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結束!成績單6/5寄發

 高雄考區國中教育會考順利結束,考生們興奮地跳起大喊「我們考完了」。(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0九年國中教育會考十七日上午進行自然及英語科考試後,因應防疫措施,今年英語聽力暫停施測,於中午十一時三十分順利結束。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成績單將在六月五日寄出,當天上午八時就會開放網路查詢。  全國試務會主任委員陳柏熹表示,因少子化影響,考生有逐年減少趨勢,今年考生總數二十萬八千七百五十三人,另大陸考場有二百九十二人,較一0八年報考人數減少。  今年會考因發燒、呼吸道疾病進入「第二類備用試場」,十六日有二十六位發燒考生,十七日除二十六人均到考,皆於備用試場應考,另新增七位發燒考生,二日共累計三十四位,並啟用二十八間備用試場。因居家檢疫而無法應試的考生計有一人,將連同大陸考場考生,於五月三十日、三十一日舉行補行考試。  考試違規情形,以隨身放置非應試用品(含妨害考試公平之用品,或具有傳輸、通訊、錄影、照相、計算功能或發出聲響之用品)居多;其次為提前翻開試題本,提前書寫、畫記、作答,或於考試結束鐘聲響起後仍逾時作答,經制止後停止者。將先由監試委員就現場情況做認定,必須經過各該考區試務會討論確定後,再送全國試務會召開違規處理會議討論核定。  至於有兩位考生於考試時間在試場內摘下口罩,經監試委員多次勸說並告知試場規則後仍拒戴口罩,因此監試委員依試場規則記錄其違規情形,後續將依程序提考區試務會及全國試務會討論處理。  考試結束後,會考繼續進行閱卷作業,成績通知單將於六月五日寄發,當天上午八時起開放網路成績查詢,考生可至國中教育會考網站和國中教育會考全國試務會網站查詢。

Read More

<社論>蔡總統第二任先發內閣將面臨重重挑戰!

蔡英文贏得2020總統大選,再次呼籲對岸,對話是兩岸重啟良性互動的關鍵之一。(中央社,資料照片) 在蘇貞昌確定續任行政院長之後,蔡總統第二任期的先發內閣人事陸續定案,中小幅改組雖在情理之中,但面對日益艱難的環境,新內閣能否克服重重挑戰?看來已不太樂觀;如果兩岸關係再持續惡化,後果恐更不堪設想。  基本上,蘇貞昌新內閣中的所謂新人,多半還是蔡政府原先成員,很難讓人一新耳目;其中又不乏政治算計與派系鬥爭色彩,像是原任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換掉,就被外界解讀是因為她屬於賴清德人馬,而且比較不分黨派;更不用說民調中被民眾認定「最需更換」的五名閣員,竟然都還繼續留任。試想,這怎麼會符合民眾期待?  就事論事,按照最新民調,蘇內閣施政滿意度將近七成,不但創他任內新高,跟過去幾任閣揆比較,也相對出色;所以他自誇「最強團隊…走路有風」,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不過,深入探討,蘇內閣的高民調,主要得力於民眾滿意政府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處理。  就表面看,台灣累計確診至今四百四十人,連續多日沒有本土新增病例,死亡只有七人,跟鄰近的日本、韓國比較已經好了不只一點,跟歐美國家相比更好了太多;何況康復率還「領先全球」,這當然是民眾高度肯定蘇內閣的原因。  然而,台灣的防疫真的是「世界典範」、「領先全球」嗎?從數據看,全球有七十個左右的國家確診人數比台灣少;台灣的康復率百分之八十三,雖然優於世界平均值的百分之三十四,也比日本、新加坡要好,可是比起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南韓、越南、泰國等地就相形見絀,足見台灣其實「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只是政府的宣傳強化了民眾「世界典範」的印象。  事實上,縱然台灣在防疫上可圈可點,但也出現不少荒腔走板的事,「紓困之亂」就是典型的例子。同時,隨著疫情蔓延,越來越多的隱憂和考驗都會陸續出現。舉例來說,近來許多公司倒閉、廠商關門;五月八日公布的數據就有一千零四十七家企業、一萬九千人放無薪假,而且由服務業擴大到製造業,如果疫情遲遲不能平息,不只放無薪假的人會越來越多,失業人數也勢必持續攀升;在全球經濟趨緩、主要市場轉弱的狀況下,以外貿為經濟成長主力的台灣,勢必受到比其他國家更大的衝擊,這當然是新內閣無法迴避的挑戰。  另外,蔡英文的第一個任期當中,政府猛編特別預算,截至目前為止,政府特別預算規模已達八千七百七十二億元,如果通過前瞻新一期特別預算,在不考量是否已還款的情況下,累積特別預算籌編已達一兆五千億元。按照財政部去年底預估,今年底未償債務餘額占前三年度名目GDP平均數比率百分之三十點五,距法定債限百分之四十點六,還有十點一個百分點,舉債額度約一兆八千億元,但最近又通過一兆五百億的兩階段紓困方案,未來政府財務負擔之重,可以想見。再有緊急重大政務,如何支應?顯然是新內閣必須面對的問題。  更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兩岸關係惡化,兩岸民間往來日漸緊縮,今年陸生已不再來台;陸客自由行自去年八月暫停,台灣每月少賺四十五億元觀光財;現在團客因疫情裹足不前,即使下半年開放,預計全年陸客也不會超過一百二十萬人,不到去年一半;此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雖然沒有到期規定,但架構中的服務貿易協議未能生效,貨貿協議商談被迫中斷,如果今年九月屆滿十年,兩岸關係持續惡化,以致大陸宣告終止,對台灣影響當然更不可小覷。

Read More

新北6考生發燒 兩天74人次違規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國中會考落幕,新北市教育局統計,會考首日有五十五人次違規,第二日十九人次違規,違規樣態多為逾時作答、於答案卡作標記、攜帶非應試用品、手機鈴聲響起等,另僅有一名考生未依規定戴妥口罩,兩天平均到考率為百分之九十七點九四。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考區設有二十八個考場,九百三十間試場,共三萬一千九百九十一人應考。首日有六位考生發燒應考,其中有四人在量測體溫時即發現異常並轉往備用試場,另二人於考試期間不舒服重新量測發現而馬上移轉,總計首日啟用五間第二類備用試場並規劃單獨出入動線。  會考第二天雖未新增發燒案例,但為了謹慎起見,無論症狀是否消失或減緩,新北考區仍請首日發燒的考生於第二類備用試場應考,將防疫做到滴水不漏,讓考生安心,也讓家長放心。  教育局提醒國中應屆畢業生注意,「新北市一0九學年度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優先免試入學」將於五月十八日至二十日受理報名,有二十九校提供三千八百零四個招生名額,該管道不採計國中教育會考,僅採計多元學習表現成績,於五月二十九日放榜。  「公立高級中等學校優先免試入學」管道,共有三十一校提供二千八百八十四個招生名額,採計國中教育會考及多元學習表現成績,於六月三日至八日受理報名,學生可由對應的公立高中擇一所報名參加,預計六月十日放榜,想就近入學的學生務必把握機會。

Read More

黃蜂海警解除 梅雨鋒面報到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今年第一號黃蜂颱風十七日凌晨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氣象局表示,海上颱風警報解除後,十八日深夜將迎來梅雨滯留鋒面,週四西南風增強,全台下週日前要嚴防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  氣象局表示,黃蜂颱風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後,已在鵝鑾鼻南方海面,以三十一公里時速向東北移動,在巴士海峽及台灣東半部海面航行及作業船隻特別注意;西南部、東半部(含蘭嶼、綠島)及恆春半島沿海有較強陣風及較大風浪。  中南部地區在十八日清晨至上午間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各地白天為多雲到晴,但各地午後仍有機會出現局部短暫雷陣雨;溫度方面各地高溫仍有三十二至三十四度,南部近山區平地及河谷一帶仍有機會出三十五度高溫,外出應做好防曬並多補充水分;深夜以後,北邊鋒面逐漸南下,北台灣及東北部將逐漸轉為陣雨或雷雨的天氣。  氣象局預估,滯留鋒面在週二到週日將在台灣上空南北擺盪,各地有陣雨或雷雨發生機會,尤其西半部、東北部地區要留意局部大雨或豪雨,週四起除了滯留鋒面影響,西南風增強,各地降雨情況會更為持續,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提高,提醒民眾做好防汛準備。

Read More

台北46件違規 1考生未戴口罩趴睡

 國中會考第二天結束後,北市出借考場的各校立即對教室進行消毒作業。(記者吳靈芬攝)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近二十一萬名考生參加的國中教育會考十七日中午結束,這次台北考區有二萬一千七百二十六人報名,共有二十四個考場。台北市教育局指出,會考兩天裡共有五人發燒,因此啟用第二備用考場。兩天裡共計有四十六件違規,違規情形包括手機震動、戴智慧手環等,還有一位學生人因不戴口罩遭登記,是否扣分會由全國試務決定。  北市教育局表示,昨(十七)日考自然、英語(閱讀)兩科,缺考考生分別為七百二十三名及七百零九名;前天計有九間考場啟用第一類備用試場,昨天新增一間考場啟用第一類備用試場,總計啟用十間第一類備用試場;另這次會考共有五人發燒,發燒之考生除前天三名外,昨天新增兩名,計有三間考場啟用第二類備用試場。  會考兩天共四十六件違規,違規內容包括手機震動、配戴智慧手環、提早翻閱試卷、參考書放置於抽屜、鐘聲響沒有停筆、提前翻閱試卷等。  此外,這次有一位學生前天考試有戴口罩,昨天第一節考試卻就不願配合戴口罩,又說要去廁所;昨天第二節考試時,這位考生又拔掉口罩睡覺。考場老師已將考生資料登記,教育局會將狀況如實提報給全國試務會做決定。  此外,「台北市一0九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優先免試入學」(以下簡稱台北市優先免試入學),第一類優免招生網路報名及選填志願,將於五月十八日上午九時起至十九日下午五時進行,第一類優免招生學校採完全免試,共有十七所私校,二千零六十八個招生名額。第二類優免招生則將於六月二日上午八時至八日下午五時開放選填志願與報名,學校超額比序與基北區免試入學相同,共有二百一十七所公校,六所私校,二千四百八十五個招生名額。

Read More

書藝大師杜忠誥 明後天南大開講

 南大邀請駐校藝術家杜忠誥教授進行駐校講座。 (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邀請台灣書藝大師杜忠誥教授擔任駐校藝術家,進行多場駐校講座活動,杜忠誥以演講與教學的形式與大家交流,受到熱烈迴響。南大表示,杜忠誥教授將於十九、二十日兩天再到南大進行四場駐校講座活動,歡迎書法同好一起參加。  南大表示,杜忠誥是日本筑波大學藝術學碩士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文學博士,曾任台師大國文系所專任暨美術學系所兼任副教授、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講座教授等職。作品曾三度獲全省美展第一名、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等獎項,多次於台灣、日本與中國等國際美術館與藝廊展出作品。  十九、二十日兩天南大將再度邀請杜忠誥到校進行四場講座,其中十九日上午十時將專題演講「從漢字形體學談經典訓詁-以《論語》『自行束脩』為例」;十九日晚上六點半演講「一首詩的完成」。二十日上午十時則是書法美學論壇,南大國語文學系退休教授黃宗義等多名學者一起談論「重估書法美學的傳統資源」等主題,以上三場都可現場報名。  另二十日下午兩點半舉辦書法診療室,則需線上報名才能參加,當天杜忠誥將會針對參加者的書法作品一一「診斷」,歡迎書法同好參與,並要記得將自己的作品帶到現場。

Read More

大元國小美術班纖纖藝手畢展

台中纖博館展出大元國小美術班畢業美展。(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大里報導  台中市大元國小美術班畢業展「纖纖藝手」,今年在纖維工藝博物館舉辦,運用纖維材料展現創作的豐富多元,展期至二十七日止。  這次展覽展出大元國小美術班第九屆二十一位畢業生及三、四、五年級在校生的學習成果。「森林與我」為採集植物纖維進行染布,將森林中的動植物加入自我剪影圖像。「彩夢網」運用編織、繩結的技巧,結合多元的布料與彩色毛線,將呼拉圈變成藝術創作。  學生以在纖博館常設展欣賞到的藝師創作用具為創意靈感,將羽毛、布料、毛線、樹枝、樹葉,打造出童趣繽紛的「藝想椅」,進一步發想創作奇幻的「纖維星球」。  一幅幅展示「墨染」的書法創作,則搜羅古代描寫織女、繡女的詩詞,以行書書寫在布上,幻化為空間裝置與桌墊等藝術作品。  這次展覽展現纖維的多元面貌,豐富精采,看到學生運用絹版製作版畫,將台灣特有的動植物、飲食特色、歷史建築與各類人文風格,轉換為三色分版的圖像,印製在提袋與T恤的日常物件,讓美感體驗實際與生活結合。

Read More

<中華副刊>畫一幅老三合院

 文/繪圖 劉惠芳  我畫一幅老三合院,王玉州看它是愁,劉向水看它是鄉,我看它是畫。  好友向水邀我繪幅老三合院以致贈他舅舅,雖未見過河南玉州先生,我們討論那個逾兩百年土坯房多日,懷古與憶舊,情滿三合院。如今老宅院已消失,在我看既具史學與文學,更帶哲學與商學;他們說心頭三合院更像是夢歸桃花源,我則為一企業家做畫更具奇趣與想像,因為那是他的童年。  為了畫面更準確便大量找參考照片,聽他倆頻頻憶起「東廂房」、「西廂房」、「影壁」、「繡花樓」,和院中「老棗樹」、「石磨」、「驢」…,不論討論位置、典故或生活事件,像看「紅樓夢」大宅門那樣豐富迷人。  舅舅與向水幾次提及:「那張照片也不十分像,只是有些雷同」!「老房子在我們這裏確實無法找到了,2000年時就紛紛消失了,或改建多次但真的沒有了」。「我的成長與這個院子有關,出生後成長到六歲,所以外公與舅舅對我的意義非比尋常」、「我從小看舅舅,人生不少曲折,否則可能就是省部級領導哩…」談話中,舅舅淡定從容,明滅閃乎鄉愁;向水真想反哺,作派無機心少俗慮,我看他對鄉紳舅舅不時仍本真得像個孩子。  我在北京展開畫布,起筆他們的河南三合院。作畫,似也親近中原,我是台灣客家人,據說客家先祖就是五胡亂華時南遷?說不定說者與寫者來自同一家先祖哩?  舅舅年逾古稀,當年三合院四面環牆薄有田產,生活並不封閉的開放,難怪當年已是玩相機才俊;向水六歲以前還沒上學全在大宅院,吃舅舅家米糧,爬舅舅家棗樹,一定也曾隨大人溜出大門東看看,西看看,尋找醬園、磨刀坊、燒餅店、布店…和學校少年在老宅院的六年生活,培養不凡審美與情操,走出大宅後如今年近六十。訪談時,我們仨的東方審美近同,美術既同宗更讓人興頭浴火重生,彷彿約翰‧克利斯朵夫:  「有了光明與黑暗均衡的節奏,  有了兒童的生命與節奏,  才顯出無數無窮無極,  莫測高深的歲月。」  構圖繞於指間,投入一種安靜沉浸。老棗樹下的歲月,全在瘢痕裏看到滄桑,生活平淡妙趣美好,並煥發著歸根生機。院中棗樹一年年長粗了,向水一年年長高了,後來他建蓋了原鄉美利堅。  天地一瞬,向水六歲離開村子,如今年近六十,幾次回顧:「童年有一情節很重要,就是村子鎮上有個種蘋果的林場,外公是負責人,我整天尾隨當然對那片樹林特別有感覺…它們就是我日後蓋出原鄉美利堅的最早原型。」寫文不時翻看好友楊渡的「暗夜傳燈人」,60年代的台灣有水田環繞的三合院,也念想自己小時候外公外婆在北埔的老三合院雕樑畫棟,後來被中影收購全部…如此感同身受,因為我們都曾在三合院,幸福一年又一年。  在原鄉小鎮讀葉慈,詩中的蔭綠與櫻桃園,映照舅舅的三合院向水的老棗樹,無非就是人人的故里與童年一目了然:  「在香穀阡陌和沉思的牛牸間  我小小的河漫流著。我喜愛她  遠甚那些過路的狂歌者,  所以沿她蔭綠的岸走,我將  憩止於櫻桃園中她歌唱的所在  一徑蘆葦床上她歌唱自己  給自己聽,美麗的自我中心。」  向水殷勤引導以不偏離場景,土坯房純淨土黃晶塋透亮,舅舅一直像位儒者,我體會老宅院就像他家一份子了。做畫時,正房大門感覺沒有鎖,輕輕一推就開了─  前景南大門,入門影壁,中景即古老棗樹,東西廂房左右擁著遠景雙層正房。佈局後均以淡墨配少許赭石為襯,水、彩、墨與畫布的觸碰,發生偶然與必然的紋路,一首史詩和民間傳說故事便展開;大院占畫面過半,彷彿他們家過盡千帆與歸舟…人生百味,百味人生。  我直喚舅舅多時多日,畫面不怕無法形神俱備,因得妙全在心間。三合院有老棗樹、老翁、老驢、老腳踏車、老玉米、老南瓜、老門匾…生活氣息濃厚,日子安安靜靜,同時也是活潑的、流動的。  我的畫面也想向他解釋:淡,原來是人生最濃的滋味。  如今舅舅人生隱然靜韻,和平安祥,我們差兩代人,差兩岸人,幾次皴擦我不敢輕易筆墨,不想似雲非雲和而不同,這幅古宅墨韻真像他們的心靈後花園。再看畫面一大門一大樹,佈局高度可能不夠,無法讓人既追憶、緬懷,還砌築所有回憶。  也許老舅當年曾攜幼童,顧盼有情,一忍心,就把六歲甥放開了;一眨眼,甥蓋出另一個奧倫達部落;一俄頃,我的畫已完稿。繪畫中,總覺自己只是依樣畫葫蘆,他倆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我幾次翻看葉慈:  「當你老了,灰黯,沉沉欲眠,  在火爐邊瞌睡,取下這本書,  慢慢讀,夢回你眼睛曾經  有過的柔光,以及那深深波影…」  靜思過往,像在眼底,只是一個也抓不住了,難怪我們好愛原鄉美利堅,更愛奧倫達部落…

Read More

<中華副刊>金鳳凰的蛋

 文:離畢華 圖:盧兆琦  金閣寺,到了。  從二条搭公車前來不過也十幾分鐘,下車徒步幾分鐘,便看到裡外遊人如織的金閣寺。  彷彿有一聲聲召喚,大家循序漸進都往那片金光燦爛處去。如果不是聒噪的陸客、如果陸客不強佔最佳拍攝點久久不散,即便整座金箔貼飾金寺體應該不至於呈現俗氣的銅臭感。  要是能飛,想必屋頂的鳳凰應會御風而去。那個放火燒寺的狂僧不在了,三島由紀夫也不在了。當下,旅人留在眼裡心上的,又能是甚麼?  寺境不大,尤其依循遊行的「順番」,白蛇塚、夕佳亭、不動堂寺一步步走過,不一會兒便完成觀光客基本任務:賞景、佔位、拍照,到此一遊。  你無法回頭逆著人生的順番而行。雖然逆行所見的風光或許一新耳目,正起心動念要退回幾步也不能,時間在背後一直推著你前行。人生是一座位於高處的觀景涼亭,風光盡覽卻也因孤單寂冷高處不勝寒而不宜久留。  感覺旅店早餐的歐姆蛋還在嘴角香著,怎的一出寺境恍若回到凡間,天上一天人間幾年?即便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八萬大劫之久也要回到人間,回到人間勘忍著輪迴。  這時已然午後一點。既然人間輪迴便得吃喝。  附近道路都不甚寬大,幾步走過了一個小交叉點,把握「不吃排隊的店」以便省下時間多走走多看看的原則,選了一家沒有客人的和食小餐館隨便點了咖哩飯。  也許是客人零星,冷鍋冷灶的見我們進門才生火做菜,等候了有那麼一下才送上餐來。  老闆說,上頭那顆生蛋,意象了金閣寺的燦亮金黃,蒼翠的九条蔥(京都著名蔬菜)是環繞鏡池湖湖邊的陸舟之松,整盤視覺設計就是金閣寺境!所有美學的基礎都來自於生活,連一個很容易忘記她的名字的小餐館的老闆都可以將自己營生的材料當作實踐和式美學的媒材,生活在這樣的境教、氛圍當中,或許這紅塵俗世才真正所謂的「勘忍」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勤學當趁早

 ■莊維敏  年輕時候,老師要我們背誦並且牢記:「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的詩句,那時候很會背誦,道理卻是懵懵懂懂,不以為意;當時總覺得功課壓力重重,能夠在連串的考試之後,和同學嘻嘻哈哈、看看電影、迷迷連續劇,才是不負青春的具體表現啊!  記得讀師大一年級的時候,班上有兩個保送來的師範生,年齡大我們10歲左右,他們看到我們這批少年十五二十的少年郎,偶爾兼個家教,多半忙著逛街、郊遊、甚至露營活動,只懂恣意享受青春爛漫的青青子衿在虛擲歲月的光景,總會為我們可惜。  而每次考試時,我們一副瀟灑處之的模樣,和他們早就磨刀霍霍的狀況相比,實在大相徑庭,而我們也對他們的過分認真頗為不解,總聽到那位年長的鄭同學說:「年紀大了,哪裡能夠像你們這樣盡情玩耍?馬齒徒增,記憶力可是成反比的下降囉!不提前加油,怎麼追趕得上?你們不經世事,又哪裡能體會勤學當趁早的道理呵!」  當了老師以後,才發現經師、人師,具為不易,往往辛苦準備一天的功課,大概一個小時就講完了,剩下的空檔真不知如何填滿?方始明白學海無涯,有待充實的地方著實太多了。  一直為趕時髦,換了許多手機,從按鍵盤、到智慧型手機,頭先是充面子、追逐流行、虛榮地認為打電話外,還可以上網,跟著時代走,每天滑呀滑的架式,挺前進的。最近朋友教我幾招手機的妙用,才恍然大悟,個中學問還挺多的,方驚覺自己的井底之蛙,更發現還有專門教授手機使用技巧的課程,於是毫不遲疑地報名上課,一次4個小時的課程,忙著做筆記再加上老師的課後的影片重播,才訝嘆手機原來有這麼多的功用,我們竟然不知,真是空入寶山!覺今是而昨非之餘,更發現有這麼多的珍藏,乍然要學,處處皆功夫哪!  這真是個瞬息萬變的世代,許多狀況的突然發生也是前所未聞的,怎麼也沒想到,在我們的年代會碰到所謂的「新冠病毒」這檔一發不可收拾的爛局面,哇!起初只是隔岸看到那麼一個在歷史定位上曾經輝煌勝絕的武漢,為肺炎怪病所困,它在春節裡肆虐,迅速而強悍,一時之間,令人措手不及!  本以為中國很遙遠,地緣幾千里外的地方,雖然讓人揪心不忍,還沒有危機意識,豈知有一天這樣的病毒,一步步地往西蠶食,更不可料到的是一向驕傲自信的美國,也不可豁免地陷入緊急狀態的一天。  三月中旬,洛杉磯破天荒地宣布關閉學校、健身房等…還有更鐵腕的防疫動作,餐廳禁堂食。學校要關閉,做為老師的我們,一時心憂,停課了,學生的課業會不會被耽誤呢?正在為此焦慮時,接到學校的通知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為了老師及學生著想,特別請了在台灣推廣「學思達」教學法的兩位名師,在網上對我們遠距離的教學指導,期待破解學校雖然停課,但是不至淪入停學的窘境。  連著兩天晚上的五點到八點,兩位老師竭盡所能地教育我們,全球將近800位僑校的中文老師在網路上同步學習,課程雖然在遠端傳授,我們依然受益良多,我是手機、iPad再加上桌上型電腦,三機在我的面前交叉使用,再配上我的錄音筆,多機共用地努力學習,終於領略當年鄭同學說的「年紀漸大,反應差很多」的話語真意,尤其是網上與學生互動的電腦知識雖有,卻不能運用自如的尷尬,方始明白以前老師叫我們「勤學當趁早」的用心良苦,好在還有錄影片的輔助,相信六個小時的苦工再加上不知會有多少小時的勤練,必將促成我的茅塞頓開吧?  不禁想起《明日歌》中的「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無疑醒醐灌頂,此時,才真正體會到「活到老、學到老、學到老、學不了」的含意,勤學當及時,但願現在領悟,還不至於太遲,在網路教學已成不可避免趨勢的此刻,能夠急起直追,亡羊補牢。但願疫情早點結束,也但願自己和學生的網路互動發揮地淋漓盡致,能激起他們學習中文的更高興趣!再次感謝僑委會贊助及所有北加州聯合會在活動中付出心力的人員,和兩位辛苦教學的台灣老師,深信您的苦心必然不會白費,大家且努力迎上前去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