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貿網路多元化經營 榮獲TCSA永續報告書金獎及資訊安全領袖獎

關貿網路榮獲2022年度TCSA永續報告書金獎、資安領袖獎,由董事長張陸生席領獎。(關貿網路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關貿網路以多元化發展、落實誠信經營、員工與社會照顧、環境保護、及重視利害關係人權益,榮獲第15屆TCSA永續報告書金獎,另也以嚴格執行資安政策如網路安全、資訊資產、機房環境等各項安全措施獲得好評,再次獲得資訊安全領袖獎,並由工業局長連錦漳親自頒發獎項。 關貿在2021年的永續報告書裡,詳實揭露在利害關係人管理上的績效,包含投資人利益、員工福利、客戶服務、供應商管理及環境保護、社會照顧等各方面,過去兩年也積極參與政府防疫振興專案,提供全民資訊服務,此外,也積極發展B2C(企業對大眾)的服務,如報關委任、醫療支付、雲端電子發票等創新服務,在環境保護與社會照顧部分,每年透過實際行動參與社會公益而獲得肯定。 在資訊安全部分,關貿網路表示2019至2021年間,資安預算成長約50%,主要用於網路安全、資訊資產管理、存取控制安全、機房環境等各項把關,另外也建立「縱深防禦佈署」,強化多層式防火牆,主要抵禦包含DDoS流量攻擊、駭客入侵、高針對性APT攻擊等,達到防禦效果最佳的分層式防護機制。此外也強化資安事件通報及事故處理流程,並通過ISO 27001營運監控及ISO 20000維運品質認證肯定,是客戶安全可靠的資安服務商。 關貿網路表示,公司長久以來重視CSR的落實,近年更因全球趨勢,著重在ESG(環境、社會、治理)原則的實踐,並成立專責內部組織,及聘請專業顧問協助有效執行。未來更期望能以多年的專業經驗,協助廣大客戶導入永續生態圈,透過永續行動上的自我成長與客戶共榮,成為企業永續的標竿。

Read More

交部明年航海節首頒金艏獎 表彰航運業功績與貢獻

交部明年航海節首頒金艏獎。(李錫銘攝)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明(112)年航海節將首頒﹁金艏獎﹂,以表彰航運業的功績與貢獻。 全國船聯會昨(十六)日召開會員代表大會,由理事長張衍義主持,值得一提的是,交通部航港局局長葉協隆親臨致意,並針對業界兩年來配合疫情期間協助國內產業進出口運輸作業,表達交部的感謝與稱許之意。 葉協隆指出,航運業在疫情期間面對全球供應鍊、塞港、船員交換等各方面挑戰,國輪挺國貨維持產業順暢。他談到前述明年航海節將推出﹁金艏獎﹂公告及舉辦說明會週知彰顯航運業及鼓勵航運從業人員,另有關疫情防控下階段(預計下個月)將對登船人員管理進一步放寬,其中專用碼頭檢查在經討論後撤除。

Read More

陽明海運榮獲第15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雙重肯定

陽明海運榮獲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陽明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由台灣企業永續學院主辦之「第15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昨(十六)日舉辦頒獎典禮,陽明海運今年第二年參與「永續綜合績效類」及「永續報告類」評比,參獎成績更加亮眼,從逾400家企業脫穎而出,榮獲「台灣百大永續典範企業獎」及「企業永續報告/運輸業-金獎」,並由陽明海運鄭貞茂董事長代表領獎。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舉辦至今已邁入第15年,透過競賽方式鼓勵台灣企業實踐永續,展現透明治理新高度,由874位專家學者與志工組成之評審團進行公平、公正、透明及嚴謹之評選作業,廣獲企業與社會各界回響。陽明海運本次榮獲「企業永續報告/運輸業-金獎」,顯示其永續報告書在ESG資訊揭露的完整性、可信度、溝通性深受肯定;同時,陽明海運亦勇奪「台灣百大永續典範企業?」,更代著其長期落實公司治理、強化環境保護、實現社會共融、以及供應鏈管理的成績斐然。 陽明表示將全球永續議題以創新方式與公司營運策略結合,除推動航運數位轉型,更持續發展E化服務,使顧客感受到科技帶來之便利性;此外搭配布建智慧船舶,應用大數據分析達到船隊節能減碳之效,2021年碳強度較2008年減少57.38%,提前達成國際海事組織(IMO)2030年降低40%目標;陽明海運在追求提升運輸品質及提升客戶滿意度的同時,也以追求社會共榮的精神,將氣候變遷鑑別風險與機會納入治理策略,並堅持反貪腐與誠信經營政策,不斷強化人才培育及提升員工福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陽明海運不斷推動永續發展藍圖並獲得成效,今年蟬聯第二年獲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肯定,為陽明海運成立五十週年之際更添佳績,未來陽明海運將持續強化永續策略,在邁向下一個半世紀的同時,將永續精神從內而外發揮正向影響力。            

Read More

星空聯盟蟬連WTA最佳航空聯盟

星空聯盟蟬連WTA最佳航空聯盟(星空聯盟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星空聯盟服務品質獲肯定,連續三年榮獲World Travel Awards (WTA)評選為全球最佳航空聯盟。在此之前,星空聯盟洛杉磯國際機場貴賓室也於今年8月舉行的2022年北美地區頒獎典禮上,第三年奪下北美最佳機場貴賓室殊榮。 星空聯盟執行長Jeffrey Goh於領獎時表示:「非常高興能連續三年獲得WTA的肯定,今年適逢星空聯盟成立25週年,也讓這項殊榮更別具意義。星空聯盟成員總計超過40萬名員工,每天為旅客盡心提供安全、便捷的飛航服務,這些獎項肯定他們的付出與努力,此外,我們也感謝旅客持續給予星空聯盟及成員航空公司的信賴和支持。」 World Travel Awards迄今已舉辦29屆,旨在表彰旅遊相關業者的卓越貢獻,年度大獎是根據產業專業人士的評價以及消費者問卷調查結果為依據而頒發的獎項。 World Travel Awards創辦人Graham E Cooke表示:「星空聯盟持續為全球航空產業樹立標竿,非常高興星空聯盟能在World Travel Awards獲得旅遊業者及消費者票選為2022年全球最佳航空聯盟。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幾個月前,極具代表性的星空聯盟洛杉磯國際機場貴賓室也連霸北美地區最佳機場貴賓室。」 除了上述星空聯盟本身所獲得的二項大獎之外,今年還有多家星空聯盟成員榮獲World Travel Awards殊榮,其中有9家航空公司分別入選21個獎項類別,包括全球最佳頭等艙服務,以及最佳歐洲、大洋洲、亞洲、墨西哥和中美洲等地的傑出航空公司,證明星空聯盟的卓越表現獲得旅遊同業和旅客的一致認可。

Read More

長榮航空勇奪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5大獎項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左三)率公司永續委員會團隊出席「2022年第十五屆台灣企業永續獎(TCSA)」頒獎典禮。(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昨(16)日於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之「2022年第十五屆台灣企業永續獎(TCSA)」頒獎典禮中,勇奪《企業永續綜合績效類–台灣百大永續典範企業獎》、《企業永續報告類–運輸業白金獎》,以及永續單項績效之《創新成長領袖獎》、《永續供應鏈領袖獎》及《氣候領袖獎》共五大獎項,由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代表領獎。 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表示:「全球航空業已陸續進入復甦階段,我們預估明年底航班可恢復到疫情前八成左右,在恢復密集航班服務與開闢新航線的情況下,也將持續優化公司對於環境、社會、治理面的各項作為,達成永續飛航、創造正向社會影響力的企業社會責任,朝著建構永續品牌的方向前進。」 長榮航空連續八年參加台灣企業永續獎,每年皆獲獎,今年除於企業永續綜合績效類及企業永續報告類項目獲獎外,更首度一舉囊括三項永續單項績效獎的榮譽,再度獲得業界肯定。 在COVID-19疫情期間,航空業面臨嚴峻衝擊,長榮航空不畏艱難,積極調整營運策略,於國內率先以客艙載貨的創新模式,創造營收的最大化;針對氣候變遷的相關議題,因深知航空運輸產業是減碳的重要推手,長榮航空以「2050淨零碳排放」為首要目標,領先國籍航空公司推出「EVA e-Library」數位圖書館,供旅客將報章雜誌下載至個人行動裝置於飛行時盡情閱讀,大幅減少能源消耗。 長榮航空長期推行各項節油措施,如機隊現代化、航機減重、運航作業效率提升及航機維修等,參考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提出的減碳策略,追求優越的燃油效率。長榮航空亦將「永續航空燃油」的使用列為未來最重要的減碳行動,並持續厚植永續供應鏈管理架構,盼透過與供應商間更緊密合作,鞏固供應鏈網絡,使得企業永續經營再創佳績。 長榮航空致力企業永續不遺餘力並屢獲佳績,提供全球資本市場信用評比、風險評估的「標普全球企業永續評鑑(S&P 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CSA)」10月21日也公布評鑑結果,長榮航空在全球35家受評鑑之航空公司中取得第2名的佳績,相較於2021年進步1個名次,肯定長榮航空企業永續治理績效,實現永續飛航的企業社會責任。

Read More

運研所:海運美西航線今年總航線數 較2019年成長近2倍

運研所召開座談會探討疫情前後全球貨櫃海運定期航線變化(運研所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昨(16)日召開「國際海運資料庫座談會」,針對新冠疫情前後全球貨櫃定期航線之變化概況,與海運專家學者進行座談,透過數據解析,掌握貨櫃海運市場的具體變化,同時簡介運研所海運資料蒐集應用概況,了解產官學研界之資料分析需求。出席單位包括交通部暨所屬相關機關(構)、海運業者及其公協會、國內海運相關系所等。其中根據運研所比較美西航線,今(2022)年的總航線數幾近2019年的2倍。 運研所比較2017年到2022年各年Q2的航線資料,疫情期間遠東-美西、遠東-美東、遠東-地中海、遠東-北歐航線等主要航線的數量皆有增加,尤其是美西航線,2022年的總航線數幾近2019年的2倍。此外,這些主要航線的平均靠港數、平均船型、航線平均船舶數等均有降低,也是新冠疫情期間的重要特徵。除了具體數據的變化,運研所進一步深入解析航線的組成,發現新增航線多為非航商聯盟航線,投入的船舶多較聯盟航線為小、派船週期也跳脫傳統每週1班的模式,顯示疫情期間應對驟增貨量的主要是非聯盟航線,非聯盟航線服務的啟閉單純快速,小型船靠港的彈性也大,確為航商因應市場變化的利器。 運研所長期蒐集全球貨櫃海運航線數據,並邀集海運專家學者進行充分討論,每年都會就當年度貨櫃海運的重要變化提出報告,俾提供交通部及部屬航港相關單位能迅速且精準地掌握國際貨櫃定期航運趨勢,進行政策的評估分析。每年年終並會舉辦座談會,向政府相關單位、產業及學術界介紹資料分析的成果,藉此與各界交流,並蒐集業界的分析需求,精進資料分析的實用性,讓我國的海運政策規劃能力更為堅實。

Read More

臺諾友好!諾魯總統率團訪臺 交流港口經營管理

(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諾魯共和國昆洛斯總統昨(十六)日率團親訪臺北港與台灣港務公司交流港口經營管理技術。 諾魯共和國總統昆洛斯(Russ Joseph Kun)率該國各部會及駐臺大使館等官員十四日訪臺,繼會晤蔡英文總統後昨日在外交部駐諾魯大使館大使王海龍、禮賓處處長李志強的陪同親率訪問團參訪臺北港,由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及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高傳凱率隊接待。 基隆港務分公司表示,諾魯訪問團以交流港口經營管理技術為主要拜訪目的,選定臺北港作為港口參訪標的,希望能藉以提升該國港口的設施服務效能、營運績效及永續發展。 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指出,港務公司所經營的臺灣七大國際商港,總貨物裝卸量在去年超過 七 億 五千萬噸,創下公司成立以來的新高。該公司於 109 年即與諾魯海事暨港口管理部曾簽訂合作備忘錄,後續雙方將就諾魯港口的營運作業、人才培訓等議題進行合作。 諾魯共和國昆洛斯總統致詞時表示,建設先進國際海港是該國遠大的夢想。希望臺諾兩國能在 109 年所簽的備忘錄架構下,持續進行合作,由我方協助構建諾國在港口營運、人員培訓等方面的能力。昆洛斯總統並帶來具該國特色的木雕獨木舟,致贈予港務公司作為紀念品。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回應表示,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後,囿於 Covid-19 疫情影響,尚未進行實質交流。 據稱,台灣港務公司預計下(十二)月派員至諾國參訪,就其目前港灣建設進度進行了解,再配合其港埠需求,擬訂相關人才培育課程計畫。歡迎諾國後續派遣人才前來臺灣,共同交流學習,並實地參觀港務公司轄管的 7 個國際商港及2 個國內商港。 諾魯訪問團於籌建該國新港區以來首次訪臺。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高傳凱,以臺北港空照圖向訪問團介紹說明臺北港的發展歷程、經營管理情形及未來展望。隨後,港務公司考量該國新港區規劃有貨櫃碼頭及貨櫃場,特別安排諾魯總統昆洛斯一行人前往參觀臺北港貨櫃碼頭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的臺北港貨櫃儲運中心,供諾魯港務局作為經營的參考。 在臺北港參訪活動中,諾魯昆洛斯總統相當期待雙方未來在港口營運及人才培育方面的交流;港務公司亦將展現具體行動,以協助友邦建立先進國際海港。諾魯訪問團參訪臺灣港口的行程圓滿落幕,並為後續雙方就港口經營管理技術的交流及人才培訓的合作拉開序幕。

Read More

萬海致力ESG實踐 攜手營建署預計植樹40萬棵

萬海航運董事長陳柏廷(前排右)和營建署署長吳欣修(前排左)舉行植樹造林簽署(萬海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董事長陳柏廷和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吳欣修昨(16)日於陽明山國家公園,舉行植樹造林養護專案意向備忘錄簽署儀式暨首植活動。本次活動,邀請企業合作夥伴出席見證簽署儀式,參與首植活動,共同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建置稀有母樹園,保存北臺灣極具特色之樹種。 萬海航運表示,環境保護是該公司的經營理念之一,氣候變遷已成為人類共同的挑戰,根據研究,植樹可以減緩氣候變遷,保護生物多樣性。萬海航運自2022年起推動「萬海造樹海,共創新未來」植樹造林養護計畫,承諾在臺灣這塊美麗的土地長期植樹造林,以實際行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萬海與營建署的合作計畫,將於8個臺灣國家(自然)公園與都會公園植樹護林 ,包括陽明山國家公園、臺中都會公園、台江國家公園、高雄都會公園、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金門國家公園等。植樹範圍遍及台灣各個角落) ,共種植約40萬棵樹木,預計每年可以吸收約4,800噸的二氧化碳,約等同於12座大安森林公園。營造臺灣生物多樣性之基礎環境,守護海岸林,減緩大都會區溫室氣體排放並調適暖化。 萬海致力於實踐ESG永續經營,連續5年入選「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以實際行動回應全球氣候變遷,目標以 2008 年為基準年,2030 年可超越法規標準,達到船隊減少 50% 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同時,全船隊使用成本較高的低硫燃油,以減少營運對環境的衝擊。 未來萬海將持續造林,落實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各項永續發展目標,援助國內外的弱勢團體,傳遞希望與善的種子,共同朝向萬海設定的永續目標邁進,與社會、環境共好共榮。

Read More

施耐德助力!福特六和工廠落實數位轉型智慧製造

施耐德電機助力,福特六和未來將持續穩定升級,落實智慧製造目標。(施耐德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能源管理數位化十年有成,施耐德電機助力福特六和提升能源效率、節能減碳,福特六和未來將持續穩定升級,持續推動工廠數位轉型,落實智慧製造目標。 台灣汽車市場主要品牌福特六和汽車在台深耕邁入第50年,因應近年生產成本提高與ESG浪潮,福特六和與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領導者法商施耐德電機攜手投入智慧製造,並在生產流程中部署EcoStruxure Power電力系統解決方案監控用電數據、改善能源效率,同時藉由數位化資料提前掌握問題,節省人力與時間。福特六和運用工業物聯網(IIOT)技術為打造智慧工廠奠定堅實基礎,進而提高成本競爭力、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福特六和在台灣銷售的車款大多由中壢工廠生產,目前每年約生產2.5萬輛。與大多數業界工廠相同,過去福特六和採用「手抄數據」的傳統方式產出報告。但隨著工廠規模擴大、器械眾多狀況下,數據涉及範圍與數量相當龐大,難以對接下游使用端,導致無法精確整合報告、分析工廠的整體效益。同時,近年全球局勢動盪與ESG趨勢,因應生產成本提高與減少整體碳排等挑戰,福特六和期望找到平衡成本、用電效率亦同時兼顧環境發展的解決方案。因此福特六和需要創新的數位工具輔助,精準蒐集、監控並管理能源品質,方能從「電」下手優化成本,落實永續經營。 福特六和自2012年起率先引進EcoStruxure Power電力系統解決方案,藉由部署施耐德電機的先進讀表/電表(PowerLogic(tm) ION7650與PowerLogic(tm) ION9000),福特六和運用數位化技術與自動化科技解決過去人力蒐集數據的情況,顯著提升資料精準度,為邁向工業物聯網奠定良好基礎。同時,福特六和也是採用能源供應管理軟體EcoStruxure(tm) Power Monitoring Expert(PME)的先鋒。 施耐德指出,PME升級除了提供更精確的電費計算、全新使用者介面、增加定時寄送報告等功能外,也讓福特六和將電力監控系統推展至更廣泛的生產端,並整合第三方軟體與模組帶來多元應用,讓廠區運作效率更上一層樓。 福特六和汽車廠務工程部經理楊政達表示,世界局勢變化與環保意識提升,讓汽車製造業面臨能源成本提高與降低碳排放等挑戰。在台灣,製造業是用電大戶,隨著環境愈加嚴苛,更加重視能源管理與效率。 施耐德電機服務事業部總經理洪志賢則稱,隨著政府減碳政策的推動,許多台灣製造業都面臨與福特六和汽車相同的課題,即為在工廠規模日益擴大的情況下,如何透過數位化工具,精準掌控用電效率,在控制用電成本的同時達成減碳目標,落實永續經營。 展望未來五年規劃,福特六和將持續推動廠區數位轉型,致力將更多設備串連EcoStruxure Power電力系統解決方案,以利廠務人員高效管理廠區的電力運作,並快速解決突發能源問題。

Read More

台船承造海巡署彰化艦交船台中艦命名下水

(台船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昨(十六)日舉辦承造海洋委員會海巡署一千噸級巡防艦首艘彰化艦交船暨第二艘台中艦命名下水聯合典禮。 台灣國際造船為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艦隊分署建造六艘一千噸級巡防艦,首艘CG1001彰化艦上(十)月27日完成驗收,並於昨日於基隆廠舉行交船,另第二艘CG1002台中艦亦同日舉行下水。聯合典禮儀式由台船公司魏正賜總經理及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許靜芝副署長共同主持,第二艘台中艦特別邀請海巡署許靜芝副署長夫人黃惠敏女士命名與擲瓶,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洪宗熠副執行長觀禮致詞。 (台船提供) 新造一千噸級巡防艦滿載排水量2167噸,船身全長:98.5 米、寬:13.2米、深:7.6米,船速可達24 節,相較過去1000噸級巡防艦更長、更大,耐浪性更強,同時也具備夜間海上搜救能力,在海象風浪5級狀況時可持續且有效供直升機緊急起降;另配有新式衛星寬頻網路系統,能提升各艦與陸基通訊與即時資料的交換。 武器系統方面,搭載中科院開發之鎮海武器系統,取代40快砲,該系統射程約10公里,可裝載42枚2.75吋火箭彈,負責水面近戰防禦任務,對射距內目標具威嚇與攻擊的能力。系統具備遙控與集火模式射擊,搭配熱顯像系統,以及選用夜間照明彈,可強化海上嚇阻及夜間搜救效能,全天候擔負船艦警戒任務,降低人員臨戰風險,節省人力操作。 (台船提供) 為強化蒐證及搜救能力,該艦設置夜視系統,可於惡劣海象下執行全天候監視作業,另配有飛行甲板,可供空勤總隊直昇機起降,進行人員運補及傷患後送等作業。本艦同時配備4支水平射程達120米之高壓水炮,在東北季風期間海象惡劣之海域執行護漁及查緝走私偷渡等勤務,可有效打擊越界作業之漁船,提升我國海域執法與護漁能量。此外, 該艦左右兩舷配有兩艘最高航速35節的警備救難艇,可從母艦放下執行救援及緝私任務,有效提升我國海域執法與護漁能量,更兼具執行海上救難任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