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營建空汙費 整合線上申報繳納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環保局全國首創「營建工程資訊整合平台」介接「建管執照系統」,讓業者免出門可線上申報繳納營建空汙費,提高六倍效率;協助業者因應行政院環保署營建工程空氣汙染加嚴管制新法十一月一日即將上路,環保局陸續辦理六場次宣導會,督促業者於新法上路前完成相關防制措施,以免受罰。 環保局長程大維表示,新北首創「營建工程資訊整合平台」早於一0七年即啟用,透過跨局處合作整合市轄多面向之營建工程資訊,並透過地理資訊系統、智能數據監測及電子化查核通報機制,達到落實管理及整合性決策輔助成效。 程大維指出,今年平台再進化,首創介接市府工務局「建管執照系統」,並簡化空汙費申報程序,由系統自動帶入建築房屋(RC與SRC)工程與拆除工程之執照資訊,業者申報空汙費時僅需輸入執照號碼,並確認帶入資料無誤後,即可下載繳款書繳費,且有線上行動支付功能,方便即時銷帳,簡化繁瑣程序後,申辦時間由一小時大幅縮減至十分鐘,提升六倍效率,平台使用滿意度高達九成。 程大維表示,為強化營建工地管制力道,環保局透過介接市府工務局資訊,達到「執照核發即列管」目標,並同步掌握列管案件之各項的審查作業狀況,包括施工計畫書申辦核備、執照資料異動變更、施工勘驗紀錄與結果等資訊,讓稽查人員可隨時掌握工程執行情形進場稽查,有效降低營建工地汙染情事發生,改善空氣品質。 環保局指出,環保署新制「營建工程空氣汙染防制措施管理辦法」將於十一月一日上路,主要針對營建工程採加嚴管制包括:擴大一級營建工程管制對象、新增大型工程應設置自動洗車設備、一定規模工程須設置監測儀錶及攝錄影監視系統(CCTV)等規定,營建業者務必提前因應,以免觸法受罰。

Read More

無照動刀整型 越女緩刑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四十歲的黎姓女子原從事紋眉、紋身、美甲等美容工作,去年四月間於醫美診所內為患者隆鼻、墊下巴,未料患者事後發現為其動手術的黎女並無合格醫師執照憤而提告。案經台南地院審理,認黎犯非法執行醫療業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月、緩刑三年。 周姓女子去年四月廿三日至醫美診所隆鼻,黎女於手術中取其耳後軟骨植入周女鼻中柱,同日另有一名阮姓女子至診所進行下巴整形,黎女以手術方式置換阮女下巴中的矽膠軟骨後縫合。 事後患者察覺有異,發現醫美診所臉書上穿著醫師袍的黎女在台未取得合格醫師資格,憤而向黎提告。歸仁警方循線通知黎女到案,黎到案表示不熟悉台灣醫師法相關規定,雖無台灣醫師資格,但稱自己具有越南鴻龐國際大學多科醫生文憑。 案經台南地院審理,認黎未取得合法醫師資格,非法執行醫療行為,審酌黎犯後坦承犯行,職業時間有限、患者人數不多,不法獲利三萬元已沒收,衡黎女無犯罪前科,諭知緩刑三年以啟自新。

Read More

勤務中心主任猝死半日 十餘警官搶肥缺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南市警二分局內勤警官廿一日上午遲遲未上班,同事警覺立即趕往陳住處,破門進入才發現制服只穿到一半的陳員倒臥在地、明顯死亡。不想噩耗傳出,就已有十多位警官填報陳員職缺卡位。 警二分局勤務中心主任陳警官是警大正期畢業,因柔道體技優秀保送警大,從警多年間內外勤工作均有深厚經驗,與妻子離異後一人獨居老家,老婆、孩子均在國外。 陳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平時需靠藥物控制,一周有三日需固定至醫院洗腎。近期身體每況愈下,分局同事也叮囑其多休息,未料廿一日竟傳出猝死憾事。 廿一日上午上班時間,同事遲遲未發現陳來上班,致電多次手機未接,匆忙趕往陳住處,破門發現制服穿一半的陳趴臥在地,失去呼吸心跳,緊急通報救護到場,救護人員判斷已出現屍斑、明顯死亡,後續交由檢方相驗釐清死因。 警二分局強調,陳屬於非因公死亡,已經通知陳官國外的家屬,並同步協助家屬辦理後事。 陳為人外向、人緣極好,同事、友人聽聞噩耗無不為之惋惜,勤務中心主任位階為兩線三,距離高階主管僅一步之遙,且不比偵查隊長、督察組長、交通組長等具六十歲年齡上限,只要卡位可一路做到六十五歲退休。陳前剛猝死不到半日,即有十多人向單位爭取填補勤務中心主任職缺,也讓部分警官感嘆寒心。

Read More

非非藝術展預展 先睹為快

第四屆非非藝術展將於十一月於台南藝術大學校慶時展出,二十一日於台南文化中心進行預展。(記者林雪娟攝) 陳錦生創辦 提供非科班創作者藝術舞台 今年主題「零致榮耀」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第四屆非非藝術展將在十一月於台南藝術大學校慶時展出,二十一日於台南文化中心進行預展,今年主題為「零致榮耀」,呼應奇美創辦人許文龍的「零與無限大」。 第一屆非非藝術展由前長榮大學校長、現任考試委員陳錦生創辦,主要是讓未受過專業藝術訓練卻熱愛藝術創作者,有機會展現自我作品。 「非非」意思即指非科班、非專業藝術家,作品卻不失專業質量,「非非」也代表著負負得正意思,雖非藝術家,但也正是藝術家意涵。 第四屆非非藝術展由南藝大主辦,由藝術家J.H(吳燕如)規劃策展,共展出數十幅,種類多元,涵蓋雕塑、攝影、油畫、水彩、粉彩及書法等。 除了台灣之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國的「非非」藝術家共同參展,另外南美會也出借奇美創辦人許文龍的雕塑品,陳泰元、洪國輝、陳錦生、林宏南和銅雕大師Drago Marin Cherina作品也共同展出。 今年主題「零致榮耀」,呼應許文龍的「零與無限大」,實業家實現醫藝無國界,零到無限大,一生的夢想,超乎想像零的榮耀。昨日記者會,包括副市長戴謙、南藝大校長詹景裕、新樓醫院榮譽院長黃祖源等人都到場支持。

Read More

有感生活 造就一中散文常勝軍

台南一中國文科老師陳婉玲(後排右一)與指導的五名學生都是台南文學獎得主。(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一中連續兩年都有學生獲得台南文學獎,今年更是包辦青少年散文的前三名。獲獎的五名學生都是由國文科陳婉玲老師所指導,她是二0二0年台南文學獎得主,自己得獎後也鼓勵學生踴躍投稿,並希望學生能「有感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感受,從中找尋寫作的素材。 台南一中去年與今年共有五名學生獲得台南文學獎,其中周愷瑀是去年青少年散文類的第一名,林品逸獲得佳作;杜禹杰、陳兆乾、林楷祐則是今年青少年散文類的前三名得主。 周愷瑀說,去年因為疫情停課,改為線上上課,生活節奏和心情都有了一些改變,他便提寫下當時的感觸,以〈末日記〉投稿台南文學獎,沒想到拿下第一名。家住安平的林品逸則說,安平在海邊,空氣中常充滿海的味道,老家有一間年久失修的房間,那氛圍總帶他回到往日生活的情景,因而寫下〈灰塵與海〉,得到去年的佳作。 今年以〈那天,我看著它凋謝〉奪得第一名的杜禹杰,他從一場葬禮論及生死議題,原本文思泉湧寫了六千多字,為了參賽再精簡到兩千字,修改的過程是心靈的沉澱。陳兆乾則從苦楝樹在不同季節的不同樣態,連結到自己從國中到高中自我認識的改變,寫下〈苦楝,苦戀〉獲得第二名。而得到第三名的林楷祐,作品是〈無家者〉,以一名街友為觀察對象,書寫他的生活,也想像他的心境,希望能更貼近無家者的心。 這五名同學的共通點就是都喜愛閱讀,有人愛看武俠小說,有人愛看推理小說、文學、心理學等各類書籍,都擁有深厚的閱讀基底。

Read More

南以抗拒 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報名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以「南以抗拒」為主題的二0二三年台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將於明年三月五日在永華市政中心開跑。台南市政府致力打造「最速半馬賽道」,誠摯邀請愛好路跑運動的朋友報名參加。 台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依往例在三月的第一個週日舉行,第十七屆賽事將於二0二三年三月五日在永華市政中心開跑。體育局表示,「古都馬」以古蹟景點密度最高、傳統特色小吃及港區景色賽道為特色,也是是台灣少數獲國際認證IAAF、AIMS的城市馬拉松,比賽分為半程馬拉松組(廿一點0九七五公里)、路跑組(十公里)及健康休閒組(五公里)。 這次比賽途經司法博物館、台南市美術館二館、南門城、億載金城、港濱歷史公園、安平港、台南運河,且開放平日管制出入的安平商港,讓跑者體驗美麗海景。 為鼓勵更多台灣在地優秀好手挑戰全新定位的古都半程馬拉松,不僅提高選手獎金,並增設國內總排名獎金。台南市政府誠摯邀請愛好路跑運動的朋友,報名參加二0二三年台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盛會,感受這一場府城最熱鬧的馬拉松嘉年華會,即日起受理報名,至十二月一日晚上十一點五十九分止。報名網址:https://www.bao-ming.com/eb/content/5386#26056

Read More

陳美珍《日安》釜山展出

以文化部「人間國寶」江賜美藝師的一生所改編的《一丈青》,本週於台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演出。(文化局提供) 台南藝術節今明演出人間國寶江賜美《一丈青》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雖然疫情尚未完全結束,國際藝文交流持續進行,台南藝術家陳美珍的寫實作品《日安》畫作受邀參與第十一屆釜山台北國際交流展,優美畫作在韓國分享,為國爭光。 藝術家陳美珍的寫實作品《日安》畫作受邀參與第十一屆釜山台北國際交流展。(記者林雪娟翻攝) 陳美珍創作數十年,此次參展作品《日安》,強調靜謐芬芳的向日葵花卉,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透過光線及優美線條,呈現植物朝氣,傳達畫作的美好。陳美珍說,畫作受邀展出,不僅是在國際受到肯定,更是最佳國民外交。釜山台北國際交流展至三十一日於釜山市政廳展出。 台南藝術節二十二、二十三日於台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推出《一丈青》,以文化部「人間國寶」江賜美藝師的人生經歷改編,出生「竹管戲園」的她,因戲園轉型為電影院或歇業,為生計,和家人騎上腳踏車,翻山越嶺到鄉里行間,賣藥演出,藉由「離家門,入江湖」這樣非一般女性的成長歷程,展演三台腳踏車、一齣布袋戲,回溯其顛沛流離的賣藥人生。 江賜美是台灣第一代布袋戲女演師,九十高齡的她,至今仍從事布袋戲演出和創作,《一丈青》曾入圍傳藝金曲獎「最佳團體年度演出獎」與「最佳劇本獎」。 《臺南巷框》作者「藝術蝦」十餘年來,持續透過獨特的寫生與書寫同步步伐,以理工男背景的文藝之眼,探索生活所在的台南,完成多部著作及甫獲得今年好書大家讀的《流動的日常:藝術蝦的繪畫日記》。文化局舉辦系列講座,透過藝術蝦的行腳與視角,進入葉石濤文學世界,詳洽文化局網站。

Read More

承作兩百多座寺廟 台南文化獎頒獎 潘岳雄彩繪耀府城

致力彩繪工藝的潘岳雄,獲得今年台南文化獎,由市長黃偉哲頒發得獎評定書和獎座。(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為表彰一生在彩繪和教學工作上奮進的傳統藝術「彩繪工藝」保存者潘岳雄,市府二十一日舉辦第十一屆台南文化獎頒獎典禮,市長黃偉哲到場恭賀並表達最深敬意,讚揚潘岳雄為台南之寶。 一九四三年生的潘岳雄,致力傳統彩繪創作近半世紀,作品遍及全台,授課承傳技藝不遺餘力,弟子英才輩出,許多門徒自創門戶,在南台灣開枝散葉,曾獲台南市登錄為傳統藝術彩繪工藝保存者、台南市卓越市民,再獲台南文化獎,可說對其一生在彩繪技藝傳承和推廣的卓越貢獻,再一次肯定。 潘岳雄家學淵源,祖孫三代皆從彩繪工作,祖父潘春源及父親潘麗水皆為府城知名畫師,自幼耳濡目染,傳承潘氏傳統彩繪風格,具深厚地方色彩,也見證了台灣彩繪歷史發展。 潘岳雄畫風兼具典雅與沉穩厚重美感,至今承作兩百多座寺廟,以門神、梁枋及壁畫為主,作品遍及全台。除彩繪、修復,潘岳雄也在校園、社區開班授課,並創辦台南市傳統藝術薪傳學會,帶頂資深傳統工藝匠師至海外宣揚傳統工藝之美,曾獲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肯定。 潘岳雄雖年近八十,彩繪創作與講學傳習不遺餘力,他表示「只要手還能握筆,就會繼續畫下去」。 文化局指出,台南有「眾神之都」的文化之都美譽,潘岳雄彩繪工藝傳承潘氏寺廟彩繪獨特技法,逼真細膩,融合台南在地民俗文化特質,是廟宇最佳彩妝師,傳承傳統工藝,將世代流傳永存人間。

Read More

台史博青少策展 看見台灣10位領路人

尋找世代領路人,台史博推出故事台灣獎,培育青少年參與採訪、策展,發掘台灣在地故事。(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史博舉辦第二屆故事台灣獎,開創「故事台灣學院」,招募來自全台各地共十組青少年,與藝文工作者一起發掘台灣在地的故事、製作主題展覽,學員並擔任策展人,帶領觀眾循著他們獨到的視角,看見台灣十位「領路的人」。 來自台中曉明女中的陳巧恩、陳巧曦,以《陳寶玉—堅強家庭支柱》獲評審團獎;澎湖馬公高中的呂詠倢、黃丞琳,以作品《無路,咱就家己行出來》獲青少年評審團獎。 展覽由學員透過訪談紀錄、田野調查與多元媒材規劃、製作,嘗試從親人、教師、偶像或歷史事件,尋找不同歷史道路與領路人。 這些領路人的故事豐富多元,如在台灣經濟和產業結構變動之際,突破時代限制,轉換人生方向者,包括從紡織女工轉行美髮業又成為房仲者、身兼工程師、保險管理師及推拿師的「斜槓中年」、工廠董事長返鄉種草莓等。 此外,還有引領學生成長的老師們,包括推展母語、成為學生好夥伴、認識城市歷史風潮、帶領孩子在山海間共舞等,透過青少年的視角,呈現這些生命歷程橫跨台灣史百年的領路人,如何勇於面對大時代變遷與挑戰。 台史博指出,故事台灣學院課程強調共學,透過不同媒材的敘事學習,改為聚焦說故事,增厚台灣故事的內涵與生命力。 台史博館長張隆志指出,這是一段全員探索自我、認識台灣的共學過程,希望透過策展力教育,促使全島共學,展期至十一月二十日。

Read More

市長候選人抽籤 盧秀燕再抽3號

競選總幹事楊瓊瓔抽中三號,上屆秀燕市長號次也是三號,支持者高喊「市長選三號,盧秀燕最好」。(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選委會二十一日市長候選人號次抽籤作業,在南屯區豐樂公園服務中心舉行。盧秀燕以市政為重,委由競選總幹事楊瓊瓔代表抽籤,楊瓊瓔抽中三號,民進黨蔡其昌抽中二號。 競選總幹事楊瓊瓔抽中三號,上屆秀燕市長號次也是三號,支持者高喊「市長選三號,盧秀燕最好」。(記者徐義雄攝) 台中市選委會昨天在豐樂公園活動中心舉辦台中市長候選人號次抽籤。抽籤順序依照參選人登記先後進行,蔡其昌抽中了二號,盧秀燕則由楊瓊瓔代抽,號次為三號。另名無黨籍參選人陳美妃因未在時間內趕到,由主辦單位代抽,號次為一號。 上屆盧秀燕號次也是三號,楊瓊瓔抽到三號時,支持者高喊「市長選三號,盧秀燕最好」。 競選總幹事楊瓊瓔抽中三號,上屆秀燕市長號次也是三號,支持者高喊「市長選三號,盧秀燕最好」。(記者徐義雄攝) 楊瓊瓔表示,二0一八年盧秀燕首度參選台中市長,就是抽得第三號,當時盧市長喊出「台中富市三」,這也是為台中經濟發展擘劃的政策方向。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台中市的經濟發展成績有目共睹,十項經濟指標全國第一,招商引資突破兩兆元,連續四年舉辦全台最盛大的台中購物節,這次盧秀燕再抽到三號,代表盧秀燕順利連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