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台疫苗 黃偉哲邀斯洛伐克代表再遊台南

斯洛伐克博塔文代表夫婦二0一九年南下台南為小朋友導讀斯洛伐克的繪本。 (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林雪娟∕台南報導 歐盟宣布斯洛伐克將捐贈一萬劑疫苗給台灣,市長黃偉哲感謝這份珍貴的恩情,希望邀請已到訪台南多次的博塔文(Martin Podstavek)代表夫婦,能在疫情穩定後再到台南一遊。 斯洛伐克經濟文化辦事處於十六日撰文表示,斯洛伐克為感謝一年前台灣雪中送炭捐贈口罩,現在願盡棉薄之力表達對台灣支持。除市長黃偉哲表達感謝,文化局十六日特於「藝遊臺南」臉書回顧斯洛伐克表演團隊過去在「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的精彩演出。 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多次邀請斯洛伐克表演團體前來演出,圖為二0一八年前來表演的迦巴帝民俗舞樂團。 (文化局提供) 黃偉哲表示,台南與斯洛伐克早已開展許多文化交流,去年底就曾在台南市鹽埕圖書館盛大舉辦「斯洛伐克特展」,並邀請博塔文代表及夫人梁晨博士親自為市民導覽斯洛伐克的文化歷史,代表夫婦也曾多次到台南左鎮及鹽埕圖書館為小朋友講讀繪本。 黃偉哲說,斯洛伐克外交部已請博塔文代表延任一年,原本今年夏天離任的他明年才會卸任離台。黃偉哲希望邀請博塔文代表一家能在疫情穩定後再到台南一遊,他將以台南的厚禮數答謝斯洛伐克的恩情。 斯洛伐克位居中歐,以擁有眾多城堡著稱。斯洛伐克經濟文化辦事處博塔文致力於促進台斯兩地文化交流,夫人梁晨博士則為兒童繪本翻譯家,近年積極翻譯兩地的兒童繪本予大眾認識。 昨天,「藝遊臺南」臉書貼文介紹歷年參與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的三組斯洛伐克團隊,包括二0一二年邀請曾獲得斯洛伐克古典藝術比賽冠軍的布拉提斯拉瓦大學藝術舞蹈團;一六年邀請馬泰貝爾大學民俗青年團展出地區的婚禮舞、女性輪舞;一八年則由迦巴帝民俗舞樂團登場。

Read More

台水汰換健康路一段輸水管

健康路一段沿線有台南高商、家齊高中等校區,向來是人車流量很高的重要道路。(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吳孟珉∕綜合報導 南區健康路、南門路口六月中曾發生自來水六百公厘管線出現裂縫漏水問題,雖經緊急搶修完成,但因沿路管線為民國六十年年代之混凝土管老管線,在市府工務局協助核發路證後,趁三級警戒交通流量小,台南給水廠將加大管徑汰舊換新,十九日進場施工。 台水六區處表示,健康路一段位於南區、中西區交界處,沿線有台南高商、家齊高中等校區,向來是人車流量很高的重要道路,因交通繁雜,難以規劃老舊管線汰換作業,但全國防疫維持三級警戒,加上學校放暑假,人潮、交通流量大減,六區處決定把握這段自然清場的好時機,儘速趕辦管線汰換工程。 汰管工程範圍為南門路到永福路之間的健康路一段,預計將原有的六百公厘預力混凝土管,汰換為管徑更大、使用年限更長且耐震能力較高的八百公厘延性石墨鑄鐵管,長度四百六十八公尺,完成後可提升供水能力,也較不易發生漏水情形,不僅優化民眾用水品質,亦減少管線破漏維修造停水帶來不便的困擾。 工務局表示,將於十九日進場施作汰換自來水管線工程,預定八月下旬完工。期間大學指考、一一0年國家高等考試時間,依規定工程會暫時停工,不致影響考試秩序。管線汰換完工後,水公司亦將依道路挖掘管理條例規定重新辦理AC路面刨除加封,還給用路人更加完善的用路環境。

Read More

〈中華副刊〉清風笑

 文/攝影 夕陽 5月29日。想記下的一天。 上午8點多。自炎夏倏忽君臨以來,首次降至27度。梅雨午後將至。是它的前哨?這晨風,是凍的,正從面東和向西的窗戶,罕有地攜手湧進屋子。 在火的季節,涼意,於黑夜,可以催人入夢。徹夜好眠,是身體恢復元氣的要素。 涼意,於白晝,是讓人瞬間冷靜的清心劑。 此刻,這冰鎮甜點,正好借來整理一堆的糾結…… 小時候總愛黏我陪著玩、說故事的孩子,聽從我與外子的建議,爭取機會到國外磨刀幾年。後來,孩子果真成功調職到歐洲的總公司,但決意從此捨棄父母的保護傘,獨立自主。關山阻隔後,那漸感疏離之痛,讓我懊悔不已。時常暗忖:此刻,孩子的狀況怎樣?但孩子擁有獨立的自信和能力,不正是天下父母親之終極目標嗎? 母親向來體健少病,以86歲的高齡,亦成功撐過手術;卻在90大壽前,逃不過癌魔的再襲。所幸者,當時的善終療法已上軌道,母親能無痛地飛往一個無病無憂的國度。 離鄉別井,隨夫到國外打拚多年,空降到管理層應付不熟悉的國外市場時,倍受質疑和排擠。卻激起熊熊的奮鬥心,終於贏得尊重和肯定…… 梅雨,容易招來惱人的霉菌,久旱後,卻是萬眾期待的甘霖。 新冠肺炎的疫情把人困得又悶又慌,但一波又一波的考驗,卻讓這塊寶地一再見證全民積極防疫的決心和韌力……轉眼,夜色漸濃。那清風涼意,眷戀似的,留著伴著。入夏以來,從未如此愜意。 此際,陽台的落地窗上,瞅見於白晝已有數面之緣,但在此潑墨之夜,在黝黑的翅膀上,那半環螢光橘黃,格外搶眼。兩對翅膀橫向一字擺開。帥氣!豪邁!網查揭露真身─橙帶藍尺蛾。是蛾,非蝶,沒錯。網查又發掘另一絕色─台灣特有的姬長尾水青蛾。一襲征服玉山大雪山的白絨毛衣,半透明的披風沁溢清涼水綠、繡上炯炯眼斑、又曳著兩條緞帶似的長尾。雖已享「月神之蛾」的美名,但若加封「雪嶺小飛仙」,也不為過! 「蛾,原來可以如斯漂亮,世人卻只慕那名牌蝴蝶!」 「哈哈!是啊!」熱衷花鳥蟲魚的外子應道。 如此種種心「結」,或許就藏了「半杯水」的哲理─半滿半空,全看那態度是樂觀抑或是悲觀。蝶蛾賽豔,有時候也端賴是否純讓主觀、偏見驅使,還是願意加點客觀、寬容。 所以,倘若願意樂觀客觀以待,看到的,不僅清風在笑,水庫大肚叔叔在笑,電力美女在笑(水力助攻發電),那山間明月、無雲星空、花開鳳凰、夏候鳥族、翩翩蝶蛾……也齊來笑邀,就訂在疫情緩和之後。

Read More

緊張、恐慌超過負荷速就醫 微解封陷焦慮 醫:逐步調整心態

奇美精神醫學部長林健禾提醒民眾,隨著疫情三級微解封焦慮、緊張超過自己能負荷程度,應及早就醫把身心症狀解除。(奇美醫提供)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隨著疫情三級警戒微解封,一些民眾開始出現焦慮、恐慌,擔心微解封恐釀成防疫破口。奇美醫精神醫學部長林健禾提醒,倘若這段期間焦慮、緊張超過自己能負荷程度,產生身心症狀,勿放在內心掙扎,應及早就醫把身心症狀解除,早日調整恢復新的正常生活。 林健禾說,面對「新正常」生活的改變,也是需要有計劃的逐步調整,來重新適應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做的事情。每個人調整的步驟不一樣,首先是要允許自己依自己的節奏進行。從正確的消息來源接收訊息,與周遭的人討論生活的變化,讓大腦慢慢適應「新正常」的生活。

Read More

冷氣吹到中暑 中藥針灸緩解

中醫師李侑修說,炎夏強吹冷氣、牛飲冰品,會使毛孔緊閉無法流汗,容易中暑。(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29歲柯姓男子是上班族,平時待冷氣房辦公室,中午臨時緊急外出跑業務兩小時後,回到辦公室,卻出現惡心、沒食慾、腹部絞痛、汗流不出來的情形,撐到下班就診中醫。經診斷為中醫的「陰暑」,是中暑的一類,當天以針灸加上服用中藥後,不適症狀皆已解除。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侑修說,初診得知柯男當天午餐前出發,從冰箱拿出水果往嘴裡塞,直奔戶外停車場,炎夏戶外溫度高達卅六度,外出迎面一陣熱浪襲來,取車途中又從販賣機買冰礦泉水牛飲,當下沁涼暢快,腹部已隱隱出現脹的感覺,車上冷氣開到最強行駛。兩小時後,柯男完成任務回辦公室出現惡心沒食慾、腹痛、汗流不出來等症狀。經診脈,看舌診,及腹診透冷,確定他中暑了。 李侑修表示,中醫將中暑分「陰暑」及「陽暑」,病人的症狀屬前者。中醫古籍《萬病回春.中暑門》云:「夏月感寒者,乃取涼之過也。因暑熱之時,或納涼於深堂大廈涼亭冷館、大扇風車,風寒以傷其外,或飲食生冷瓜果冰水,寒冷複傷其內。……此非治暑也,因暑而致之病也。」一般臨床常聽到陰暑患者,在高溫大汗淋漓的狀態下,貪涼灌冰水、吃冰品,或是直接沖洗冷水澡,這些行為反而會使毛孔緊閉,讓汗液無法流出,而人體的流汗本來是正常的生理反應,透過流出汗液是為了讓身體帶走體內的暑熱。喝適量溫開水可補充水分電解質,並且分多次喝取代牛飲,若想吃水果解暑,等水果退冰後再吃更好。 他說,針灸與中藥皆可緩解「陰暑」造成的不適,先透過針灸緩解急性症狀,加艾灸粒增加散寒效果,病人回診稱,初診當晚做針灸藥物治療後,肩背部微汗出、腹部不適即已緩解,現續做中醫體質調理。

Read More

祈求除疫 府城隍廟請出驅疫司坐鎮

台灣府城隍的驅疫司爺,坐鎮廟前為民眾驅瘟除疫。(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城隍廟的「衛生局」驅疫司並沒閒著,府城隍廟就將驅疫司請至三川殿下廟門口前供信眾膜拜,非常努力在幫忙大家清零,吸引民眾前往拜拜祈求瘟疫早日遠離,恢復平靜生活。 驅疫司爺搭配驅瘟除疫符令,民眾可持其蓋出的符令回家貼用。 (記者陳俊文攝) 北區縣城隍廟顧問洪紹閔表示,城隍廟比照人間政府的行政組織,依城隍廟等級,從配置六司、十二司至二十四司,府級的府城隍廟就有完整的二十四司。縣城隍廟掌「台澎城隍爺」官印,地位僅次於府城隍,但因是台灣縣級城隍首廟,所以自古就有完整的二十四司,其中驅疫司地位有如現在的衛福部或地方衛生局。 縣城隍廟的驅疫司爺是小帥哥,地位等同地方的衛生局長。(記者陳俊文攝) 洪紹閔表示,城隍廟請驅疫司坐鎮除疫,幾年前SARS時,鹿港城隍廟首開先例,如同現在每天開記者會的CDC。最近新冠病毒荼毒台灣,縣城隍廟本也有意請出驅疫司「順時鐘」一下,但縣城隍二十四司都是二尺二的泥塑神明,加上厚厚的底座,一個人搬不太動,後來才作罷,目前仍安座於虎邊司爺「辦公室」遠端遙控,掃除肺炎疫情的威脅。 市區唯一將驅疫司請出的是府城隍廟。據廟方表示,從三級警戒以來,廟方就將府城隍爺威靈公駕前二十四司爺中的驅疫司請至三川殿下廟門口前供信眾膜拜。 驅疫司是職掌降解瘟疫(細菌、病毒造成之疾病)之職,近期新冠肺炎肆虐,廟方筊請驅疫司坐鎮,還有「驅瘟除疫」的符令供民眾拿回家貼用,願大家平安度過,但如同縣城隍廟驅疫司,同為沈甸甸的石塑神尊,都擁有數百年歷史,廟方工作同仁表示,這是驅疫司爺三百年來首度出來放風。 除府城隍、縣城隍之外,台南還有一家官式城隍廟-安平鎮城隍廟,也應該會有驅疫司爺的編制。但提醒民眾,即使拜拜完,還是要去打疫苗,才能保平安。

Read More

三級警戒 酒駕減 詐欺增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台灣高等檢察署統計,自疫情三級警戒發布兩個月以來,各地檢署新收酒駕等公共危險案件大減六成,主因是民眾大多宅在家。詐欺案件則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八點一,顯示疫情期間詐騙集團反而更猖獗。 高檢署統計指出,今年五月十九至七月十五日疫情三級警戒期間,相較去年同期,新收案件總量減少共一萬八千二百二十三件、約百分之二十一點六。 其中減少最多的案件類型,以公共危險罪減少八千四百三十四件最多,約百分之六十二點四。顯示民眾待在家的時間變長,參與聚餐等可能飲酒的社交群聚活動減少,使酒駕等公共危險案件大幅降低。 不過,詐欺罪則增加一千一百七十二件、約百分之八點一;重大刑事案件也增加十七件、百分之六十五點四,顯見警戒期間詐騙案件不減反增,各地檢署新收案件的質量並未降低,檢察官負荷也未因疫情減輕。 高檢署指出,警戒期間各地檢署也積極清理逾期未結案件,截至本月十五日為止,各地檢署逾期偵、他案件,相較五月底已減少三百零三件,甚至有部分地檢署新收案件未減反增,如桃園地檢署六月新收案件,比五月增加一千一百九十六件,增加幅度達兩成。

Read More

奈良美智到高雄 首梯次預約額滿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因應防疫三級管制「微解封」,人氣巡迴展《奈良美智特展》第二站將移師高雄市立美術館,訂24日至10月31日登場,展覽同步採線上預約,16日下午1時開放民眾報名,20分鐘內首兩週場次已全數額滿。 高美館《奈良美智特展》為免費入場,預約分流參觀時段分為每日八場次,針對線上預約首日開放即刻額滿,主辦單位回應,奈良美智特展備受期待,在符合中央與高市府防疫管制措施,並考量展場參觀品質下,每個時段容留人數有限,下一梯次將於27日下午1時開放預約,請觀眾朋友耐心等候。 高雄市副市長史哲也再次呼籲大家,展期很長。待高雄結束後還有台南展,希望大家遵守防疫措施及預約制度,相關周邊商品也有網路平台可以購買。希望在疫情逐步解封下,大家安心安全來到高雄,不僅欣賞大師的作品,更要享受高雄美好的夏日風情。 《奈良美智特展》係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最具代表性的精彩創作,台北站雖受疫情影響提前於5月下旬閉展讓北部觀眾扼腕,但藝術家特別為高雄站加入26件作品,其中包含在今年春天來台佈展隔離期間所創作的素描新作等,藉此傳達藝術家對於台灣抗疫的鼓勵與信心。

Read More

微解封首個週末 水博館開放親子採龍眼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舉辦採果樂,讓入園遊客體驗農村採龍眼的滋味。(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山上報導 台南市微解封的第一個週末假日,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要給大家特別的農村活動─採龍眼,且要大家想方設法去採高高的老龍眼樹上的龍眼,工具自備,凡購票入園就可採摘。館方表示,採龍眼要戴口罩也要保持距離,龍眼不可現吃,若入園人數達七百人就暫停入園。 今天是微解封第一個假日,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推出親子採龍眼活動,開放園區內八棵樹齡超過一甲子的老龍眼樹讓遊客體驗採果,只要自備工具,購票入園後即可自由摘取,不過,館方也提醒,時值防疫期間,參加的民眾要全程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採摘後的龍眼不能在園區內食用,希望讓遊客們在安全的環境下,體會古早趣味的農村生活。 館方也提醒,目前園區兩側停車場都在施工已封閉,園區在正前方一七八線旁闢出一個臨時停車場供遊客免費停放,遊客也可沿一七八線旁避開紅線路段依序停車。 文化局指出,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歷經日治及自來水公司管理兩個階段,但都屬於管制區域,因此也讓園區內植物生態自然豐富,除了珍貴的羅漢松、琉球松、樟木等樹種外,還有一甲子以上的白蓮霧、土芒果、龍眼等果樹,樹形巨大,每到採果期,結實纍纍,充滿老樹老當益壯的風采。 水博館指出,園區土壤肥沃,日照豐富,老樹的果實熟成時滿園果香,日前是白蓮霧和土芒果結果,惜因疫情封園,園區人力又有限,來不及採收,落果滿地相當可惜;而今龍眼結實纍纍又遇上微解封,因此決定舉辦採果樂,讓親子同樂一夏。

Read More

台南線上小旅行 推出赤崁、老屋線

府城歷史散步赤崁線涵蓋赤嵌樓等南市熱門、人氣景點。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繼關子嶺線上小旅行後,市府觀光旅遊局十六日再推出府城歷史散步赤崁線及老屋老店老生活兩支影片。讓各地民眾透過攝影鏡頭,漫遊府城舊城區,體驗廟宇文化、認識傳統老行業及名人故居,感受老台南多元風情。 觀光旅遊局長郭貞慧表示,目前仍在防疫三級警戒期間,雖然適度鬆綁,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出門記得將口罩戴好戴滿,遵守防疫規定。不想出門可上網觀賞全新推出的府城歷史散步赤崁線及老屋老店老生活兩支影片,來場線上小旅行。 同樣位於赤崁文化園區的府城歷史散步赤崁線及老屋老店老生活散步路線,涵蓋南市熱門、人氣景點。赤崁線有祀典武廟、大天后宮、開基武廟、新美街、赤嵌樓、開基靈祐宮、萬福庵照牆等。文學家葉石濤在《葫蘆巷春夢》中描寫的葫蘆巷,就是武廟通往大天后宮的小巷子。集結傳統老行業、名人故居、文創歷史街區的老屋老店老生活,帶領遊客漫步蜿蜒巷弄中,欣賞廟宇屋簷裝飾、老屋老店老照片。搭配解說員介紹,體驗府城舊城區慢活氛圍。影片已上傳至台南旅遊網及Itainan2020youtube頻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