(我曾跟他解釋過7-11店名的由來)  「這樣廣告,大家都會去7-11買葡萄乾啊!」他說得振振有詞。咦!好像有點道理,我怎麼都沒聯想到那裡去呢?(小7有賣葡萄乾嗎?)  終於,懸宕多年的疑問有了答案了,而且還是外國人給的答案,這真的有趣。  這葡萄乾真是好物,單吃香甜,更是甜點的狠角色(那個從小吃到老的葡萄乾吐司,吃不膩啊),入菜也挺不錯的,尤其熬湯,那湯真是鮮甜,紅燒肉或炒苦瓜都好用呢!會用葡萄乾入菜源自爸爸燉的十全大補湯。(我不敢吃肉桂,爸爸用葡萄乾壓淡肉桂味)  我們家是典型的「慈父嚴母」,媽媽終生行醫,爸爸在公務之餘父兼母職地照護著家裡大小,我從小就看著爸爸處處忍讓強勢的媽媽,爸爸正是那個「成功女人背後的男人」;我自然地將爸媽相處「進退有據」的模式套用在了我的第一段婚姻,可悲的是,我隱忍了20幾年的婚姻徹底崩解,最終醒悟,媽媽是明理的強勢,我卻是愚昧的婦人之仁。  (無可否認的,爸爸的好先生形象深植在我們姊妹心中)  10年前,先生的藍眼珠終於看到了我的善良,耐心引領我耕耘黑森林的大自然。當雙手捧住我的人生第一朵雪花當下,暗自期許:我要做朵「快樂的雪花」(徐志摩上身),勇敢地追求所愛,自由自在地飛舞。爾今,我真的做成了「快樂的雪花」。  最重要的是,我認清了婚姻的方向,不再盲從溫良恭儉讓了。  先生教會我吃的第一款乳酪是相傳七世紀時,由一群僧人發明的法國Munster(芒斯特),外貌看似平庸古樸,內裡卻是溫和、綿密,搭配紅酒,極品之最。  也終於明白,生活中的小情趣,可是婚姻的大大潤滑劑呢!而內在的和諧,才是美好婚姻的軸心。

Read More

墾丁秋天不吶喊音樂節 楊丞琳獻唱

墾丁「秋天不吶喊音樂節」昨晚以戀愛主題拉開序幕,晚會由楊丞琳等歌手輪番演唱多首甜蜜情歌。 (記者郭孟聰攝) 記者郭孟聰/屏東報導  墾丁「秋天不吶喊音樂節」昨晚以戀愛主題拉開序幕,粉紅泡泡散滿墾丁地區,在大灣遊憩區甜蜜開唱,晚會由楊丞琳、白安、吳汶芳等歌手輪番演唱多首甜蜜情歌。  每個美女歌手透過「戀愛」為主題歌曲的演出,會場搭配粉紅螢光棒及泡泡機,讓整個會場充滿「溫馨的戀愛」氛圍,單身的民眾大呼好想談戀愛。  剛領證結婚的楊丞琳婚後首場音樂演出就在墾丁唱情歌,恰巧符合甜蜜的「戀愛」主題。此外,活動現場也和民眾大玩「愛」的小互動遊戲,只要參與活動熱吻的情侶,就可以獲得主辦單位準備的巧克力,讓大家有得聽又有得拿。  「秋天不吶喊音樂節」翌日將以失戀為主題,邀請艾怡良、小球、江美琪、萬芳等藝人,期望透過用他們的音樂與歌聲得到療癒以及再次為愛出發的勇氣,此外主辦單位也加碼邀請新加坡藝人孫文海到場表演,將帶領「伍喆癲」樂團到場表演。  屏縣府表示,「秋天不吶喊音樂節」是在墾丁音樂性活動的新嘗試,期望透過不同以往的主題,營造氛圍,讓大家感受到墾丁不再是以往印象中的電音、搖滾、泡泡趴。墾丁也可以很文青、很浪漫,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打造屬於屏南地區的音樂品牌活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