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務署進口快遞貨物簡易申報雲平臺建置 12月25日辦理訊息交換平臺切換演練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配合關務署進口快遞貨物簡易申報雲平臺建置,訂於113年12月25日(星期三)12時20分至13時20分辦理訊息交換平臺切換演練。 本次作業期間,關港貿XML訊息交換暫停(即B2G通關、簽審申辦訊息)。暫停服務時間:113年12月25日(星期三)12時20分。參與機關G2G簽審申辦訊息交換、會辦與查證訊息交換、批次檔案交換,維持正常服務。演練完成,將立即回復系統正常服務,並發布恢復通知。

Read MoreRead More

山東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口岸增至五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訊息,山東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口岸增至五個。 山東省公安廳表示,山東新增濟南、煙臺、威海稱三個國際空港口岸,魯省實施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口岸已經增加到五個,新實施的外國人過境免簽停留時間,由原來的72小時和144小時統一延長為十天、240小時過境免簽。今年以來山東各口岸入出境外國人共計148.6萬人次增長61.1%,其中通過過境免簽、口岸簽證等便利政策入境外國人數量增長92.3%,利多政策帶動來魯外國人數量顯著提升。 據稱,過境免簽的外國人可在山東全省行政區域內停留居留,同時可前往全國其他23個適用政策的省份規定地區停留活動。目前山東已構建起"覆蓋山東,輻射沿黃,直達中亞、南亞、歐洲"的國際交通大樞紐。此外,山東省內高鐵高速成環運行,實現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內一小時通達、省內各地兩兩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三小時通達,為外國人跨省跨市活動提供快捷高效的交通保障。 目前青島膠東、濟南遙牆、煙臺蓬萊、威海大水泊國際機場和青島海港客運口岸等五個口岸設立了臨時入境許可手續辦理專區,實現過境免簽人員"點對點"精准引導、"面對面"專區辦理。山東還啟用新版口岸出入境邊防檢查現場標誌,便利外籍旅客在口岸快速辨識、準確獲取相關資訊,提高通關效率,增強通關體驗。 魯省升級優化'外國人入境卡自助填報終端',外籍旅客使用智慧手機即可前端自助填報個人資訊,實現'即到即檢'。邊檢機關在入境口岸現場設立"入境旅客服務站",提供景點預約、手機卡辦理、移動支付等一站式服務,提高外籍旅客來華在華便利度,助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Read MoreRead More

陽明海運新闢印度至西北歐航線ISE明年二月啟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宣布新闢印度至西北歐航線ISE,該航線預訂明(2025)年二月五日啟航。 陽明海運積極開發新市場,鑑於印度強勁的經濟表現且為全球快速成長的大型經濟體之一,該公司新闢印度-歐洲航線(India Ocean Express,ISE)提供往返印度、斯里蘭卡及巴基斯坦至西北歐各港的貨櫃直航運輸服務,深耕印巴次大陸往返歐洲市場,並提供客戶更多元、可靠穩定的優質貨櫃運送服務品質。 ISE航線將於2025年二月五日啟航,首航船名及靠港序如下: - Hyundai Oakland/V133W (ETA Karachi: 5th February 2025) - Hyundai Oakland/V133E (ETA London Gateway: 16th March 2025) ISE航線將繞行好望角,依序靠泊喀拉蚩(Karachi)-哈吉拉(Hazira)-孟德拉(Mundra)-那瓦舍瓦(Nhava Sheva)-可倫坡(Colombo)-倫敦門戶港(London Gateway)-鹿特丹(Rotterdam)-漢堡(Hamburg)-安特衛普(Antwerp)-喀拉蚩(Karachi)。 航線資訊請參考陽明海運公司網站(www.yangming.com)或洽詢陽明海運當地辦公室。

Read MoreRead More

臺北港埠斥資近13億領航綠色港口 打造智慧建材轉運樞紐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投資臺灣事務所通過9家企業擴大投資臺灣,包含臺商回臺方案的亞東綠材、台北港埠,以及中小企業方案的新科智慧物流、鼎耀食品、淞暘興業、見得行公司、偉宏興工業、總盈汽車、漢泰科技。截至目前「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611家企業超過2兆4,499億元投資,預估創造15萬8,413個本國就業機會,其中「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有328家企業投資約13,372億元,帶來 9萬682個就業機會;「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有201家企業投資約5,879億元,創造2萬8,537個就業機會;「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則已吸引1,083家企業投資約5,249億元,帶來3萬9,194個就業機會;後續尚有46家企業排隊待審。 台北港埠專注於船舶貨物裝卸、水淬爐石研磨加工與物流倉儲等業務。為因應市場需求與環保趨勢,公司計畫斥資近13億元於臺北港區增建爐石二廠,專注於再生爐石粉的研磨製造。該廠將採用液化石油氣(LPG)潔淨燃料及智能化設備,優化生產流程並提升能源效率。新廠區將設置太陽能板、使用低碳排設備及循環回收等促進再生能源利用,深耕綠色建材產業,推動低碳永續發展,致力成為全球領先的物流與環保企業。 新科智慧物流:提供智慧倉儲物流服務,主要客群以醫藥(材)業、生鮮食品及食材等。公司於110年通過第一案中小企業投資方案,為因應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變化,並擴大自由貿易港區的倉儲和服務能力,決定再加碼投資第二案,於臺北港智慧倉儲物流園區打造多溫層智慧專倉,總投資金額逾12億元。此專倉將整合AGV智能搬運設備、AIoT物聯網冷鏈溫控、WMS智能倉儲管理系統及數據化管理平台,提供高效、安全的物流服務。臺北港的地理優勢結合智慧物流園區建設,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智慧倉儲與物流服務領域的競爭力。 臺灣循環經濟產業的先驅-亞東綠材,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再生PET產品,廣泛應用於食品包裝材料和高性能運動服飾。全臺灣每年消費的寶特瓶超過50%由亞東綠材回收再利用,在環保和產業價值鏈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公司於109年首度申請中小企業投資方案,鑒於對永續環保發展的使命感,亞東綠材將再申請第二案,持續投資逾3億元於桃園觀音廠區,進行回收產能的改造升級。因應AI人工智慧潮流,此投資將全面更新電控系統,導入智能挑瓶機與智能片分選設備,實現製程數據化與生產優化。此外,此案將導入綠電及能源管理系統,致力成為全球綠色製造與永續發展的標竿企業。 鼎耀食品及其關係企業作為大臺北地區唯二獲得禽肉部分的CAS優良農產品認證廠商,更通過HACCP、ISO22000及ISO50001等多項國際認證,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心的食品選擇。為因應市場需求增長,公司將投資逾4億元於新北產業園區建設新廠,引進自動化包裝、分切設備及X-RAY篩選異物等設備,全面升級生產技術與食品安全標準。同時,鼎耀食品整合自研的「鼎耀互聯網 (DY IoT)」技術,也積極升級AI系統,將加速推動無人搬運車與電動貨車的測試與應用,進一步強化智慧化運營。為響應永續節能政策,公司亦導入智能溫控調節設施,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為食品產業的永續經營樹立標竿。 淞暘興業專注於商標紙與環保無塑紙包材的開發與製造,具備豐富的塗佈技術與生產經驗。公司積極推動循環經濟與ESG永續發展,研發的高阻隔無塑紙產品,符合全球減塑趨勢,並已進入量產階段。淞暘興業計畫投資近1億元於彰化鹿港彰濱工業廠區擴增產線,導入ERP及RPA系統,並增購高效能塗佈機與分條機,全面提升生產效率與技術,以進軍海外市場。新設備將採用節能設計與伺服變頻系統,以達到節能減碳之目的。未來,淞暘興業將持續投入環保材料的研發,推動無塑紙在多元產業中的應用,致力成為全球綠色包材的領航者。 見得行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鑄造材料買賣、合金進出口貿易及倉儲物流,並已通過ISO9001及鄧白氏企業認證,展現其卓越的產業競爭力。為啟動綠色轉型計畫,公司預計投入逾9億元於彰化縣鹿港鎮新建廠房。此次投資將建立新型鑄造環保材料開發,引進智慧化系統,並專注於再生材料的利用,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此外,廠區將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推動綠色能源的使用,進一步降低鑄造業對環境的影響,實現經濟與生態永續發展的雙贏局面,也提升見得行在綠色製造領域的競爭力。 專注於盤元線材專業的加工廠商-偉宏興工業,致力於提供鋼鐵、工程建材、工業材料與車用螺絲等多元產品,並通過ISO 9001品質管理認證,成為業界信賴的合作夥伴。為推動經營轉型,公司於高雄市梓官區投資近2億元設立新廠,發展高質化精緻鋼品,並增設合金鋼產線,導入自動化機械設備,透過即時生產控制系統,串聯全廠設備與ERP系統,達到產業智慧化升級之目的。新廠亦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引進節能燉爐,進行碳盤查作業等節能減碳措施,邁向智慧化與綠色化的嶄新里程碑。 臺灣前三大綠能電動巴士製造商-總盈汽車,憑藉每年超過200輛的生產力及高達98%以上的車輛運行妥善率,深受客運公司與政府單位的信賴。為響應政府推動「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公司宣布將投資逾7億元於臺南市永康區新建第五廠區,新廠將導入自動噴塗機器人、MES智能車間系統及ERP整合系統,以提升生產產能和產品品質。此外,廠區設計採用綠建築材料,並使用節能標章等設備。公司在提升技術與產能的同時,也助力臺灣綠色交通與能源轉型發展。 漢泰科技專注金屬表面處理加工服務,其核心服務涵蓋熔射、硬面焊接等專業技術,位居市場領導地位。公司致力於提供高品質、低污染的表面處理技術,也獲得ISO 9001、ISO 45001及ISO 14001等多項認證。為永續經營並開發先進表面處理技術,公司將於臺南市關廟區投資近3億元擴建新廠房並增購智慧機械設備,導入智慧化技術,協助客戶提升效率並應對全球市場的挑戰。為了達到節能減排之目標,亦在新廠房頂樓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並回收生產過程中產生之金屬合金粉末、廢砂材、廢鐵等,減少製程中的碳排放與資源浪費,朝永續經營前行。

Read MoreRead More

陽明海運董事會核定展開船舶布建計畫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董事會上週(12/20)核定展開船舶布建計畫,因應該公司營運船隊汰舊換新與業務推展。 陽明海運召開第400次董事會,針對陽明海運現行營運船隊汰舊換新與業務推展需要,決議展開新世代船舶布建計畫,以取得至多13艘8,000 TEU至15,000 TEU級全貨櫃船依內部程序辦理後續作業。 該公司指出,陽明海運以提供客戶完整及高效率之全球運輸服務為核心,持續優化航線布局並致力於提升船隊競爭力。本次應中長期業務穩健發展需要,陸續展開新世代節能船舶布建規畫,汰換現行營運中船齡超過廿年之5,500 TEU至6,500 TEU級距貨櫃船,強化核心航線營運優勢;另為呼應氣候變遷行動,新船布建將有助於陽明海運未來得自主配合法規與技術條件執行減碳規畫,透過綜合評估節能技術發展及市場潔淨能源取得之實務作為,落實逐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強化企業經營韌性、提供全球客戶更環保運送服務之目標。

Read MoreRead More

洛港前11月櫃量增近19%今年將再達一千萬TEU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洛杉磯港上(十一)月份貨櫃量較前(十)月回落,但比去(2023)年同期增幅仍近19%,累計一至十一月櫃量與年櫃量一千萬TEU目標僅一步之遙。 洛杉磯港務局統計,該港十一月份櫃量為 88.43萬TEU比前月的90.5萬TEU回落,但比去年同月櫃量仍增15.86%,以櫃量結構來看,當月進口重櫃佔45.81萬TEU比去年同月增加19.12%,出口重櫃12.41萬TEU增加11.06%,空櫃量30.2萬TEU比去年同月增幅為13.17%。 統計指出,洛港累計一至十一月櫃量達937.57萬TEU,比去年同期年增18.87%,該港曾在2021年突破一千萬TEU(1067.76萬TEU),2022及2023年連續兩年櫃量下滑,今年因政經情勢丕變轉趨回升。按前十一個月櫃量及目前單月櫃量水準來看,該港今年全年櫃量估計將再達一千萬TEU。

Read MoreRead More

大陸China Travel升級過境免簽全面放寬優化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China Travel"升級,過境免簽政策全面放寬優化,中共移民管理局宣佈即日起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10天),新增21個口岸至60個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過境免簽的外國人可以在24個省(區、市)允許停留活動區域內跨省域旅行。 中共移民管理局表示,綜合考量各地文化旅遊資源、交通基礎設施、外國人入境旅遊需求等因素,進一步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以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過境免簽政策適用省份從19個擴展至24個,其中新增或擴大實施九個省份;政策適用口岸從39個增加至60個,增幅54%。放寬優化後,政策適用區域既有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區等國家重點發展區域,又有旅遊資源富集、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獨特等人文地理特色鮮明的地區。 據稱,新增五個省份為山西、江西、安徽、貴州、海南。山西古建古跡多,江西陶瓷馳名中外,安徽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區域,貴州世界自然遺產豐富,海南正在建設開放水準最高的自由貿易港。與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相比,此次政策調整最大特點是允許跨區域通行。一方面方便外國遊客合理規劃行程,跨省多地進行旅遊、商務等活動,另一方面輻射帶動各地共用旅遊資源、形成規模效應,提升開放水準、發展外向經濟。 目前中國已與25個國家實施全面互免,對38個國家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對54個國家實施過境免簽政策。此次放寬優化後,過境免簽政策可有效與區域性免簽、單方面免簽、互免簽證等互相協調、梯次互補,更好服務高水準開放和高品質發展。 另據統計,今年前十一個月大陸各口岸入境外國人2921.8萬人次,比去(2023)年同期激增86.2%,其中通過免簽入境1744.6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23.3%,適用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來華外國人數量則增132.9%。

Read MoreRead More

關務署佈修正進口船舶卸貨准單與特別准單核發程序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關務署佈修正「進口船舶卸貨准單與特別准單核發程序」第二點、第三點,並自即日生效。 進口船舶卸貨准單與特別准單核發程序第二點、 第三點修正規定 二、下列情形應事先申請特別准單: (一)於海關辦公時間外起卸貨物者。 (二)船邊免驗提貨或船邊驗放作業者。 (三)卸存貨物於貨棧、貨櫃集散站或轉運他關區貨櫃集散站、科技產 業園區、科學園區、農業科技園區、自由貿易港區者。 (四)船舶裝載危險物品或因航行上之阻礙須停泊外港卸貨或其他正當 理由,須將所裝貨物全部或一部卸入駁船或卸下碼頭或翻艙者。 (五)其他應由海關特別派員押運及監視辦理者。 三、卸貨准單核發及特別准單申領程序如下: (一)連線運輸業者依第一點申報進口貨物艙單資料,透過通關網路傳 送海關,經邏輯檢查通過後,電腦自動將卸貨准單或特別准單 (含進口貨櫃清單)訊息通知運輸業者,並一併通知相關之連線 貨棧、貨櫃集散站或轉運他關區貨櫃集散站、科技產業園區、科 學園區、農業科技園區、自由貿易港區。 (二)未連線運輸業者依第一點申報進口貨物艙單資料,應以書面申請 書向稽查或倉棧單位申領卸貨准單或特別准單,經審核文件無訛 後,將卸貨准單申請書及特別准單申請書有關資料(不含進口貨 櫃清單)先由經辦關員代為鍵入。其餘核發手續與前款規定同。 (三)稽查或倉棧單位得依運輸業者申請,列印卸貨准單或特別准單含 進口貨櫃清單,經註明「押運」或相關事項由關員簽章後,交由運輸業者簽領,憑以辦理卸船進儲作業。

Read MoreRead More

我海空自貿港區前十月貿易量超過去年全年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我海空自由貿易港區貿易值屢創新高,今年前十月貿易量則呈現回升,並超過去(112)年全年貨量水準。 交通部統計顯示,海空自貿港區貨量自106年跌破一千萬噸,111年跌破五百萬噸(434.9萬噸),去年回升為474萬噸,今年一至十月累計量已達483.9萬噸,除比去年同期增加32.44%,且超過去年全年貿易量。 各港前十月貿易量仍由台中港居首,係以371.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35.49%,亦超過去年全年總量360.2萬噸,其次是高雄港8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三成(+29.72%),也超過去年全年貨量85.1萬噸,兩其次是台北港21.8萬噸年增近百分之七(+6.97%),桃園空港值高量不大,前十月累計量2.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25.74%。

Read MoreRead More

海攬公會通過優良從業人員選拔辦法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十二月十九日召開理監事會,由理事長翁堯賢主持,會中提案通過公會2025年「優良從業人員選拔辦法」。並訂於明年1月2日公告周知,1月23日受理截止,為期三週。 遴選條件包括以下幾個面向:(一) 專業能力:個人學經歷、專業證照、在職進修、公會課程或研習參與等。(二) 工作績效:負責專案或問題解決實例、流程制度改善或業務實績。(三) 從業精神:客戶服務評價、內部協調與外部整合、工作效率掌握。(四) 人才培育:協助公司內部教育訓練或同儕經驗分享傳承。(五) 社會服務:公益事務參與或個人落實環保舉措等。 會中也通過六家新入會,包括:弘益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毓榮國際聯運有限公司、雲略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瑞羿國際通運有限公司、宏滔有限公司、美商奧威物流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