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者48%會發生 七旬婦1週暴瘦10公斤 中藥+運動救回肌力
70歲吳姓患者確診新冠肺炎後,出現急性肌少症,中醫師吳佩青與復健科醫師劉東桓透過中西醫結合治療,肌力大幅改善。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70歲的吳姓婦人今年5月確診後咳嗽、食慾差,竟然1週暴瘦10公斤,罹患「新冠後肌少症」,無力易喘,連早上起床爬不起來,解隔後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藥物輔以運動治療後獲得改善,現在不再咳嗽,肌力也恢復。
肌少症對於老人是健康的一大危害,物理治療師簡鴻傑示範,加強身體核心肌群運動的8大增肌招,第1招:靠牆深蹲運動,雙腳與肩同寬,腳尖超前,腳跟離牆面5至8公分,將膝蓋彎曲至與腳尖平行,停10秒,10次。(記者陳金龍攝)
中國附醫中醫師吳佩青指出,新冠肺炎確診後發生肌少症機率約48%,有住院治療者罹患肌少症機率更達69.7%。一旦確診後罹患肌少症而不治療,死亡率會增加約2.1倍。
中國附醫復健科醫師劉東桓指出,新冠後肌少症原因是染疫後造成味嗅覺障礙導致食慾不振,營養及蛋白質攝取不足,以及身體不適而不活動,加上身體發炎反應,造成確診後半年內肌肉大量流失的急性肌少症,肌肉流失10%就會造成免疫力下降,20%會出現無力、40%就可能會死亡。
吳婦沒有慢性病,身高168公分的她在確診後65公斤暴瘦至55公斤,經常咳嗽、胸悶,走路變慢、爬一層樓就氣喘吁吁,就醫檢查肌肉流失15%,握力從確診前28公斤變成16公斤(正常值為大於18公斤),罹患肌少症,吳佩青指有肺熱、耗傷氣陰,肺部仍在發炎狀況,為她開立麥門冬湯等中藥清熱救津、潤肺益氣以改善肌力,握力也回復到確診前。
吳佩青說,由於西醫目前比較缺乏FDA核可及良好的藥物治療,建議不妨使用中藥治療或預防肌少症。中藥用於治療肌少症或衰弱症上,除了增加骨骼肌質量並抑制肌肉萎縮外,還可以增進食慾,而且在老年人使用上安全性高及藥物不良反應非常低。
劉東桓也建議,一般確診後也可做肌力運動預防及復健,包括「靠牆深蹲運動」將膝蓋彎曲至與腳尖平行,腳痠再重覆,建議每天可做10到30分鐘;還有「肩膀前平舉及側平舉運動」肩膀往前抬高至90度,每次停10秒,早晚各做10次。
靠牆髖屈運動,腳跟離牆面5至8公分,將重心移至身體一側,將對側腳髖屈曲至90度,停5秒,重複10次。(記者陳金龍攝)
劉東桓指出,門診中新冠後肌少症增加2成,尤其長者占多數,他提醒出現無力如難以攜帶5公斤重物、毛巾擰不乾、走路每秒速度不到1公尺、爬10階樓梯有困難、連平地走路都會跌倒或6個月內體重下降5%,還有小腿圍男生小於34公分、女生小於33公分,也可用自己雙手拇指及食指圍繞成一個圈放在自己小腿最粗處,若有空隙,肌少症風險極高,提醒要警覺、提早就醫。
第3招:坐姿膝伸直運動,坐姿背靠椅背,將膝蓋輪流伸直,停10秒,重複10次。(記者陳金龍攝)
第4招:坐姿划船運動,坐姿背靠椅背,手肘彎曲90度,往後夾背,停10秒,重複10次。(記者陳金龍攝)
第5招:坐姿W夾背運動,坐姿手呈V字型,將兩邊手肘往身體靠近,肩胛骨收緊,停10秒,重複10次。(記者陳金龍攝)
第6招:肩膀前平舉及側平舉運動,肩膀往前抬高至90度,拇指朝上,停5秒,重複10次。(記者陳金龍攝)
第7招:臀橋運動,平躺在地,雙膝彎曲,腳踩地面,然後向下壓腳後跟、抬起臀部肌肉維持10秒鐘,再回到原來位置,主要訓練背肌跟臀肌。(記者陳金龍攝)
第8招:蚌式運動,側躺將雙膝彎曲,彎曲約90度,將上方的腳像蚌殼般向上打開,維持2至3秒,再慢慢合攏,身體不要扭轉,主要訓練臀大肌。(記者陳金龍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