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親臨頒獎嘉勉第32屆國家磐石獎得主

第32屆國家磐石獎頒獎典禮,蔡英文總統(中)、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左5)、中企署何晉滄署長(左4)、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右6)與得獎企業合影。(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第32屆「國家磐石獎」及第25屆「海外台商磐石獎」得獎名單出爐,今(112)年度「國家磐石獎」選出7家優秀企業、「海外台商磐石獎」有5家企業獲獎,每家得獎企業在各領域皆有卓越的表現。磐石獎不僅代表中小企業最高榮耀,也象徵中小企業標竿典範,頒獎典禮於台北君悅酒店舉行,由蔡英文總統親臨頒獎祝賀,與現場來賓分享喜悅與榮耀。 蔡英文總統表示,臺灣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高達98%以上,提供約8成的就業機會,中小企業是臺灣經濟的引擎。面對地緣政治及極端氣候的挑戰,政府也會和中小企業站在一起,將危機化為轉機,將轉機化為先機,並將持續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提升臺灣的科技實力及製造能力,積極協助企業多元布局國際市場,翻轉過去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情況。總統也強調,2050淨零議題已從企業的加分題,變成全球的必修課,政府會持續協助企業因應淨零轉型的挑戰,明年度淨零轉型預算也將較今年成長45%,達到千億規模。 經濟部王美花部長表示,臺灣的中小企業在全世界具有獨特的地位,從去年起受到俄烏戰爭、通膨升息、消費力減弱等,對全球及臺灣造成很大的影響。經濟部針對疫後復甦,在協助中小企業上擬定輔導方案,編列3年317億元的經費,對中小企業朝向智慧化、低碳化升級轉型提供相關補助。此外,也提供多項貸款方案,讓中小企業在疫後發展中也能得到相關的支持。經濟部也回應產業需求提供相關協助,包含對於有繼續經營意願且繳息正常之企業,於113年12月底前,得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展延6個月,以及供電設備維持費打2折優惠等措施。 經濟部自81年起舉辦「國家磐石獎」,32年來選拔出340家卓越經營的中小企業,並於88年與僑委會共同舉辦「海外台商磐石獎」,迄今已有149家優秀海外台商獲獎。國家磐石獎不僅發揮激勵作用,成為全國中小企業努力的目標,而其傳承成功經驗的典範學習效果,更讓全國中小企業獲益良多,對於厚植我國經濟發展實力,深具意義。 本年度「國家磐石獎」得獎企業,分別為川方企業(股)公司、化新精密工業(股)公司、博盛半導體(股)公司、富致科技(股)公司、銳泰精密工具(股)公司、優達科技(股)公司、鑫創電子(股)公司等7家,產業領域包含智能車載工業電腦、5G通訊、手工具設備、車用零件設備產業等,獲獎企業不僅在自身經營管理具有卓越表現,更積極落實ESG企業永續發展,朝數位化、智慧化邁進,並持續擴大投資臺灣,為臺灣經濟盡一份心。 「海外台商磐石獎」今年有5家企業脫穎而出,分別為禾寶藍(股)公司、吉星科技公司、宜興國際責任有限公司、第一橡膠有限公司、環泰企業(馬)有限公司,得獎企業分布於加拿大、美國、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產業範圍涵蓋保健食品製造、資訊系統規劃整合、鋁製品製造開發、橡膠工業生產、食品添加劑生產製造等,這些海外臺商除了在海外經營事業有成外,更對臺灣或僑居地等國際社會有相當貢獻,足堪稱為海外臺商企業之表率。

Read More

印度EV市場崛起中菲行開講供應鏈趨勢/物流解決方案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印度EV(Electric Vehicle)市場崛起,中菲行將在本(十一)月14-15日於供應鏈峰會帶您掌握電動車供應鏈趨勢。 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表示,2023年Digitimes供應鏈高峰會以「重構未來」為主軸,選定六大議題方向包含半導體、未來車、先進製造、資訊安全、人工智慧與雲端服務等領域,中菲行方面由印度總經理Mr. Rajesh Srinivasan受邀主講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 EV)的挑戰與物流解決方案。(附圖由中菲行提供) 中菲行指出,本次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為期兩日的高峰會中,中菲行印度與台灣的EV與半導體專案團隊,除將在No.7號展位作面對面交流,提供物流供應鏈上可能碰到的痛點與客製化解決方案,該公司印度總經理也將在11/15下午三點廿分開講,內容包含全球電動車市場展望與印度電動車市場契機,更將剖析印度複雜的通關流程與中菲行全球團隊在電動車供應鏈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電動車市場發展迅速甚至超越供應鏈的支援程度,中菲行深度解讀全球供應鏈新戰略,歡迎於活動網站免費註冊高峰會,與探索關於電動車與印度製造的部落格文章與電子書。詳盡相關資訊,請至 https://tw.dimerco.com/

Read More

愛達•魔都號命名交付明年投入上海母港國際郵輪航線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號稱中國大陸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上週正式命名交付,預訂在明(2024)年元旦投入營運以上海為母港的國際郵輪航線。(附圖取自CSSC) 大陸「中國船舶集團」(CSSC)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與中船郵輪科技發展公司及其所屬愛達郵輪公司正式簽署相關交船文件,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命名交付,營運準備工作全面啟動。 這艘大型郵輪總噸位13.55萬噸,長323.6米,寬37.2米,設計吃水8.26米,最大高度72.2米。全船搭載107個系統、5萬5千個設備,包含2500萬個零部件,完工敷設4750公里電纜、365公里管系、120公里風管。船上有客房2125間,可容納乘客5246人,配置高達16層、面積四萬平方米的生活娛樂公共區域,被譽為"海上現代化城市"。 CSSC表示,外高橋造船採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模式,聯動和管理361家一級供應商、1105家二級配套企業,彙集全球30多個國家超過5000名的工程技術人員緊密協作,相繼突破重量重心、安全返港、動力系統、綜合電網、艙室環境、振動雜訊等貫穿郵輪全生命週期的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形成大型郵輪設計建造和複雜巨系統工程管理能力,持續構建郵輪業的中國標準體系。 據稱,“愛達·魔都號”在設計上由外至內融合東西方美學、融匯傳統與現代靈感,詮釋郵輪之都“摩登”的時尚潮流,展現經典文化“魔力”的創新魅力,帶來東西方文旅要素“魔幻”的跨界融合。2024年元旦正式投入營運後,"愛達·魔都號"將執航以上海為母港的國際郵輪航線,並適時推出海上絲綢之路郵輪航線,讓古絲綢之路的智慧與力量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繼續破浪遠航。

Read More

民航局與波音公司合辦研習工作坊 強化航機維修安全

(民航局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與波音公司等單位合作舉辦工作研習坊,共同探討人為因素在航空安全中的關鍵作用,以強化航機維修安全,幫助參與者認知與評估潛在的安全風險。民航局長林國顯敦促各公司及維修廠切勿忽視安全之重要性,堅守安全底線。此一為期兩天的工作坊由民航局、波音公司、中華民用航空學會及台灣飛行安全基金會共同舉辦,並邀請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專家、交通部、本國航空公司、維修機構、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及軍方維修單位等代表參加。 研習主要重點為深化參與者對於人為因素的理解,在波音公司技術專家的引領下,進行一系列的討論和研習,共同探討人為因素在航空安全中的關鍵作用,幫助參與者認知與評估潛在的安全風險,並透過相應的緩解措施保障飛行安全,以進一步提升航空器及相關產品的維護作業安全性、效率和效能。 民航局長林國顯致詞時表示,此次研習工作坊是民航局持續精進航空安全的一部分,藉由此平台將有關維修技術及人為因素等國際法規、工具及觀念導入國內。他指出,疫情後航班大量復甦,目前桃園機場每日航班已達700架次,比起疫情期間已約增加一倍。航班運作越多會使航機維修及保養工作相對嚴峻。 林國顯也提醒航空業從業人員,飛機維修並非一個單純的技術活動,它更是一種責任,必須以嚴謹的工作態度按照標準作業程序來確保每一個維修環節都能符合安全標準。他形容機務維修員及工程師是「飛安的隱形守護者」,讓機組人員及旅客能夠信心十足地踏上飛機,安心出行。 交通部航政司司長何淑萍表示,由於我國不是ICAO會員國,更需要透過會議平台作為我國民航相關產業接軌國際的橋樑。因此,自2019年我國與世界飛安基金會在台共同舉辦IASS會議之後,每年都會就航空相關議題再舉辦會議。 對於此次會議,何淑萍也提到,今年特別以機務人為因素為題,並以工作坊的方式由波音講師引導分享,論及安全文化、安全管理系統、人為表現與限制、工作環境條件等觀念,就是希望與會者經過兩日的精進研習後,都可以帶回去進行擴散學習。 波音公司全球安全暨規範事務北亞區總監 (Director, Global Safety & Regulatory Affairs–North Asia) Thomas Martig 先生讚許台灣的航空安全管理不只符合國際標準更一直走在前端,他感謝民航局提供一個極好的交流平台,讓波音公司與來自各方的專業人士共同探討人為因素在航空安全中的重要性,期待未來能繼續合作,共同致力於提升整個航空產業的安全水準。 民航局表示,此次研習工作坊的成功舉辦,將為我國航空安全提供更為堅實的基礎,也展現了民航局和產業界共同致力於航空安全的決心。

Read More

今年最後一次航海人員測驗開放下載測驗通知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112)年最後一次航海人員測驗昨(八)日起開放下載測驗通知書。 交通部航港局訂於本(十一)月18至19日舉辦112年第四次航海人員測驗,於華夏科技大學(新北市)及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兩試區舉行,並自即日起於交通部航港局航港單一窗口服務平臺MTNet (網址為 https://web02.mtnet.gov.tw/ )航海人員測驗管理系統開放下載測驗通知書。(示意圖由航港局提供) 航港局提示,為使參測人員參測過程順遂,請參測人員自行下載測驗通知書檢視相關測驗資訊,如參測資格為暫准報名者,請於測驗當日第一節應試前攜帶相關畢業證書或學分證明文件至試務辦公室辦理資格驗證。另外,請勿攜帶具通訊、感應、拍攝、記錄功能裝置或設備入場(如智慧手環、手錶、眼鏡、佛珠等),如有疑義請配合監場人員確認及檢查,另本測驗僅可使用考選部公告之國家考試電子計算機之機型,其餘機型(如CASIO fx 350ES PLUS等)皆不得使用。 由於本次航海人員測驗是今年最後一次機會,未通過測驗的考生需要等到下一年度,也請考生注意寬估交通時間提早出門,準備充足發揮實力,交通部航港局預祝所有參測考生考試順利,通過測驗金榜題名,早日開啟航海職業生涯。

Read More

智慧財產局引導研究機構營業秘密管理 促進產學成果商業化

(智慧局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引導法人研究機構健全營業秘密管理,智慧局昨(8)日辦理「法人研究機構的營業秘密管理趨勢與實務分享」交流會,廣邀各界共襄盛舉,期能引導法人研究機構重視並強化營業秘密管理,循序漸進落實保密機制。 智慧局自102年起致力於引導各界對於營業秘密的保護與管理,迄今已推出很多營業秘密保護管理的宣導資料,例如:「營業秘密保護實務教戰手冊」、「中小企業營業秘密保護機制檢核表」及「營業秘密保護宣導短片、懶人包」等,以協助企業建立營業秘密保護管理機制。因近年來各領域的法人研究機構在進行產學合作、技轉及技術授權等商業化活動時,也有類似的營業秘密管理需求,為分享研究機構管理營業秘密實務經驗,智慧局特別舉辦本次交流會。 本次交流會,智慧局邀請到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及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科院),以各自領域的營業秘密管理現況為主軸進行分享,並由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創意智財中心(資策會科法所創智中心)根據國內外推動研究機構營業秘密管理的實務經驗,歸納整理出法人研究機構的營業秘密管理趨勢,供與會人員參考。 交流會由農科院洪良政組長從近年國內與農業有關的智財訴訟出發,強調對於農業領域之研發成果的管理有其必要性。國衛院蔡熙文主任則從強化研發機密保護管理的契機,說明為何需要強化現有的管理,並分享該如何精進管理及落實後續的階段性推動策略。資策會科法所創智中心鄒宗萱副主任則就法人研究機構的營業秘密管理現況、日本推動大學營業秘密管理的經驗及國內有關法人研究機構的營業秘密判決等三個面向,說明營業秘密管理對於法人研究機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聚焦核心管理項目,建立或優化營業秘密管理機制,並提醒法人研究機構應視實際管理情況,決定內部的營業秘密管理推動策略。 智慧局表示,考量法人研究機構的營業秘密管理現況,現階段將引導法人研究機構優先聚焦在文件管理及人員管理,以有效降低產學合作及技轉等商業化活動的洩密風險。未來,智慧局將與各界攜手合作,持續引導法人研究機構完善營業秘密管理措施,期能化作產業研發後盾與企業一同成長茁壯。

Read More

羅海鋒接任太平船務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太平船務宣佈,太平船務(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顧友誼退休,任命羅海鋒接任,並自即日起,顧友誼將擔任顧問一職,直至2024年年初確保高層平穩過渡。(見圖右至左:顧友誼與羅海鋒) 太平船務表示,顧友誼自1995年加入該公司,對太平船務不斷拓展和壯大中國業務具關鍵作用。在他的帶領下,太平船務與中國各主要港口加強聯繫,並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獲得各港口頒發的諸多榮譽。 太平船務首席執行長高瑞澤(Lars Kastrup)代表太平船務全體同仁,對顧友誼長期以來的忠誠服務表示感謝,對中國市場的深刻瞭解以及深厚的關係網絡,幫助太平船務在中國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所展現的意志以及奉獻的精神夠帶領太平船務(中國)公司渡過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內的各種難關和挑戰。太平船務執行主席張松聲也向顧友誼對太平船務所作的重要貢獻表達謝意。 據瞭解,新任太平船務(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羅海鋒,在加入太平船務前任職於麥司克,曾擔任麥司克中國地區多個管理職務,包括銷售總監、客戶服務總監、營運總監等職位。 高瑞澤表示,羅海鋒擁有廿年豐富的高級管理經驗,對中國航運市場的深入瞭解,使他有能力帶領太平船務(中國)公司前行創造未來,期待羅海鋒為公司的持續成長和發展作出貢獻。

Read More

德翔海運蒙德拉輪航靠廈門開通韓國印尼新航線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廈門港消息,德翔海運所屬“蒙德拉”輪(TS MUNDRA,見圖)近日靠泊廈門海天碼頭,象徵著廈門港再添一條連接中國大陸、韓國和印尼主要港口的“一帶一路”新航線,目前廈門港已開通“一帶一路”航線83條。 消息指出,新航線由海洋網聯船務(ONE)、海豐航運(SITC)、德翔海運和南星海運等四家貨櫃班輪公司共同投入四艘船營,該航線沿途靠泊青島、上海、寧波,印尼雅加達港、泗水港及蛇口港,然後從廈門港直航韓國釜山港。 德翔海運“蒙德拉”輪本次在廈門港裝卸作業量超過700TEU,並裝載石材、瓷磚、服裝、鞋帽、花卉等貨物啟程直航釜山港,航程三天左右,較同類型航線有時效方面的優勢,進一步為客戶貨物出運提供便利。新航線的開通還將進一步織密廈門港外貿幹線網路,助力廈門港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國內國際“雙迴圈”樞紐節點。 據稱,依託“一帶一路”倡議、RCEP等核心優勢,廈門港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貨櫃樞紐港,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將對接航運及進出口貿易企業需求,不斷拓展航線網路深化港航合作,完善海外產業服務鏈條,進一步促進運輸和貿易便利化,助力廈門港口高品質發展。

Read More

2023旅展華航長榮昇恒昌星宇虎航獲最佳展館獎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2023 ITF台北國際旅展閉幕,人氣和買氣都超越預期,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灣觀光協會宣布明(2024)年ITF台北國際旅展將於2024年三月一日開放參展單位報名,並於十一月一日至四日在南港展覽館再相見! 閉幕式中頒發ITF台北國際旅展的最佳表演獎、最佳創意獎、最佳人氣獎、最佳永續獎及最佳展館獎,其中最佳展館獎共13名,中華航空、長榮航空、昇恒昌、星宇航空、台灣虎航入榜,國泰航空獲頒最佳人氣獎。(附圖由台灣觀光協會提供) 台灣觀光協會統計,四天展期累計共344,475 人次,較去年成長76.3%,已達2019年的九成。多家飯店集團每日銷售業績破千萬,也有多家旅行社4日累積業績破億元,多家業者表示買氣恢復、甚至超越2019年疫前水準,陸續向主辦單位主動洽詢明年擴大展攤。另今年 ITF也延續熱心公益傳統,與台北捐血中心攜手辦理捐血送門票的活動,在台北十七個捐血點,每250c.c即贈一張門票,共為血庫注入兩百五十萬c.c.熱血。 該協會指出,綜合多家旅行社的銷售趨勢可見,日、韓、東南亞旅遊產品為市場銷售主力,而寒假過年等長假逼近,歐美澳紐等長行程也是熱門選項。近年來,遊輪、河輪積極搶攻台灣市場,場內遊輪行程銷售狀況也十分熱烈。旅展中也有許多高端行程,如頂級鐵道旅、奢華遊輪行程等,都是熱門商品。

Read More

港務公司與英國聯合港口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開啟浮動式風電資源共享基石

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致詞。(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與英國最大港口公司「英國聯合港口公司(Associated British Ports, ABP)」昨(7)日下午於高雄港旅運中心舉辦合作備忘錄簽署典禮,期盼藉由本次MoU簽署,開啟雙方就浮動式風電於港埠基礎設施之資訊交流與經驗分享,進而探討未來業務合作之可能性。 本次合作備忘錄由臺灣港務公司業務副總經理鄭淑惠及英國聯合港口公司離岸風電部門總監Andy Reay代表簽署,臺灣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外交部歐洲司李秀窈副秘書長、英國在台辦事處鄧元翰John Dennis代表及英國聯合港口公司Andrew Harston總監擔任簽署見證人。 英國的港口係由五大港口公司運營,英國聯合港口公司為英國最大港口公司,管理英國21座港口,提供約200,000個就業機會,掌握英國四分之一的海運貿易市場,為能源、郵輪、貨櫃、農產品、汽車、森林產品和鋼鐵產業提供服務。其所擁有的21座港口均鄰近英國主要風場,為各風場開發商提供客製化設施以滿足其需求,如座落在赫爾港(Port of Hull)的西門子風機葉片製造廠;如格里姆斯比港(Port of Grimsby),是全球最大運維港口,支援大多數風場運維服務;如巴羅港(Port of Barrow)為通往愛爾蘭風場的門戶,具有可供SOV船舶停靠的固定泊位,亦有足夠後線土地提供運維設施的建造。為加強雙方實質交流,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於今(112)年7月率隊前往英國拜訪英國聯合港口公司Henrik L. Pederson總裁,針對離岸風電於港口之發展進行經驗交換,並邀請英國聯合港口公司來臺實地參訪。 (左至右)英國聯合港口公司(ABP)Andy Reay總監、Andrew Harston 總監、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外交部副秘書長李秀窈、臺灣港務公司業務副總經理鄭淑惠、執行副總經理王錦榮、投資事業處資深處長黃一民。(港務公司提供) 面對全球因溫室氣體排放造成之氣候變遷及環境急遽惡化,淨零碳排已成為必然的趨勢,而「離岸風電」作為潔淨、環保、可再生的新能源,對減少碳排放及改善空氣品質等各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為能源轉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強調,「港口」在離岸風電產業發展扮演關鍵要角,臺灣國際商港未來如何因應浮動式風電發展所需的港埠基礎設施,為本次簽署合作備忘錄中主要交流重點。 近年來俄烏戰爭膠著,全球升息造成之通膨壓力持續存在,各國經濟發展遲緩,臺灣亦面臨相同情況,因此港務公司除強化本業外,更放眼開拓多角化業務發展,提供與本業相關的多元化服務,並於疫情解封後積極與國外港口簽署合作備忘錄,除期待在港埠業務上有實質上的經驗分享,亦希望藉由業務交流汲取來自世界各國成功的港口行銷及經營策略,透過與國外港口交流,累積經驗提升國際競爭力,朝國際性專業港埠經營集團邁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