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健康論壇 陳建仁盼強化疾病防治網

 中央社/台北20日電  台灣全球健康論壇今天登場,副總統陳建仁表示,台灣是全球衛生體系重要成員,盼和各國分享台灣經驗強化疾病防治網;衛福部長陳時中也說,盼透過此論壇建立更友好的國際關係。  衛生福利部、外交部舉辦的「2019台灣全球健康論壇」今天登場,今年以「如何邁向永續、安全與健康的21世紀都市生活?」為主題,共有來自33個國家、83名講者官員及國內各領域專家近1500人參與,陳副總統與會致詞。  陳副總統表示,目前許多傳染病已不分國際,位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台灣不僅是醫學重鎮,也是全球衛生體系重要成員,希望與各國合作、分享台灣經驗,建立更全面的疾病防治網路。  陳時中指出,這個論壇10多年來參與的專家學者逐年增加,今年更創下最多參與人數紀錄,並且首度與環保署合作探討環境與健康議題,進一步擴大論壇影響力,建立更友好的國際關係。  衛生福利部表示,根據世界銀行資料顯示,2007年全球生活在都市的人口首次超過人口總數的50%,2018年更已逾41億人、占人口總數的55.3%,因此都市環境的品質將對公共衛生產生日益重要的作用,包括廢棄物處理、安全用水、衛生設施和傷害預防等問題,也和貧窮、健康等議題息息相關。  為協助全球面對都市化帶來的挑戰,聯合國頒布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第11項目標「促使都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即涵蓋永續發展的交通運輸系統、安全與可負擔住宅、具包容性、一體性以及可永續發展的定居規劃與管理、強化綠色空間等。  衛福部指出,期盼透過這次論壇由健康、環境的觀點切入,探討如何以現有資源建立更健康的都市環境,展現跨國界、跨部會、跨專業聯手打造地球健康與實踐生命健康的理念。

Read MoreRead More

柯文哲簽書會 粉絲漏夜排隊搶頭香

 台北市長柯文哲廿日下午至政大書城出席簽書會,民眾熱情響應。 (記者王勗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台灣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出版新書「生死之間」,於全台舉辦簽書會,最後一場坐落台南政大書城。廿日下午柯文哲現身書店,許多支持民眾也出席響應,粗估超過兩百名民眾到場,甚至有粉絲漏夜排隊搶「頭香」。柯文哲也分享人生態度,展現親和力與民熱切互動。  柯文哲於廿日下午出席簽書會,立即引發粉絲的熱情歡呼,柯文哲表示,新書《生死之間》從自身卅年外科醫師的歷程到投身政治的心路歷程,於搶救生命的開刀房中,面對生、死是每天的家常便飯。  柯文哲表示,在卅年治療經驗中,不論成功、失敗抑或生離死別,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對人生應該秉持認真、快樂的積極態度全力以赴,即便面對挫折與打擊,也不能失去對人世間的熱情。  柯文哲指出,擔任外科醫師卅年來,在生死關頭搶救也並非戰無不勝,以自身專精的葉克膜來說,雖然救回車禍重傷的邵曉鈴、失去心臟十六天的病患,甚至幫因急性呼吸窘迫症心肺衰竭的病患撐過一一七日並康復。但其中也不乏失敗的案例,醫生固然有治療成功的喜悅,卻無可避免要面對病人很可能死亡的無奈。  柯文哲透過新書自我剖析生命的意義,體認成功、失敗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學會勇敢並看淡,在生死之間只求盡心盡力、問心無愧。  柯文哲強調,《生死之間》是自己從行醫到從政反省與紀錄,許多醫療問題,出自醫生不再對病人的痛苦覺得不安;種種社會不信任,則源自當為政者不再對人民的痛苦覺得愧疚。也期許讀者都能夠勇敢面對挫折,認真、快樂度過每一天。

Read MoreRead More

住宅火警 1女命喪3樓陽台

 記者鐘敏綺/高雄報導 高雄市苓雅區廣東一街二十日下午三時二十五分發生住宅火警,二十五歲女子送醫不治死亡,起火原因正由消防局火調人員調查中。  發生火警的苓雅區廣東一街三十六號住宅,係一棟三樓建物、四樓加蓋鐵皮,消防局一一九救災救護中心獲報,計派遣苓雅等消防分隊二十一車五十五人馳往灌救,於三時四十二分撲滅火勢。  消防人車抵達現場,發現該建物一、二、三樓已全面冒出火舌燃燒,燃燒面積約一百平方公尺,在三樓陽台發現無生命徵象的二十五歲女子,經處置後送醫不治死亡。  消防人員另在起火民宅隔鄰三十四號,分別救出十三歲及七歲的女孩,這兩名小孩意識清楚,不需送醫,起火原因刻由火調人員調查中。

Read MoreRead More

南化國中添靜思閱讀書軒

 南化國中設置靜思閱讀書軒。(記者黃文記攝) 位處偏鄉的南化國中九月間獲得慈濟靜思書軒團隊捐設靜思閱讀書軒,讓學生可以擁有較佳的閱讀環境,培養喜歡閱讀的習慣,有助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南化國中校長謝元入表示,雖然南化區圖書館就位在該校旁邊,但是畢竟不是學校專屬,偏鄉學校的閱讀資源仍嫌不足。長年在山區服務的慈濟嚴聖賢師兄與慈濟閱讀書軒營運長蔡青兒等慈濟團隊多次到南化國中探訪,發現這個現象,極力促成在該校設置靜思閱讀書軒。  靜思閱讀書軒由學校提供空間,靜思書軒團隊負責布置、提供桌椅及捐贈圖書,營造相當適合靜下心來閱讀的環境;未來還不定期會有慈濟志工陪伴、導讀,讓南化國中的學子更喜歡閱讀,也學會關懷及感恩。  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指出,這是慈濟在全台第九十六所學校設置靜思閱讀書軒,卻是台南市繼慈濟中小學、玉井國中後設有靜思閱讀書刊的第三所學校;未來將持續在有需要的地方設置,營造更多的書香校園,將關懷與大愛持續遍布在每個角落。  南化區長洪正國也到場參與揭幕式,感謝慈濟在山區為提升文化素養所做的努力。現場還有數十位來自全台各地的慈濟人,以及南化區其他學校、鄰近行政區的學校校長,都到場參與,與會者均期盼未來還有更多的靜思閱讀書軒在山區學校設立。 (記者黃文記)

Read MoreRead More

走進大自然 生命線志工歡聚

 記者陳佳伶/柳營報導  生命線志工長期無私奉獻和付出,也需要聯誼交流,輕鬆一下。大台南生命線協會廿日在柳營江南渡假村舉辦南部縣市生命線志工聯誼活動,二百多位志工共聚一堂經驗交流,藉聯誼走進大自然的懷抱。  大台南生命線協會理事長蔡光昭表示,生命線是由一群願意付出時間跟心力的受訓合格志工所組成,平時大家輪流值班接電話,難得碰面聯誼,為了加強各地生命線志工情誼和組織合作,每年三月安排全國生命線年會,還有區域性的志工聯誼活動。  今年輪到大台南生命線協會辦理聯誼活動,大台南生命線協會廿日在柳營尖山埤江南渡假村辦理南部縣市生命線志工聯誼活動,南部六縣市共有八個生命線協會,分別為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大台南、高雄市、大高雄、屏東縣及澎湖縣,共有二百八十位志工參加,相互經驗交流和聯誼互動,全國生命線協會總會長張秀輝、南市府參議陳明珍等人也出席。  蔡光昭表示,面對生命困境、遭遇失敗挫折時,如能適時地向外求助,就能處理生命中負面情緒和無助困頓,希望有更多人認識生命線,在心情低落、生命關鍵時撥打「1995」,可能就會減少許多社會憾事的發生;期盼有更多熱心民眾加入生命線志工行列,共同服務社會、造福人群。

Read MoreRead More

運安會:缺大數據監控 安管流於表象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普悠瑪事故將滿週年,台鐵二十日公開行政院總體檢報告執行改善進度,且普悠瑪事故後,強制換車、行駛中立即停駛事件共八十一件。對此,運安會認為,台鐵仍缺乏透過科學大數據的監控分析,易讓安全管理只流於表象,無法發現真正的問題,更難及早排除潛在的風險。  根據行政院總體檢報告,要求台鐵針對安全管理進行一百四十四項改善,台鐵也在去年十二月成立營運安全處,一年來執行改善項目,據統計,有一百二十六項已擬妥行動計畫,並有具體目標及成果,優先改善事項三十三項已完成十六項。  針對車輛出庫時及行駛中的異常處置,台鐵表示,全都已強化標準作業程序,並列了近四十種異常處置標準,統計今年至今,主風泵故障有七件,ATP故障有三十七件,處置方式除更換機車或編組外,也可加派助理。  除了營運安全口強管理,針對普悠瑪列車主風泵異常卻未能改善的問題,台鐵今年四月底向普悠瑪列車採購案得標商日本住友商社究責求償,但遭打回票。  不過,普悠瑪事故原因,目前也正由運安會就證據不足部分,進一步調查補強。對台鐵公布的改善項目進度,運安會表示,台鐵強化標準作業程序是對的,但仍缺乏透過科學大數據的監控分析,易讓安全管理只流於表象,卻無法發現真正的問題,更難及早排除潛在的風險。  舉例來說,某個路段限速八十公里,如有列車超速,但未發生事故,若行控中心無即時監控系統,也不下載列車監視控制系統(TCMS)在列車啟動後記錄的所有資訊,超速的事就像沒有發生,更無從探究超速原因,潛在的風險往往就一點一點的累積。  對此,台鐵坦言,體檢報告要求每一列次列車的TCMS資料應下載分析,但以每天有超過一千次列車營運,以現有人力及設備,還做不到,但未來會往建立列車安全管理大數據的方向走,目前也正研議每班列車TCMS有效傳輸下載的方式。

Read MoreRead More

研究台南 七碩博士論文獲獎

 文化局頒臺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獎予七名得主。(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二0一九台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獎學金頒獎典禮暨專題演講廿日在愛國婦人館舉行,計有七人得獎,其中兩名博士生-NURUL DWI PURWANTI(普莞笛)、黃意文,五名碩士生-朱怡臻、鄭羽伶、徐翊倩、蔡樽賢、呂韻如等。文化局長葉澤山感謝大家對台南研究的投入,留下一篇篇精彩的台南學。 頒獎典禮由文化局長葉澤山與台南國際人文研究中心的學術委員們一同頒獎。葉澤山表示,台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獎已經進入第十七屆,補助的論文經超過百篇,可說是台南學研究非常重要的一環,文化局在台南學的研究上,除出版超過一百六十冊的大台南文化研究叢書、累積廿七冊的文化資產叢書、台南文獻外,為擴大台南研究的參與,還補助民間對台南研究專書的出版,至於台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的獎助,就是要鼓勵更多年輕人投入台南學的研究。  今年得獎博士論文主在探討台南市文化政策,如從英文友善城市角度探究文化政策,以及探究台南市文化政策的獨特性;得獎碩論主題則涵括台灣第一位女建築師王秀蓮女士、府城妝佛工藝、西寮遺址中考古發掘的豬隻分析、台南三分子軍事場域的演變以及西港刈香中音樂性文陣等面向,呈現出多樣性的研究風貌。  典禮由得獎人發表論文研究計畫,另邀請史學家林玉茹以「清治初期以台灣府城為中心的貿易圖像:從施琅說起」為主題,講述在清治初期府城地區的貿易樣態。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星雲大師法語>孤僧萬里遊

■星雲  為道莫還鄉,  還鄉道不成;  溪邊老婆子,  喚我舊時名。      ──唐.馬祖道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的馬祖道一禪師。  馬祖道一禪師開悟之後,有一天,他來到自己的故鄉,鄉里的親朋故友們知道了,紛紛前來看望他。有一位在溪邊洗衣的老婆子,聽人說起這件事,也好奇的趕來湊熱鬧。老婆子一看,就說了:「我還以為是誰呢,原來是馬家小子回來了!」道一禪師俗姓馬,老婆子從小看著他長大的,雖然他現在已經是禪宗的一代大師了,但在老婆子的觀感裡,仍然當他是以前故里的小男孩,並不把他視為是弘化一方的人天師範。因此,馬祖道一禪師才有感而發,寫下了這一首詩偈:「為道莫還鄉,還鄉道不成;溪邊老婆子,喚我舊時名。」  有謂「道不弘父母之邦」,故而出家人經常是「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出家人為了弘揚佛法及了脫自己的生死大事,放棄了名聞利養及物質享受,全心在弘法的道路上,奉獻自己。  弘法,不一定非得在自己的家鄉,只要人們有需要,都應當義不容辭,弘化十方。我們要破除狹隘的地域觀念,擴大自己的生命領域,以有限的生命擴大成無限的生命,不要只是局限在故鄉的一隅。要知道,大丈夫志在四方,四海之內皆是有緣人,要勇於走出去,也要從狹隘自私的心態走出去,才能走出一個全新的自己。走出去,就有希望;走出去,就有未來;走出去,就有光明的大道。

Read MoreRead More

丁寧袒胸接客 被讚連髮絲都有戲

 丁寧在公視人生劇展《殘值》中飾演母親失智,是個靠身體賺錢的女性,劇中有大膽演出。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陳竹昇、太保、丁寧集結詐保?原來是公視人生劇展《殘值》透過「詐保」劇情,探討人與金錢的價值。丁寧袒胸接客,被劇組大讚:「連髮絲都有戲」。  《殘值》導演詹淳皓20日率演員丁寧、陸明君、段鈞豪共同出席「2019公視X光點華山影展」,預定於10月27日晚間10時公視頻道首播。詹淳皓表示,一開始是聽到國外「保單貼現」真實爭議案例,後來又參考真實在台灣發生過的案例,企圖拍出一部控訴「人」的價值被徹底扭曲的故事。  丁寧在劇中飾演母親失智,又是個靠身體賺錢的女性,最後企圖透過保單詐領金錢紓困,是個相當扭曲的角色;其中一場在紅燈戶「接客」陳竹昇的戲碼,丁寧上半身近乎敞開,袒胸露乳躺在床上與陳竹昇對戲,令劇組直說「丁姊真的很敢」。  丁寧說,因角色需要的就是露骨,是工作的一部分,畫面散發出來重要的不是美麗,而是感受,還戲稱:「我沒有畫面看來那麼大,是硬擠的,很怕一動會掉出來;結了婚能演床戲都很開心」。  另場在路邊送別親人戲碼,丁寧披頭散髮、顫抖拿著手機撥訊息,劇組也說:「連髮絲都像有戲,令人心碎」,這最痛苦重頭戲是丁寧入劇組第一天拍,丁寧想到自己若跟母親這般道別,形容說「要累積這麼多情緒,像是把所有痛苦擠進去那樣,如果走到那一步要怎麼辦,拍一整天快虛脫」。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