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航劫後回顧:「能活下是奇蹟」

日本航空2日降落羽田機場時,與海上保安廳飛機擦撞起火,日航班機迅速撤離無人罹難堪稱典範,圖為日航516班機殘骸。(路透)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日本羽田機場二日當地時間傍晚五點多,一架日本航空516航班與日本海上保安廳飛機相撞後起火,該航班乘客與機組人員共三七九人全數成功逃生。日本媒體透露,此次客機乘客能順利逃出,主要祕訣就在機組員的「90秒撤離」訓練,堪稱奇蹟。 根據《朝日新聞》報導,二日羽田機場驚傳起火意外,一架日本航空客機與日本海上保安廳飛機相撞,火勢延燒多輛消防車緊急到場灌救,畫面驚險,機上三六七名乘客和十二名機組人員全數逃生,雖然其中有十七人受傷,不過能在如此短時間撤離,已是奇蹟。 多名日本航空516班機的乘客回顧著陸過程與驚險的逃生經歷,有乘客表示,「著陸時感受到一股衝擊,能活下來真是奇蹟」。 許多乘客回顧事發當下仍心有餘悸,一名坐在窗邊的男乘客描述當時窗外的機體開始燃燒,機艙內煙霧瀰漫到視線被遮蔽,他形容「就像三溫暖一樣熱,吸氣時我的喉嚨感覺像在燃燒」。 根據其他多名乘客說法,聽到機艙內廣播呼籲乘客冷靜以及遮住口鼻的指示。而機上部分的氧氣罩也從座位上方落下。部分乘客在緊急滑梯的出口開啟前陷入恐慌,有些乘客也幫忙傳達機組人員的指示。

Read More

日航90秒全員逃生!聽從指示不慌亂是關鍵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羽田機場發生飛機擦撞意外,日航飛機上367名乘客,以及12名機組員全部順利逃生,讓很多人大呼很幸運,而機艙內的畫面也曝光,可以看到煙霧瀰漫,但乘客沒有慌亂,依循指示排隊下機,把傷亡降到最低,另外,前空服員也指出,起飛跟降落時,一定要保持清醒,搭機也不要穿高跟鞋,遇到突發事件才能最快逃生。

Read More

羽田2機擦撞起火 日航前機長怒批離譜:前所未見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東京羽田機場,發生2機相撞意外後,日航班機的乘客,一度因為航空交通受阻,無法回家。有前機長就公開批評,這是他職涯中,看過最離譜的事件,他也質疑,降落航班,會撞上跑道上的飛機,可能是指揮系統出錯。其實,早在去年10月,羽田機場為了預防此類狀況發生,還特地辦過,跑道救災演習。

Read More

羽田火燒機 日航撞海保機五死一重傷

Firefighters work at Haneda International Airport after Japan Airlines' A350 airplane caught on 日本航空客機在羽田機場與海上保安廳的飛機相撞起火。(路透)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一架日本航空班機二日降落在東京羽田機場時,疑擦撞海上保安廳飛機,隨後在跑道上起火燃燒。日航班機上三百七十九人全員逃出,不過根據東京消防局指出,至少有十七名機組人員和乘客受傷。海保飛機五人死亡,機長則受重傷。 日本航空(JAL)五一六班機於當地時間下午四時過後從新千歲機場起飛,機型為空中巴士A350,預定降落在羽田機場,機上搭載三百六十七名乘客與十二名機組員,日航班機未能放下起落架,機身著地迫降起火。海上保安廳說,日航客機是與正要起飛,在跑道移動的固定翼機相撞。日本航空稍早表示,機上三百七十九人已全員成功逃出。 海上保安廳表示,擦撞的這架海上保安廳飛機,是隸屬羽田機場基地的JA772A固定翼飛機,機上載有六人,機長成功逃脫,另外五人失聯。但在當地時間晚上八時許,已確認失聯的五人全數身亡。另外,日航飛機乘客至少有十七人受傷。 據稱這架飛機準備運送物資前往能登半島地震災區,預定朝新潟方向飛行。受到這起事故影響,羽田機場關閉跑道,截至當地時間昨天晚間九時前,無法接受班機降落。

Read More

釜山驚魂!南韓在野黨魁李在明遇刺

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2日在釜山參訪時,突遭一身分不明男子襲擊,導致頸部受傷流血倒地。(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二日在釜山參訪時遇襲傷及頸部,手術後已轉至重症病房休養;襲擊李在明的嫌犯也向警方坦承蓄意攻擊。 李在明上午在釜山參訪時遭男子持凶器襲擊,左側頸部被刺後當場流血倒地。據了解,李在明傷及內頸靜脈,經過兩小時血管重建手術後,已轉往重症病房休養。 醫生表示,這次攻擊幸好未傷及頸動脈,否則可能致命。 襲擊李在明的六十多歲金姓男子在事發當場就被逮捕。據媒體報導,金嫌曾出現在共同民主黨上個月於釜山舉行的活動現場附近,並在李在明搭車時試圖接近但遭制止,研判可能已追蹤李在明一段日子。 金嫌二日也是在李在明結束行程、前往搭車途中行凶。他戴著寫有「我是李在明」字樣的藍色紙王冠,一邊要求簽名,一邊擠開圍繞著李在明的媒體記者與攝影機,接近後掏出凶器攻擊。 被捕後的金嫌原先對犯案動機緘默不語。不過,警方在下午的記者會中表示,金嫌接受調查時說出「我會殺掉李在明」,坦承故意殺人。 警方表示,金嫌並無認知能力問題。目擊者證詞指出,金嫌一日曾在犯案現場附近出沒,顯示金嫌並無精神問題,且並非臨時起意犯案。據調查,住在忠清南道的金嫌去年在網路上購買凶器,沒有任何前科及共犯。 警方將以殺人未遂罪嫌向法院申請羈押金嫌,並繼續調查具體犯案動機。

Read More

紐約時報廣場 數萬人瘋跨年

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跨年活動,數萬民眾不畏四度低溫,目睹水晶球降下迎接二0二四年。(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舉辦跨年活動,數萬民眾頂著四度低溫,身著厚重衣物禦寒,目睹水晶球降下,在璀璨煙火與繽紛碎紙環繞下迎接二0二四到來。 時報廣場跨年晚會從晚間六時展開,藝人輪番演唱,民眾隨節奏搖擺身軀驅散些許寒意;市長亞當斯接著按下按鈕,啟動倒數六十秒降球程序,在震耳欲聾的倒數聲中,時報廣場一號大樓樓頂的水晶球緩緩降下,二0二四巨型數字亮起,二0二三年正式走入歷史。 此時廣場施放煙火,周邊建築撒下五彩碎紙,法蘭克辛納屈名曲〈紐約,紐約〉響起。大批戴高帽、手持充氣加油棒的民眾拿手機拍照留念,並與身邊的人擁吻慶祝。 時報廣場慶祝跨年有一百二十年歷史,是全球跨年指標景點之一;民眾若想全程體驗,中午就要進場占位子,一旦離開就不能回原位。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ECFA爭端 民進黨能解難題?

二0一0年六月二十九日第五次「江陳會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取自海基會網站) 黃清賢 台灣大選進入後最後拚搏時刻,兩岸議題是重中之重。其實,當中國大陸認定台灣構成貿易壁壘,並對「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十二項石化貨品中止關稅減讓後,未來無論哪一黨執政,兩岸政經關係的不確定性、如何面對「一中」問題,都將是無可迴避的挑戰。  上訴WTO 台灣更站不住腳 ECFA始於十二年前,是規範兩岸之間經濟合作活動的基本協議。其定位並非一般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而是在不違背世界貿易組織(WTO)公平、互惠精神下,只規範兩岸經濟合作事項。考量雙方經濟條件,在互表善意的早收清單中,大陸先對台五三七項貨品減免關稅,台灣對大陸也有二三七項。 但是,民進黨蔡政府上台後不承認「九二共識」,ECFA是否廢止或暫停的聲音就愈來愈大;再加上新冠疫情期間,台灣對大陸又採取了更多的限制措施。在公平與比較利益法則下,兩岸之間的不公平貿易與投資障礙的事實,也愈來愈被凸顯。 終於,大陸在去年十二月公布調查結果,認定台灣對大陸的貿易措施構成「貿易壁壘」,違反ECFA規定,並宣布中止台灣適用於ECFA減免稅率的十二項石化貨品,恢復協議之前通用的進口稅率。 去年六月大陸「有條件」恢復台灣釋迦輸入。(取自台東縣政府網站) 這十二項化石貨品被中止關稅減讓,除了直接損害石化業上游廠利益外,中、下游環環相扣,整個產業鏈的經濟產值與就業人口的衝擊實不容小覷;此外,國際競爭對手有相互減讓關稅的FTA優勢,台灣貨品失去ECFA的關稅優惠,處境將更加艱難。 台灣官方表示要到WTO架構下進行糾紛處理,實則困難重重。首先,ECFA僅適用於兩岸之間;再者,台灣對大陸採取不公平貿易、違反世貿規則是明顯事實,把爭議搬到WTO,只會讓自己更站不住腳。 第三,WTO成員國發生貿易爭端時,負責審理與協商的常設單位「上訴機構(WTOAB)」,因二0一九年新法官的任命遭美國政府杯葛,已持續三年以上陷入停擺狀態。目前,國際貿易爭端主要還是回到雙邊談判尋求解決。  陸日韓峰會 FTA重中之重 簡言之,台灣現在處境是進退維谷,在兩岸與國際,都找不到施力點。民進黨政府無法與大陸坐上談判桌,WTO上訴機構解凍又遙遙無期,想為台灣傳產另找活路,但短期內無法找到替代市場。 進一步言,台灣申請加入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到目前還沒有具體進展;由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台灣也未入列;東協十國加五的區域全面夥伴經濟協定(RCEP),台灣也不在其中。 另,根據日媒NHK於十二月二十八日報導,中國大陸與日韓三國峰會,預計在今年二月以後舉行。外界研判,三方都面臨疫後經濟復甦問題,峰會重點目標應該會鎖定在經濟,尤其,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更是重中之重。 區域經濟整合體系中,成員國之間都有關稅互惠,台灣一直有被「邊緣化」的危機,特別是在國際市場上,台灣的主要競爭如韓國等都擁有關稅優勢,中國大陸目前仍是台灣最主要的出口地區,台灣若再喪失ECFA的關稅減讓待遇,處境只會愈來愈不利。 中國大陸認定台灣構成貿易壁壘,並對ECFA的十二項台灣石化貨品中止關稅減讓。(資料照。示意圖,非本文指涉對象)  除了祭出補貼 蔡政府沒對策 再者,國際局勢動盪,俄烏戰事持續,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火仍在延燒,紅海的航運危機驟升,在可預見的未來,產業成本升高、物價上漲已是必然。如果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台灣安全與經濟發展的挑戰將更加嚴峻。 但現在形勢在變,大陸第一刀對台灣石化業開鍘,令人擔心的是,如果兩岸無法協商解決,未來擴及其他貨品,對台灣經濟發展將帶來更大威脅。但蔡政府目前除了補貼措施外,拿不出任何具體因應對策。 其實,過去兩、三年來,兩岸貿易糾紛完全找不到解決方案。二0二一年三月起,大陸官方以檢疫問題陸續宣布台灣農漁產品包括鳳梨、蓮霧、柑橘、石斑魚和白帶魚等停止輸陸,農漁民遭受重大損失,蔡政府主要還是靠補貼度過難關。 但兩岸經貿中也讓人注意到,去年六月,大陸「有條件」恢復台灣釋迦輸入;去年十二月,暫停輸入五百六十天的台灣石斑魚,也可得以「有條件」重新輸陸。日前,大陸官方又宣布,根據除了日前宣布終止的十二項相關產品外,ECFA中的其他協定稅率繼續實施。 民進黨指大陸利用ECFA介選?其實,經貿政策的背後本來就有政治因素。美國向中國大陸掀起貿易戰,提高關稅、推動晶片法案、友岸外包、去風險化等,提高生產成本也在所不惜,一切都在強調政治安全。  兩岸關係不悲觀 但炸彈未拆 現在,美陸關係暫時走向緩和,美國貿易代表署十二月二十六日又宣布,原用於打擊中國大陸商品的數百項懲罰性關稅,決定延長豁免期到五月三十一日。關稅政策也一直是美國處理對外關係的重要工具。因此,吾人實不必盲目樂觀以為經濟背後沒有政治因素。 展望台灣大選後的兩岸情勢,台灣無論那一個政黨勝選執政,都要面對「一中」問題,設法讓兵凶戰危的兩岸關係走向緩和;另一方面,大陸中央持續在福建推兩岸融合示範區,代表大陸仍期待和平,並不想與台灣決裂。 新的一年,兩岸關係不必悲觀,但炸彈未拆。民進黨不認同「九二共識」,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改善兩岸關係,若往台獨、一中一台推進,形勢將更為嚴峻;但美國十一月要總統大選,希望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民進黨會有來自美國的壓力。 國民黨強調「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能夠緩和並推進兩岸關係回穩,但也要更加著力,避免兩岸在「一中」的認知距離上愈來愈遠;至於民眾黨,「兩岸一家親」尚不足以承擔與大陸對話。 (前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美陸關係轉變 台灣經濟怎麼走?

成大經濟系舉辦南瀛經濟論壇,邀請劉名寰(左起)、林建甫、俞偉雄、蒙志成、杜宇等學者專家參與。(記者趙家麟攝) 編按:成功大學經濟系十二月十九日舉辦首場南瀛經濟論壇,邀請學者專家,以「新冷戰時代的國際經濟變動與趨勢-美中台的地緣政治與經貿科技競爭與合作」,探討美中(中國大陸)關係轉變對全球的影響,共同思考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茲整理論壇發言內容刊出。    美陸競合 台應爭取最大利益   林建甫(主持人,中國信託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馬英九時代解決兩岸問題,簽署了二十三項協議,等於是開通二十三條高速公路,但後來因為反服貿等因素,服貿、貨貿搞砸了,兩岸互設辦事處也未能實現,加上三年的疫情,兩岸幾乎都斷了。 最近兩、三年世界局勢變化太快,俄烏戰爭的背後是美俄較勁,兩岸問題涉及美中(中國大陸)關係,供應鏈的移轉,過去是追求效率與成本,現在,同盟關係、友岸外包變得更重要。 台灣經濟在關心地緣政治發展的同時,要與美墨加新貿易協定(USMCA)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從供應鏈移轉方角度看,台灣要考慮「新東向」,亦即前進墨西哥。但與此同時,台灣要面對的風險還有兩岸經貿協議(ECFA)可能全面終止或部分終止。 美中陷入霸權相爭與壓制的「修習底德陷阱」矛盾,緣由是來自於對彼此的不了解。中方不理解政黨輪替的美式民主價值,美方對中國大陸的施政與改造不以為然。其實,大陸也講「民本」,脫貧政策已經讓許多地方改觀,疫情封控的背後是保護老百姓的思維,不必把中共施政成果全部抹煞。 美中兩隻大象之間,台灣是中間的小螞蟻,自立自強最重要,應該讓兩隻大象互相溝通,不要打架,避免因為誤判發生戰爭,並藉此爭取台灣最大利益。台灣完全倒向任何一方都是危險的,畢竟美中兩邊都有自己的人民要照顧。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有個人的決策領導風格,包括拜登在內的美國領導人則會受到選票及政治立場的影響。(取自拜登X)  大陸國進民退 國家介入經濟   俞偉雄(主講人,加州洛杉磯大學安德預測中心,經濟學者):舊冷戰時期是美、俄對峙,一九九一年蘇聯瓦解,進入後冷戰時期,美國在世界獨強;二0一八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冷戰秩序結束,新冷戰開始,美國的主要對手是中國大陸,俄羅斯退居第二。 美中關係合作走向競爭,目前,去風險化正如火如荼的開展,只要涉及安全議題,都在一步步脫鉤,晶片戰爭即是一例。中方因應內外嚴峻的經濟問題,採取「國進民退」政策,更多的國家力量正在介入。 新冷戰的美中對抗,地緣政治上處於敵對狀態,台灣成了關鍵角色。從經濟與自由、民主、法治的價值而論,台灣要與美國建立更緊密關係。台灣若淪陷,美國的太平洋布局將為之瓦解,且台灣半導體產業非常重要,因此「疑美論」沒有必要,應該相信美國會堅定的幫助台灣。 目前,兩岸經貿關係太緊密、風險太高,台灣應該加速開拓美國市場,與中國大陸儘量脫鉤,尤其是科技業。同時,台灣還有很大舉債空間,要大幅增加軍備實力,並重視軍人的福利待遇。    全球集團化 彼此仍高度牽連   蒙志成(與談人,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新冷戰的特色,因為全球化因素,各國高度互容,國與國之間既圍堵又交往。目前處在一個政治人物有明確立場,但又高度溝通,藉以降低風險。簡單說,在逐步形成集團化的過程中,彼此之間仍有高度的牽連。 集團化也表現在軍事同盟,在軍事上進一步結盟互動,即使是過去在政治與軍事上關係不睦的日、韓,也開始相互招手;集團化也表現在經濟同盟,而一帶一路推動十年,則浮現了陸權與海權的全球競爭。 目前看來,兩大集團未鞏固之前不易發生戰爭,美中關係鬥而不破,雙方都在去風險化,一有問題就馬上處理。唯一的風險與不確定性是在「人」,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有個人的決策領導風格,美國領導人則會受到選票及政治立場的影響。    後全球化風險 對台影響甚大   杜宇(與談人,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應用數學系博士,財金專家):全球化對台灣的好處,包括伴隨著自由貿易經濟成長,資源與技術共享,提高生活水平與就業機會,推動多元化交流,以及共同應對全球議題,如氣候變遷等。但在美國前總統川普上台後卻走向貿易保護主義,對於出口導向的台灣有很大影響。 後全球化的風險,因為強調安全供應與短鏈,導致成本加高,效率變低。幾個現象包括供應鏈短暫中斷,技術移轉保護、人才與專業知識的流失及市場風險,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及制裁與貿易審查等。台灣經貿以出口為導向,影響很大。 ECFA面臨全面終止或部分終止,經濟風險包括農產品、紡織業者與石化業,如果沒有替代市場,就要設法進行溝通,否則靠補貼只會讓經濟更下降。此外,政治風險則必須更廣泛的關注到對RCEP、CPTPP及外交政策的負面影響。 未來可能解決的路徑,包括多元化貿易,開拓市場;供應鏈多元化與彈性化;科技創新、能源轉型,不過分依賴補貼;加強金融監督,避免系統性風險;務實溝通,準備收集市場情報,以及加強社會保障和合理分配等。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提出新華盛頓共識,引進政府力量進場干預形成新的保護主義。(路透,資料照)  美不會無條件支持 台應主動   劉名寰(與談人,台灣經濟研究院新興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全球化在二0一八年後出現翻轉,原有市場的穩定供需出現了改變,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迄今仍在持續進行中,地緣政治對原物料供應也出現影響。 對台灣而言,自己要有實力,美國不會對台灣無條件的支持:美中台三邊互動,台灣要化被動為主動,以安全供應鏈為核心,設法取得平衡,讓晶片等資源發揮槓桿利益達到雙贏。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提出新華盛頓共識,簡單說就是引進政府力量進場干預,形成新的保護主義;例如《晶片法案》、《削減通膨法案》,以及台積電赴美設廠等,都可以看到,美國正在改弦易轍。 (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耶誕無法在家度過 冰島火山噴發影響居民生活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冰島西南部「雷克雅內斯半島」火山,在經過好幾個星期的醞釀,以及不斷發生地震的預警之後,終於爆發了。儘管不是大家印象中,轟然一聲的猛烈型爆發,但是地面裂縫長度,依舊蔓延大約3.5公里,嚴重威脅鄰近村鎮居民安全,並導致首都國際機場班機延誤。不過當地壯觀的景象,也吸引遊客朝聖,不少遊客表示,一生中能看到一次這樣的奇景,實在難得。

Read More

〈全球探索〉日本政壇大地震 對陸關係轉向?

政治獻金案爆發後,對日本首相岸田政權形成嚴重打擊,民調支持度下滑創二0二一年十月岸田文雄上任以來新低紀錄。(路透,資料照) 陳俊昇 日本岸田內閣大地震,執政的自民黨內最大派系「安倍派」(清和政策研究會)實力人物都被逐出內閣,新閣僚已經上任,不但衝擊日本的派閥生態,政策走向也變得不穩定。在美國與中(中國大陸)關係暫時緩解的趨勢下,進一步牽動日中、日台、兩岸關係。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安倍派議員涉嫌透過個人或企業,向派系舉辦的募款餐會購買入場券,但未如實登載帳目,部分資金流向派系內議員作為回扣或作為派系運作資金。目前,除了涉案閣僚下台,檢察單位還在持續擴大約談調查中。    政治獻金醜聞 藩閥政治作祟 政治獻金案爆發後,對岸田政權形成嚴重打擊,在撤換閣僚、重整內閣人事後,日本經濟新聞與東京電視台在十二月十五日至十六日所做最新民調顯示,岸田內閣支持率已跌到百分之二十六,較上次在十一月調查下滑四個百分點,創二0二一年十月上任以來新低紀錄,而不支持率也上升六個百分點,來到百分之六十八。 岸田內閣大地震的引爆點是政治獻金醜聞。其實,把政治獻金募款餐會當作選舉資金,分給派系成員當作選舉經費的陋習,在自民黨內行之有年,歷史可溯源自十九世紀,與長州和薩摩兩藩聯手實現明治維新變革有關。 日本「藩閥政治」時代,就有財團金援,結合學術機構培育人才並為政策辯護。例如長州藩之於三井、住友集團與早稻田大學,並與陸軍有深厚淵源;薩摩藩之於三菱集團與慶應大學,與海運、造船及海軍的發展有密切關係。安倍家族出身的山口縣,就是幕末時代的長州藩根據地。 所以,從藩閥政治走到大正民主時代,日本還是不脫藩閥政治,直至二次大戰時軍人主掌政權,陸軍、海軍的背後,仍是長、薩藩閥的影子。 二次大戰之後,美國主導日本政局,雖然想要有所改變,但是,日本雖具有內閣制的民主體制形式,但派閥做為一個政經綜合體的結構,早已根深柢固,不但自民黨很難倒台,日本政治也很難走向兩黨政治。    穩首相職位 岸田清光安倍派 日本派閥與財團關係密切,既然其來有自,政治獻金醜聞被爆料的時機與目的,在日本政壇也掀起了陰謀論,但究竟有沒有在幕後操作,迄今沒有證據。只是,在檢察官啟動偵辦政治獻金醜聞前,岸田的民意支持度僅剩下二成,已經到了人民信任的臨界點。 岸田內閣大地震的背後原因,民意支持度跌到谷底,無疑是重要因素之一。自民黨內當然會給岸田壓力,甚至要岸田下台,但令人意外的是,結果卻是具有內閣政策主導實力的「安倍派」被全部撤換。 首相岸田文雄撤換閣僚,讓涉入醜聞的「安倍派」大員承擔人民喪失對政府信任的部分責任,就其個人而言,希望藉此暫時穩住首相職位;同時,騰出的閣員位置可以分派拉攏其他派閥。 日本內閣的派閥新版圖,打破了先前的派系平衡。自民黨最大派閥「安倍派」在內閣裡竟然沒有代表,這是極其罕見的。現在日本二十位主要內閣大臣中,屬於泛宏池會體系的「麻生派」、「岸田派」官員共有九人,勢力顯著擴張,如果再加上理念較相近的茂木派,所占比例就超過了一半。 林芳正被廣泛視為日本政壇裡的「親中派」,預期日本會更加重視與中國大陸關係。(路透,資料照)  林芳正親陸 台日關係恐淡化 內閣人事安排的最大亮點,是親中的林芳正接掌地位僅次於首相的官房長官大位,頗有岸田為接班人預做安排的意味。林芳正曾任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被廣泛視為日本政壇裡的親中派。 林芳正於二0二一年出任岸田內閣的外務大臣,本來外界預期岸田有意改善日中關係,但是,「安倍派」在內閣延續安倍晉三的路線,實際主導「親美」路線的外交與國防政策。 現在,由岸田任命林芳正擔任官房長官;未來,與「安倍派」在政策上做比較,可觀察重點,除了經濟議題的重要性將更大於政治與防禦,預期日本會更加重視與中國大陸關係;相對的,台日關係也會跟著淡化。 其實,日本的外交政策一直是緊跟著美國。美國明年底要舉行大選,對於國際戰略的軍力布局,歐陸的俄烏戰爭已難以為濟,美方已有抽身打算;另一方面,中東的加薩走廊戰火仍在持續。美方顯然不希望台海生事、也沒有能力再於亞洲面對第三個戰場。 親台的「安倍派五大護法」全面退出權力中樞,其中的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萩生田光一(左五)今年十月還訪台會晤蔡英文總統。(取自總統府網站)  美陸關係趨緩 日本順勢調整 至於中國大陸,在美中貿易戰下也希望能喘口氣,且有內部的經濟議題要優先處理。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十一月十五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拜習會」,雙方恢復最高級別的戰略對話,已確定至少在明年底美國大選之前,美中關係暫時會得到緩和。 岸田內閣顯然嗅到了美中關係的變化,此時已經沒有必要再做「圍中」、「抗中」的急先鋒;「安倍派」暫時退居幕後、勢力消退,也是迫於內外形勢改變使然。岸田文雄趁此機會調整人事、拉攏派系、改善日中關係,以謀求個人、派閥、日本的最大利益。 美中關係走向緩和,連動到中日台關係。岸田啟用了親中的林芳正,原來親台的「安倍派五大護法」則全面退出權力中樞,其中的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萩生田光一、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這兩人在前不久還訪問過台灣。 至於兩岸關係,在台灣大選進入最後階段,中國大陸一改過去出動機艦的武嚇手法,改從經濟著手,宣布對台貿易壁壘調查結果違反公平貿易,除了對台灣大選帶來一定程度影響外,選後無論哪一組人馬當選,都要面對處理。兩岸關係的博弈也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博士、日本問題研究學者陳俊昇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