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75歲長者,因走路不穩、行動遲緩就診。經檢查後,確診為巴金森氏症。在治療後,該名個案步態不穩情形獲得改善,生活也可以自理。
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奕辰表示,巴金森氏症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據研究,年紀在65歲以上的民眾,約有1%至2%罹患率,若以此類推,台灣估計有超過4萬人以上面臨巴金森氏症的困擾。
巴金森氏早期症狀,最常見的包括有手抖、動作遲緩、小碎步、身體僵硬及容易跌倒等,因此家人應該注意長輩日常身體變化,有時會健忘、情緒低落、憂鬱及失眠現象,甚至早期發生嗅覺退化或便秘,這都是警訊。
林奕辰指出,一旦發生上述巴金森氏症的表現,應該及早就醫,臨床上會做一些檢查,如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CT),排除類似巴金森氏症的疾病,例如水腦症、硬腦膜下出血等問題,必要時安排多巴胺功能性造影檢查,偵測腦部多巴胺分泌神經功能,是否有嚴重退化。
在治療方面,主要以口服藥物治療,若使用藥物有惡心、頭暈,或嗜睡等現象,應回診與醫師討論,是否減藥或換藥,以減輕症狀。
如果藥物治療效果逐漸降低,應由神經內科醫師評估,可考慮採用外科手術治療,即深入腦部刺激術,可以收到良好治療效果。林奕辰說,該療法費用昂貴,但目前健保已給付大部分相關費用,減輕病人負擔。
他也建議病人多做運動,在身體平衡及走路功能還好情況下,可打太極拳或跳舞,能延緩症狀惡化;另,平常多走路也是可行之道。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對於失智患者生活品質與照護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近年致力推動失智病友友善社區。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利用歐洲的治療新趨勢,替失智病友試行「社交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盼藉由參與多元社交活動,幫助患者延緩疾病。
劉建良表示,社交處方箋是由醫師開立處方箋與社會環境互動的相關活動,無論是藝術、音樂、運動等,都可做為處方箋內容。活動不分年齡性別,病友可依喜好參加,透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幫助預防及治療、延緩疾病,也可節省醫療資源。
他指出,在社交處方箋活動中,鼓勵失智症者也可參觀博物館、音樂會欣賞等社會活動,目的是把失智者當作一般人平等對待,呼應國際失智症協會宣導的「去標籤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