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豚擱淺沙灘死亡 金門今年第10起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獲報,昔果山岸際發現死亡的保育類鯨豚。(取自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網站)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金門金湖鎮昔果山岸際昨天傳出鯨豚擱淺死亡案,經金門水產試驗所初步比對,這隻鯨豚是屬於保育類的「寬脊露脊鼠海豚」。今年以來金門岸際已發生十起鯨豚擱淺死亡。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昨天發布新聞稿指出,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第二機動巡邏站接獲民眾通報,十六日中午十二時十九分於金門縣金湖鎮昔果山岸際沙灘處,發現一隻死亡鯨豚屍體,隨即通報海巡署第十二巡防區勤指中心,轉報金門縣政府水產試驗所人員協處,經水試所海洋課技士陳盈廷比對,該鯨豚品種為「寬脊露脊鼠海豚」,從外觀判斷應為未成年體,有研究價值,但無法判斷真正死因。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指出,這隻寬脊露脊鼠海豚長約一百三十五公分、寬約二十五公分,屍體腫脹,眼球脫出、頭部有明顯外傷,死亡原因不明。 海巡署呼籲,保護保育類動物是我們每一個居住在這塊土地上人們的責任,為了給予後代子孫更豐富的自然資源,除不應濫補濫殺保育類動物外,更應積極地愛護我們生存的環境。若民眾有遇到鯨豚擱淺的狀況,請立即撥打一一八免費報案專線,海巡署將於第一時間,趕往救援。

Read More

黃偉哲再談赦扁:尊重總統職權

台南市長黃偉哲。(資料照片)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針對是否特赦前總統陳水扁,日前表態支持的市長黃偉哲十七日受訪時再次表示,他只是表達做為國民的看法,尊重總統的職權。  黃偉哲說,特赦與否是總統的職權,不是市長的職權,但市長身為國民,還是可以表達內心的想法及看法。  他強調,畢竟這個案子發生到現在,開始走司法途徑的日期已經超過十年,其實以國外的例子來講,不管總統發生什麼狀況,其實大致上都已經謀求政治上的和解。

Read More

電子表發出聲響…桃園2違規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國中教育會考桃園考區昨天在自然科及英語科考試時,各出現一件違規,分別是電子表發出聲響及逾時作答;今年基於防疫,取消英聽考試,同學考完英語科後,都快樂的步出考場。  昨天第一節的自然科考試,缺考二百二十七人,到考人數是二萬一千五百七十二人,缺考率百分之一點零四,到考率百分之九十八點九六。 第二節英語科考試,缺考二百一十八人,到考人數是二萬一千五百八十三人,缺考率百分之一,到考率百分之九十九。  桃園考區第一天社會科違規件數達七件,數學科降至四件,國文科降至二件;第二天的考試,違規降至二件。同學違規事項多數是攜帶非應試用品,例如:小米手環、電子式手表、智慧型手環進人試場,這個現象在第二天已明顯減少。

Read More

蔡易餘撤案 民眾黨立委不解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台灣民眾黨蔡壁如、賴香伶等黨內五名立委十七日全員到嘉義市,為黨內即將參選嘉義市過溝里長補選的吳慧玲站台助選。賴香伶被媒體問及對蔡易餘刪除「國家統一前」文字的看法時指出,民眾黨支持刪除。  賴香伶回應媒體提問時表示,現在社會還有國際很清楚知道台灣與「中國」是不同政治實體,有我們自己的制度,包括這次里長基層選舉,都是在自由開放的關係中進行,刪除國家統一的字眼本來就是水到渠成的過程。  賴香伶說,民眾黨支持修正過時條文,包括蔡易餘提出來時,民眾黨都是支持,但撤回的考慮原因是什麼,他們並不了解,但終究是法律的修正,黨也一直在國會盤點,希望提出進一步的方向,有共識的事情可以先做。  賴香伶也表示,台民黨今年主要目標是「一憲二法」,雖然黨在立院的人數不多,希望可以起積極作用,青年公民權的修正,能夠在這次過溝里長選舉勝選,是他們的目標。

Read More

陳菊:不續任總統府秘書長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左)。﹝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昨天晚上七點左右,在她的臉書「陳菊(花媽)」留言,表示五二0之後不再續任總統府秘書長。稍後,蔡英文總統也在她的個人臉書留言,表示,「雖然感到不捨,但最後還是只能尊重她的意願」。  陳菊在臉書留言指出,「在台灣即將邁向一個新階段的此時,我認為,總統需要有更大的空間,作最好的布局;因此我選擇,離開工作了兩年的總統府。」她還表示,總統大選後,她已向總統表達,現在是她告別總統府最適當的時候。過去兩年,她跟隨總統度過最艱難的關頭,也看到許多年輕世代,熱情投入公共事務,承擔民主的重任。社會充滿著希望與活力,她對台灣的未來深具信心。  昨晚八點左右,蔡總統在臉書留言指出,「今年以來,菊姐好幾次再跟我表達去意,雖然感到不捨,但最後還是只能尊重她的意願,因為我也可以感受到她這些日子所承擔的這麼多,這些都讓人很心疼。」  針對外傳陳菊可能獲蔡總統提名出任監察院長,陳菊和蔡英文在昨天的臉書留言中都沒有提到此事。  截止昨天晚間九點半為止,總統府網站的「總統府新聞」中,並未針對陳菊不續任總統府秘書長和蔡總統的回應發布新聞稿。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大陸全國人大,唯黨是從的國會

因疫情而延後舉行的中國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於二十二日舉行,會議場地北京人民大會堂已設置隔離線。(路透) 記者彭志平/綜合報導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每年三月五日開幕的中國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今年延後到五月二十二日登場,會期也較往年縮減一個星期,不邀境外記者進京採訪,都是較為特殊的情況。全國人大,是大陸最高層級的立法機關,但有別於西方三權分立制度,大陸全國人大的「管區」遠比西方三權分立制度國家的國會還來得大,是一種獨特的國會制度。 大陸憲法第二條規定,「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第五十八條規定,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因此,大陸全國人大既是立法機關,也是權力機關。不過,由於馬列主義從來都不主張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制度,因此大陸全國人大權力大於行政權,還可以監督司法機關。 中國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主持會議。(取自中國大陸「全國人大網」) 四手代表 凸顯黨權高於民權 人大制度也沒有西方議會中的「議長」,全國人大最高首長稱為「委員長」、地方人大最高首長稱為「主任」。話說,一九五四年大陸制憲時,初稿曾將全國人大最高首長稱為「議長」;但是,也有主張用「委員長」。或許基於政治正確因素,蔣介石曾經用過「委員長」,主張「委員長」的聲量一時不敵「議長」,甚至毛澤東也主張用「議長」。 不過,憲法起草委員會副祕書長田家英認為,全國人大不僅是立法機關,更是權力機關,最高首長稱為「議長」與其職能並不相稱,起草委員會秘書長李維漢因此建議用「委員長」,「將來有合理化建議再改」。不過,從大陸第一部「五四憲法」,到現行二0一八年修正的憲法,委員長還是委員長,顯然還沒出現「合理化建議」。 儘管大陸憲法賦予全國人大全國最高「權力機關」的地位,大陸憲法第二條也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但大陸憲法第一條就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換句話說,就算全國人大是代表人民的「權力機關」,但也得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權還是大於民權。也因此,有順口溜形容大陸全國人大「走訪選民握握手、聽聽報告拍拍手、選舉表決舉舉手、大會閉幕揮揮手」,人大代表也被稱為「四手代表」。 文革時期 人大十一年不開會 雖然「四手代表」是一種戲稱,但這也並非一朝一夕造成,早期就有「上面定人頭,下面舉拳頭。每次大會都舉手,會餐吃喝敘敘酒。開完大會去旅遊,回來報喜不報憂」。儘管歷來中共領導階層都喊出人大制度改革,二0一七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也強調「與時俱進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但如果黨權還是大於民權,形式上是由人民選舉出來的全國人大代表還是得「唯黨意是從」。 第一屆大陸全國人大會議是在一九五四年舉行,當時全國人大代表有一千兩百二十六人,其中中共黨員占百分之五十四點四八,剛好可以掌控人大。根據第一屆就開始當全國人大代表當到現在的申紀蘭回憶,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很多人不識字,這或許反映了中共靠農工階層打江山的本色吧! 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大陸爆發文化大革命,政治、經濟、社會秩序大亂,一九六四年開過第三屆全國人大之後,就跳到一九七五年的第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目前在每年三月舉行人大會議的慣例,是在一九八五年之後才建立。 中國大陸第一屆全國人大舉行時,毛澤東(前排右三)和與會者合影。(取自中國大陸「全國人大網」) 無知少女 影響力遠不如富豪 江澤民擔任中共總書記時,擢升「無知少女」(無黨籍、知識分子、少數民族、女性),全國人大中一度出現何魯麗、顧秀蓮、烏雲其木格三位常委會副委員長,本屆則僅沈躍躍一位。另一方面,本屆人大代表中倒是不少富豪,包括騰訊CEO馬化騰、小米創辦人雷軍都是大陸全國人大;大陸全國人大與政協合稱兩會,二0一八年三月剛選出的本屆人大、政協委員中,有一百五十三名超級富豪,手握六千五百億美元淨資產,影響力顯然遠勝「無知少女」。 總體來說,很難用西方三權分立的觀念去理解大陸國會制度的運作,畢竟大陸是不存在在野黨的! 人民大會堂 又到戒備森嚴時 北京人民大會堂是每年大陸全國人大、政協會議的舉行地點,每當兩會召開前後,北京人民大會堂周邊都會「戒嚴」(管制人車出入)。過去曾有位台灣女記者不理大會堂旁邊的封鎖線,拉開封鎖線時被武警糾正,這位嗆辣女記者竟和武警對罵,讓同行的台灣記者捏把冷汗! 北京人民大會堂位於紫禁城西南方,占地十五萬平方公尺,前面就是天安門廣場;從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八日動工,到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八日完工,只花了十一個月時間。為了趕建這個當年大陸「十大工程之首」,大陸從十八個省調來七千多個工人和技術人員,這還真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趕工法。 北京人民大會堂有一百一十八個廳,廳名都是以省級行政區名命名,包括台灣廳、福建廳等等。 (彭志平)

Read More

會考結束!成績單6/5寄發

 高雄考區國中教育會考順利結束,考生們興奮地跳起大喊「我們考完了」。(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0九年國中教育會考十七日上午進行自然及英語科考試後,因應防疫措施,今年英語聽力暫停施測,於中午十一時三十分順利結束。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成績單將在六月五日寄出,當天上午八時就會開放網路查詢。  全國試務會主任委員陳柏熹表示,因少子化影響,考生有逐年減少趨勢,今年考生總數二十萬八千七百五十三人,另大陸考場有二百九十二人,較一0八年報考人數減少。  今年會考因發燒、呼吸道疾病進入「第二類備用試場」,十六日有二十六位發燒考生,十七日除二十六人均到考,皆於備用試場應考,另新增七位發燒考生,二日共累計三十四位,並啟用二十八間備用試場。因居家檢疫而無法應試的考生計有一人,將連同大陸考場考生,於五月三十日、三十一日舉行補行考試。  考試違規情形,以隨身放置非應試用品(含妨害考試公平之用品,或具有傳輸、通訊、錄影、照相、計算功能或發出聲響之用品)居多;其次為提前翻開試題本,提前書寫、畫記、作答,或於考試結束鐘聲響起後仍逾時作答,經制止後停止者。將先由監試委員就現場情況做認定,必須經過各該考區試務會討論確定後,再送全國試務會召開違規處理會議討論核定。  至於有兩位考生於考試時間在試場內摘下口罩,經監試委員多次勸說並告知試場規則後仍拒戴口罩,因此監試委員依試場規則記錄其違規情形,後續將依程序提考區試務會及全國試務會討論處理。  考試結束後,會考繼續進行閱卷作業,成績通知單將於六月五日寄發,當天上午八時起開放網路成績查詢,考生可至國中教育會考網站和國中教育會考全國試務會網站查詢。

Read More

<社論>蔡總統第二任先發內閣將面臨重重挑戰!

蔡英文贏得2020總統大選,再次呼籲對岸,對話是兩岸重啟良性互動的關鍵之一。(中央社,資料照片) 在蘇貞昌確定續任行政院長之後,蔡總統第二任期的先發內閣人事陸續定案,中小幅改組雖在情理之中,但面對日益艱難的環境,新內閣能否克服重重挑戰?看來已不太樂觀;如果兩岸關係再持續惡化,後果恐更不堪設想。  基本上,蘇貞昌新內閣中的所謂新人,多半還是蔡政府原先成員,很難讓人一新耳目;其中又不乏政治算計與派系鬥爭色彩,像是原任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換掉,就被外界解讀是因為她屬於賴清德人馬,而且比較不分黨派;更不用說民調中被民眾認定「最需更換」的五名閣員,竟然都還繼續留任。試想,這怎麼會符合民眾期待?  就事論事,按照最新民調,蘇內閣施政滿意度將近七成,不但創他任內新高,跟過去幾任閣揆比較,也相對出色;所以他自誇「最強團隊…走路有風」,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不過,深入探討,蘇內閣的高民調,主要得力於民眾滿意政府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處理。  就表面看,台灣累計確診至今四百四十人,連續多日沒有本土新增病例,死亡只有七人,跟鄰近的日本、韓國比較已經好了不只一點,跟歐美國家相比更好了太多;何況康復率還「領先全球」,這當然是民眾高度肯定蘇內閣的原因。  然而,台灣的防疫真的是「世界典範」、「領先全球」嗎?從數據看,全球有七十個左右的國家確診人數比台灣少;台灣的康復率百分之八十三,雖然優於世界平均值的百分之三十四,也比日本、新加坡要好,可是比起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南韓、越南、泰國等地就相形見絀,足見台灣其實「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只是政府的宣傳強化了民眾「世界典範」的印象。  事實上,縱然台灣在防疫上可圈可點,但也出現不少荒腔走板的事,「紓困之亂」就是典型的例子。同時,隨著疫情蔓延,越來越多的隱憂和考驗都會陸續出現。舉例來說,近來許多公司倒閉、廠商關門;五月八日公布的數據就有一千零四十七家企業、一萬九千人放無薪假,而且由服務業擴大到製造業,如果疫情遲遲不能平息,不只放無薪假的人會越來越多,失業人數也勢必持續攀升;在全球經濟趨緩、主要市場轉弱的狀況下,以外貿為經濟成長主力的台灣,勢必受到比其他國家更大的衝擊,這當然是新內閣無法迴避的挑戰。  另外,蔡英文的第一個任期當中,政府猛編特別預算,截至目前為止,政府特別預算規模已達八千七百七十二億元,如果通過前瞻新一期特別預算,在不考量是否已還款的情況下,累積特別預算籌編已達一兆五千億元。按照財政部去年底預估,今年底未償債務餘額占前三年度名目GDP平均數比率百分之三十點五,距法定債限百分之四十點六,還有十點一個百分點,舉債額度約一兆八千億元,但最近又通過一兆五百億的兩階段紓困方案,未來政府財務負擔之重,可以想見。再有緊急重大政務,如何支應?顯然是新內閣必須面對的問題。  更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兩岸關係惡化,兩岸民間往來日漸緊縮,今年陸生已不再來台;陸客自由行自去年八月暫停,台灣每月少賺四十五億元觀光財;現在團客因疫情裹足不前,即使下半年開放,預計全年陸客也不會超過一百二十萬人,不到去年一半;此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雖然沒有到期規定,但架構中的服務貿易協議未能生效,貨貿協議商談被迫中斷,如果今年九月屆滿十年,兩岸關係持續惡化,以致大陸宣告終止,對台灣影響當然更不可小覷。

Read More

新北6考生發燒 兩天74人次違規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國中會考落幕,新北市教育局統計,會考首日有五十五人次違規,第二日十九人次違規,違規樣態多為逾時作答、於答案卡作標記、攜帶非應試用品、手機鈴聲響起等,另僅有一名考生未依規定戴妥口罩,兩天平均到考率為百分之九十七點九四。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考區設有二十八個考場,九百三十間試場,共三萬一千九百九十一人應考。首日有六位考生發燒應考,其中有四人在量測體溫時即發現異常並轉往備用試場,另二人於考試期間不舒服重新量測發現而馬上移轉,總計首日啟用五間第二類備用試場並規劃單獨出入動線。  會考第二天雖未新增發燒案例,但為了謹慎起見,無論症狀是否消失或減緩,新北考區仍請首日發燒的考生於第二類備用試場應考,將防疫做到滴水不漏,讓考生安心,也讓家長放心。  教育局提醒國中應屆畢業生注意,「新北市一0九學年度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優先免試入學」將於五月十八日至二十日受理報名,有二十九校提供三千八百零四個招生名額,該管道不採計國中教育會考,僅採計多元學習表現成績,於五月二十九日放榜。  「公立高級中等學校優先免試入學」管道,共有三十一校提供二千八百八十四個招生名額,採計國中教育會考及多元學習表現成績,於六月三日至八日受理報名,學生可由對應的公立高中擇一所報名參加,預計六月十日放榜,想就近入學的學生務必把握機會。

Read More

黃蜂海警解除 梅雨鋒面報到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今年第一號黃蜂颱風十七日凌晨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氣象局表示,海上颱風警報解除後,十八日深夜將迎來梅雨滯留鋒面,週四西南風增強,全台下週日前要嚴防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  氣象局表示,黃蜂颱風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後,已在鵝鑾鼻南方海面,以三十一公里時速向東北移動,在巴士海峽及台灣東半部海面航行及作業船隻特別注意;西南部、東半部(含蘭嶼、綠島)及恆春半島沿海有較強陣風及較大風浪。  中南部地區在十八日清晨至上午間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各地白天為多雲到晴,但各地午後仍有機會出現局部短暫雷陣雨;溫度方面各地高溫仍有三十二至三十四度,南部近山區平地及河谷一帶仍有機會出三十五度高溫,外出應做好防曬並多補充水分;深夜以後,北邊鋒面逐漸南下,北台灣及東北部將逐漸轉為陣雨或雷雨的天氣。  氣象局預估,滯留鋒面在週二到週日將在台灣上空南北擺盪,各地有陣雨或雷雨發生機會,尤其西半部、東北部地區要留意局部大雨或豪雨,週四起除了滯留鋒面影響,西南風增強,各地降雨情況會更為持續,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提高,提醒民眾做好防汛準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