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社區的彩繪街屋讓老舊社區亮了起來,也成功吸引不少民眾來參觀。 (記者林偉民攝) 責任編輯/李謙易 記者/林偉民
從沉寂中重生 居民感觸深
關廟區新光地區早年曾是關廟人口第二多的地方,編織竹籐產品更是家戶共同的生活方式,曾幾何時新光一度沒落到連一家雜貨店都沒,連公共電話、郵筒都跟著消失,居民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幸好在新光社區發展協會及地方人士近十年的努力,讓新光再以彩繪村及豐富的自然生態華麗轉身,再度成為關廟的亮點之一,期間的轉變讓在地居民頗多感觸。
竹籐產品沒落 年輕人外出打拚
十六歲就到外面讀書、工作,四十二歲返鄉的新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宗寶,見證新光由盛而衰,再重新站起的過程,他表示,在六零年代,新光居民有兩千兩百多人,是關廟第二大村落,也是關廟竹子最大產地,居民以農業為主,竹編產品是家戶從事的行業,很多小學生放學回家就會坐下來幫忙編織竹產品,但到了七零年代,竹籐產品被塑膠製品取代,地方開始沒落,他四十二歲回鄉時,新光居民剩下五百人,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拚,留下老人和小孩在老家,最後一間雜貨店關店,最後一頭牛也在他眼下被買走,沒落的情形難以想像。
新光社區的打工換宿,連外籍生都覺得新鮮。 (記者林偉民攝)無農藥柳丁價差 引吳宗寶返鄉
吳宗寶說,在民國九十七年時發現父親辛苦種植的無農藥柳丁,竟然因賣相較差而淪落到每斤只有三元,看著父親的愁容,讓他省思是否農產品的產銷過程出了問題,促使他決心返鄉為地方發展盡心力。
他結合一群志同道合居民開始做田調,接觸農村再生、社區營造等政策,九十八年就籌組成立社區發展協會,雖然沒什麼外來客,仍利用老房子開設第一家咖啡廳,九十九年開闢西州花園,逐步改善環境。
黃真福從自家開始 創生彩繪村
彩繪屋也是一種嘗試,當時擔任協會常務監事的黃真福喜歡繪畫,但都畫在畫冊上,大家商議建議請他「畫更大的」,美化環境,擔心居民無法接受,黃真福民國九十九年先畫自家牆壁,讓單調的房屋變得繽紛,居民觀念逐漸改變,黃真福就此展開彩繪街屋人生,利用下班時間帶著油彩和畫筆,坐在街屋旁構想作畫,從北寮部落畫起,逐漸有人贊助油彩,作品也擴展到南寮部落,共畫了三百多幅,因作品貼近鄉土,快速打開「彩繪村」知名度。
大學生動手搭傳統竹管屋,體驗先人生活情況。 (記者林偉民攝)遊覽車帶來商機 居民美化環境
「彩繪村」之名讓新光重新發光,經常有來自各地民眾搭遊覽車前來參觀,也有不少社區來取經,極盛時遊覽車一輛接一輛,原本沉靜的社區變熱鬧了,有居民開始在屋前賣冷飲、關廟麵、紀念品,大家都好奇這麼多彩繪街屋是怎麼造成的。
吳宗寶發現,經過彩繪村的激盪後,居民的環保意識提升,會自動整理居家環境,撿拾遊客丟棄的垃圾,也同意社區借用空地闢建小型公園,綠美化環境,協會人員以實做改變居民的想法,居民的凝聚力也加強,全里五百多人,有五十人是志工。
學生打工換宿 外地人買地建屋
培養學生志工是另一種嘗試,多年來藉由打工換宿吸引大學生進來新光體驗農村生活,學習傳統竹編技術,讓年輕人接近大自然,也開始重視生態,不只是國內大學加入,四年前開始,每年寒暑假還有大陸大學生透過國際志工旅行到新光來打工換宿,體驗台灣農村生活,大家事後對新光念念不忘,還會透過網路聯絡,也有關廟大學生留下來當志工,成為社區生力軍。
十二年來社區發展協會透過各項活動,推動環境改善、在地農特產業發展兼顧生態,以社區產業加工方式協助行銷,鼓勵小農從事無毒農業,並透過實做過程吸引遊子返鄉,這些年來新光的生態變好了,已多年不見的綠繡眼、大冠鷲等都出現了,也有外地人來買地建屋,這些改變都令人振奮。
吳宗寶指出,當初成立協會就訂出十年願景,並逐步朝此目標前進,於今達成率百分之九十,目前將訂定第二個十年目標,希望讓新光社區重返榮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