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美校學子藝空間畢業展

蔣承鈞錄取每年只收來自全世界三十名頂尖學子的科博聯盟學院建築系。(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亞太美國學校正式成立亞太藝空間十五日傍晚開幕,展出學生的作品皆為十二年級學子之畢業展,其中蔣承鈞進入位於紐約市、每年全世界只收三十名最頂尖學子的科博聯盟學院建築系。  亞太美國學校校長朱家明表示,雖然亞太藝空間只是學校藝術的一部分,卻是亞太美國學校未來想要成立的設計與文創中心的一個起步,相信這個中心能給這些年輕人一個平台,把教育和設計結合在一起,並結合教育、設計、經濟,更是囊括藝術、科學、科技,鼓勵創意、創新、並用設計思維解決問題。期盼終極目標就是從跨領域學習的教育走到跨領域的創新與創意,再把這些創新與創意融入現實中。  與會的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表示,人文係科技追求最終的本質,現在的教育,要教導學子思辨、不被駕馭及助人的能力,要培養做人素養、生活素養及工作素養,更要養成他們正直的能力。  亞太美國學校今年的藝術學生,一如往年全數進入世界前幾名的藝術學院,更獲得高額獎學金。包括羅德島設計學院、藝術中心設計學院、帕森設計學院、普拉特藝術學院、芝加哥藝術學院、加州藝術學院以及英國倫敦藝術大學等藝術設計名校,而蔣承鈞更是進入位於紐約市、每年全世界只收三十名最頂尖學生的科博聯盟學院建築系。  蔣承鈞表示,不只是獲得錄取而開心,更享受申請時與同學一起創作之過程,讓他獲得更多成長。

Read More

捕豐捉影攝影賽 黃金山摘金

 「捕『豐』捉影」全國攝影比賽,由黃金山獲得金牌獎。(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台灣攝影學會與市議員郭鴻儀服務處合辦的「捕『豐』捉影」全國攝影比賽,十六日在歸仁美學館舉辦頒獎典禮,金牌獎由家住高雄市的黃金山以〈齊拉牛車〉獲得。得獎作品先在歸仁美學館展出,然後再移往新豐區的四個區公所展覽。  這項比賽主要為了協助推廣新豐區觀光,作品必須以新豐區的仁德、歸仁、關廟、龍崎四區的自然生態及人文景觀為題材,第一名獎金五萬元,共吸引一百零三人、七百八十件作品參賽。  郭鴻儀表示,優勝作品在今年一月中旬即已評審產生,但受到疫情影響一直未頒獎,直到疫情趨緩之際,才在五月十六日舉辦頒獎典禮。參賽作品涵蓋新豐區四個行政區豐富多元的美景及人文特色,包括仁德區奇美博物館、百年保安車站;歸仁區高鐵車站及黃綠紅自然植物景色;關廟區鳳梨、新光社區彩繪、日曬關廟麵產業;龍崎區彩竹世界、特殊堊地形等。  獲得金牌獎的〈齊拉牛車〉就是以關廟區新光社區的牆壁圖騰為背景,作者黃金山是中鋼結構公司的工程師,平時喜歡攝影,假日常帶家人出遊,他覺得新光社區彩繪很有鄉村的味道,拍攝時還請三名孫女當模特兒入鏡,拍下兼具趣味與美感的照片。  銀牌獎由黃文郁的〈文衡聖帝壽宴〉獲得,銅牌獎是洪榮宗的〈文化光影〉,另有優選二十名、佳作三十名。

Read More

林正男劍獅學堂教做陶藝虎爺

臺南古城聯合工作室,十六日在安平劍獅學堂邀陶藝師傅林正男(左三),教民眾如何用陶土做虎爺。(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不少廟宇奉祀虎爺,臺南古城聯合工作室十六日上午邀陶藝師傅林正男,在安平劍獅學堂教民眾如何製做陶藝虎爺。臺南古城聯合工作室負責洪秀燕表示,未來將舉辦百福活動,由於「虎」、「福」音相當類似,才會在劍獅學堂,舉辦虎爺陶藝活動,未來做為百福甚至千福活動之用。  劍獅學堂負責人宋健誠表示,安平以劍獅聞名,但不少廟宇奉祀虎爺,由於陶土不僅可以做劍獅,也可以做成虎爺,因此十六日才提供場地,供臺南古城聯合工作室,舉辦該活動。  廿九年次的林正男,對磚雕及陶藝頗有研究,並曾在台南看守所,教受刑人學習陶藝等,由於宋健誠也曾在台南看守所教過,雙方認識,也促成該課程;林正男表示,虎爺在道教不可或缺,不少廟宇都有虎爺,也希望藉由課程,讓民眾認識虎爺。  洪秀燕表示,之前舉辦過臺南古城節,當時和廟宇結合,認識虎爺,未來想結合十家廟宇,舉辦百福活動,由於「虎」、「福」音相近,因此才會邀民眾,到劍獅學堂做虎爺,甚至只要虎爺數量夠多,未來也考慮舉辦千「福」活動,做成公共藝術,讓民眾接觸宗教文化。

Read More

邱錦卿水墨創作 中州科大展出

中州科大舉辦邱錦卿(前左)現代彩墨創作展。(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中州科技大學舉辦邱錦卿現代彩墨創作展。校長黃思倫說,邱錦卿曾任員林國際青商會長、彰化縣青溪新文藝學會理事長,對公益及藝術生活化的推動不遺餘力,也將藝術推向國際舞台。 邱錦卿說,此次展覽主題「天上人間」,集結近兩年的水墨創作,希望以輕快的筆觸、鮮明的色塊,帶給觀賞者好心情,以及內心真正的自由。期能超脫世俗功利的束縛,回歸到最初的本心,自在逍遙。 展出的作品包含陽光山水、風雲戀情、風雲映象及花卉系列等新作三十餘件。其中,陽光山水系列鮮明的色塊及律動感,猶如音樂般跳躍舞動;風雲戀情系列則在大山大水中加入了些許戀愛的甜蜜氛圍和曖昧情愫,令人陶醉嚮往。創作者順應自然的規律,用彩筆勾勒心中理想的後花園,描繪心中的山水仙境,希望大家在觀賞之餘能一同進入畫作,悠遊其中,忘卻現實煩惱與憂愁的綑綁。 邱錦卿想將此次展覽獻給渴求心靈自由的云云眾生。此外,他也帶來珍藏的天雕及茶盤作品,跟大家分享交流。

Read More

東方大學藍晒圖園區展創作

東方設計大學美術工藝系於藍晒圖文創園區推出畢業展覽,學生設計的物件除獲得多項設計大獎肯定並深具市場性。(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藍晒圖文創園區扶持青年文創設計師,釋出空間和大學合作,目前東方設計大學美術工藝系至二十四日於藍晒圖文創園區的lues2藝廊,推出「Sorry!我們在一年前上班了!」展覽,展出學生企業、社區等合作或協助開發物件,許多「產品」深具市場性並獲得金點新秀和放視大賞等獎項肯定。  指導老師楊欽榮表示,今年學生專題製作以和業界實務結合為主,包括文化、創意、美學、科技、植栽與策展平台等合作,透過創意發想和提案,提供業界新思維,並進行跨域結合和合作。  楊欽榮表示,這屆學生作品參加比賽,獲得入圍及獎項,學生透過學校學習、業界實作,展現美術和工藝相結合的傳統美學力量,也為企業找出未來發展新方向。

Read More

<中華學園>恐龍發火了

 台南市南科國小一年七班  ◎吳羿達

Read More

<中華學園>貪吃

 台南市大橋國小五年二班  ◎郭品嫺  貪吃的我下定決心要減肥  媽媽捧著大冰奶  我說不要  爸爸端出大烤雞  我搖搖頭  弟弟拿來千層派  我閉上雙眼  姊姊提著冰旋風  我緊閉房門  但  還是忍不住誘惑  打開衣櫃  探望被關禁閉的零食  這時我才發現  我真是一頭大笨豬  一吃 就停不下來了

Read More

<中華學園>標準

 台中女中二年二班  ◎楊宇蓉  自古以來,人們努力定義社會中的「標準」,當作重要的信仰;從小,我們被教育坐姿、禮儀要達到標準,長大後奮發圖強只為答對試卷上的標準答案,甚至連結婚對象也要符合多數人心目中的理想標準……;事實上,所謂的「標準」是很抽象的,就像美麗的海芋,待在台灣,是人人駐足欣賞的絢爛花海,到了澳洲,卻成了導致綿羊誤食的毒株;所以,我們又該如何定義這花的好壞呢?  「好人還是壞人,你有標準答案嗎?」這是一部電視劇的經典名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我認定的標準答案,或許不一定符合社會期待、法律、風俗習慣以及種種根深蒂固的價值觀,然而,在一次次犯錯下,人們會逐漸明白友善待人和讓位的美德等標準答案;可是,在標準之外的人呢?他們就成了社會邊緣人了嗎?我認為這樣的標準必須是有彈性的,像是:偶爾心情不好就大肆宣洩、有疑慮時就大膽質疑,當嘗試跳脫舊有的框架時,說不定可以有意外的發現。  很多事物其實不應該有標準,譬如美醜,又譬如藝術,我們大可有自己的主觀想法,但絕不能以「標準」為武器,去刺傷那些長得沒那麼好看或是看起來像亂畫塗鴉的作品,導致很多衝突由此衍生。我想說,人們都必須遵循標準過活,但不代表我們就要活成標準設限的那個樣子;我們也許可以盡量遵照社會上的標準,但更要有一套自己信奉的準則,畢竟人生不是一本教科書,很多時候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測試的,就是你心中的那一把尺而已!

Read More

<中華學園>對自己負責

 彰化市南郭國小三年九班  ◎傅家誼  隨著年紀逐漸增長,我們身上的責任也愈來愈重。學會對自己負責,就能擁有規律的生活,做事不會慌慌張張、手足無措。  有一次上美勞課,坐在旁邊的同學忘記帶用具,只好到處向其它同學借用,有的同學雖然很大方願意借他,但是久了也會感到不方便,臉色也會愈來愈難看。如果我們都懂對自己負責,出門前再細心檢查上課該帶的東西,就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了。  「這麼歪七扭八的字,退回去重寫!」聽到老師火冒三丈的怒吼,全班都心驚膽顫,嚇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有的同學平日上課漫不經心,回到家後,又常拖拖拉拉的,到了三更半夜才快馬加鞭的趕作業,寫出來的字當然慘不睹。學習規畫時間,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如果我們把每一個字都寫得整齊又漂亮,對課業盡心盡意,學習就會有效率,老師也不會大發雷霆。  守時、細心、耐心……等,這些微不足道的小習慣,都顯示了我們是否有一顆責任心,一個懂得對自己負責的人,將來必定受益無窮,也使自己成為快樂、自信的人。

Read More

<中華學園>奈米未來

 台南女中二年級  ◎溫婉茜  「如果有一天可以按人的意志安排一個個原子,將會產生怎樣的奇蹟啊!」作為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先生的仰慕者,我亦是知曉他是奈米科技的先驅之一。他曾在演講〈微小世界還有許多發展空間〉中表示,未來人類將能利用極小尺寸材料,呈現新穎的應用,並在不久的將來把整套大英百科全書的內容記錄在針尖上,最終使原子按照人類意志來重組。由於奈米是如此精密高端的的技術,我一直抱持著「只敢遠觀,不敢褻玩焉」的態度面對,也因此沒有掌握其較深層的知識與原理。但隨著高中以來對科學素養的系統式培養,如今對科學有著更多瞭解的我,心中又油然而生一股挑戰閱讀奈米相關硬知識書籍的衝動。  在社區圖書館裡,《深入淺出談奈米科技》悄悄躺在二樓轉角暗沉的木製書架上,沉沉的吸收著空氣中滿布的霉味。奇哉!驀然回首,為何我的目光會停留在這個幽仄的一隅呢?大概是因為捕捉到了這個孤獨的書靈在角落的喟嘆吧!不同於其陳舊的書皮,在打開書目的那一剎那,我好似感覺到有一股夾藏其中的生命力振翅飛竄出來,在空間中形成一個奇幻的大千世界,引領我走向一個未知的領域。作者在這本書中精心設計了極具條理的架構,由奈米的概論和基礎知識為導引,再區分領域做更深入的探討。其中亦加入一些科技史上的重大突破做為小故事穿插其中,在艱澀的學問中染上一絲趣味。  讀完了書,其中種種令人大開眼界的新知就如海浪擱淺的貝殼般,靜靜倚在沙灘上,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等待著需要時,再次被撿起回味玩賞。奈米科技運作的模式,就是使相同元素的物質能夠變成極細微的大小,使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上都有了劇烈的改變。因為今所面對的,是一粒粒體積極小的原子,而非龐大的分子結構,其中的可變性也能加以延伸,與近代物理,如「量子力學」做結合,這種可變性使得奈米科技能夠有深廣的應用。  奈米運用的範圍十分多元,許多都令人拍案驚奇,如:現今越發無法負荷人類要求高強度計算能力的傳統電腦,也可以被利用奈米科技打造出的超級電腦所取代,進行快速大筆資料的運算。而在軍事方面,人類亦可利用奈米科技打造能吸收電磁波,從而達到隱形效果的材料做為軍機的外殼使用。目前科學家也在著手研究具有抗紫外線、殺菌功能等,甚至可以跟微電腦做連接的奈米防護衣,守護士兵的安全。不僅如此,人類也利用這精細的科技應用在醫療的進步上。因為有了奈米技術,人們可以由分子境界上認識自己,創造並利用奈米裝置或結構來對抗病菌,從而加強改變人類的生命系統,例如使病毒喪失致病能力的奈米陷阱、能夠被更有效吸收的小分子奈米藥物等。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曾云:「人類看不見的世界,並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學的光輝照射的實際存在。尊貴的是科學的力量。」奈米科技,一個存在於微觀世界的強大力量,它是材料科技的巨擘,在人類各種領域的發展下皆有著一席之地。它將各種人類奇幻的空談,用精密的技術和類的巧思,化不可能為可能,進而發展出精良的儀器,帶動文明社會的發展。雖然有部分專業人士反對人類尋找原子世界的處女地,認為其所涵蓋的潛能,將為人類世界帶來難以承受的衝擊。而認為微觀世界、量子力學不過是人們幻想所創造出的偽學亦大有人在。但是,正如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所云,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這些學問如同至於科學殿堂的屋頂上,需要我們人類蓄積各種知識能量,建立各種儀器,我們方能登上屋頂,一覽這些學問的全貌。而我們人類,是不會放棄追求力量、追求知識的!因為,科學是如此的尊貴,是我們人類追隨的方向,是我們人類進步的依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