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遊南投 走訪摩摩納爾瀑布

南投摩摩納爾瀑布底下感受水花飛濺如煙似霧的舒爽。 (中華旅行社提供) 記者邵英傑/台南報導  南投摩摩納爾瀑布像女子般柔情動人,加上秋意漸濃染紅濁水溪上的水生蕨類,猶如大自然的神奇彩繪;遊客也可在武界之泉相伴相下,欣賞涓絲美景並體驗布農風情。中華旅遊推出「南投摩摩納爾瀑布台灣紅日月潭紅茶廠一日遊」等行程,諮詢電話(0六)二二六九四六一,關鍵字中華旅行社 LINE ID:0975316512。  「南投摩摩納爾瀑布台灣紅日月潭紅茶廠一日遊」,十月二十七日出發。走訪有百年老樹、茶園步道的紅茶廠。換搭接駁車往南投摩摩納爾瀑布,位於濁水溪源頭;仁愛鄉法治村武界部落,思源吊橋、武界水壩及栗栖溪綠水橋,儼然現代桃花源。  「國境之南~九棚鼻頭大草原秘境一日遊」,十一月十日出團。行程安排參觀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傘架客家聚落及酒香花園伯公區,中午享用特色風味餐,午后由導覽員帶領走訪鼻頭大草原,有台灣最大的沙丘海岸、特色草花植物及砂頁岩地質。並登上一望無際的滿洲鄉最高的大草原,太平洋海天一色盡收眼底。  「苗栗馬拉邦山賞楓健行一日遊」,十一月十七日出團,泰雅族語馬拉邦為山容壯麗之意,造訪古道賞楓踏青,賞遊台灣櫸母樹林以及石壁,登高眺望雪壩聖稜線及高山連峰的遼闊與壯麗及大湖草莓故鄉巡禮。  「南投台大梅峰農場一日遊」,十二月十五日出團。此區為台大實驗林場,海拔兩千餘公尺,屬溫帶型氣候,讓旅客親身遊歷桃花源及高冷蔬菜及溫帶花卉果園藝作物等景觀。  「南投奧萬大森林賞楓二日遊」,十一月廿三日出團,第一天安排搭船遊日月潭湖光山色,涵碧樓步道巡禮及伊達邵原民商圈。第二天暢遊台灣楓葉的故鄉,位於萬大溪流域的南投奧萬大森林區,有全台最大的楓香純林,深秋楓紅及金黃落羽松美不勝收,奧萬大吊橋楓情萬種,台灣藍鵲特有種及冠羽畫眉穿梭林間。

Read MoreRead More

<生活休閒>純樸靜謐悠閒 與美濃有約

 黃昏下來到高雄美濃文創中心,漫步永安路老街,映入眼簾的是連成一線的美濃舊橋、搖籃咖啡;霞光與散步的行人,靜謐地對話,老橋散發著慢活、迷人采姿。隨著昏色漸沉,燈光點亮了夜色,說著美濃純樸、美麗的故事,也向旅人招手。 圖與文/記者鄭惠仁 高雄美濃文創中心為巴洛克建築,已成美濃文化新地標。美濃文創中心 在地文化新地標  建於1933年的原美濃警察分駐所與日式宿舍,2008年列為歷史建築。經高雄市政府投入一億七千餘萬元進行美濃中庄歷史空間整建改造工程,打造在地文化新地標「美濃文創中心」。 高雄美濃文創中心的搖籃咖啡,以古樸典雅裝飾,襯托建築之美。 2018年高雄客委會委託薛伯輝基金會經營,在原美濃警察分駐所設置搖籃咖啡,以文學、藝術、音樂為主軸,並提供旅遊相關資訊。日式宿舍則闢成惠如小屋,是小孩子教育學習與親子成長的空間。  薛伯輝基金會為完成甘惠忠神父在台南市學甲區興建「伯利恆早療暨融合教育中心」的心願,2014年起發起募款活動,集合近四千人的力量,於2018年3月完成壯舉,讓愛的教育在此萌芽。接著再把愛的力量擴及美濃,搖籃咖啡已成高雄打卡新景點。  巴洛克式建築的美濃文創中心,散發著迷人、典雅的氣質,走進搖籃咖啡,濃濃的咖啡香悠然地說著歷史故事,也襯托出建築之美。古樸雅致的桌椅和獨特的杯具,與身體接觸剎那,有著心靈悸動,不禁發思古之幽情。  「搖籃咖啡」以文學為底蘊,要讓文學像種子一樣,向下扎根,讓生活中的藝術、美學開花結果。室內陳列著各式各樣書籍,並不定期期舉辦藝術文化展,啜一口咖啡,悠閒地進入書香與藝術中,美就此孕育而生。  原美濃警察分駐所周邊有槍堡、防空洞、警報鐘塔,八角窗、洗石子圓柱式建築特色;對面就是美濃溪,溪畔永安路為「開庄大街」。庭院內一棵百年老茄苳,有如守護神,護衛著老建築。 開庄大街永安路 看見產業創意活力  走出搖籃咖啡,迎面而來的是美濃舊橋,散步老橋,有如進入時光隧道,從溪畔的渡船口遺跡,依稀可見橋上車來人往,渡筏穿梭的情景。老橋的橋面狹窄,2004年美濃鎮公所為保護學童安全,南北橋頭各設置禁止車輛通行的墩柱「保橋護童碑」,當年為猴年,柱上立著母猴懷抱小猴的石雕,成了特有景點。 橫跨美濃溪的舊美濃橋,有著居民打拚的歷史軌跡,所立的猴抱子石雕更有濃濃的愛。 美濃依山傍水,典型的農業村落,也是南部客家文化中心;走進巷弄,會立即被門楣寫有西河堂、濟南堂等堂號的客家建築所吸引。部分老屋庭院仍留有古井,雖已不用,但依稀可見村民汲水的辛勞與忙碌。老人家親切的問候,純樸與人情味寫在臉上。  緊鄰美濃溪的永安路19巷是美濃最早的商圈,南柵門渡船口的石碑仍保留著。而美濃著名的「百年公井」就位在永安路19巷,這兒曾是庄民汲水飲用的主要水源;雖已功成身退,但仍完整保留著,有著飲水思源的教育意義。 美濃永安路是開庄大街,隨著年輕人回鄉創業,逐漸成為文創街。 藍染是早期客家村的產業特色,美濃更是台灣藍染的重鎮,如今雖已凋零,但70多年歷史的「錦興行藍衫店」仍佇立在老街上。由第三代傳承了國寶級藍衫師傅「景來師」的精義工法,製作客家最具特色的藍衫。  早期商店林立的永安路雖已不復前,但漫步在老街上,看到了產業的創意與活力,「果然紅農藝生活」、「濃夫生活」、「美濃啖糕堂」都是高雄客委會的「客家文創人才留美培力計畫」所輔導成立的文創商店。 美濃保有典型農業樣態,水圳是人文特色之一。 「果然紅農藝生活」集結返鄉青年和文創資源,讓遊客體驗農耕生活、藝文創作和食農教育。「濃夫生活」為有機店,除了設有小食堂,也是小農的展售平台,並且有DIY手作教育。「美濃啖糕堂」則是麵包店,食材多取自在地。水蓮是美濃的特色農產,啖糕堂就以水蓮作出這裡才吃得到的水蓮起司吐司、水蓮脆餅與味噌水蓮麵包。 菸葉廠懷古趣 美濃窯有藝思 美濃窯內圍牆與房屋牆壁,用陶藝創作,構成迷人的陶壁藝術。 由文創中心向外延伸,有美濃湖、黃蝶翠谷、民俗文化村、客家文物館等景點。早年美濃曾是菸葉之鄉,但隨著環境的變遷,菸葉種植走入歷史,獨留民生路的私人菸葉烘焙廠讓人憑弔,遙想過去燒柴烘焙的繁忙景象。知名的美濃窯藏身在鄉間小徑旁,從圍牆、餐廳、廁所到工作室牆壁均以陶藝創作,而成陶壁公共藝術;徐風送爽中都能感受到濃濃的藝術味,各式各樣的陶藝作品,就如靈光乍現,觀賞中有著滿滿的收穫。 美濃曾是菸葉之鄉,隨著菸葉種植走入歷史,尚存的菸葉烘焙廠,具有歷史意義。 說起美濃,最熟悉的就是客家粄條、油紙傘,來美濃除了大啖粄條的美味,也應走入巷弄感受客家文化迷人一面。水圳多是美濃環境特色;沿著水圳而走,思想前人的拓荒與開墾,圳水滋潤了農田,也細說著小鎮的過去與未來。

Read MoreRead More

<生活休閒>五榖米飯糰 兼顧健康美味

 只需簡單的步驟就可以吃到健康的五榖米飯糰。 (記者盧萍珊攝)現代人為追求健康又怕胖,常將白米飯改成五穀雜糧或是糙米,成為三餐的主食,但因五穀米缺乏黏性,吃起來的口感不如白米飯,讓不少人卻步,其實只要多一點巧思,就能將營養的五穀米變成口味多變的飯糰,兼具色、香、味,讓人口水直流,愛上養生飯糰。  西港區農會指出,製作五穀米飯糰很簡單,所需材料有五穀米、乾香菇、豬絞肉、紅蔥頭、蘿蔔乾、海苔片;調味料有醬油、胡椒粉、鹽、糖。首先將買來的五穀米洗乾淨後,浸泡一個小時後,放進電鍋煮熟備用,接著將乾香菇泡水,蘿蔔乾也要洗淨,皆切成小塊狀。  鍋中放入沙拉油,待油熱後放進切好的紅蔥頭,等到香味飄出後,再放進豬絞肉、香菇,炒香後再放進蘿蔔乾,接著再放入醬油,再加入糖、鹽調味,就成為飯團的內餡。煮好的五穀米飯盛出後,先將飯攤開,放進炒香的內餡,再把內餡包裹好,外面以海苔片包起來即可。  飯糰的尺寸大小可依家人的需要做調整,內餡也可以改為家人喜歡的菜肴,建議也能放些蒸熟切成小塊的地瓜,取代內餡添加的糖,讓整個飯糰更為高纖,吃起來的口感更佳,喜歡吃蛋的民眾也能加些煎好的蛋皮,讓飯糰飄出陣陣蛋香。  其實手作養生飯糰很簡單,不僅隨手可帶著走食用,加上炎炎夏季胃口不佳時,來顆販糰也能輕鬆解決一餐,還可以吃到健康。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Read More

<生活休閒>總爺藝文中心 新舊藝術交融

 總爺藝文中心的老樹綠色隧道,是遊客拍照的最愛。(記者林相如攝) 老樹、老建築、變化萬千的裝置藝術與大片的綠皮草地,建構出總爺藝文中心的迷人魅力。尤其假日親子在草地上野餐、追逐嬉戲,呈現中心假日親子的悠閒畫面,讓總爺藝文中心成為知名的休閒景點,也讓百年的老糖廠,搖身一變成為大家休閒賞藝文的好去處。  ↑總爺藝文中心的大草原,是假日親子休閒的好去處。 (記者林相如攝) 位於麻豆區的總爺藝文中心,原為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總社、麻豆總爺糖廠的所在,占地三十七公頃。園區內的建築為三級古蹟,從日據時期落成到現在,紅磚、木造的建築,保留著日據時期的風情,也成為觀光名勝。  總爺藝文中心走進入口處,就可見一棟紅磚建築,建於西元1912年,格局四方且裝飾相當簡潔,現為藝文展覽空間,不定時會有藝文作品的展覽。而招待所是木造的兩樓建築,原本是總爺糖廠的員工俱樂部,其建築調和主辦公室的紅磚建築,擁有的歷史價值相當高。  總爺藝文中心的紅樓,是總爺糖廠的主辦公室建築,如今是藝文展演空間。(記者林相如攝) 園區內有一條長一百多公尺的綠色隧道,樟樹和茄冬樹相間的美景,釋放特殊氣味的芬多精,讓人放鬆心情。至於大草皮,則是現今總爺藝文中心最夯的親子共遊場域,尤其老樹散布其間,成為最佳的遮陽場域,假日總有不少親子到此放上野餐巾,席地而坐,聊天話家常;小朋友則在一旁嬉戲,加上中心安排的具有特色的展售攤位,讓大草皮成為假日最熱鬧的地方。  另外大草地旁的休閒茶坊,三五好友來此品茗閒聊,享受清風徐徐吹來的舒服感,欣賞遊客的穿梭,怡然自得。而園區內四處可見的現代裝置藝術與日式風味的古早設施,讓總爺藝文中心呈現新舊藝術創作的交融,也讓人回味無窮。 …

Read MoreRead More

<生活休閒>新黑天鵝入住 新營天鵝湖添活力

 新的黑天鵝入住後,新營天鵝湖水上生態變得更生動活潑。 (記者翁聖權攝) 新營天鵝湖今年五月再度放養黑天鵝後,每天下午都有民眾帶著小孩子到湖畔散步、運動,還有情侶在湖邊柳樹下談天,細看黑天鵝悠遊於水面的美景;更有不少婚紗業者將黑天鵝視為象徵「婚姻幸福」的吉祥動物,帶著即將步上紅毯的男女前來拍婚紗取景,天鵝湖儼然成為生態觀光以及談情說愛的聖地。  新營天鵝湖親水公園於前市長李宗智時代完工後,因湖中並沒有天鵝,公所二00八年從彰化種畜繁殖場購入兩對黑天鵝,以讓天鵝湖名實相符,但所放養的黑天鵝與綠頭鴨,不是病死就是被野狗咬死。二0一四年學甲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捐贈一對澳洲黑天鵝,由前區長張睿民放養到天鵝湖,但公的黑天鵝不知何故失蹤,只剩一隻母黑天鵝形單影隻。  為了不讓母黑天鵝孤單,現任新營區長魏文貴今年五月十二日自學甲頑皮世界迎娶三隻黑天鵝與六隻紅面鴨、八隻綠頭鴨,全部放養到天鵝湖。三隻新黑天鵝與紅面鴨、綠頭鴨等禽隻的入住,讓天鵝湖水上生態變得更生動活潑。  此外,天鵝湖廣大的湖域也造就豐富的魚類生態,如大肚魚、鮕呆、七星鱧、蝦子、泥鰍等種類繁多,而眾多魚類生態常常吸引鳥類前來覓食,如麻雀、白頭翁、五色鳥、夜鶯、白鷺鷥等都是這裡的常客,喜愛生態觀光的遊客,不妨來此休閒娛樂。 (記者翁聖權)

Read MoreRead More

<生活休閒>走訪一畝田 看到百草皂

 由護理長轉身成皂達人的王麗斐,要發揮台灣農業更多附加價值。 (記者張淑娟攝) 為守護更多人健康的護理長王麗斐,徵得父親同意將兩分地的番藷田變身成香草的「一畝田」,紫蘇、艾草和左手香是主角,兩年來還有許多因緣際會來的百草,全成了王麗斐手下的香草皂,有芫荽、鳳梨、荖葉、啤酒、積雪草等應有盡有,初估已近三百款,是難得一見的百草皂園地。王麗斐說,給皮膚最好的呵護,讓她樂在皂的一畝田裡。  位在麻豆區和下營區台灣首府大學附近的「一畝田」,數十年來一直種著番藷,四年前王麗斐遇到了手工皂,了解到皂對身體皮膚的重要,就辭去了護理長全心投入手工皂之中,為了種無毒的香草做為手工皂的素材,王麗斐獲得父親的同意,將原本兩分地的番藷田交付予她去運用,王麗斐除了種番藷外,還種了艾草、薄荷、左手香、紫蘇、馬鞭草、積雪草、茶樹、巴龍參、尼基羅和永久花等廿多種的香草植物,並將種植的乾燥成粉,並研製各式茶包,為植物找到更高的附加價值,最常見的就是製成手工皂。  王麗斐的手工皂慢慢獲得肯定,讓她更有信心運用台灣各種作物來製皂,更有農民主動找上門,不採柚只採柚花給王麗斐做柚花皂和精油等,甚至還有靈芝也來到一畝田,王麗斐熬了十四小時,再蒸餾純化,今年紅文旦柚也成了佳釀。王麗斐表示,希望自己以香草和各農產品研製出的各式產品,能為農民創造出另一商機,同時也將無毒的產品嘉惠更多民眾。  由於王麗斐以手工皂為主角,她更不怕麻煩的將所取得的各項植物和作物都變身成手工皂,每一塊皂還有屬於自己的故事,烏龍茶皂和阿里山金萱茶皂就是一段好姻緣,住在阿里山的和住在鹿谷茶鄉的兩名年輕男女結成連理,伴手禮就是在地的茶葉,王麗斐特將其兩地的茶葉聘禮變身成手工皂,此外,連檳榔葉都成了皂,走訪一畝田真的可以大開眼界,看到百草皂。  除了皂之外,透過蒸餾方式也取得各種香草和植物的精油,或者透過乾燥也研製成各式茶包,王麗斐表示,台灣的農業相當精彩,各種作物都有其很好的價值,但缺少的是有心人去用心加工,所以希望自己能為農民盡點力,若能有更多研發,可以提高農業附加價值,也是為農民的生計找到更好的出路,如今香草園每週末假日開放,希望更多民眾來認識台灣精彩的作物附加價值。 …

Read MoreRead More

<生活休閒>國三關廟服務區 享受烘焙樂趣

  國道三號關廟服務區北站引進羊駝,在固定時間供遊客拍照。 (記者黃文記攝)走一趟國道三號關廟服務區,您將會有不同於到其他服務區的感受,沒有人擠人的壅塞,卻有意想不到的輕鬆寫意,可以體驗烘焙樂趣,還有機會和可愛的羊駝互動。  經營關廟休息站的南仁湖企業最近結合台南在地鳳梨與酪農產業,打造具歡樂童趣的風格,以「嬉遊關廟」為創意主題,衍生南北二站的「鳳梨遊趣館」與「酪農遊牧場」,並與南台灣知名烘焙業者聯手打造專屬國道的Pan手感觀光工廠,要讓旅客享受烘焙樂趣。近期還引進超萌的羊駝提供民眾近距離觀賞拍照。  南仁湖企業指出,關廟服務區是國道三號最南端的休息站,也是中南部遊客到高雄、花東旅遊會經過的休息站。為了擴充休息站的服務功能,剛設置不久的Pan手感觀光烘焙工廠位於服務區北站一樓休息大廳內,a,可以讓遊客觀賞麵包的製作過程;「Pan胖達小學堂」不定期會舉辦鳳梨酥的手做DIY課程,現場及網站都開放預約,讓您旅遊南台灣之餘,獨享烘焙樂趣。  國道三號關廟務區與南台灣知名烘焙業者聯手打造專屬國道的Pan手感觀光工廠,要讓旅客享受烘焙樂趣。 (記者黃文記攝) 為了與在地產業的結合,觀光工廠取材於關廟的鳳梨與柳營的鮮乳,打造來關廟服務區必吃、必買的關廟服務區限定銷售的「鳳梨吐司」、「鳳梨歐包」、「鳳梨羅宋」、「鳳梨餐包」、「鳳梨金磚吐司條」以及「鳳梨蛋糕」等,現場二樓休息大廳的南台灣物產館專區還販售關廟三寶的鳳梨、竹筍、關廟麵等衍生商品,提供多樣化的在地特產。  在關廟服務區內,還有多個主題特色館,包括「種子愛旅行」、「鳳梨故事館」、「酪農遊趣場」、「觀光烘培工廠」、「3D跨越橋」、「晴天創意築夢坊、秀格樓」等亮點。縱使不是出遊經過,只要有空,市區民眾也可走一趟關廟服務區,會有另類的休閒感受。 (記者黃文記)

Read MoreRead More

<生活休閒>台江學園 矗立煙波水草間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行政中心暨遊客中心位於鹽水溪出海口右側,保留原始海埔地特色。(台管處提供)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行政中心暨遊客中心保留原始海埔地的特色,採高腳屋建築設計,特殊構造被評選為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綠建築,吸引不少遊客朝聖,彷彿置身國外度假村的感受。  台灣第八座、也是第一座由地方主導催生的台江國家公園,新行政中心又名為「台江學園」,由曾榮獲內政部傑出建築師獎的郭英釗操刀規劃,以「高腳屋」形式,搭配特殊建材「蚵殼磚」來打造,將建築興建在魚塭之上,營造「煙波之上,水草之間」的意象。  台江學園添加人文歷史、美學和綠建築元素,保留台江既有聚落紋理去塑造內部巷弄、以台灣傳統建築「埕」為設計概念,打造出可與周邊社群互動的場域,進行文化上的傳承跟交流。台灣「綠建築標章」歸納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等四大範疇,台江學園符合綠建築九項評估指標,包括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採內綠建築、汙水垃圾改善及水資源雨水回收再利用,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綠建築。  「台江學園」採高腳屋建築設計,吸引不少遊客朝聖。 (記者陳治交攝)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以「台江濕地學校」推動濕地環境教育,將台江特有的濕地生態、歷史人文與漁鹽產業,轉化成各種型態的教育課程及活動,讓「漁夫、蚵農變身講師;魚塭、船筏成為教室」,營造國家公園成為充滿驚喜的戶外學習場域,以質樸的在地風貌與文化,傳達人與環境真切的情感,從體驗與行動中,一起來保護環境。  台江國家公園擁有魚塭、廢棄鹽田、泥灘地、河口沙洲等多樣濕地,孕育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其中鹽水溪及嘉南大排下游的鹽水溪口濕地,緊鄰四草濕地,每年秋冬之際有鷸鴴、雁鴨及黑面琵鷺、反嘴鴴、高蹺鴴等候鳥在此度冬。 (記者陳治交)

Read MoreRead More

<生活休閒>得記桂花酸梅湯 生津止渴

 安平區得記中藥行幫人代煮的桂花酸梅湯。(記者陳銀全攝) 夏天來杯飲料,讓人透心涼,不過安平區得記中藥行為免小孩喝太多含糖飲料,研發出桂花酸梅湯,得記中藥行說,加了桂花的酸梅湯,味道更特別,可以生津解渴,冬天時,還可以加入薑。  得記中藥行一直研究漢方飲料,民國一0四年時,以觀光文化角度導入中藥房經營,以傳統中藥古法泡製的概念,並用現代化方式煮法,推出桂花酸梅湯。得記中藥行說,當初因為看到許多小朋友喝太多的含糖飲料,為免影響健康,因此研發桂花酸梅湯。  藥行表示,酸梅湯用的是烏梅,不是話梅或一般酸梅,這樣才能熬煮出口味,但若煮太久,味道容易跑掉。桂花只能用沖泡,不能用煮的,這樣才能完成美味的桂花酸梅湯。目前得記中藥行也有幫人代煮桂花酸梅湯的服務。  得記中藥行說,桂花酸梅湯需要冰過才好喝,可生津止渴且消暑、解油膩,其中又以冰霰狀時最為好喝。桂花酸梅湯一年四季都可飲用,為免冬天時喝太冰,還可加入薑,讓身體覺得暖和,民眾也可自行加入檸檬、羅漢果等,嘗嘗不同的味道。 (記者陳銀全)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