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藥校區環境中具有多個中水回收生態池,除美化校地外更是仁德地區動植物良好的棲息環境。 嘉南藥理大學環境永續學院院長林瑩埊、教授荊樹人、副教授李得元
一、解決台灣缺水問題刻不容緩
水資源攸關國家及地區的經濟民生發展,而在氣候變遷劇烈、全球人口增加、工業持續發展、經濟消費型態改變的情勢下,對水資源的掌控若不能及早因應,缺水問題將無法避免。
興建水庫及攔河堰工程以開發地表水源,可能影響環境生態而普遍遭受國人反對,已不可期待,因此推動防災水井建置及開發新興水資源,如伏流水、再生水、海淡水等計畫,刻不容緩,以達南部區域供水穩定目標。
嘉南廣場上的生態景觀池具有綠地草皮澆灌功能。 二、再生水可以是缺水問題的解方
所謂「再生水」,又稱為中水或回收水,指廢水或放流水,經處理後可再利用之水。作為替代性水源,它的優點是供水量穩定,不會受豐枯水期及季節影響,生產成本較海淡水低;缺點是再生水畢竟源自於人的排泄,由於衛生疑慮,使用再生水多有限制,不建議使用於直接飲用及跟人體接觸如洗澡、洗手。
產出的次級再生水可就近回收於校園內使用,節省校園自來水用量達每天320噸。 但是,在許多缺水國家或地區,如新加坡、以色列、澳大利亞、美國加州等,再生水早已普遍使用於非直接飲用,與地表水或地下水混合後供自來水廠水源、生活用途如沖廁、景觀、街道地面灑水、工業製程、農業灌溉、地下水補注等。聯合國發刊的「2017年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即聚焦於『廢水-未開發的資源』 (Wastewater - the Untapped Resource),該報告指出,廢水若未適當處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不僅污染河川、湖泊、地下水等水體,對人類健康、經濟生產力、水資源可利用量、生態系統都將產生嚴重的危害;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廢水除了可成為穩定的再生水水資源外,也可以經濟有效地產出能源、營養物及其他有用的副產品,因此透過有效的管理措施、技術創新及適當的法規政策,將廢水管理模式從「處理及排放棄置」轉為「再利用、循環及資源回收」,廢水將不再是個亟需解決的問題,而是人類面臨缺水挑戰的解方良藥,這其實就是循環經濟的概念。
校園中研究再生水。 國內計畫性推動再生水資源開發起自於102年,總經費約152億元,由內政部負責推動,規劃於全國興建6 座示範再生水廠,包括臺中市豐原廠與褔田廠、臺南市永康廠與安平廠、高雄市鳳山溪廠與臨海廠等,大規模的收集公共污水處理廠放流水進行高階處理淨化,全部完工後預估每日總計產生28萬噸的高級再生水。預計到民國120年,再生水資源的使用量將成長到每日132萬噸的規模,屆時約佔全國總供水量的10%。
校園中再生水類產線工廠提供電腦自動化水質處理。 三、嘉南藥理大學
培育水資源從業人才的搖籃
嘉南藥理大學自81年起便投入水資源的回收處理,除了在校園內建置人工濕地、五座污水處理廠、改善透水鋪面及收集雨水利用來建構海綿校園外,興建校園中水道管線,有效將再生水回收利用於沖廁、綠地澆灌及景觀生態池之用,整體的再生水使用量可達每日320噸,不僅減少對自來水的使用,更有助校園內自然生態的平衡與發展。
嘉藥再生水資源物聯網及監控中心環境。 民國107年嘉藥獲教育部「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的經費補助,耗資數千萬建造了一座高級再生水廠,與前述國家6座示範再生水廠相同的標準化產線,配置了高階的過濾單元:介質過濾、超過濾薄膜組(UF)、逆滲透薄膜組(RO),雖然主要做為學生實作課程的實習工廠,但平時也做為再生水類產線工廠,每日可產出200噸UF再生水供校內使用,水情吃緊時也可計劃性生產每日100噸的RO再生水供半導體產業純水使用,支援鄰近南部科學園區科技廠,為南部水資源提供彈性調度。同時也建置再生水資源物聯網系統暨監控中心,可將污水處理廠及再生水廠操作運轉情況、中水道回收再生水的監測數據,進行紀錄、儲存、運算及警報,讓再生水資源的利用發揮到最大效益。
嘉藥綠生活教育館讓學生實作污水處理場所。 掌握水資源相關技術研發及人才培育的需求將日益吃重的趨勢,嘉藥陸續設置水質分析實驗室、生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下水道設施操作維護之技能檢定考場、廢水處理專責人員訓練班等場域。另外,援依教育部「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的經費補助,在建立再生水廠時,同步設置了機電設備實習工廠、配管配線實習工廠,訓練學生機電設備維護及輸水配管維護的技能,為嘉藥的學子提供一個完美的實習場域,在產生高級再生水的同時,也孕育優秀產業人才。嘉藥不僅是水資源循環利用的實踐者及先行者,108年12月揭牌成立了「再生水類產線及人才培育基地」,更將成為培育再生水及下水道工程技術人才的重要搖籃。
配管配線實習工廠。 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以往在這個日子,從民間團體到政府部門,經常以辦理活動、行動劇來提醒社會大眾對水資源保育的關注。嘉南藥理大學的污水淨化、回收、再生使用的相關設施,持續不停的運轉,並等待時機創新升級,與國家的水資源永續經營管理目標同步發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