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漁民防疫不可輕忽 侯友宜建議比照機場入境做普篩

新北市長侯友宜18日早上到萬里區野柳漁港,視察漁港防疫稽查及關懷外籍漁民防疫情形。(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市轄17個漁港有432艘漁船共雇傭1,519名外籍漁民,從事3-5天航程沿近海漁業,多以印尼、菲律賓及越南國籍為主,外籍漁民之間交流頻繁,漁業處在疫情初始,便不斷派員宣導外籍漁民加強健康管理、正確配戴口罩。新北市長侯友宜18日早上到萬里區野柳漁港,視察漁港防疫稽查及關懷外籍漁民防疫情形。 新北市長侯友宜18日早上到萬里區野柳漁港,視察漁港防疫稽查及關懷外籍漁民防疫情形。(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侯友宜表示,防疫不可輕忽,市府與民間都投注於防堵疫情,重要的是將疫情阻絕在境外,所以很多人將機場的出入境看做一個目標,但不要忘了我們是一個海島,而港口是與他國接觸的另外一種門戶,除了漁民作業外,也有可能有些違法走私行為,也是有機會與他國船員接觸,因此,呼籲中央及負責海上秩序的單位要把關海上違法行為,重視走私的高風險漏洞,應該要比照入境普篩。 新北市長侯友宜18日早上到萬里區野柳漁港,視察漁港防疫稽查及關懷外籍漁民防疫情形。(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侯友宜說,新北市對海巡查緝漁船走私案件所涉及船員,按照入境普篩方式,直接從漁船搭乘專責車輛先送檢疫醫院,進行PCR檢測陰性後,進行14天防疫旅館居隔,期間進行快篩,解隔前再進行第二次PCR,陰性後進行7天自主健康,以確保無染疫問題,嚴格把關不能漏掉。若驗出篩檢陽性,立即進行收治治療。另外針對外籍漁工防疫措施及釣客違規的狀況我們都會進行宣導與取締,大家一起來面對新冠疫情防疫,好好的守住。 新北市長侯友宜18日早上到萬里區野柳漁港,視察漁港防疫稽查及關懷外籍漁民防疫情形。(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新北市農業局指出,109年4月起漁管處即派員稽查新北市轄內28座漁港、漁船及漁民防疫措施,例如製作4國語言防疫說明等,並於CDC發佈三級警戒後,加強稽查防疫作為,也公佈「新北市因應COVID-19病毒流行期間外籍漁民防疫指引」,包含全船船員配戴口罩、分批用餐、工作分流,且勿出港區、外出報備,並要求船主加強管理,違規即開罰,在漁港稽查中舉發包含釣客等違規案共有17件。 新北市長侯友宜18日早上到萬里區野柳漁港,視察漁港防疫稽查及關懷外籍漁民防疫情形。(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農業局表示,即便之前新北市曾有台籍船長確診,漁管處亦與衛生局及海巡單位合作,協助漁港漁船清消,船上8名外籍漁民下船進行PCR篩檢及一人一室隔離14天加自主管理7天,所幸皆無確診。另近期亦有海巡單位查獲漁船走私,為避免船員接觸他國船員而感染新冠肺炎,該船全員由專責車輛安排篩檢,所幸PCR結果都是陰性,也都已送至專責防疫旅館隔離中。此外,除區公所指揮緊急清消漁船周遭區域,並由漁業處責令船主清消船艙,並安排漁港全面清消。

Read More

成大USR「相伴2026」駐點官田 3社造計畫獲補助

成大學生將長輩的需求轉化為咖啡攤車,並親自動手施工製作。(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USR計畫「相伴2026-齡感生活微社群行動網」長期駐點官田區,協助地方進行空間改善、推動高齡社群的健康生活,參與學生亦主動為地方爭取「110年台南市社區營造計畫」補助,最近有3個社造計畫獲通過,可望更進一步促進在地青銀互動,展現官田在地特色與故事。 成大人社中心表示,成大自107年起長期進駐官田區,不但從在地友善農業議題中發展出關懷全國偏鄉的新學校午餐創新推動計畫,也持續挑戰鄉村型地區的高齡生活議題。此次社區營造計畫徵件,成大USR「相伴2026」計畫團隊分別與社區、學校合作,另外也有成大學生參與個人提案。 其中,與隆田社區合作的「番田整地-隆田區域社區資源調查與刊物創作」,是培養在地居民敘說生活故事,帶領民眾走訪在地記憶空間;與渡拔國小和在地青農合作「畫話渡拔我的家」,連結學校教育與地方產業,打造鄉土教育教材;成大建築系學生則提出「輕吟創驛-隆聚讚」,協助區公所提出「大隆田生態文化園區」空間規劃建議,更進一步在園區落成後,與隆田社區合作辦理健促課程與野餐活動。 因應疫情變化,成大團隊還與在地社區共商、發展因應策略,先對長輩的3C能力、家中網路設備進行調查,再透過線上討論與直播,一方面關心長輩的生活近況,也在疫情中不忘學習,帶領長輩進行互動課程,建立長輩的線上學習社群,啟動社區的新能力。 官田區長陳仁偉表示,成大USR駐點在官田區進行場域實踐長達3年多的時間,駐點青年與課程學生,連結在地國中小、社區進行實踐行動,與官田區公所一起累積產官學民的在地能量。

Read More

遊客冷清 台東住房率仍低迷

東海岸景點未見車潮,只有少數遊客。(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全國第三級警戒持續,微解封首個假日,台東地區飯店民宿住房率仍持續低迷,知本溫泉地區仍不到一成,東海岸景點也未見車潮,只有少數遊客;旅宿業者期待二十六日能解封,為暑假帶來旅遊人潮。 三級警戒微解封,台東熱門景點伯朗大道、天堂路及池上大波池等景點仍持續封閉至七月二十六日,多良火車站也未開放,東海管處則有條件開放景點包括小野柳、三仙台、八仙洞、石梯坪、加路蘭遊憩區、都歷處本部園區、花蓮遊客中心園區等七處園區,各遊客中心、各據點的海灘礁岩區、水域遊憩活動等仍不開放。 微解封首個假日,南迴公路台九線、花東縱谷台九線、及東海岸台十一線等,均未見平常例假日的車流量,只有少數遊客的車輛。 台東各風景區也未見車流,東海岸雖開放部分景點,但只有少數民眾出來透透氣,旅宿業住房率也持續低迷,台東市區及知本、鹿野等飯店均未見起色,大部分民眾仍擔心疫情未解除,還是呆在家比較安心。 不過民眾仍很期待每年暑假的熱氣球活動,鹿野地區的飯店旅宿業者七月二十六日以後的訂房則有明顯提升,台東縣觀光協會理事長潘貴蘭表示,大家很期待解封後能出來走走,尤其一睹今年首度亮相的「HELLO KITTY熱氣球」超萌畫面。

Read More

漁民憂防疫破口 頭城大溪漁港 爆搶購人潮

「現撈一級戰區」頭城大溪漁港搶購海鮮民眾未保持社交距離。(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七月廿六日後降級可能性很高。十七日是微解封後第一個假日,宜蘭頭城大溪漁港號稱「現撈一級戰區」,仍人潮大爆滿,未保持社交距離,民眾脫序演出,恐怕成為防疫缺口?當地漁民籲切勿輕忽疫情的反覆變化。 微解封後第一個假日,據宜蘭警方表示,國道五號車流量比上週多近二,頭城、礁溪也逐漸出現車潮和重機,不過受到疫情影響,部分景點仍然關閉,有些遊客因此撲空。 全國三級警戒有二個月,民眾關了快發瘋,微解封後第一個週六,頭城烏石港海堤及海岸線,終於有少許民眾在此走走透透氣,拍拍照留念,不過受疫情影響,海域仍封閉。 宜蘭頭城大溪漁港是「現撈一級戰區」,前幾週人潮大爆滿,外界憂心群聚產生破口,雖經縣府海洋所緊急總量管制一百人且掃QR Code、量體溫,至於承銷人則要攜帶識別證走管制車道,現場單一出入口。 不過,十七日是微解封第一個週末,竟然出現大漏洞,承銷人進出漁港管制車道淪為「門戶洞開」,不少遊客從該處直搗採買,如入無人之境自由進出。還有採買海鮮民眾根本沒有保持社交距離,當地漁民憂心群聚產生防疫破口。同時呼籲縣府和頭城區漁會勿放縱承銷人我行我素。

Read More

微解封首假日 景區遊客回流

觀旅局於登山步道入口設置防疫措施及遊客管制點。(觀旅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十七日是微解封後的首個週末假日,台南各個景區遊客都略增,觀光旅遊局長郭貞慧表示,觀旅局有針對轄內各景區入口處加強人員配置,以確保各景區都能實施防疫管制措施,昨天狀況良好,民眾防疫配合度高。 觀光旅遊局針對虎頭埤風景區、德元埤荷蘭村、關子嶺水火同源、雙春濱海遊憩區等轄管景區,進行十三至十六日微解封後遊客數統計,平日每天遊客數虎頭埤風景區約有兩百七十人、德元埤荷蘭村約八十五人、葫蘆埤自然公園約三十五人、關子嶺水火同源約三十五人、雙春濱海遊憩區約二十九人。 觀察發現,民眾仍以開闊景區為出遊優先選擇,至於山區旅遊人數偏少,主要是因近日山區常有午後雷陣雨影響民眾前往步道旅遊的意願。 至於微解封後的第一個假日,虎頭埤風景區於昨日中午前之遊客數已達四百七十九人、關子嶺水火同源計九十三人、德元埤荷蘭村計六十人、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區計五十五人、葫蘆埤自然公園計五十人、江南渡假村計四十二人、梅龍登山步道計二十六人、雙春濱海遊憩區計時十六人,推估這兩天假日遊客會較前幾天略增。 觀旅局表示,為因應各景點園區微解封,觀光公車88府城巡迴線及山博行線也於今日起假日復駛,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Read More

三級警戒以來首見個位數 本土+8 降級現曙光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十七日新增八例本土病例,為疫情三級警戒以來首見個位數,依此疫情趨勢來看,二十六日降級解封可能性高。圖為「微解封」後第一個週末,民眾紛紛出來踏踏青、紓解心情。   (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十七日宣布,國內新增十二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八例本土及四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一例死亡。這次僅新增八例本土病例,為疫情三級警戒以來首見個位數,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依此疫情趨勢來看,二十六日降級可能性高,下週起會儘速進行降級相關準備工作。 陳時中於昨日疫情記者會中說明,新增的八例本土病例,有四例是在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發現陽性,確診個案為六例男性、兩例女性,年齡介於二十多歲至六十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七月五日至七月十五日。 個案分布以新北市五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桃園市及台中市各一例;其中三例為已知感染源、四例關聯不明、一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在死亡個案部分,新增的一例死亡個案為六十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史,無相關活動接觸史。五月二十一日因其他原因就醫並採檢,採檢時無症狀,當日檢驗結果為陽性並收治住院,五月二十二日確診,七月十五日死亡。 陳時中也說明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五月十一日至七月十五日累計公布一萬四千一百四十八名確診個案中,已有一萬二千二百零七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百分之八十六點三。 他指出,目前確診個案來到個位數,疫調上就能更完整、精準,切勿放鬆,才能把傳播鏈趕快阻斷、控制疫情;但就目前疫情趨勢來看,七月二十六日疫情降級可能性高,下週起將開始進行降級相關整備工作。

Read More

AZ混打莫德納? 陳時中:資料夠免等3個月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國際混打疫苗已成趨勢。傳出國內AZ混打莫德納試驗可望於一個月交出初步成果,對此指揮中心十七日指出,若國外有更多有效資料且經專家討論,有機會不用等到三個月。 近期新冠肺炎疫苗混打議題受關注。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日前表示,疫苗諮詢小組曾針對國外AZ加BNT疫苗混打試驗資料進行討論,都認為效果確實比較好,但不建議直接將BNT替換成莫德納,將以國內小規模試驗結果作為政策參考依據。 然而,有媒體報導指出,AZ加莫德納疫苗混打試驗若順利,一個月後就有初步成果,未來也可能開放混打AZ加BNT。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根據目前規劃,AZ加莫德納疫苗研究結果至少要三個月才會出爐,有本土數據再開放會更有信心。不過,陳時中說,如果國外有更多有效的資訊釋出,且經過專家討論,或許有機會不用等到三個月就能做決定,總之只要有更多科學證據證實有效、安全性,就會朝開放的方向研議。

Read More

疫苗足否 國民黨:政府自我矛盾

張忠謀說台灣要盡快獲取更多 民進黨稱已足夠 不積極助地方購買 根本雙標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公開提及台灣整體疫苗接種率依舊偏低、台灣需要盡快獲取更多的疫苗,國民黨認為,近來民進黨政府透過大內宣營造台灣疫苗已足夠的假象,不積極協助包括國民黨若干執政縣市在內的地方與民間組織購買疫苗,但又說疫苗不足,根本是嚴重的自我矛盾、雙重標準。 國民黨表示,對於真正願伸出援手以舒緩台灣疫苗困境的國家與組織,國人均應給予誠摯的感謝。 但國民黨要問蔡總統,如果台灣疫苗的數量如民進黨政府官員所說已經足夠,為何現在還是有非常多的民眾,只能望疫苗興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接種,而且還發生多起因為疫苗不足所導致的爭打排序爭議?身為領袖代表的張忠謀為何還需要在國際場合大聲疾呼請求協助?我外交部為何不立即對國際宣布我國已不再需要疫苗捐贈? 國民黨另表示,最近蔡政府等高官,不斷誇稱台灣疫苗已足夠,或以軟釘子或冷嘲熱諷回應部分地方與民間組織的努力,而且江啟臣主席聯合南投、雲林、花蓮、台東四縣市首長,為購買德國BNT疫苗欲請見蔡總統,卻被總統府打官腔以及被民進黨政治攻訐,在在顯示民進黨已大膽到不去掩蓋政治凌駕人命的算計。 國民黨正告民進黨及其政府,不要再做疫苗收割機,明明在疫苗政策上缺乏超前部署,可為而不為,現在看到民間出錢出力購買國外疫苗、外國捐贈我國疫苗後,竟紛紛出面接收成果;若放任此種務虛、自滿、造神、極端缺乏反省能力的政府繼續咨意妄為,類此亂象將更為荒腔走板。 國民黨強調,民進黨政府連疫苗到底夠不夠都說不清楚,也不讓國民黨立院黨團提案成立的疫苗採購調閱小組開會檢視相關資訊,又不斷雙標且傲慢無能,更不積極協助包括國民黨若干執政縣市在內的地方與民間組織購買疫苗,根本不值得台灣民眾期待與託付。 國民黨表示,張創辦人代表蔡英文總統出席會議,也說出了國內即便目前疫苗到貨量近九百萬劑,但仍遠遠不及群體免疫覆蓋率所需數量的實情。很顯然地,張創辦人在國際會議中的發言戳破了民進黨一直以來製造國內疫苗足夠的假象,「見笑轉生氣」,只能以批評在野黨來轉移焦點。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 TIFA只是美國的制中戰略

拜登多次重申信守《台灣關係法》,遵從戰略模糊政策,反對過度刺激大陸。(路透,資料照) 李沃牆 第十一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於六月三十日以視訊方式召開。本次會議雙方就智慧財產權、供應鏈、醫療器材、數位貿易、貿易便捷化、金融、農業、環境、勞工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進行討論,但會後除增加更多工作小組會議外,並無值得大書特書的具體成果,遑論簽署雙邊貿易協議(BTA)。 進一步言之,TIFA於一九九四年九月簽署,前後共召開十次會議,輪流在台北及美國華府舉行。前九次分別於一九九五年至二00五年期間舉行,但自二0一六年十月召開第十次會議後,即中止會談至今。 去年八月,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率團訪問台灣,蔡政府稱此行在政治上為「台美斷交四十一年來,關係最好的一刻」。蔡總統並於八月二十八日率執政團隊舉行記者會,宣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及三十月齡以上美牛進口。其所據以的理由是時空背景迥異,目前台美關係史上最好,開放有利於台美BTA或自由貿易協議(FTA)談判。 接著,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於去年十一月二十日舉行,會中由美國在台協會(AIT)及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簽署一份為期五年,並得再延長五年的備忘錄(MOU),做為未來輪流在華府及台北召開年度高階對話的基礎,促進雙方進行更深化及廣泛的經濟合作。 今年五月中,台灣爆發嚴重的本土疫情,美方三名聯邦參議員於六月六日抵台,並宣布拜登政府捐贈台灣七十五萬劑疫苗當伴手禮,後又額外捐贈一百七十五萬劑。 吾人以為,美方送疫苗及同意此次TIFA復談,背後動機有二,第一是希望蔡政府能壓制國民黨擬於八月發起的「反萊豬公投」;第二是做給北京當局看,實踐美方制中的戰略。其實,TIFA只是台美官方諮商平台,且向來都是美方要求的多,台灣也不見得能獲益,而蔡政府希冀很快能夠洽談雙邊BTA,恐難以如願。 台灣疫苗短缺原因除了政府缺乏遠見外,另一原因就是未能取得國際疫苗代工,也有論者認為是想保護國產疫苗。君不見,南韓已經成功取得AZ、莫德納、Novavax等國際大廠疫苗代工或協議,並準備提供生產多達十億劑產能;日本、越南也積極探詢國際疫苗大廠合作機會。台灣在此次TIFA會談中向美方提出莫德納疫苗代工授權,看來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機會渺茫。因為,不僅美方隻字未提疫苗代工,台灣也未研發過mRNA疫苗。 綜合言之,川普時代視台灣為美中關係下,用以制衡或威脅大陸的一顆棋子。而拜登過去多次重申信守《台灣關係法》,遵從戰略模糊政策,反對過度刺激大陸。拜登上任後為有效遏止大陸崛起對美國的威脅,卻又避免與大陸直接爆發軍事衝突,在戰略思維上頻頻打著「聯盟牌」,即思透過「合縱連橫」外交策略抗中。持平而論,TIFA對美國來說是制中戰略,彰顯拜登政府重視美台關係的象徵意義罷了,蔡政府也只能在能戰術上配合。 TIFA成功復談,若雙方又進一步簽署BTA,則美中及兩岸之間的摩擦必然擴大,招來極大風險。台灣如何在美中之間取得平衡,明哲保身,蔡政府該費心思考,不要一味地討好美方,最後卻賠了夫人又折兵。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Read More

車內飲食鬆綁 非同住家人仍戴口罩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十七日宣布,即起開放車內飲食,若車內有非同住家人,其他人仍然要戴口罩。 (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趨緩,不僅疫苗覆蓋率破兩成,本土病例更只剩個位數。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十七日宣布,即起開放車內飲食,若車內有非同住家人,其他人仍要戴口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下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三己警戒期間,民眾努力遵循規定,疫情逐漸趨緩,先前已開放在外工作者可在通風處並維持社交距離狀況下飲食,考量民眾在微解封情況下可能會出遊,即起也開放車內飲食。 陳時中指出,若民眾自行開車,車內均為同住家人,可開放飲食;若為非同住家人,其中一人飲食時,其他人還是要把口罩戴好。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十七日本土病例首見個位數,指揮中心指出,目前看來三級警戒降級有望,但未來餐廳內用規定仍比照微解封規定,須用隔板、戴口罩,要完全解封沒這麼快。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降溫,昨日是三級警戒以來首見新增個位數的本土病例,疫苗涵蓋率更突破兩成。 指揮官陳時中於當天下午疫情記者會中表示,從目前來看,二十六日降級可能性高,下週將著手準備降級準備工作,但若這週突然有小群聚冒出來,最後也可能不降級。 對於未來若順利降級,是否會開放餐廳內用,陳時中坦言,其實十三日微解封就已有條件開放內用,只是地方政府比較謹慎,所以尚未開放內用。 未來降級之後預計也會比照微解封的內用規定,要求有隔板、走動時戴口罩等。要想不戴口罩吃飯、喝酒、唱歌,大概還要再等一段時間。 陳時中也指出,未來解封政策會在防疫強度、防疫疲乏間尋求平衡,否則管制強度太強,可能也會出現防疫疲乏、違規反而多,畢竟如果病例數持續像這次一樣只有個位數,管制太強大家大概也無法接受,如何讓防疫強度和民眾感受一致,才能讓防疫達到最好效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