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術前

■譚真 明明體力與正常人無異,但依規定,我必須坐上輪椅,由醫護人員護送至開刀房。這讓我羞赧。更何況病服下,只有一件底褲。我就這樣半赤裸著,搭乘電梯下樓,與眾人擦身,進入接連新舊院區的地下道。 地下道另一端的舊院區還維持著日洋混合風格。手術房外的廊上整片木窗,從窗內往外望去,滿是由低到高,由舊到新的樓房,彷彿所有時序都微縮在一起。 我不免想起,父親最後的時光,胃癌末期,身體已經無法吸收任何養分,皮骨之間,只存一點點脂肪。他無法進食,也無法言說,沒有留下隻字片語,衰弱得連眼皮都無法緊閉,睜著眼睛入睡,睜著眼睛努力大口呼吸,一直到儀器偵測不到他的心跳。父親睜著眼睛死去。 癌症的恐怖,肉眼可見。我不知道父親是否也會感到恐懼?是否意識到腐敗的肉身將在眾人面前被擺弄,拔管、褪去所有衣物、擦拭——「太難看了,」父親一定會如此評論自己。 我不知道父親是否也曾驚覺家族遺傳,活不過知天命的基因枷鎖?母親乳癌、大哥皮膚癌、姊姊及姪女乳癌,而我,在他死去八年後罹患甲狀腺癌。 輪椅被推到手術台前。我爬上手術台,攤開四肢,被束帶綁縛。敞開的胸脯,被貼上心電圖監測儀,滴——滴——滴——的聲音代表心跳,也代表一個月前的檢查與醫師宣告後,瞬間被拋擲在生命邊陲與死亡博鬥的自己,是那樣措手不及與恐懼。 肉體組成我的生,也將我與死綑綁。究竟死是什麼?使得活生生的父親,孤伶伶地,衰敗,死去,成為表象的稱呼。躺在手術台上,我心中承載關於父親的某個區塊永遠陷落,再也找尋不回來。語言無以表述,唯有疼痛。 縱使對開刀摘除病灶早有心理準備,但突然猛烈的心跳,讓護理師笑著安慰:「別擔心,醒來就沒事了。」一旁的麻醉醫師開始運作點滴,並問:「還有問題嗎?我會讓你好好睡一覺的。」 我從沒有一個時刻對於沉沉睡去如此不安,我突然想起一句詩:「毗鄰而居的睡眠和死亡」。 我想詢問,讓大腦受到抑制,喪失自主呼吸的麻醉原理是什麼?(若是手術失敗呢?)會不會就此長睡不醒?(如同父親一樣。)……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僅能追問醫護:「睡眠是死亡的模擬嗎?」 麻醉醫師幫我戴上呼吸面罩,看著我:「你聽誰說的?睡眠跟死亡不一樣,睡眠才是生命的表徵,你好好睡一覺吧。」接著,所有人都圍著我喊:「深呼吸,再吸,再吸——」 或許,在死亡前,我只能努力呼吸。直到喪失意識。

Read More

〈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預防醫學專欄 〉找回腦力有一套 預防失智症上門

■講師: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智能與老化中心 陳乃菁主任 文字整理: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顧問 高繪雯營養師   了解失智者需求 方能找到對策   女兒來到門診抱怨失智父親愛外出卻經常走失,讓家人擔心不已,問醫師該怎麼辦?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陳乃菁主任表示這是她門診的日常,她常勸家屬要去了解失智症者想要的是什麼、喜歡如何被照顧?許多失智症者雖然記憶或認知有障礙,但被關在家裡很不快樂,若能多了解他們想出門的原因或想去哪裡,換個角度照顧對雙方都好。曾有一位失智爸爸不喜歡悶在家中,討論過後女兒同意讓爸爸整天搭公車看風景,爸爸因此每天過得很快樂,家屬在照護上也輕鬆得多。陳主任也說千萬不要丟給固定一個人照顧,照顧者容易壓力大、跟社會脫節最終自己也失智或生病了,家庭成員一同配合,輪流照顧才是對抗失智症最好的方法。 失智症者經常某些事記很清楚,某些事又記不起來,常被稱作「老番顛」,陳主任說其實失智不是失去智慧,若他們頭腦清楚、對談伶俐,家屬不要只著重他的退化,也不要常批評或限制他,反而是正視他還可以做的,多予以鼓勵和稱讚。若一直當他是無能的人,什麼也不讓他做,反倒更會加速退化。   拒當客廳廳長 三動兩高防失智   失智症大致可分為兩大類,退化性和血管性,兩類型也會合併出現。失智症的成因多元,家族遺傳及性別等不可修正因素佔三分之二;但好消息是血管性失智症是能預防的。血管性失智症的病理為腦部類澱粉蛋白跟Tau蛋白等發炎物質沉積,就像河流泥沙淤積塞住,營養傳送和神經傳遞受阻,造成腦神經萎縮。研究發現其與生活習慣以及三高慢性病息息相關,因此養成健康的飲食與運動不僅可防三高慢性病,也能減少失智症風險,可謂一舉數得。 陳主任建議遵循「三動兩高」原則來延緩失智發生:頭腦要動、休閒活動、有氧運動,高等教育(多吸取新知)、高抗氧化食物。另外避免頭部外傷、減少壓力、戒菸酒,保持正向思考等都能減少風險。此外研究顯示重聽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相對較高,因為重聽者聽力不良,容易減少與人聊天的機會,因此保持與人的互動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平時多學習新事物,做具挑戰性的事來刺激腦部,並培養良好睡眠,讓腦細胞好好休息,腦部才能抗發炎排除毒物鞏固記憶。陳主任表示人類在18歲時記憶力達頂峰,再來就開始走下坡,失智症雖不是老人的專利,但年紀大後較少用腦、腦的刺激變少,所以長者罹患率較高。她開玩笑說很多長輩退休後當客廳廳長,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過得太輕鬆,自己身體功能在退化都不曉得,直到有症狀才驚覺。因此持續讓腦部活動,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從源頭防堵失智症的最好方法。 (本文內容摘錄自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預防醫學系列講座-2019年10月19日<找回腦力有一套 預防失智症上門>。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為統一企業及統一超商於2003年共同捐助成立之公益基金會,致力於預防醫學及營養保健之社會教育、研究發展、國際學術交流。<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238833>)

Read More

攔查警遇同名同姓違規騎士

陳男僅帶著鴨舌帽就騎車上路,違規又觸犯酒駕公共危險,當即被「正義分身」制裁法辦。(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50多歲的陳姓男子於五日晚間飲酒後,6日上午騎乘機車上工時,行經永安路與永安一路口時,因未戴安全帽遭到市警永康分局鹽行所巡邏員警攔下,警方經盤查身分頓時錯愕,未料竟遇上同名同姓的違規騎士,身上還透著酒氣!經酒測後發現酒測值超標,立即將「分身」帶回法辦。 陳姓男子五日晚間喝得酩酊大醉,翌日自覺已酒醒,兀自騎機車外出工作,不料卻因未戴安全帽,引起巡邏員警注意。鹽行所陳姓員警攔查身分時,才發現兩人姓名完全一樣,只是兩人相差32歲。 陳員一時雖然有些錯愕,但仍敏銳察覺陳男身上的酒氣,立即依法對陳男進行酒測,不料經過一晚的代謝,陳男的酒測值仍高達0。36,超過不能安全駕駛標準,涉犯公共危險刑責,立即被陳員依法帶回,訊後即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台南地檢署。 鹽行所警方表示,陳員雖然才26歲,但執行勤務積極認真,也積極協助轄區內需要幫助的民眾。這也是陳員第一次遇上「案件當事人」與「案件承辦人」相同的狀況,永康警方也直呼「實在太巧了」。

Read More

「第二次」愛上單親媽 郭東延樂當奶爸

韓星郭東延樂當奶爸。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韓星郭東延戲路富貴風,出道以來多飾演企業繼承人,在「沒有第二次」劇中再度飾演企業繼承人,卻愛上單親媽媽,讓劇組笑稱他當奶爸第一名。 由尹汝貞、郭東延、朴世阮、吳智昊主演的「沒有第二次」自8日起,每週一至週五晚間8至10點在緯來戲劇台播出,常演富豪公子角色的郭東延,這次也再度飾演企業繼承人,卻愛上單親媽媽朴世阮,兩人不打不相識,從互相討厭到萌生愛苗。 郭東延在劇中對朴世阮的小孩投以關愛,即使下了戲還常逗小孩玩,郭東延說,如果不是演繼承人,他好想演「小蘿蔔」(劇中小孩的綽號)看看,因為現場所有演員、工作人員都為了讓他維持在最好的狀態費盡心力,真的獲得太多關愛的眼神了!也因不管是戲裡或是戲外,小BABY都是郭東延注目的焦點,也讓劇組笑稱他很適合當奶爸的角色。

Read More

相忘於江湖 公嬤聯合畫展

八十四歲的阿公許水助(左三)和八十七歲的阿嬤鄭謝綉緞(左二)在畫畫裡做記憶旅行。(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台南市立醫院日照中心的八十四歲的阿公許水助和八十七歲的阿嬤鄭謝綉緞在畫畫裡做記憶旅行,並且回憶與親人的過往,市醫七日為兩人舉辦「相忘於江湖」聯合畫展,兩老歡喜落淚。 台南市醫院在微笑虎山藝文咖啡館為許阿公和鄭謝阿嬤的聯合畫展舉辦開幕茶會,院長蔡良敏表示,要預防失智就是多少要動一動,不要在家胡亂想,而日照中心服務的兩老,許阿公的畫多數是懷念家人,而鄭謝阿嬤從一0七年開始學畫,兩位是素人畫家,都值得分享。 許阿公年輕時是飛機機械維修人員,時常奔走各國,婚姻聚少離多,終以離婚收場,妻兒們都定居美國,他獨自回台,每當思念親人時,便透過畫畫來想念,六十五歲開始創作,畫了廿多年,累積二百多幅作品。 鄭謝阿嬤則於三年前到日照中心後接觸繪畫,所畫的主題環繞於兒時或年輕時所見所聞,如兒時農作生活、騎鐵馬、坐火車,以及與先生出遊的回憶。 許阿公患有帕金森氏症,又無家人陪伴,常把個管師當成自己的孩子,開始分享自己的畫作,而鄭謝阿嬤有輕度失智,透過畫畫不再失意,且很健談。院方透過畫展,也藉此讓更多人認識長照服務,期能讓老人獲得協助,讓每位長者能夠在地安老。

Read More

里長贊同併校 盼專車接送學生

記者盧萍珊∕七股報導 七股區後港國中下學期停止招生,在籍學生將到佳里國中就讀,對於教育局的政策,七股區後港里長蘇龍標認為,現只剩十多位學生,市府還要投資軟硬體建設,不如將這些經費用在培育學生更有幫助,雖然自己也是校友十分不捨,但放眼未來提升學生競爭力才更重要。 蘇龍標里長指出,教育局針對後港國中問題與地方開過多次會議,實際上學生人數少,已經是長久以來的問題,現有的十多位學生中有半數以上是將軍區青鯤鯓部落前來就讀,下學期在籍學生轉到佳里國中上課後,光是七股後港、將軍青鯤鯓到佳里國中,單程就有五到八公里之遙,為讓學生上課更方便,期有專車接送。 身為第四屆畢業校友的蘇龍標說,為保留後港國中,政府每年要投入不少軟硬體建設經費,例如教師薪資、校舍維護等,如果可以將這些錢用在學生身上更有意義。雖說學校在民國五十七年創立,至今已五十多年要廢校很不捨,但學生逐年減少是事實,考量提升學生的競爭力才重要,地方贊同市府的決定。 早在原台南縣時代,七股後港國中廢校問題就曾引起熱烈討論,但礙於前縣長蘇煥智是第一屆的畢業校友,若在縣長任內將母校廢除更顯尷尬,縣市合併後,當時市長賴清德不廢校,現則在偏遠小校跨校課程合作下走入歷史。

Read More

境外移入+2 來自印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969、案970),分別自印度、菲律賓入境。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案969為印度籍30多歲男性,今年2月18日經杜拜轉機來台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且入境時無不適症狀,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並無症狀。 個案3月5日檢疫期滿後自費採檢,於7日確診,已掌握接觸者共26人,因皆有佩戴口罩及適當防護,均列自主健康管理。 莊人祥指出,案970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今年3月5日來台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因有發燒症狀,由機場安排就醫採檢,於7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接觸者共13人,列居家隔離。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69例確診,分別為853例境外移入,7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10人死亡、932人解除隔離、27人住院隔離中。

Read More

不菸不酒 沒糖尿病高血壓……他,多血症引發中風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60歲男性因為左半邊肢體突然間無力,被診斷為急性中風住院治療。病人自述覺得不解,自己平常並沒有抽菸喝酒,也沒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病史,日常生活也無異狀,每年公司都有安排抽血作定期健康檢查,印象中也沒有大問題,為什麼會發生中風呢? 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內科部血液科邱柏儒醫師說,仔細評估病人之前的健康檢查報告,發現病人在近5年都有血紅素上升的現象,而且越來越高,最近一次血紅素已經接近20g/dL。但病人表示之前都有去捐血,捐血中心也沒有不讓他捐血。 邱柏儒表示,經會診血液科醫師,發現因為病人的血紅素和血比容過高,懷疑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在經過一連串的病史詢問、理學檢查、抽血檢查、基因突變的篩檢,及接受骨髓穿刺的門診檢查後,確診為真性紅血球增生症,又稱為多血症。在真性紅血球增生症中,紅血球的容積上升是因為骨髓造血幹細胞在後天獲得體染色體的基因突變,突變後的骨髓造血幹細胞會不受控制的過度製造紅血球。不只造成紅血球的數量上升,有許多病人也同時伴隨有顆粒球和血小板的過度生長。 邱柏儒指出,至於真性紅血球增生症為什麼會引發中風呢?起因於血液中的紅血球數量增加,造成血液的黏稠度上升,引起血管內血液流速度緩慢,進而促進血栓形成的風險。這樣的狀況不只會引起動脈的血栓疾病,如中風、心肌梗塞等,有時也會造成身體各器官的靜脈血栓,如在大腦的靜脈竇栓塞、肝臟的肝門靜脈栓塞等。 此外,由於基因突變也會影響血小板的功能,導致增加血栓和出血的風險。因此,同時控制紅血球濃度和血小板數量以減少上述危險性是必要的。目前治療主要以針對血球增生的藥物治療和放血,及預防血栓的藥物為主。而在症狀表現上,有的病人會出現頭痛、呼吸急促、視力模糊、夜間盜汗,在洗了熱水澡後發生的搔癢等症狀。 在確診真性紅球增生症後,建議要在血液科門診定期追蹤治療,大部分病人的預後狀況良好,但仍有一部份的病人的症狀會隨著時間而進展,大約30%的病人會轉變成骨髓纖維化,而5%的病人會進一步轉變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故建議須定期抽血追蹤血球變化。 邱柏儒醫師表示,後來這位病人被轉介至血液科門診,接受口服藥物和放血治療,血紅素逐漸趨於正常。而針對中風的部份,病人則持續維持健康生活飲食和運動,也定期追蹤血壓和血糖來監測有無代謝性疾病的發生。

Read More

首案青年公宅 上半年動工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六都房價節節高,為讓年輕人住得起,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市青年公宅興建目標為二千戶,為加速取得、降低市府財政壓力,以公辦都更回饋、政府興建二種方式同時辦理。其中首件案的小東路青年公宅上半年就會動工。 市府都發局表示,日前公辦都更案再新增二空新村B區、平實營區一期招商簽約,加上去年已完成二空新村A區、精忠二村,四處基地將可提供五百三十戶青年公宅。公辦都更案後續還有平實營區二期、中興新村、自強新村、大鵬五村、九六新村等基地將陸續辦理,預估還可取得約五百二十五戶公宅。 此外,市府興建首案小東路青年公宅,建築設計已完成,工程已上網發包,預計今年上半年工程動工,完工後可提供三百七十九戶青年公宅。 都發局莊德樑局長進一步表示,市府除積極推動本市青年公宅興辦,也主動與中央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合作,持續盤點土地評估興辦青年公宅。目前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已擇定於東區新都心段、南區鹽埕段、新市區新北段基地,興辦共計一千四百二十四戶公宅。此外,新營區青年公宅也擇定於新東段基地(東興八街四十八巷西側)興辦,該市場用地長期閒置,將由市府辦裡都市計畫變更後,請中央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興辦,預計約可興辦一百二十戶公宅。

Read More

白家綺生了 榮登四寶媽

白家綺待產22個小時,喜迎小朵拉。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藝人白家綺歷經22小時待產奮戰,7日下午3點3分終於平安誕生女兒「朵拉」,榮登四寶媽,在一路陪產的老公吳東諺日昨也透露會結紮,不捨老婆辛苦。 36歲白家綺與小5歲的老公吳東諺結婚近3年,育有1歲多兒子「小斗材」,6日下午五點就開始待產,教會好朋友特地到醫院為她禱告祝福,讓她直呼「小朵拉真的超級幸福。」但也不忘向女兒喊話:「期待妳平平安安來到這個世界,乖乖的,不要讓馬麻痛太久喔。」 不過,因為小朵拉退遲遲不想退房,白家綺在等待過程中,索性在6日深夜11點拿起手機直播和粉絲聊天,笑說:「看來小朵拉不想當3月6日的寶寶」、「小朵拉還在梳妝打扮」。 經過奮戰22小時後,終於在平安順產雙魚女兒「小朵拉」,重2950克,白家綺謝謝大家一路的關心一起迎接幸福寶貝「朵拉」也表示接下來會專心的坐月子養好身體,早日回歸最愛的主持及戲劇工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