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探索〉向左轉?向右轉?歐洲陷分歧

法國總統馬克宏(右)訪問德國會晤德國總理蕭茲(左),反映出兩國執政黨面對極右派勢力崛起的危機感。(路透) 杜聖觀 法國總統馬克宏五月二十六日抵達德國進行三天國是訪問,這是二十四年來,法國總統首次對德國進行國是訪問。法、德是歐盟的雙核心,在五年一次的歐洲議會選舉前,舉行兩國最高層次的會晤,反映出面對極右派勢力崛起的危機感。 法、德慎重其事安排國是訪問,主要緣於內外三大挑戰: 其一,俄烏戰爭仍在持續,毗鄰戰場的歐盟,安全挑戰首當其衝;其二,歐洲議會選舉將於六月六日至九日舉行,極右派勢力有可能搶下更多席次;其三,美國大選將於十一月舉行,前總統川普有可能贏得大選。  壓制極右 法德執政黨展團結 馬克宏會德國總理蕭茲,除了重申兩國友好關係,更重要的是,對極右派可能搶下更多歐洲議會席次,已有高度危機感,兩國執政黨希望在選前關鍵時刻形塑團結形象,警惕極右派勢力對歐盟可能帶來的嚴峻挑戰。 回顧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災難,戰後的歐洲興起了世界主義,希望在美國的領導下能維繫世界和平。但近年來,除了歐債危機衝擊歐洲經濟外,大量難民湧入,也加深了許多歐洲人對工作權被剝奪與犯罪率增加的疑慮。 再者,美國前總統川普在位時強調「美國優先」,要求北約成員國必須負擔更多軍費,此番捲土重來又要投入美國大選;此外,美中(中國大陸)上演貿易戰、科技戰,國際亦已出現逆全球化的保護主義浪潮與陣營對抗的新冷戰格局。 前述幾項因素,都助長了現實主義中「只想把自己顧好」、不想捲入對抗的保守心態。保守、排外、反移民政策、反主權讓渡、反歐洲統合的國族主義作祟,讓歐洲的右翼勢力、民粹風潮快速興起。 歐洲議會的政治結構主要有兩大黨,即路線中間偏左的社會黨和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今年六月六至九日,歐盟二十七個成員國共計要選七百零五席議員,而極右派已來勢洶洶。  德國演講 馬克宏促歐洲一體 馬克宏訪德的第二天,選在極右派政黨票倉德勒斯登發表演說。他直指極端分子、尤其是極右翼分子的「這股惡風正吹拂著歐洲」,大聲疾呼歐洲人應當覺醒,要動員起來反對極右派。 馬克宏強調,唯有透過「歐洲一體化」進程,將擁有不同傳統、歷史和利益的歐洲國家共融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文明進步。他呼籲歐洲要團結起來,探討合作新方向,不要讓極端主義者掌握歐盟政府。 然而,極右派政黨在多個歐盟成員國中已占有一席之地,法國、德國、奧地利、比利時、芬蘭等國的右派政黨民調甚至還居於領先地位。預估極右派在本次歐洲議會選舉中,可望囊括超過三分之一的選票,形成一股明顯勢力。 歐洲近日另一個受到國際社會關注話題,是愛爾蘭、西班牙與挪威三個國家,五月二十八日宣布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愛爾蘭甚至還宣布要在巴勒斯坦建立大使館並派駐大使。 對愛爾蘭而言,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更多是出自同理心。愛爾蘭曾被英國統治長達八百五十年,最後放棄北方六郡(北愛爾蘭)才獨立。對於尋求獨立的巴勒斯坦,在戰火中死亡逾三萬五千人、上百萬人流離失所,愛爾蘭有更多的同情心。 川普捲土重來有可能贏得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對歐洲可能造成挑戰。(路透)  以哈議題 歐洲內部調性不一 愛爾蘭、西班牙、挪威挺身承認巴勒斯坦,主要理由認為,以哈戰火就是因為巴勒斯坦不是主權國家而起;巴勒斯坦目前只有人民,但沒有完整的土地與統治權,在國際法上缺乏主權。 這三個國家強調,唯有透過「兩國方案」(在約旦河西岸及加薩走廊建立一個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並存),以哈戰爭才有可能透過談判解決。而且必須恢復一九六七年(六日戰爭)之前的邊境,反對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的一切占領、屯墾行為。 愛爾蘭、西班牙、挪威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確實在傳統西方國家陣營起了一個頭,但與美國的政策顯然不同調,也與歐盟核心的法國、德國看法分歧。因此,這三個國家只能代表歐盟小部份的心聲,還起不了什麼影響力。 另外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政部長會議五月二十三日在義大利召開,美國財長葉倫呼籲各國形成「明確且團結的陣線」與「反對之牆」,對抗中國大陸「產能過剩」問題。歐中關係的未來走向也受到高度關注。 美中貿易戰還在持續延燒,美國日前才宣布對一系列的中國大陸進口產品大幅提高關稅,包括電動車電池、電腦晶片和醫療產品等。但德、法、義在G7財長會議中,對於用關稅遏制中國大陸商品進口的做法,存在不同觀點。 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長會議在義大利召開,美國財長葉倫呼籲各國對抗中國大陸「產能過剩」問題。(路透)  經貿對抗大陸 不隨美國起舞 法國仍視中國大陸為經濟夥伴,不希望以抗爭取代合作,並認為宜避免與中國大陸爆發貿易戰;德國以出口為導向,對中貿易是出超國,也認為打貿易戰有損德國利益,甚至會帶來雙輸。義大利則表示,美國加徵關稅,可能導致中國大陸對歐洲出口增加,G7成員保持團結至關重要,且歐洲各國不宜進行內部競爭。 歐盟在二0一九年發布對中政策白皮書,戰略上將中國大陸視為體制上的對手;但各國基於不同利益考量,此次G7財長會議,歐洲成員一方面強調對中國大陸產業政策公平性要保持團結,同時也示警美國加徵關稅可能引發的貿易戰風險。 事實上,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全球有超過一百三十個國家、逾三十個國際組織參與,與中東歐也有「十六加一」合作機制,加上中亞與南亞多國參與的「上海合作組織」,這些倡議與合作機制,在共建基礎建設、銀行貸款方面,對非西方陣營國家具有很大影響力。 歐盟認為對中戰略要擬定有利於自己的政策,不必跟著美國起舞,否則可能把自己給輸掉。 (前駐愛爾蘭大使杜聖觀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34項指控全有罪 川普成美首位被刑事定罪前總統

美國前總統川普刑事審判判決公布,陪審團審議認定34項指控全數「有罪」,30日(美國當地時間)新聞登上紐約時報頭版頭條。(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前總統川普為掩蓋在二0一六年大選前支付豔星封口費一事涉訟,美國紐約陪審團當地時間三十日宣布川普面臨的三十四項指控全部有罪,法官定七月十一日判刑。川普在成為美國史上首位刑事審判有罪的前總統後告訴記者:「這是一種恥辱,這是一次被貪腐又矛盾的法官操縱的審判。」 川普被指控三十四項偽造商業紀錄罪名,以掩飾他的前律師柯恩支付十三萬美元給色情片女星「暴風女丹尼爾斯」,以換取她在二0一六年大選前對與川普的風流韻事保持沉默。 路透社報導,十二名陪審員在審議兩天之後,宣布川普面臨的三十四項指控全部有罪。任何裁決結果都需要陪審員無異議通過。 承審法官莫城定七月十一日判刑,也就是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開始的前三天。預料會中川普將正式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川普最重將被處以四年徒刑,但就算川普被判入獄,也無法阻止他造勢,或是在勝選後就職。 川普在獲知三十四項指控全部有罪後,對媒體強調:「這是一種恥辱,這是一次被貪腐又矛盾的法官操縱的審判。」他的競選網站則將訪客重新導向募款網站,川普在網站內自稱是「政治犯」。 法新社報導,網站訊息寫道,川普怒稱:「我就是在一場被操縱的政治獵巫審判中遭到定罪:我沒做錯任何事!他們卻突擊我家、逮捕我、拍我的檔案大頭照,而現在他們剛判我有罪!」 然而川普有罪消息一出,支持者湧入共和黨官方捐款平台,網頁在短短幾分鐘內掛點。 對於川普遭定罪,拜登選舉團隊表示,這顯示「沒有人能凌駕於法律之上」。白宮則發聲明說:「我們尊重法治,此外別無評論。」

Read More

川普封口費案「34罪成立」 最重恐判4年徒刑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美國紐約陪審團,30日裁決,前總統川普「封口費」官司中的 34項指控全部有罪,目前預定7月11日進行判決。對此,川普一步出法庭,就對外喊冤,發誓要戰鬥到底,反擊被操縱的審判。

Read More

正式承認「巴勒斯坦主權」!以色列怒召回歐3國大使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西班牙、愛爾蘭和挪威,28日正式承認巴勒斯坦為主權國家,西班牙總理桑傑士表示,這樣的舉動,是為了讓以巴雙方,未來達成永久和平。不過,以色列對此,卻是極度不滿,立刻召回3個國家的以色列大使。

Read More

〈全球探索〉賴清德誤判形勢 大陸力抗兩國論

蔡英文強調中華民國台灣、現狀是一中一台,被認為是「華獨」;賴清德擺明掏空中華民國,是赤裸裸的兩國論,亦可以「獨華」來形容。(中央社) 周志杰 賴清德總統五二0就職演說,明顯往兩國論方向推進,中國大陸隨即在台灣周邊及離島展開「聯合利劍—二0二四A」的戰備警巡行動,台海危機連動美中(中國大陸)博弈與區域安全愈加緊張,全球關注。 賴清德的五二0就職演說前,一般預期會遵循蔡英文路線,結果卻讓大陸大感意外,通篇凸顯了賴向美國交心、鞏固四成鐵桿選民外,並不在意中國大陸及台灣其他六成非綠選民的的可能反應。    從華獨到獨華 切香腸式脈絡 賴的演說,除了重述蔡英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之外,還模糊嫁接憲法的「國民主權」論,若連同在台南舉辦國宴、強調「台南四百」(一六二四年荷蘭入台統治),充分顯示他充滿了個人理念的賴式領導風格。 其實,「兩國論」的論述進程,從李登輝、蔡英文到賴清德,有切香腸式的脈絡可循。李登輝時代是「台灣化中華民國」,強調現狀是兩岸分立分治,中華民國主體仍然存在,但不與大陸統一,被認為是「獨台」;蔡英文時代是「中華民國台灣化」,強調中華民國台灣、現狀是一中一台,被認為是「華獨」。 而賴清德則是「中華民國台獨化」,宣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現狀是一邊一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擺明掏空中華民國,是赤裸裸的兩國論,亦可以「獨華」來形容。 賴的演說還揭櫫三條鏈結:一是「世界民主鏈」,要與民主國家形成民主價值共同體;二是「全球民主供應鏈」,即產業與大陸脫鉤斷鏈的「矽盾」理論;三是配合美國「第一島鏈」戰略,強調站上防衛的最前沿。 賴的起手式,部分觀察家認為是明顯誤判形勢,新國安團隊缺乏對兩岸與國際政治的氣度與高度,務虛而不務實;但另有看法認為,賴相信、並確認美國在背後支持,才敢於為之。 事實上,美中貿易戰、科技戰愈加激烈之外,拜登政府近期還拿出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國在聯合國席位的代表權),往「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方向解讀,法律戰衍然開打。  共軍圍台軍演 展現奪島能力 美中關係雖愈趨緊繃,但雙方現階段並不想發生衝突。但賴認為這是機會,他不但沒接下大陸遞出的「兩岸同為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兩岸旅遊的橄欖枝,反而在就職演說中夾放入個人台獨理念。 外界普遍認為,美國必然事前就掌握賴的演說內容,賴仍然敢於向台獨理念推進,有兩種可能:其一,美國刻意與賴唱雙簧,旨在測試中國大陸;其二,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決策者缺乏歷史縱深,輕忽可能承擔的風險與後果。 結果,賴的演說立刻招致中國大陸的嚴厲批判,在失望之餘,也對美方很不諒解。北京對賴「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二十三日及二十四日舉行了「聯合利劍—二0二四A」圍台軍演,並凸顯出幾個特點: 一、台灣本島加上離島,且部署行動迅雷不及;二、展現奪島能力;三、軍警協同的實戰化演練;四、「查證與識別」的演練項目,單邊對台、澎、金、馬伸張行政管轄權。 目前看來,賴清德並不認為自己有不對的地方。未來,兩岸危機的不確定性,可從三個面向進一步觀察: 共軍發動「聯合利劍—二0二四A」圍台軍演,國軍新竹空軍基地幻象兩千戰機嚴陣以待。(路透)  大陸對台軟的一手 陷入困境 第一,大陸對台威懾,模擬統一戰爭的打法會愈來愈真實;第二,美國政客認為大陸小題大作,以「魯莽」形容大陸的圍台演習,繼續和賴清德唱雙簧;第三,隨著美國大選腳步,美國續提二七五八號決議案,與賴清德相呼應,逐步掏空美國自己的「一中政策」。 北京對台的反切香腸,欲進一步壓縮台灣的戰略迴旋空間,除了加碼對台軍事威懾外,未來也可能擴及經濟、外交。然而,大陸對台政策,硬的一手愈硬,但軟的一手,卻同時陷入一些困境。 例如,大陸主辦的年度兩岸交流大事「海峽論壇」六月就要登場;以及大陸中央在福建正力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此時的氛圍下,兩岸民間交流、融合還能夠擴大、深化嗎? 其次,美國十一月大選已近,中國大陸並不想給美國大選炒作「反中」的機會。目前的對台政策,基本上可預期會有三個做法: 首先是「官民分開」,兩岸官方不接觸,但繼續維持民間交流;其次是「藍綠有別」,視賴清德路線是少數總統的暴衝,大陸仍寄望於其他六成非綠選民;其三「統獨畫線」,台灣民意有七至八成希望維持現狀,只要不走法理台獨,就可繼續交流。 台海危機也會升高美中戰略對抗,並加速中俄背靠背的協同合作關係。圖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俄羅斯總統蒲亭。(路透)  輕重緩急 考驗大陸戰略定力 北京對台的三個政策,箇中輕重緩急要如何拿捏,將持續考驗其戰略定力;另一方面,對北京而言,無論是美國與賴清德「一搭一唱」?還是美國「一時不察」才讓賴向台獨挺進?未來大陸對美、對賴只會升高對抗,美中台誤判形勢、擦槍走火的不確定性也會隨之驟升。 對美國而言,從軍事角度將會更積極思考,台海若爆發生衝突,是否有足夠的預警能力?未來,美台將會進一步合作在台建置彈藥庫,加速將台灣「刺蝟化」;同時,加快台灣高科技產業外移的步腳。 台灣方面,不想放任「疑美論」蔓延,會更關切美國馳援的意願與速度,並要求美國不要再保持戰略模糊;另,大陸圍台軍演給新國安團隊上了一場震撼教育,同時曝露了新國安人事不乏政治人物酬傭、缺乏專業與應變能力的短板,連帶讓未來一年的台海情勢更形嚴峻。 對中國大陸而言,對抗賴的兩國論,除了軍事威懾更加實戰化,也會更加凸顯北京「中央政府」的地位,以「中央對地方」來框限兩岸關係,而非兩岸「共構」。 此外,台海危機也會升高美中戰略對抗,並加速中俄背靠背的協同合作關係,一併連動到國際政治的大國博弈與地緣區域安全的緊張態勢。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周志杰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印度遊樂場大火增至33死

印度古茶拉底邦一座室內遊樂場大火,至少三十三人喪命。(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印度西部古茶拉底邦一座鐵皮搭建而成的室內兒童遊樂場二十五日發生火災,惡火至少造成三十三人喪命;失火原因仍在調查中,初步研判是一台冷氣機短路起火,而遊樂場建材易燃,入口附近的臨時結構在火災時倒塌,導致民眾更難逃生。 印度媒體二十六日報導,大火襲捲遊樂場當下,裡面擠滿正在享受打保齡球等娛樂活動的年輕人,倖存者指他們必須把門踢開或跳出窗戶才能逃離火海。這兩層樓的TRP遊樂場暨主題樂園起火時,有超過三百人正在那裡享受夏日週末假期。 當地消防員指出,部分建築體在門口附近倒塌困住了民眾,讓人們很難逃出,且建物結構屬易燃材質,造成火勢迅速蔓延。 法新社報導,發生火災的遊樂場運出一排排蓋著白布的遺體。 警方指出,目前已知三十三人死於這場火災,包含四名兒童均未滿十二歲,此外許多遺體被燒得面目全非,因此難以辨識身分,需要DNA鑑定。 根據當地員警巴加瓦,搜救行動已結束,現在救援團隊正在清理現場的殘磚破瓦。

Read More

日本孩童滿周歲特殊習俗 哭泣相撲、背好重麻糬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台灣的習俗是寶寶滿周歲會抓周,不過日本的寶寶參加在東京神社舉辦具有400多年傳統的「哭泣相撲」,由相撲力士抱著小寶寶,故意用鬼面具嚇他們,寶寶哭得聲音越宏亮代表身體越健康。還有讓小寶貝揹著1.8公斤的麻糬走路,來看看日本如何慶祝寶寶周歲。

Read More

全球首班「狗狗專屬航空」!寵物犬上機享頭等待遇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在美國,一家主打為寵物犬提供頂級享受的航空公司「BARK Air」,即將在23日展開處女航。除了狗狗全程不需要被塞在貨櫃區外,機上的玩具跟餐點,都是為寵物犬客製。「BARK Air」執行長將他們的航班,形容成是「狗狗的頭等艙,人的商務艙」。

Read More

伊朗總統與外長 空難雙亡

伊朗總統萊希與外長阿布杜拉希安等官員搭乘的直升機,在飛越濃霧瀰漫的山區時墜毀,機上人員全數罹難。圖為搜救人員尋獲遺體。(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伊朗總統萊希與外長阿布杜拉希安等官員搭乘的直升機,十九日在飛越濃霧瀰漫的山區時墜毀,機上人員全數罹難。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發出唁電,對萊希遇難表示深切哀悼;印度總理莫迪也表示深切哀痛,會銘記萊希對印伊關係的貢獻。 搭載六十三歲極端保守主義派萊希和阿布杜拉希安的直升機,翻山越嶺期間,在濃霧之中於西北部山區失蹤,七十三支搜救團隊在山區濃霧、降雨等「高難度環境下」展開搜救作業。總統等官員遺體已尋獲,機上人員全數罹難。 伊朗國營電視台播出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講話指出:「伊朗人民應該無需擔心,國務不會中斷。」 萊希空難殉職後,預期副總統穆赫貝爾將接替總統職務,有待哈米尼批准通過。伊朗當局也將著手安排總統選舉。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習近平已經向伊朗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致唁電,代表北京政府和大陸人民就萊希在直升機事故中遇難表示深切哀悼,向穆赫貝爾、萊希的親屬、伊朗政府和人民表示誠摯慰問。他的不幸遇難是伊朗人民的巨大損失,也使大陸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 莫迪也在社群平台X發文,對萊希意外身亡深表震驚及哀痛,同時也向萊希的家屬與伊朗人民表達衷心哀悼,強調印度在這個悲傷時刻與伊朗人民同在。 莫迪並稱,將銘記萊希為強化印度伊朗雙邊關係所作的貢獻。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習蒲峰會 搖得動美國獨霸?

俄羅斯總統蒲亭十六、十七日訪問中國大陸,「習蒲會」發表聯合聲明,確立秉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原則。 (路透) ■黃清賢 俄羅斯總統蒲亭五月十六、十七日訪問中國大陸,「習蒲會」發表聯合聲明,確立兩國秉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原則,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並加強經貿、能源、科技等合作。 習近平提出的五個堅持中,強調反冷戰、反單極霸權、反陣營對抗與強權政治,呼籲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建構新型安全構架;蒲亭則強調雙方要共同致力於推動建立更加民主的多極化世界秩序。   一個聲明 兩大陣營解讀迥異   兩國聯合聲明雖稱「不針對第三方」,但實際上要抗衡的單極霸權指的就是美國。該聲明強調民主化的國際關係,必須回歸到以聯合國憲章、國際法、世貿組織(WTO)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並非美國「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而「規則」卻只由美國說了算。 從中(中國大陸)俄立場看來,俄烏戰事的幕後影武者就是美國;美中科技戰、貿易戰,正是美國不顧世貿組織機制的單邊制裁行動;至於台海兩岸對峙,背後也是美國的圍堵與陣營對抗的冷戰思維。 然而,美國與西方盟邦卻有不同的解讀,直指中俄是以反制美國挑戰與壓力為基礎來鞏固中俄聯盟,意在分化美國與歐洲。美國國務院就回應指出,中國大陸不可能在俄羅斯與西方之間「左右逢源」。 但這份名為〈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從習近平強調的「五個堅持」,可以看出兩國對未來世局的展望,已不僅止於鞏固雙邊關係而已: 第一,堅持相互尊重,特別是主權相關的核心利益。例如,就台灣問題,俄國重申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承諾,認同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灣獨立;針對烏克蘭問題,中方支持俄方為確保安全與穩定、國家發展與繁榮、主權與領土完整所做之努力,並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俄國內政。   蒲亭前往在哈爾濱舉行的「中國—俄羅斯博覽會」,包括韓、日、蒙古等四十四國地區展商參與。 (路透) 政治經濟 陸俄走向雙重互補   第二,堅持合作共贏,加強雙邊經貿、能源、口岸和交通物流合作,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第三,堅持世代友好,開啟「中俄文化年」,進行雙方文化深度交流 ,鼓勵兩國社會加強交往。 第四,堅持戰略協作,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多邊主義推進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並團結壯大「全球南方」。第五,推動熱點問題政治解決。針對以哈戰事,切實執行聯合國決議,以「兩國方案」為基礎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烏克蘭危機應以政治解決。 進一步言,中俄聯合聲明將新型態大國關係拉高到全球視野,藉以建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正當性,形成新時代的國際典範,期使全球治理的國際關係更民主化,並抨擊美國單極霸權不該跳過聯合國憲章、國際法,依美國自己的利益自訂「規則」。 中俄正走向政治互信、經濟互補的新階段。俄羅斯自二0一四年克里米亞戰事後遭歐美制裁,大量外資撤離,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輸出,成為重要經濟支柱;而能源安全則是中國大陸的重中之重。 中俄除了能源供需有很大的互補性,中國大陸的汽車及各類民生物資,也是俄羅斯百姓日常所需。蒲亭強調,雙方經貿使用本幣交易已逾九成;兩國貿易繞過美元採用本幣交易,對人民幣國際化也都相當重要。   蒲亭提出倡議 呼應一帶一路   第八屆中俄博覽會十八日在黑龍江哈爾濱登場,包括韓國、日本、蒙古等合計有四十四個國家和地區的展商參與,足見中俄貿易、特別是遠東區域開發的新商機,已受到周邊國家重視。 確實,俄羅斯的戰略正在「東轉南向」。過去,俄羅斯亦如日本一般,也想「脫亞入歐」,但多年來仍不被歐洲所接受。除了宗教差異,俄羅斯政體被西方認為非民主體制,加上持續被西方制裁,俄羅斯只能向東、向南找出路。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崛起,連同過去被西方殖民剝削、經濟發展相對弱勢的「全球南方」國家也陸續興起,蒲亭提出的「大歐亞夥伴關係倡議」,與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實則相呼應。如今,中俄雙方戰略布局找到了整合機會。 再從地緣政治觀察,與中國大陸相鄰的中亞各國、蒙古、越南等,這些過去相對親俄的國家,雖然在現實主義中仍有自己的國家利益考量,但整體而言,隨著中俄關係愈加緊密,中國大陸與這些鄰國的關係都有明顯改善。   歐盟一直被美國拖著走,但法、德的對外政經關係,始終沒有放棄中國大陸。圖為法國總統馬克宏與德國前總理梅克爾。(路透,資料照) 全球一超多極 邁向多邊多極   國際局勢正在加速轉變。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全球只有美國一個超強,世界是單極霸權;但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目前已然形成「一超多極」的格局,一超是美國,多極則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軍事強國俄羅斯,以及歐盟、日本等。 美國仍是目前超級強權,但國力卻在弱化中,美國必須到處尋求結盟,否則難以獨撐大局。今年底美國大選,即使是美國前總統川普重返執政,也只是加強「美國優先」的比重,不會輕言放棄結盟戰略。 未來,一個「多邊多極」的世界將會愈來愈明顯,各國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中國大陸強調「不結盟」,但會更重視話語權、經濟發展,倡議以政治解決爭端;俄羅斯發揮能源戰略,不希望再增加武力衝突。 歐盟一直被美國拖著走,但法、德的對外政經關係,始終沒有放棄中國大陸;政經分開處理,也會是一大趨勢。此外,美歐長期獨霸的國際話語權,也會隨著「多極化」的發展,逐步走向更民主化的國際新秩序。 台灣擁有戰略位置、高科技產業、民主開放自由價值觀等三大優勢,高科技雖離不開美國,但地緣經濟離不開中國大陸;台灣應該處理好兩岸關係,扮演和平的樞紐,尋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一面倒,丟失自己的優勢,成為別人的棋子。 (前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