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期間停火等議題,習近平(左)配合法方搭建舞台,有助於墊高馬克宏(右)個人與法國的國際聲望,對中國大陸與法國互蒙其利。(路透)
蒙志成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五月五日至十日對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三個國家進行國是訪問。除了聚焦在各別的雙邊關係發展外,更受關注的是,美國與中國大陸戰略對抗的結構下,歐洲「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有前景嗎?
這是習近平在二0一九年之後第二次訪歐行程。五年前,習近平走訪法國、義大利、摩洛哥。以這兩次訪歐行程做比較,習近平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再次上演元首外交,但已看不到二0二三年退出「一帶一路」倡議的義大利。
面對多重壓力 馬克宏求突破
習近平此行的重點在法國。法國是聯合國五常之一,在歐盟具有政治領導地位,一直被習所期待。習近平任內迄今訪問俄羅斯九次、美國五次、法國四次,對法國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當下的法國,正符合中國大陸的戰略需要。
首先,馬克宏長期呼籲歐洲要「戰略自主」。四月二十五日,馬克宏在巴黎索邦大學發表演說中就強調,歐洲不能成為美國的附庸,呼籲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馬克宏的主張,契合了中國大陸尋求「突圍」的思維。
其次,法國總統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馬克宏二0一七年首度當選,二0二二年連任成功,任期將於二0二七年屆滿。馬克宏是目前歐洲各國中相對資深的國家領導人,欲成為歐盟領頭羊,剩餘三年的總統任期,亦想尋求自己的歷史定位。
第三,馬克宏在二0二二年大選時,只拿到百分之二十七點八的選票,進入了第二輪投票才勝出,贏得並不漂亮。法國去二0二二年經濟成長率是百分之二點六,二0二三下降了百分之零點七,今年第一季成長率僅百分之零點三。法國面臨債務、能源成本飆升與經濟成長遲緩等多重壓力。
第四,法國的政治幾乎處於三分天下的局面,加上經濟不佳、貧富差距拉大、移民政策爭議等,國內興起民粹與右派勢力、保護主義的浪潮,讓馬克宏邁向「歐洲一體化」的目標,在內政上未能得到多數民意支持。
川普外交上傾向單邊主義的行事作風,難被盟邦信任,法國等歐洲國家也必須對美國大選結果的不確定性,提早預作安排。(路透,資料照)
經濟合作 大陸與歐洲相幫?
同時,俄烏戰爭爆發兩年多來,法國在安全上必須與北約合作,而北約實質上是由美國主導,這迫使法國仍需依附於美國;馬克宏若想在外交上推進「戰略自主」,必須另謀出路。
第五,美國大選今年十一月登場,前總統川普來勢洶洶。鑑於川普在四年總統任內強調「美國優先」、外交上傾向單邊主義的行事作風,難被盟邦所信任,法國也必須對美國大選結果的不確定性,提早預作安排。
中國大陸現階段可以給法國的幫助,首要是經濟。中國大陸對內雖有地方債務、房地產的嚴峻挑戰,對外需面對美國脫鉤斷鏈的圍堵政策,但整體而言,中國大陸二0二三年經濟成長率百分之五點二,仍比美國的百分之三點一、歐元區百分之零點五都要好。
其次,美國對中國大陸發起貿易戰、科技戰仍在如火如荼的持續中。特別是美國、日本、菲律賓除了軍事結盟之外,四月又宣布啟動「呂宋經濟走廊」計畫,此舉除了促進經貿投資,戰略安全意義更不容忽視。
習近平此時訪問歐洲、與法國推進合作,就是「突圍」。再從開拓新市場角度看,包括手機及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的出口,習近平訪問法國,投資塞爾維雅、匈牙利,也都有其必要。
歐洲對美國 應政經一體化?
第三,俄烏戰火仍在延燒,當歐洲持續依附於美國、中(中國大陸)俄關係愈走愈近的此時,中、法之間若能建立友好關係,進而扮演調停者的角色,例如在巴黎奧運期間停火等,中方配合法方搭建舞台,有助於墊高馬克宏個人與法國的國際聲望,對中、法兩國也是互蒙其利。
第四,俄烏戰火凸顯了歐洲國家在安全議題上,確實必須傾賴美國主導的北約,但歐洲經濟與美國處於競爭關係,也觸發了歐洲去思考,到底要政經一體完全靠向美國、共組集團?還是該採取政、經分離?
馬克宏尋求歐洲戰略自主,想讓歐洲成為大國博弈的樞紐角色,同時拉攏美、中並形成相互制衡的犄角,而不是靠向任何一邊。但馬克宏的願望可能成功嗎?
短期來看,中國大陸會對歐洲採取更多投資與市場開放措施;美國不希望歐洲靠向中國大陸,未來可觀察是否對歐釋出多一些利益。但長期而言,歐洲經濟向中國大陸靠攏,可以維持多久?
其一,義大利在二0二三年退出一帶一路倡議。回顧二0一九年義大利對中貿易逆差約一八七億歐元,到了二0二二年,逆差爆增到四一一億歐元,增幅達一點二倍;現在,電動車市場方面,中國大陸的車價已對歐洲車產生強大競爭力。與中方的經貿合作,確實隱藏貿易失衡的若干矛盾。
美國、日本、菲律賓除了軍事結盟之外,也促進經貿投資合作。圖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起)、美國總統拜登、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今年四月舉行高峰會。(路透)
美國大選變數 歐洲預做因應
其二,從產業技術核心來看,半導體等高端科技仍掌握在美國手中,美方不但對中方實施高科技禁令,即使是歐洲的廠商也一樣被卡脖子。例如,荷蘭光刻機大廠艾司摩爾(ASML)就被美方施壓阻止對中方供貨。歐洲如果不選邊站,未來也可能遭美方制裁?
其三,歐洲國家與俄羅斯關係緊張,但中俄關係卻相當曖昧;從安全著眼,中國大陸到底是不是歐洲可信賴的合作夥伴?馬克宏想追求個人歷史定位,但與中國大陸缺乏互信的歐洲其他國家,未必有相同看法。
綜合而言,俄烏戰爭持續,歐洲若不想被捲入戰事,需要有霸權挺身調停;歐洲不希望美國撒手不管,但美國大選的變化卻令人憂心,歐洲對變局預做因應,興起是否「繞過美國」、與中方「握手和言」的想法。
但是,國際社會新冷戰集團化的結構已愈來愈明顯。馬克宏主張的歐洲「戰略自主」,想在大國博弈中扮演強有力的第三者,恐怕還有漫漫長路。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蒙志成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