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 淑蘭
我向來早起,全家人還在被窩裡時,我就梳洗完畢,在廚房裡準備父子三人的早點和午餐盒。做完之後,就是我個人時間,端杯咖啡,坐在廚房高椅上,看著窗外的景色,享受全家人起床前的片刻寧靜。
丈夫和孩子們加入我晨間個人時間,是在十多年前的十二月清晨,有大中小三隻鹿徐徐從側門走在後院被大雪覆蓋的草地上,淡藍色的天空,閃著晶光的雪地,左右兩側的大樹也落掉所有葉子,正後方是一排遮掩著另一人家的六棵松樹。大地一片靜謐,咖啡杯的熱度溫暖我雙手,我的眼睛循著三隻鹿行走的方向慢慢移動著。
「牠們走到最後面,坐下來了。」
我一轉頭,看到不知何時已下樓的丈夫在我身旁輕輕地說著。
我笑著看看他,不言不語。那時刻彷彿有種年輕時心心相映的微妙情懷在我兩之間飄盪著。
「嘿,是鹿耶,還三隻!這還是第一次有鹿出現在我們家!」兩個孩子陸續下樓來,興奮的說。
那幾日,我的耳旁總是迴繞著鹿兒們的話題,為什麼來我們家?牠們應該是一家「人」吧,因為一隻有角,應該是爸爸,一隻沒有,是媽媽,身形最小的那隻應該是牠們的孩子。為什麼兩隻大的身上沒有斑點,那最小隻的有斑點?牠們什麼時候走的?還會不會再來?還是三隻嗎?
從那時起,我的晨間寧靜突然被敲破了,每天早上都有人問同樣的話。我其實也不知道牠們會不會再來。奇妙的是,從那次開始,我家後院、前院不時會看到有鹿走過,有時一隻,有時兩隻,有時三、四隻,我總是以一種喜悅的心情看著、望著,想像著當這裡還沒有蓋起一棟一棟的房子時,此地該是群鹿奔馳之地。現在,四處是房子、人與車輛,想要如同以前自由的奔馳,大約是不可能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的早起幸福時刻,陪伴我送丈夫上班,送兩個孩子上學。孩子們陸續外出讀大學、工作。與遠地的孩子們電話或視訊時,總是提起那些出現的鹿。夫妻倆之間也多了鹿兒的話題,每有鹿兒出現,熱愛攝影的丈夫總是第一時間捕捉身影,傳送給在台灣的爸媽看,他們甚為驚訝在城市裡居然會有鹿!是啊,我們這不僅有鹿,也有松鼠和兔子,更有無數種我叫不出名字,羽毛斑斕的群鳥。冬天褪盡,春日初臨時,滿天皆映照著樹芽的粉綠色,鳥兒飛來飛去,從這株樹飛至那株樹,聽不到其他的雜音。爸媽說我是個幸運兒,能在這繁忙的社會裡還能有高山深林的清幽,與大自然相伴。
爸媽的有感而發其來有自,在台灣住在公寓,窗戶都被鐵欄杆圍得實實的,問爸媽為什麼要安鐵窗?回答永遠是防小偷,但是爸爸是公務員,媽媽做的是護理工作,溫飽足夠,家中無多餘長物能被偷兒青睞。有時候放學回家,遠遠的站在公寓大門向上望,那一框接一框的景觀真夠怵目驚心,是怎樣的懼怕,能讓每一戶人家都關在鐵窗之內。我不懂,也懂不了。到了美國後,發現沒有一戶住家窗戶是安鐵窗的!推窗可望藍天,可看綠地,可看到路上行人往來,車輛,那種被桎梏的氛圍自然的消失殆盡。
爸爸久病臥床,媽媽要照顧他,沒能來到美國,只能從我的話語和所寄的照片中領略山林風光。當有鹿出現的日子,我熱情的與他們分享,分享鹿群在院子裡的大自然景致,分享獨生女兒的我在美國的生活,分享彼此思念的愛。
春天時院子裡的花開得茂盛燦爛。夏天時周圍的大樹枝葉繁茂綠色蔥蔥。秋天時橘黃紅紫的葉子紛紛落下,尤其當風吹起時,那種壯烈的奔赴,實在令人倉然肅穆。二十多歲時喜歡春天,三十時擁抱夏天,四十餘時終於懂得欣賞秋天。踏入五十時卻彷彿可以稍微體悟冬天的沉默。
孩子在其他城市工作,每年在聖誕節時全家才有相聚時刻。這個房子剩下我和丈夫兩人,他一如往常規律的上班、下班,我也一如往常,仍然享受早起那片刻寧靜。丈夫上班後的整天時光惟我專有,與朋友外出或是獨自一人做自己喜歡的事,直到丈夫下班回家,用完簡單的晚餐後,各自回房,他坐在電視和電腦前看他喜歡的節目,我則在書房讀書或是守著電腦追劇。周末時才有夫妻兩人共同行動的時光,一起去湖邊散步、植物園賞花或是清理庭院,似乎一星期也就那麼兩天才有點夫妻的樣子。但是,當鹿兒們的身影出現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鹿兒們在一次造訪之後,年年皆來。今年亦如是,五月旬的一個下午,因疫情仍然在家遠距上班的丈夫,聲聲呼喚我,原來有一隻顯得疲累的母鹿,和一隻雙腳瘦徇的小鹿正在後院。母鹿原是蹲在草地上,好似正在調整體力。當兩隻鹿慢慢的走向窗邊,走向側門將要離去時,我壓著聲音說:「這母鹿應該剛生產沒多久!」
「妳怎麼知道?」丈夫的聲音裡充滿著懷疑。
「你看,這母鹿真的像你說的,看起來很累,而這小鹿呢,雙腳瘦得比竹竿還細,走路的時候還發抖,應該就是剛生沒多久,體力還不是很充足。」其實我也不知是否剛生產,但我依著自己當年生產的狀態猜測。「你說,這些年來到我們家的鹿,有沒有當年也是在我們家後院生產的,然後長大,然後再回來這裡生育牠們下一代的?」
丈夫摸摸我的頭,不吭一聲,聽不出贊成還是訕笑我的憶想。
用手機照下幾張照片,上傳到LINE裡娘家的群組,讓媽媽也和我們一起看看鹿兒們。想必在西方極樂世界的爸爸,一定也即時收到我發送的照片,也陪著我們看著、笑著、談著有鹿的日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