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探索〉太平洋大兩岸 制約台海小兩岸?

選後拜登立刻派出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右二)、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左二)等人組成的特使團訪台,清楚而直接的傳達美國的立場。(中央社) 趙文志 我國總統大選十三日投票,民進黨賴清德勝出,美國總統拜登在選後直接回應「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很明顯的,美國對賴清德的台獨立場有疑慮。未來,美中(中國大陸)台關係走勢,會是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太平洋大兩岸制約台海的小兩岸。 雖然,賴清德在選前宣示會延續蔡英文路線,但對拜登而言,並不希望賴清德未來成為一個麻煩製造者。因此,在大選揭曉後,拜登在第一時間就劃出紅線,清楚而直接的傳達美國的立場,沒有任何迂迴。    拜登憂賴清德 特使團傳立場 台灣大選一落幕,拜登馬上派出特使團訪問台灣,成員包括民主黨籍前總統歐巴馬時代副國務卿史坦伯格,與共和黨前總統小布希時代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由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羅森伯格陪同隨行。 這個跨黨派特使團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當面、直接的向賴清德表達美國的立場,亦即希望台海和平穩定,重申「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議題,重視對話的重要性,以及避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 幾乎與特使團訪台同時,在瑞士出席達沃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WEF)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十六日接受美國CNBC新聞網訪問,談到台灣大選時也再度重申台海和平穩定、不改變現狀,並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 外界好奇,美國特使團與布林肯的談話,是否在呼應選前美國學者葛萊儀等人建議賴清德要凍結《台獨黨綱》?應該還不至於,也不太可能;比較可能的是,特使團一方面傳達美國的立場,更要在第一時間面對面了解賴清德對中政策的態度。 我國總統大選甫落幕,我南太平洋友邦諾魯,十五日上午就無預警宣布與台灣斷交,這是蔡英文自二0一六年上任以來至今,與台灣終止正式外交關係的第十國。中國大陸本不樂見賴當選,諾魯與我斷交並與中國大陸復交,頗有大陸向賴下馬威的味道。  外交經濟施壓 陸給賴下馬威 台灣僅剩十二個邦交國,賴上台後,大陸會在國際上繼續孤立台灣;台灣外交處境不樂觀,未來觀察重點有三,包括兩岸關是否愈加對立?北京視賴清德是否有更挑釁作為?以及美中戰略對抗下,美若進一步拉攏台灣,大陸可能找台灣出氣。 其次,中國大陸也可能在經濟上施壓。事實上,大陸自去年四月起對台啟動逾二千五百項產品的貿易壁壘調查,並自今年一日起,先中止台灣十二項石化產品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減讓稅率。 選前的一月九日,大陸再以民進黨蔡政府未採任何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貿易限制為由,表示正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ECFA早收清單中的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的關稅減讓。 兩岸簽訂ECFA時,依據雙方協商結果,兩岸基於互信、互惠,我方同意對大陸降稅之早收產品項目計二百六十七項,計二十八點六億美元。大陸同意對台灣降稅之早收產品項目計五百三十九項,計一百三十八點四億美元。兩岸早收產品清單之產品項數比約一比二,金額比約一比四。 總統大選甫落幕,我南太平洋友邦諾魯,十五日就無預警宣布與台灣斷交。圖為去年十月蔡英文總統會晤來台參加雙十國慶大典的諾魯總統昆洛斯。(取自總統府網站)  風險控管 拜登對賴畫下紅線 在可預見的未來,大陸恐怕會逐步取消對台關稅減讓待遇,恢復到一般正常稅率。這或能解讀是大陸某種程度的對台「以商逼政」,但還不至於惡化到打貿易戰。美中貿易戰相互課徵懲罰性關稅的情形,在兩岸經貿上不太可能發生。 台灣大選為二0二四國際政治新發展揭開序幕,而今年最受矚目的變數則是美國十一月的大選。美國兩黨激烈攻防,共和黨在十五日的愛荷華州初選中,川普拿下過半數得票率,鞏固黨內絕對領先地位。馬上,一月二十三日又是新罕布夏州的第二場初選。 川普在愛荷華州取得壓倒性勝利,拜登在社交媒體「X」平台正進行籌款並貼文說「川普目前是共和黨的明確領先者。但我想指出,這場選舉始終是我們和極端的『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共和黨人』的對決。」MAGA正是川普的競選口號。 面對川普捲土重來,且來勢洶洶,拜登非常緊張、步步為營。拜登政府目前最重要思考是,俄烏戰爭仍在持續,以哈戰火外溢導致中東區域衝突升溫,兩個戰場已經讓美國相當棘手,不希望出現第三個戰場。 進一步言,至少在美國大選前,拜登政府期盼其他地方可以維持和平穩定。這也讓人更清楚的理解到,拜登回應賴清德勝選時,為何直接了當的劃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紅線,亦即現階必須對台海進行風險控管,勿生事端。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二0二四年會,強調開放經濟並鼓勵各國投資中國大陸市場等。(路透)  美陸緊張趨緩 雙方鬥而不破 至於中國大陸,經濟則是當務之急。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率領的龐大代表團,出席十五日至十九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二0二四年會,強調開放經濟並鼓勵各國投資中國大陸市場等。 李強積極向國際投資人招手,還提出「重建信任」五點建議,包括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加強國際產業分工協作以及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等;但是大陸的國安、維穩政策、金融監管等卻背道而馳,讓外資感到不安。 新的一年,美國聚焦在國內總統大選,中國大陸的重心則在吸引外資、經濟發展。去年十一月舊金山「拜習會」後,美中緊張關係趨於緩和,甚至在我國總統大選前還恢復雙方軍事對話,反映現階段美中都不願意擴大對立、衝突。 簡言之,台灣議題是美中關係重中之重,雙方已有鬥而不破、共管台海風險的默契,亦即太平洋兩岸的美中強權共同制約台海的小兩岸;對於賴清德「台獨工作者」的疑慮,美方已經定調並清楚表達,台海要擦槍走火的機率不高。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趙文志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新加坡咖啡競爭激烈 國際本地品牌爭相搶市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新加坡是東南亞樞紐,因此各大品牌都把新加坡,做為前往國際擴張的跳板,就連咖啡店也不例外。事實上新加坡的咖啡市場已經非常飽和,但各地品牌仍前仆後繼地奔赴這個都市國家開設新店,究竟是為什麼。

Read More

冰島西南部火山噴發!岩漿流入山下 漁村又受害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冰島西南部的,雷克雅內斯半島,再度火山爆發,這是當地,自2021年以來,第五度發生火山爆發。而附近的的小漁村,格林達維克鎮,再次經歷岩漿流入鎮上的情形。不過,當地居民早已全數撤離,因此,沒有生命安危之虞。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選後兩岸局勢 比2016更艱困

賴清德表示願與對岸展開交流合作,主要關鍵在兩岸關係的法理定位上究竟是不是一國?北京在未釐清之前不會買單。(中央社) ■丁仁方 總統大選十三日揭曉,民進黨賴清德勝選,但只拿到四成選票,國會失去第一大黨地位。這位雙重少數的總統,將如何牽動美中(中國大陸)戰略競合、兩岸關係與台灣政黨政治板塊的變化? 美國總統拜登被媒體問到對台灣大選結果的看法時,直率表示「不支持台灣獨立」,這對賴清德當然是一個約束。拜登在選後表態,而不在選前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長劉建超十一日訪美之際,可從時間點、傳達政治意涵來看:    拜登不支持台獨 約束賴清德   美國總統拜登被媒體問到對台灣大選結果的看法時,直率表示「不支持台灣獨立」,這對賴清德當然是一個約束。(路透,資料照) 首先,拜登政府不希望在迫近選舉時重申「不支持台灣獨立」,以免被解讀意圖影響台灣選舉。拜登選後表態,基本上還是符合了北京期待,同時顧及美國繼續維持台海現狀的戰略需要,未來與台灣仍有許多合作空間。 再者,美國始終存在「疑賴論」。賴清德先前曾說出要「走入白宮」,選前辯論會又說「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的論述,美國都嚴肅以對。拜登在選後重申不支持台獨,算是遲來的回應。 第三,美國擔心賴清德推「國家正常化」,拜登重申不支持台獨,旨在向賴傳達不要逾越美國可接受的範圍。美國學者葛萊儀等人曾在選前的聯名發表文章,呼籲賴要凍結台獨黨綱;賴雖不可能這麼做,但美方仍期待賴提出其他保證。 第四,預期拜登政府派出的代表團層級可能有限。旗幟鮮明的賴清德,以「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身分一再強調相關路線,等於是戳向北京堅持的「一中原則」;北京認知美方雖有「以台制華」戰略,但與華盛頓都有管控台海風險、不踩紅線的默契。 特別是,今年十一月美國要大選,共和黨首場總統初選投票十五日將在愛荷華州登場,但拜登的民調在五個搖擺州處於落後狀態。選前如果台海再出狀況,對拜登不會有加分作用。    賴願展開交流 對岸會買單?   觀察兩岸關係未來走勢,將比二0一六年更艱困。賴清德十三日晚發表的談話中指出「將依照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用對話取代對抗,自信地和中國展開交流合作。」但現實面看,賴清德很難重啟兩岸對話交流。 主要關鍵在兩岸關係的法理定位上究竟是不是一國?北京在未釐清之前不會買單:其一,賴清德雖強調要依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與中國交流,選前也表示要延續蔡英文路線;但是與蔡不同之處,在於賴清德並未提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其二,賴稱要「對等尊嚴」、「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這些話在賴擔任台南市長內任都已經說過;但賴一再重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立場,並沒有調整。 其三,美國對台政策設有天花板,不會同意賴清德搞國家正常化的「正名運動」。例如,美國迄今都不同意將我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 另,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任內,台南市雖加入成為世界歷史都市聯盟二0一二年新進會員城市,但在「國籍∕區域」的欄位,賴雖爭取採用「台南市∕台灣(Taiwan)」卻不可得,最後還是接受「中華台北」奧運模式加註城市的「台南市∕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標示。    大陸應對措施 ECFA先行   目前看來,不但兩岸官方交流不會恢復,北京甚至還會祭出一些對應措施。可從幾項指標進一步觀察: 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首當其衝。大陸先前宣布十二項石化產品取消優惠關稅,九日再宣布正在研擬擴大中止早收清單中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未來更嚴重的或有可能對台祭出懲罰性關稅。 陸客方面,蔡政府已預告今年月三月一日起,要開放台灣團客赴大陸旅遊,但陸客何時可以來台?始終沒有答案;預期即使台灣開放陸客入境,大陸方面對陸團赴台旅遊可能只會有限度開放。 陸生來不來?雖然兩岸在去年宣布恢復陸生交流,但是人數驟減;選前還傳出吉林、重慶、陝西、廣西等省市暫停或取消陸生來台。如果北京不鼓勵,省市地方只有觀望、消極以對,台灣私校對陸生來台目前多不抱希望。 外交方面,預期台灣的邦交國危機會繼續上升;同時,包括世界衛生大會、國際民航組織等,台灣曾經以觀察員或特邀來賓身分與會的國際組織,未來都很難有參與機會。    雙重少數總統 賴正當性不強   柯文哲與新潮流對立嚴重,綠白和解並不容易。(中央社) 再從政黨政治板塊結構變化,後續也有幾項觀察指標: 其一,賴清德只拿到四成選票,民進黨在國會失去第一大黨地位,賴清德成為「雙重少數總統」,正當性不強。未來勢必要有更積極的和解動作,並可能尋求與民眾黨合作。但柯文哲與新潮流對立嚴重,綠白和解並不容易。 其二,民眾黨在立法院成為關鍵小黨。未來,民眾黨會走「院長選舉可合作」、但「議事自主」路線,繼續壯大自己,不會成為綠軍或藍營的附庸。 其三,總統選舉票數出現了三分天下局面,過去是北藍南綠結構,現在,北藍已非純藍,而是藍白混和,柯文哲成功在北台灣插旗,未來還可能拓展多席次議員,對國民黨帶來很大威脅。 其四,民進黨的青年選票大量流失,加上柯文哲的網路操作優勢,目前看來會一路領先到二0二八年;賴清德當選後,要如何在青年族群下功夫? 其五,雲林以南有二十二席立委,國民黨只拿下雲林丁學忠一席,在南部又因白色力量插旗進一步萎縮;「南部」、「青年」都是國民黨的老問題。如果還拿不出有效的青年政策、南方經營策略,國民黨將隨著基本盤支持者的年齡同步老化,在政黨競爭舞台上走向配角。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德國鐵路罷工3天!公會揚言:談判失敗再罷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德國近日出現兩場全國性罷工,造成各地交通嚴重受阻。一場是由德國火車司機工會,從10日開始進行。而另一場,則是由於德國農民發起,他們開著拖車,堵住多個路段,抗議物價高漲的情況下,政府還準備削減補助。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國際多重變化 對抗形塑新格局

林泰和 二0二四新年伊始,國際大勢持續走向多重變局;今年也是全球的大選年,台灣一月十三日率先登場,美國十一月五日壓軸。在集團化的新冷戰架構下,民粹風潮、地緣政治競爭、逆全球化與產業鏈的重組、戰爭與恐怖主義的威脅等,正持續形塑國際關係的新格局。 首先,今年全球有逾七十個國家要舉行大選,投票人口超過二十億,包括台灣、俄羅斯、印度、歐盟議會、英國、美國等。台灣為超級大選年開局,動見觀瞻,而美國仍是當今世界的領導霸權,大選結果舉一髮而動全身。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是目前共和黨初選最熱門人選,但美國各州已啟動多項訴訟阻撓他參選。(路透,資料照)  川普是否二進宮? 牽動全球   目前看來,美國民主黨的拜登與共和黨的川普會再次對決,這兩位老人的纏鬥,從即將登場的初選資格開戰。川普是目前共和黨初選最熱門人選,但美國各州已啟動多項訴訟阻撓他參選。 美國緬因州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宣布,川普在該州不具備二0二四年總統選舉共和黨初選候選人資格;科羅拉多州也就二0二一年國會大廈騷亂事件,對川普做出了類似決定。但川普有備而來,並為二次進宮提出「議程四七」(Agenda47)。「議程四七」指的是如果川普勝選,就會成為美國第四十七任總統,預期未來仍會以「美國優先」為主軸,強調保護主義,並以更細膩的手法推翻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建制派。 若川普當選,包括移民政策會更加嚴格、貿易與亞洲脫鉤,甚至可能取消「印太經濟架構(IPEF)」,要求亞太等盟邦自行負擔更多防禦義務與軍費等;能源政策方面,川普也強烈反對拜登政府重視氣候變遷的「綠色新政」。 其次,國際社會籠罩戰爭及恐怖主義。俄烏戰爭仍在持續中;去年九月七日爆發的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 N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直言南北韓不可能統一,並決議二0二四年將增強軍力、加碼發射三枚間諜衛星。(路透) 火,不但繼續在加薩走廊延燒,還擴及周邊的黎巴嫩、敘利亞、伊朗、葉門。 以哈衝突擴散 激化恐怖主義   以色列的報復行動,衍生加薩地區人道危機,讓以色列陷入多重戰場;同時,以哈衝突也出現擴散效應,葉門胡塞組織以制約以色列攻擊加薩為由,對紅海商船發動攻擊,正在影響世界航運。 以哈戰爭也激化了全球恐怖主義。一月三日,伊朗紀念「聖城旅」前指揮官蘇萊曼尼逝世四週年,卻發生兩起恐攻爆炸,造成一百多人死亡。另,哈馬斯組織第二號人物薩利赫‧阿魯里,一月二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遭到以色列無人機襲擊身亡。 俄烏戰事與中東戰火,背後是美國與俄羅斯、伊朗的對抗,兩個區域的衝突還不知要持續多久,前景並不樂觀,並籠罩了恐攻報復的陰影。因為,恐怖主義是理念問題,並不是擊殺幾個領導人、摧毀多少建築物就能根除。 此外,以色列對哈瑪斯的報復,初期以自衛之名發動反擊攻勢,還能得到諒解,但戰況發展對平民與非軍事目標進行大規模攻擊,演變嚴重人道危機,明顯不符合交戰正義,對以色列軍事報復行動的正當性帶來很大的麻煩。 第三,國際新冷戰架構與集團化會持續。美中(中國大陸)對抗是結構性的,從俄烏戰爭爆發後國際社會「選邊站」,就看出理念與制度的差異。中國大陸、俄羅斯、伊朗、朝鮮等意識型態相近的國家,關係更為密切。   新冷戰持續集團化 壁壘分明   中、俄、印度、巴西、南非組成的金磚國家(BRICS),今年還有埃及、衣索比亞、伊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正式加入;與美、日、英、澳、歐盟、韓國的聯盟,兩大集團的地緣政治競爭,可謂壁壘分明。 第四,地緣政治競爭,加速逆全球化與產業鏈重組。過去產業考慮生產要素,強調勞力、土地、物料等成本,但是,在疫情蔓延、俄烏戰爭與中東戰火爆發後,產業除了強調生產要素、比較利益之外,更重視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的風險。 半導體打頭陣,已經展開分散市場的「去風險化」行動,這是國際產業鏈重組的第一波,從「離岸外包」概念,走向盟邦之間的「友岸外包」,促使國際市場破碎化、短鏈化、小圈圈化,產業鏈正走向實質的脫鉤。 戰爭與衝突是不規則的常態,且正對國家主權與經濟發展帶來結構性的不安。新的一年,繼半導體之後,汽車、太陽能等其他產業也會緊隨其後,在國家安全、經濟安全認知下,持續推進去風險化的產業鏈重組。 第五,地緣政治激化的另一個火藥庫是東北亞。一月五日,平壤向朝鮮半島西部海域兩個島嶼附近發射逾兩百枚海岸砲。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日前還直言南北韓不可能統一,並決議二0二四年將增強軍力、加碼發射三枚間諜衛星。   如果國民黨「侯康配」當選,形同傳達台灣民意認同「九二共識」並願與大陸交流、親近。(中央社) 台灣大選結果 大陸兩手應對   朝鮮半島危機與核威脅,今年仍持續緊張。中、俄、朝與美、日、韓,兩股勢力相互抗衡,美國的圍堵政策已經從東北亞向南延伸到菲律賓。 第六,美中關係連動兩岸關係。美國視中國(大陸)是國安威脅,「抗中」是基本主軸,從川普到拜登一路走來都沒有改變,美中之間的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等仍會持續,而今年美、台選舉皆對國際影響至鉅。 年底美國大選,若川普當選,會更強硬的對抗中國大陸。至於對台政策,不同於拜登四度脫口表態「中國(大陸)犯台美,將出兵」,川普不會把話說死,但會依台灣的需要加碼對台軍售,甚至更高階的武器裝備。 即將登場的台灣大選,如果民進黨「賴蕭配」獲勝,即在傳遞延續「抗中」路線。若得票過半數,則出現強勢領導人、民進黨有機會長期執政,中共勢必要思考如何與之打交道;若當選票數、國會席次均未過半,恐不排除中共會有軍演等擾台行動。 如果是國民黨的「侯康配」當選,形同傳達台灣民意認同「九二共識」並願與中國大陸交流、親近,而中共也會加強「促統」的力道;國際社會基於尊重台灣最新民意的展現,對兩岸未來走向或許會採取觀望態度。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林泰和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阿拉斯加航空 機窗高空飛脫

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班機飛在半空時有一扇窗戶與大塊機身遭吹走,緊急迫降俄勒岡州。(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載有一百七十七人的班機五日起飛後,機上一扇窗戶與大塊機身遭吹走,最後緊急迫降俄勒岡州。該航空公司隨後宣布,旗下波音七三七─九機隊暫時停飛。 阿拉斯加航空執行長米尼庫奇在聲明稿中表示,在編號一二八七班機發生的事件後,「我們決定採取預防措施,暫時停飛我們波音七三七─九機隊的六十五架飛機。…每架飛機必須在完成全面維護和安全檢查後,才能恢復載客服務。」預計檢查工作將在數日內完成。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在社群媒體X發文表示,該班機當天下午五時左右自波特蘭國際機場起飛,機組人員通報機艙壓力問題後,安全返航。 社群媒體流傳的照片顯示,飛機有一片窗戶被吹走,氧氣面罩從機艙天花板垂下。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聯邦航空總署及阿拉斯加航空都表示,正在調查這起事故。 阿拉斯加航空稍早發布聲明:「這種情況雖罕見,但我們的飛行機組人員受過良好訓練,做好準備能安全應付這種狀況。」 波音公司則在社群平台X發文表示,正在蒐集更多資訊,並有一個技術團隊待命支援調查。 米尼庫奇也在聲明中表示,阿拉斯加航空正與波音及監管人員合作,以了解事件始末。

Read More

知名景點東茶屋街 強震後遊客只剩1成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日本石川縣遭逢強震,當地的觀光大城,金澤市也受到重創。這個以往在新年前後,總是人山人海的旅遊勝地,在強震後因道路受阻許多觀光景點也暫時關閉,現在的景象十分蕭條。其中,有小京都之稱的東茶屋街,據當地商家表示,目前的遊客數量只剩平常的1成左右。

Read More

陷反猶太風波 哈佛校長辭職

被控學術論文抄襲,以及出席國會聽證會作證,在校方如何看待反猶太主義的證詞上模稜兩可而招致猛烈抨擊的美國哈佛大學校長蓋伊,三日宣布辭職。(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被控學術論文涉抄襲,以及出席國會聽證會作證,在校方如何看待反猶太主義的證詞上模稜兩可而招致猛烈抨擊的美國哈佛大學校長蓋伊,當地時間二日宣布辭職,她成為第二位因反猶風波辭職的常春藤盟校校長。 巴勒斯坦團體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以來,哈佛大學、賓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校園內反猶太主義情緒日益高漲,三位校長上月五日出席國會聽證會作證,被追問支持巴勒斯坦的學運人士呼籲「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是否違反學校有關騷擾的行為準則?三人都含糊其辭,表示這取決於當時情況。七十四名國會議員寫信要求立即將三人解職。 賓州大學校長麥吉爾在強大壓力下,已於上月九日請辭。 哈佛大學兩個理事會之一的哈佛董事會上月十二日在聲明中重申,支持蓋伊繼續領導哈佛;並在七百多位哈佛教職員簽署一封聲援信力挺後,蓋伊似乎保住了校長職務。 蓋伊是哈佛創校以來首位非裔校長,也是哈佛大學第二位女性校長。她去年七月上任,在職僅六個多月,是哈佛大學史上任期最短的校長。 蓋伊在辭職信中說,她遭受人身威脅和「種族敵意」。

Read More

石川震後海嘯 可淹21座東京巨蛋

日本石川縣能登強震,初步共觀測到479次疑似餘震。因海嘯侵襲淹水面積約100公頃,相當於21座東京巨蛋。圖為救災人員挺進災區。(路透)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日本石川縣能登地方元月一日發生最大震度七級強震後,據NHK報導,截至當地時間三日晚間六時,死亡人數已攀升到七十三人,收容逾三萬三千人。初步統計到上午八時止,共觀測到四七九次疑似餘震的震度一級以上地震。因海嘯侵襲淹水面積約一百公頃,相當於二十一座東京巨蛋。 日本媒體報導,北陸電力公司表示,截至昨天中午十二時五分止,災區仍有約三萬三千七百個家戶停電;由於災區各地出現停水狀況,自衛隊等單位已前往當地提供用水。 氣象廳表示,能登地方及其周邊地區相繼出現疑似餘震的地震,到昨天上午八時止,總計已觀測到四七九次震度一級以上地震。 其中在昨天凌晨二時二十一分左右,在珠洲市觀測到震度五強地震;上午十時五十四分左右,又在輪島市觀測到震度五強搖晃。 國土交通省昨天說明,位於石川縣沿岸、受到海嘯侵襲方珠洲市及能登町,已確認共有約一百公頃的面積淹水。一百公頃相當於二十一座東京巨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