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打疫苗退役 1922接手

五十歲以上打疫苗,用手機掃描右側QR CODE進入系統,即可作施打意願登記。(衛生局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台南市限定的「台南打疫苗」預約系統服務功成身退,改由行政院政委唐鳳研發的一九二二網站接手。市長黃偉哲表示,符合資格民眾,十二日下午五時前儘速上網登記接種意願,疫苗預約登記有多少人,中央就配發多少劑。還可選擇就近接種地區,請市民善用該平台踴躍預約。 研考會主委戴偉峻表示,市政府開發的「台南打疫苗」預約系統服務,在這兩天完成大型施打站接種任務之後就正式退役,由唐鳳政委的「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系統接軌。 戴偉峻說,系統目前開放公費接種對象除第九類「十八至六十四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第十類「五十至六十四歲成人(民國六十年(含)以前出生者)」之外,也納入第六類「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六十五歲以上具原住民身分長者及孕婦」及第八類「六十五至七十四歲長者及五十五至六十四歲原住民身分長者」等共四類接種對象。 研考會指出,有登記的民眾在收到簡訊通知後,可透過線上預約,至https://1922.gov.tw/或健保快易通,填選希望施打的地點及時段;或透過實體預約,持健保卡到超商、藥局或衛生所插卡預約,選擇希望施打的地點及時段。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長黃偉哲提醒市民快去登記政委唐鳳研發的疫苗注射登記系統,未來中央會依照意願登記數量結果,撥配給地方疫苗,若登記人數少、配發就會少,大家要快登記。據統計,台南目前已有十四萬人登記了。 黃偉哲表示,民眾意願登記數量會影響中央撥配地方的疫苗數,請符合第六、八、九、十類資格的台南市民,儘快於七月十二日下午五點前進入1922.gov.tw系統登記第一波疫苗,民眾可透過該系統選擇要施打莫德納或AZ疫苗的意願,也可兩種疫苗都勾選,但若民眾未上系統登記,中央就不會主動配發疫苗數量給地方,大家別錯過機會。唐鳳推出的「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操作簡便,民眾先上系統「意願登記」,符合預約資格的民眾會先收到1922系統簡訊通知,接著才進入「預約接種」階段,最後則是「接種疫苗」。 這波可接受的登記對象主要為「第九類十八歲至六十四歲,患有高風險疾病、罕見疾病或重大傷病者」及「第十類五十至六十四歲成年人」,而因年齡未設上限,因此之前開放施打的族群包括「第六類」和「第八類」,也可登記。

Read More

施打莫德納 10天破10萬人

市長黃偉哲前往慈濟高中關懷接種疫苗的長者。 (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吳孟珉、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連十四天零確診,而在廣開大型施打站及成大醫院大量疫苗門診「猛打賞」後,莫德納疫苗一日至十日施打人數已達十萬八千八百四十五人。為衝高接種人數,市府十二日並再增設三處大型施打站。 衛生局長許以霖指出,十日為止,台南市計有二十六萬一千八百八十六人已完成第一劑疫苗接種,涵蓋率達十四點零一趴,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接種率達五十五點三趴,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接種率達四四點四趴,六十五至七十四歲長者接種率達三十七點六七趴。 市長黃偉哲十一日表示,台南市連十四天零確診,莫德納疫苗施打人數近十一萬人。(市府提供) 而對於近日部分大型施打站出現秩序混亂的情形,黃偉哲強調疫苗是留給有預約的人,請民眾不要未預約就到現場等待,因為這樣不但造成醫護及防疫人員困擾,且影響有預約施打的民眾權益,請市民朋友互相體諒,也不要辱罵在現場辛苦協助民眾的第一線防疫人員。 黃偉哲並再次呼籲民眾不要挑廠牌,符合資格就儘速預約施打,他也強調,即使是美國、英國、以色列等疫苗接種涵蓋率接近五十趴或達五十趴以上的國家,八日單日仍有百例甚至萬例以上的確診個案,因此呼籲市民朋友打完疫苗後,仍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防疫工作,避免疫情再次爆發。 衛生局指出,為替六十五歲以上民眾、五十五歲以上具原住民身分者接種疫苗,十二日於安南國中、新營體育場、慈濟基金會佳里聯絡處增設大型施打站,共可施打約四千五百人;請民眾施打前務必先預約,並依指定時間、施打地點前往接種疫苗,不要提早或遲到。

Read More

靠北小孩太赤裸 黃昺翔叫爸爸奪雙獎

黃昺翔《叫爸爸》奪雙料冠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創作歌手黃昺翔(阿翔)繼與金曲歌王蕭煌奇合唱《舞台》,展現饒舌功力,令人印象深刻後,再接再厲推出新歌《叫爸爸》,用一個父親第一人稱的口吻,去「靠北」小孩,沒想到讓他奪下選秀首獎、最佳演出獎。 《叫爸爸》是黃昺翔去年參加「2020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榮獲台語組首獎和最佳現場演出獎的雙料冠軍歌曲,顧名思義,這首歌是他寫給全天下的爸爸、不可免俗也獻給自己的父親,但總不按牌理出牌的他說:「我不想做一般以來悲情的台語歌,也不想用歌頌的角度,歌詞上切角倒過來,是用一個父親第一人稱的口吻,去『靠北』小孩的心聲啦!」沒想到果然勢如破竹,讓他奪下選秀首獎、最佳演出獎,可說是好事成雙! 黃昺翔表示,自己從小跟爸媽感情就很好,父子講話會彼此虧來虧去,他將這首《叫爸爸》第一時間傳給爸爸聽,換來父親一句:「也太赤裸裸了!」稱讚他寫得太真實、貼切了,還當下搭了搭他肩問:「要給我抱孫子了嗎?」讓黃昺翔當下哭笑不得! 黃昺翔因為好友晉升奶爸,觀察到當男人成為爸爸後,生活一夕變色,在寫詞的過程中,是以爸爸的角色當第一人稱,來回應自己對爸爸的愛,洗腦的旋律充滿畫面的歌詞,造就出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雙料冠軍曲,也為普天下父親,譜寫出一首風格獨具又有趣溫馨的歌曲《叫爸爸》。

Read More

劇中兼職外送員 李霈瑜:我懂你

李霈瑜心疼外送員,籲多體諒多感恩。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李霈瑜(大霈)、林柏宏在《大債時代》劇中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人生,拚命工作、賺錢,面對疫情衝擊,李霈瑜因在劇中兼職外送員,將心比心「我懂你」,呼籲多體諒多感恩。 《大債時代》將自7月18日起、每週日晚間10點在八大綜合台播出。李霈瑜(大霈)談到自己過往的打工經歷,印象最深刻是在日式料理自助餐店,當過收盤子的服務生,髒盤子及海鮮的腥臭味是回家後完全洗不掉的。 大霈說,那時候做了整個暑假,薪水大概也是一萬出頭,但對國中剛畢業的她,已經是很開心的事情了,「我覺得有接觸過社會、做過服務生,其實是非常好的經驗。但錢真的很少,讓我很難忘。」 面對疫情衝擊下的生活考驗,林柏宏有感而發:「通往成功的道路即便可能會失敗,也是非常值得的一段旅程。」李霈瑜說:「這部戲帶給大家非常多的安慰,想跟大家說:『你們不孤單,大家都在經歷相似的考驗。』」 由於在劇中兼職外送員工作,李霈瑜在這段疫情期間對外送、宅配人員特別有感觸,特別向他們溫情喊話:「辛苦了,我懂你們!」呼籲消費者除了關心自己有沒有準時收到東西,也應該要多體諒、多感恩,並記得跟外送員或物流人士說聲「謝謝」、「辛苦了」。

Read More

餵生狗食 恐成超級細菌源頭

中央社∕巴黎11日綜合外電報導 提到「超級細菌」,大家常想到的場景就是醫院,但新研究顯示,家裡養的狗狗,也可能是超級細菌的源頭。 研究人員在多種狗狗生食中發現具抗藥性的細菌後,今天發出新聞稿警告「國際公衛危機」。他們即將發表於「歐洲臨床微生物學和傳染病學會」的研究說,「餵狗生食的趨勢,或許會助長抗藥性細菌的擴散」。 人類和豢養的動物過度使用抗生素,導致近年來抗藥性日漸增加,另一份將在同場研討會上發表的研究則發現,抗藥性可能會在寵物狗和飼主間傳遞。 由葡萄牙波圖大學團隊進行的研究分析包含14種冷凍生食在內的25個品牌55種狗食樣本,從中尋找腸球菌,結果發現所有生狗食都含具抗藥性的腸球菌,包括對linezolid這種最後手段抗生素具抗藥性的細菌。 腸球菌可以無害地存活在人體與動物腸道,但若跑到人體其他器官,可能就會帶來危險,也可能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 基因定序顯示,生狗食中具抗藥性的細菌,有些和英國、德國與荷蘭醫院患者身上發現的細菌同種。 研究人員福瑞塔斯表示:「人類和狗密切接觸,加上這些被研究的品牌在不同國家的商業化,會對國際公衛構成威脅。」「歐洲當局必須對飼餵生狗食與狗食的製造可能帶來的公衛風險提高警覺,包括狗食成分的選擇以及衛生措施都須檢討。」 另一份研究則由葡萄牙另一支團隊進行,檢測80個家庭的飼主與動物,尋找帶有mcr-1基因的細菌。mcr-1 基因對colistin抗生素具抗藥性。 受試的126名人類身體健康,102隻寵物則一半有皮膚或尿道感染。 檢驗結果顯示,4名人類與8條狗對攜帶mcr-1基因的細菌呈陽性反應,還有兩個家庭的狗和飼主體內都發現這種抗藥基因。 團隊發出的新聞稿指出:「樣本基因分析顯示,這兩起案例的其中一例,出現寵物與飼主間抗藥基因的傳遞。」 新聞稿還說,團隊認為這種抗藥基因是從狗傳給人,讓人擔心寵物可能會散布對抗生素的抗藥性。

Read More

那可拿戒毒洗禮 成癮女脫胎換骨

秀娟戒毒成功,成為那可拿雲林好生活教育中心個案督導長。 來自花蓮的秀娟,一頭清秀的短髮、自信的談吐,讓人難以想像她曾是位安非他命和海洛因的成癮者。 秀娟回憶起過往,第一次吸毒是在朋友家中看見安非他命的吸食器「水車」,好奇心驅使下吸了一口;安非他命會令人亢奮、心跳加速,藥效讓她三天沒睡,新奇的感覺一步步帶領她走進毒品陷阱。 許多毒癮者在成癮後會漸漸失去判斷力,進而做出超脫常理的事,秀娟為了能應付夫妻倆吸毒的花費,犯下許多錯誤的事,兩人一同墮落,甚至多次在孩子面前施打毒品,秀娟非常痛苦,失控的人生越走越偏。 秀娟說後來她碰了最不該碰的海洛因,海洛因成癮性很強,使用後會全身輕飄飄、被幸福包圍的感覺,這讓她一發不可收拾。雖曾多次嘗試戒毒,但海洛因的戒斷症狀強烈,上吐下瀉、盜汗發冷等等,不斷失敗幾乎讓她想自殺。是媽媽一直陪伴在她身邊、溫和勸說,讓她慢慢願意正視自己的錯誤。 在「那可拿戒毒中心」經過課程洗禮一步步戒除身、心兩方面的毒癮,成功重拾美好人生,至今二十年了。秀娟鼓勵成癮者盡早面對毒酒癮問題,也呼籲家人不要放棄,給自己和孩子一個重生的機會! 若知道某人有成癮問題,勇敢踏出那一步,請與戒毒中心聯繫:0800-300995。

Read More

就近施打 南區加開兩小型接種站

喜樹活動中心十一日加開小型接種站,方便當地長者接種疫苗。(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南區公所與衛生所十一日在灣裡活動中心及喜樹活動中心各加開一場小型接種站,出動復康巴士、疫苗接種專車接送,讓喜樹、灣裡地區三百多名長者就近注射疫苗。 南區區長蕭琇華指出,為疏解南區、安平區長輩施打人潮,七月九日、十一日在慈濟高中增設兩場大型接種站,讓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儘早接種疫苗。為體恤長者辛勞,減少往返奔波,昨日上午在灣裡活動中心及喜樹活動中心各加開一場小型接種站,出動復康巴士、疫苗接種專車接送,讓喜樹、灣裡地區長者就近注射疫苗。 民政局長姜淋煌、衛生局長許以霖及地方民意代表到場關懷,區公所搭設帳棚,讓長者遮蔭等待注射,亦提供扇子、礦泉水。蕭琇華說,昨日約有三百多名長者接種疫苗,減少自已與家人的擔心,降低受感染風險。 南區公所指出,疫苗會一批批進來,請符合資格長者依序前往施打,千萬不可輕忽疫情,也不要刻意選擇疫苗,加入台南打疫苗LINE官方帳號,預約登記接種疫苗。

Read More

在家搭帳篷 王少偉「享」像野營

王少偉搭帳篷,找回生活主控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儘管中央宣布微解封,但露營區鬆綁未定,熱愛露營的王少偉,在家全力投入YT頻道「隔壁老王」,照樣搭帳篷享受野營趣,建議先別報復性出遊,但可加一點點趣味的儀式感,找回生活的主控權。 王少偉在疫情前只要有空就往大自然郊外衝,幾乎每週都會在野外搭帳棚夜宿,一台車一頂帳篷一個行動咖啡箱,就可以在山間林道享受蟲鳴鳥叫溪流的聲音。 王少偉說,他都是自己紮營帳,或是睡墊睡車上的露營,是特別適合一個人的玩法,在樹林間喝著自己手沖的咖啡,完全就是極致的享受,但當然還是要注意安全第一,所以要露營的話在合法的營區有水有電則相對安全多些。 三級警戒之後無法外出露營,王少偉轉戰在家全力投入YT頻道「隔壁老王」,把平常野營的全套裝備、整個夜宿過程在家中完整真實呈現,並推薦大家等疫情完全解封之後,可以到新竹尖石鄉露營區、宜蘭大同鄉亞爸的山、台中武陵農場、南投九份二山連興農場露營區等,都是他常去的露營地點。如果喜歡野營的則可以試試新竹五峰鄉羅山林道,沿路很多地方都可以紮營。 王少偉還不忘鼓勵大家,不要被疫情限制了自己的想像,改變不了疫情但是可以改變心情,在家裡也可以自得其樂,不受時空限制,而且就算一個人也可以多做自己喜歡的事、一樣開心過生活,大家一起平安度過疫情。

Read More

〈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預防醫學專欄 〉飲食與健康:從最新一版美國飲食指南談起(上集)

作者:蕭明熙教授 前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 美國農業部每5年公布一版新的飲食指南,2021年初公布的第九版(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s 2020-2025)有一些值得一提之處,特別提出供參考。但仍須謹記這是一份針對美國人口健康與生活現況,且依據目前較可信的科學證據所提出來的飲食指南,因此不一定能完全適用於美國以外地區。國人飲食逐漸西化,外食人口漸多,肥胖與老化人口比例也漸高,這份新版飲食指南仍然有很多值得參考的價值。首先,此版飲食指南的撰寫方式已大幅改變,新版以年齡分章節。此版也首次將嬰兒從出生到學步階段(出生到23個月)獨立成一章,有助於對嬰兒時期的照護。另外,新版飲食指南更偏向食品營養的定量型描述,而不僅強調營養需求。指南也更傾向健康促進,而非疾病處理,這樣更合乎食品的本質。 第一章是通則,敘述全生命期的營養與健康,建議使每口吃進的食物都發揮功效。本章共有四項重點,包括:(1)依個人偏好、文化傳統、預算考量,食用高營養密度的食物與飲料;(2)著力於攝取符合各食物群的需求且具有高營養密度的食物與飲料;(3)攝取合乎健康飲食型態的各種核心營養素(指水果、蔬菜、穀類,乳品、含蛋白質食物、油脂)且勿超過每日熱量攝取上限;(4)限制攝取過多含外加的糖與飽和脂肪的食物與飲料,含酒精的飲料也不可攝取太多。具體的建議是,外加的糖與飽和脂肪每項每日攝取量均不可超過熱量的10%。成年人每日鈉攝取量不可超過2300毫克,14歲以下青少年每日鈉攝取量還要更低。男性酒精飲料攝取量不得多於每日兩份,女性不得多於每日一份。懷孕與準備懷孕婦女不得飲用含酒精的飲料。 外界對於這份新版飲食指南並非完全沒有意見。例如目前流行低糖飲食,甚至生酮飲食亦有流行的趨勢。故有人建議將外加糖從目前佔熱量的10%再降為5%。新版飲食指南並沒有對此做出改變,但也提及假若已經遵守充分、多元、高營養密度的食品選項,且達到每日熱量需求,並沒有太多的熱量空間容許太多的外加的糖,或是更多的飽和脂肪。事實上,外加糖與飽和脂肪這兩型分配到的熱量程度大約也只有5-10%。 同理可推,本版如同前一版,也不再對成年人每日膽固醇攝取量做出建議。更前的版本曾經建議每日攝取膽固醇量不高於300毫克,而今日美國成年人每日膽固醇攝取量已低於此值。新版指南只建議應限制攝取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飽和脂肪主要來自棕櫚油(或是含有高量棕櫚油與動物油產品),建議改以不飽和脂肪取代。事實上目前美國人平均每日飽和脂肪攝取量仍達11%,也只有23%美國人每日飽和脂肪攝取量低於10%的熱量。反式脂肪大多來自氫化的植物油。自2018年6月起,美國已不再將氫化油認定為普遍地認為安全的食材,因此氫化油也不再添加於食品。 依據各個年齡層,目前美國人口遵循前一版飲食指南的比例只有51-63%。老年人口最容易有高血壓與中風的危機,但美國老年人每日鈉含量攝取仍偏高(高於2300毫克),老年男性攝取的鈉含量超標者達97%,女性也有84%,老年人的口感偏重,因此超標者偏多。其他章節重點將於下集接續說明。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為統一企業及統一超商於2003年共同捐助成立之公益基金會,致力於預防醫學及營養保健之社會教育、研究發展、國際學術交流。)

Read More

韓病例激增 多為年輕未接種者

韓國疾病管理廳表示,截至11日零時,新冠肺炎確診單日新增1324例。圖為首爾民眾排隊等候COVID-19核酸檢測。(路透檔案照) 中央社∕首爾11日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疾病管理廳今天表示,截至11日零時,境內COVID-19確診新增1324例,低於前一天的破紀錄1378例。韓國正竭力控制激增的確診病例。 路透社報導,週末期間由於篩檢數少,確診病例通常會下跌。有關單位警告,確診病例可能會持續攀升。 最近激增的病例中,重症患者人數遠低於前面幾波疫情,因為許多年長和高風險居民已接種疫苗。 根據韓國疾病管理廳數據,韓國5200萬人口中,約11%已完整接種,包括兩劑型疫苗已打完兩劑;約30%接種了一劑。激增的病例中,大多為年輕一輩、尚未接種的民眾。 確診病例激增下,促使當局首度對首爾及周遭地區祭出迄今最嚴苛的社交距離規範,明起生效。 韓國自疫情爆發以來的COVID-19確診總數達16萬8046例,死亡總數2043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