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員總工會:因應淨零減碳 期政府輔導船員相關訓練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海員總工會秘書長黃洪齊出席第70屆航海節記者會談到,為因應國際海事組織(IMO)在2050年提出的淨零排放政策,船員必須要滿足國際公約訓練,尤其2025年開始有大量雙燃料船舶交船,該會多次向交通部航港局報告,期能讓我國船員有此訓練以符合國際公約,希政府輔導船員相關訓練。 另外該會提出,一年來重要會務成果包括會員專業訓練:為協助船員及時參加專業訓練,該會與中華航業人員訓練中心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合作加開工會三合一複習專班,統計受訓為145人次。該會將以滾動方式調查會員對專業訓練需求,並與訓練機構協調,以加開自費班協助船員。 其他還包括該會為瞭解國際海事訊息,掌握最新國際海事動態,參加國際有關海員會議,及會員品質教育課程多元化,船員薪資調整,登輪訪問,會籍清查工作,執行會務系統電子化等。

Read More

航港局前進2024台北國際夏季旅展來去跳島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迎接夏日旅遊旺季,交通部航港局將於本(七)月12-15日前進2024台北國際夏季旅展。 航港局表示,本次夏季旅展主辦單位是台灣旅遊交流協會,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澎湖輪海上嘉年華,以澎湖輪作為「來去跳島TAIWAN Hi」主題館主要意象,結合多家航運業者,共同推出豐富的藍色公路級海洋觀光遊程。展點在臺北世貿一館 「來去跳島藍色公路」主題館B618展區,歡迎民眾共同參與現場活動。 航港局說明指出,現場除了提供50組的免費船票以及17組旅展限定優惠,也祭出在「來去跳島TAIWAN Hi」消費滿500元,就有機會抽到Dyson、Philips、Tokuyo及洗脫烘滾筒洗衣機等家電好禮。旅展期間邀請業者與民眾分享藍色公路的行程特色,亦有多場有獎徵答、扭蛋互動及填寫問卷換濾掛咖啡包等豐富活動。

Read More

全國船代會:2024航運發展一個願景兩個隱憂 需政府關愛眼神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船務代理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啟洋10日在航海節記者會中,沒有人預測到2020年到2022年之間因疫情封鎖卻推動了航運的巨浪。2023年第4季到現在,因紅海危機以及巴拿馬運河航道壅塞另一波高潮逐漸醞釀,這也完全跌破所有專家的眼鏡。上一波繁榮退潮後,大家提出很多對於航運發展的檢討改進的想法及方案,尚未完全消化,但新的議題已經開始蔓延,因此對2024年希望提出一個願景,提醒有兩個隱憂。 一個願景:2024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絕對是AI的開發,及未來廣泛的運用。這也讓以往討論航運業務執行必須科技化、數位化顯得的已經顯得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台灣是AI中樞晶片製造的中心,又是AI發展得重鎮,運用AI開發及執行航運業務,理應得心順手,甚至能引領風潮,作為全球航運的指標。發展得方向不僅只有船舶航行運作可以受惠,其他相關項目玲瑯滿目,比如引航作業、港區船舶進出安全監控、碼頭作業、港代申報單證審核以及相關文件製作,甚至碼頭堆場物流作業配置進行,想像若能結合AI技術,為航運開啟另一片天地,應該不會僅是夢想。從高雄第7貨櫃中心開始全面自動化,到航運業務結合AI的成熟運用,漫長的路上,政府的政策協助,學術及研究單位的投入開發,以及AI業者實體製作產品的配合運用,缺一不可,否則這條路將更遙遠。 2項隱憂,必須重視:如何由環保的議題更積極走向炭中和以及碳權交易,過去大家倡議正視環保議題,在國際社會揭櫫2050年淨零碳排(Net Zero Emissions)的目標下,已經完全無法滿足需求。炭中和的議題讓碳費從概念化為鈔票,讓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全球約3%的海運業首當其衝,如何兼顧減碳與維護競爭力,已經是全世界航運業被迫必須面對。航運相關產業諸如港口、碼頭、陸運、物流、倉儲等等看來無法置身事外,除了必須朝向減碳目標外,更需積極規劃是否有可能產生炭權提供航商更大助益並提高競爭力。反之,若無法讓港區及後線物流作業符合炭中和條件、甚至無法提供低碳、永續能源或有效綠色能源補給船舶,這將是未來發展的隱憂。 航運發展需要關愛的眼神:海洋覆蓋全球超過70%,國際重要物流運輸的運作直到目前航運是無可取代,被海洋環繞的台灣更是無可避免的需要航運來連結全世界。但是政府及社會對於航運的發展感覺是理所當然,無需特別的關懷。當港口業務帶動港區開發後,往往是航運必須犧牲以成就都市發展。當航運發展陷入膠著,也難見振興政策突破困境。 航運業雖產業對國家貢獻不若人後,但卻被嚴重忽略。航運人才凋零流失,非只有海員嚴重缺乏,陸地上從業人員需求也難以補足。近年來所謂科技行業當紅一枝獨秀,服務業又以金融當道,年輕人對於航運多數是陌生。1980、1990年代以前業者可以篩選最優秀最頂尖的人才投入航運、國際物流,但現在卻難以吸引新血投入。人才是產業發展得根本,產業的興衰,可由年輕人的投入見微知著。航運發展產業推動的能見度目前烏雲蓋頂,急需政府重視鼓勵,若能撥雲見日,必能蓬勃發展。 黃理事長強調,永遠不放棄夢想是航海人與生俱來的DNA。也是為了夢想,航海人永遠執著航向偉大的航道。期待所有熱愛航運的人士繼續努力,迎接未來每一波的高潮。

Read More

招商輪船東南亞行銷中心在新加坡揭牌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招商輪船東南亞行銷中心在新加坡揭牌,包括招商輪船總經理王永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參贊康伊明、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副局長Kenneth Lim、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會長譚志勇、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新加坡)公司總經理李少林出席並為行銷中心揭牌。 王永新揭牌儀式中致辭表示,全球貿易產業鏈供應鏈格局正朝著區域化、本土化、多元化等方向加速調整和重塑,作為全球貿易的重要一環,國際海運經營模式、市場格局也將隨之發生變化。供應鏈環節縮短,節奏加快,快速回應客戶需求,貼近市場前沿,更加直接地服務客戶將成為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招商輪船應勢而變,積極搭建全球行銷體系,加強跨國運營和抵禦風險能力,落實招商局集團"精耕東南亞"戰略,在東南亞地區通過以新加坡為平臺、視窗的行銷中心,構建區域化服務網路,輻射RCEP重點發展區域,增強服務客戶的核心功能。 譚志勇表示,得益於經濟高速增長、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及優越的人口條件,東南亞地區已成為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的重要區域,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市場裏,中資企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為區域經濟的發展與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希望招商輪船通過東南亞行銷中心的成立帶動中國與東南亞之間的航運體系及整個區域經濟再上新臺階。 李少林則強調,一直以來,中石油國事與招商輪船在油品運輸、LNG運輸、散貨運輸、燃料油購銷和船舶代理等多個領域均有深度合作。未來希望與招商輪船在進一步加強現有業務聯繫的同時,積極推進數位化發展,持續探討碳交易及綠色減排方面的交流,在穩鏈、強鏈的要求下,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促進雙方業務的全方位拓展。

Read More

因應艙位趨近疫情時 陳木枝建議提早訂艙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前任理事長也是公會常務理事陳木枝,十日出席航海節記者會中表示,因為紅海危機船舶繞經好望角,空船率不到百分之一,運價調升類似像疫情時,為因應艙位緊張趨近於疫情,期業者提早訂艙,像是提早一個月訂艙。 陳木枝也提到,針對淨零碳排,所新增的成本支出,船東可能會提早轉嫁到客人, 貨主也應提早因應。

Read More

陽明:LNG具備技術與市場供應鏈成熟度泊靠港口供應無虞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針對外界有關該公司建造五艘LNG動力雙燃料全貨櫃輪質疑及誤解指出,LNG燃料為法規認可之替代燃料選擇之一,具備技術與市場供應鏈成熟度,可在主要貨櫃船泊靠港口供應無虞。 陽明表示,該公司建造五艘LNG動力雙燃料全貨櫃輪係配合中長期事業發展計劃及國際減排法規趨勢後決定,LNG燃料為法規認可之替代燃料選擇之一,具備技術與市場供應鏈成熟度,可在主要貨櫃船泊靠港口供應無虞,另依Alphaliner 統計資料顯示,全球前十大航商替代燃料現成船及新船訂單中,LNG動力雙燃料全貨櫃輪佔比超過六成,亦有其他航商加訂LNG船舶訊息,可見LNG仍屬船舶替代燃料主要選項。 陽明因應LNG動力雙燃料全貨櫃輪造船計畫,已積極洽詢有LNG船舶管理經驗的外部單位協助公司進行岸勤海勤人員相關培訓,另有關船員法定IGF code取證訓練部分,目前已有國內海事專業學校具備開班訓練資格,均可強化未來船員操船之專業性及安全性。

Read More

貨櫃儲運事業協會:建議政府建立港航物流產業系統平台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貨櫃儲運事業協會理事長林炯炘於航海節記者會,針對航運業發展指出, 為協助整體航港物流作業順遂並成為供應鏈夥伴最堅強的後盾,提升整體國際港航物流產業競爭力,該協會積極參與政府各部門、調研機構及各相關產業鏈公(協)會針對貨櫃集散站、貨櫃碼頭實務運作進行相互討論、協助法規修法,與建立有利於港航物流產業的系統平台,攜手提升共榮共贏的經營環境。 為提升貨櫃集散站作業效率,該協會於航港座談會建議櫃場應逐步朝向電子化、數位化及智慧化邁進,建立航港資訊大平台以迎合時勢所需,提高櫃場整體作業效率。針對本專案,現由航港局委由調研機構進行「我國航港資訊整合與數位化發展架構之研究」之研訂航港產業數位化發展指引,刻正進行專家(含公協會)訪談及企業問卷調查瞭解自身數位化情形,藉由分析找出後續業者可執行之關鍵行動方向,結合政府資源(如交通部航港局、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財政部關務署等)共同推動航港數位化,以達到航港物流的營運效益、強化貨櫃碼頭、櫃場之資訊安全,增加整體服務品質作業,以因應國際競爭力。 針對其他與工作環境安全及節能減碳議題,該協會相當重視人安,於內部定期、定時提供職安署或各地縣市政府舉辦之職業安全衛生講座資訊,除依法完成相關時數訓練外,加深從業人員對職業安全之認識與認知。節能減碳部份該協會與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商業研究院均有緊密鏈結,定期提供相關講習課程,如近期商研院舉辦一系列「2024年商業部門減碳人才培訓班」,以鼓勵業者透過實體上課或是視訊課程一起掌握碳市場與ESG議題的最新趨勢。

Read More

台驊受惠貨量與運價同步增長上半年營收增近七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驊國際控股公告今年上半年營收報告指出,該公司累計一至六月營收達新台幣114.9億元,年增近七成(+69.41%)。 台驊分析稱,海運四大航線運價六月續漲26%至35%,遠東至美東40呎櫃運費達9,945美元,同時海運外溢效應湧現,運能移轉至空運及鐵路運輸,四大事業群營收帶動台驊控股六月營收達新台幣26.97億元,較前(五)月續增24.92%,與去(112)年同期比較年增率達一點五倍(+150.09%),創下近兩年新高,累計上半年營收年增69.41%。 台驊表示,紅海地緣政治問題造成航線繞行非洲成為常態,港口硬體設備不足及船隻調度問題產生的塞港效應日趨嚴重,同時美國、歐盟及南美洲等紛紛對於中國電動車、鋰電池及太陽能相關等產品加徵25%~100%不等關稅措施,迫使進口商提前拉貨建倉庫存,帶動遠東區出口貨量激增,海運事業部營運受惠貨量與運價同步增長效應下,六月份營收達新台幣16.67億元,月增38.14%, 年增200.85%,創下今年來新高水準。 空業事業部受到海運外溢效應與市場電商需求持續暢旺下,六月營收達新台幣5.31億元,年增115.90%,持續站穩五億元關卡。中國電商快速崛起,跨境直郵的模式引發航空貨運運力激烈的競爭,加上旅遊業需求大幅增加,空運貨運運能出現短缺,促使六月份空運運價較去年同期上漲40%;產業供應鏈在海運塞港、缺櫃與高運價等多重變數壓力下,部份運輸自海運移轉至空運,加重整體空運運能供給呈現吃緊狀態,推升整體空運營運表現。

Read More

施耐德運用AI加值數位服務EcoCare助力客戶管理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領導者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運用AI加值的數位服務EcoCare,助力仰賴電力營運業務的客戶管理重要資產,包括依靠電力營運的工廠、運輸服務和辦公室,進而幫助企業維持良好營運狀態、組織績效及品牌聲譽。 施耐德指出,如同智慧手錶幫助人們追蹤健康狀況,該公司AI加值的服務能協助企業更有效地管理電力資源。 施耐德電機推出EcoCare服務讓用戶得以透過端到端的數位平台全面掌握設備運作狀況,且廣泛適用於配電設備、模組化資料中心、單相UPS等場域。EcoCare更運用創新的軟體內部模組技術,提供設備維護與優化的建議,幫助客戶提高電力系統效能,改善整體能源管理,以打造更高效、更安全的營運環境。 過去企業仰賴例行維護,透過人工檢查電力系統。由於例行檢查難以即時發現問題或風險,企業便開始導入感測器來搜集數據,而感測器讀取到異常數據時會發出警報,藉此更即時地發現問題,並降低破壞性停電的發生率。然而,感測器仍然只能對問題做出反應,無法預測問題。因此,施耐德電機基於製造電子設備的豐富經驗、對元件運作與問題原因的深入了解,運用專業知識開發複雜的模型來模擬與分析情境,以提供客戶電力系統運作狀態的準確洞察,並減少人工檢查的需求。 EcoCare的預測分析就像是客戶電力系統的智慧手錶,幫助用戶隨時對異常和變化保持警覺,並透過提前預警、提早發現問題,在問題變得嚴重前,就先迅速地解決。這使企業不再只能被動反應,而是能主動積極地採取動作,將設備維持在健康、穩定的狀態,進而減少停機,同時最大化營運效率與安全性。 施耐德電機AI長Philippe Rambach表示,導入AI加值的服務,意味著更少的故障、更長的設備壽命,同時能降低維護成本,並減少員工風險,如同智慧手錶為健康照顧帶來新境界。這不僅需要更多的數據,也涉及到更深入的洞察,以及積極運用洞察提高管理與維護電力系統的效率。 隨著新挑戰不斷出現,AI的重要性在未來幾十年將會持續增加。同時,世界正朝著淨零碳排邁進,人們將越來越依賴電力,但使用再生能源會使電力供應變得更加複雜和不穩定。此外,增長的需求、更極端的天氣也將是電力系統的挑戰。在此情況下,AI將成為幫助客戶優化能源使用和實現永續的關鍵力量。施耐德電機目前正在探索生成式AI帶來的機會,以開發更多創新服務。

Read More

多重因素影響貨櫃船閒置量降至疫情以來最低水準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受地緣政治局勢、旺季提前以及運能瓶頸等多重因素影響,貨櫃船閒置量降至疫情以來的最低水準,港口擁堵則創下18個月新高。 據Alphaliner數據,隨著全球對貨櫃船運能需求持續飆升,閒置船舶數量已降至自疫情以來最低水準,今年上半年閒置的噸位僅佔貨櫃船隊的0.7%。 Alphaliner指出,隨著4000 TEU以上的船稀缺,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和明年交付的大型船舶的前期固定數量大幅增加。儘管當前的需求激增在很大程度上由短期因素驅動,如好望角繞行和提前的旺季貨運,但這反映了航運公司認為蘇伊士航線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恢復。此外,儘管面臨眾多地緣政治挑戰,全球經濟表現優於預期導致貨運量高於預期。 據海事機構Linerlytica稱,全球港口擁堵達到十八個月來的高峰,60%的船舶在亞洲等待靠港,截至六月共有超過240萬TEU的船在錨地等待,而與疫情期間不同的是,這次不是因居家消費者的購買熱潮塞港,而是船舶繞道非洲避開紅海導致船期大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