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龍張錫銘提行政訴訟 遭駁回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惡龍」張錫銘自民國八十四年起十年間,陸續犯下殺人、擄人勒贖、槍砲等罪,九十六年遭判處無期徒刑,迄今服刑十七年。張因十八次申請假釋均遭駁回,對矯正署提出行政訴訟;台南地院十九日宣判,認矯正署原處分認事用法無違誤,張請求撤銷原處分及複審決定為無理由,判處駁回。 張錫銘服刑十七年,自一0六年申請假釋,截至今年二月已申請十八次。張自認在監表現良好,曾兩度欲透過「修復性司法」向台南地檢署申請聯繫被害人欲協商賠償事宜;惟十八次申請假釋均遭矯正署以未與被害人或家屬和解、犯行情節嚴重且再犯風險高等原因駁回假釋申請。張認受不公平待遇,提出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復審決定及駁回假釋處分。 台南地院昨天宣判表示,依刑法假釋規定,受刑人可否假釋屬矯正署裁量權行使範疇;矯正署審酌張錫銘犯行情節、犯後表現及再犯風險三大面向,認張涉多件擄人勒贖還有殺人罪,造成被害人死亡,犯後沒有和解跟賠償相關紀錄,決議不予許可假釋並非無據。 張錫銘主張在監表現良好,且當時累進分數已進至假釋級別一級之標準,但這並非判斷其有無悛悔情形的唯一要件;向檢方聲請與刑事案件被害人或家屬和解部分,南檢已指明重大暴力犯罪須由被害人一方主動發起開案,張可積極與被害人連繫請被害人主動發起,但被害人與其家屬可能不願再次受到影響或喚起昔日傷痛,國家更不宜主動介入,也無促成雙方和解義務。 綜合評估矯正署駁回張錫銘假釋申請處分,認事用法並無違誤,應予駁回。

Read More

感冒致聽障 中耳通氣管植入術改善

1名5歲雙側耳朵中耳積液,接受「雙耳中耳通氣管植入手術」後聽力大幅改善,對於聲音也會回應。 (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1名5歲幼童近來反覆黃鼻涕及咳嗽,甚至出現發燒以及耳朵痛的情形,經抗生素治療,黃鼻涕及發燒問題雖然有改善,但聽力表現變差。轉診發現幼童雙側耳朵有中耳積液的現象,聽力檢查出現傳導性聽力障礙;接受「雙耳中耳通氣管植入手術」,術後聽力大幅改善。 新竹馬偕耳鼻喉科醫師李翊豪表示,中耳炎是小朋友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通常是感冒引起的併發症,小兒常見有急性中耳炎、積液中耳炎2種。 李翊豪說,急性中耳炎指中耳腔急性發炎狀態,通常與感冒相關,引起中耳腔蓄膿、耳朵疼痛、耳朵悶塞、聽不清楚、發燒、全身倦怠等症狀,急性期時,醫師會依病患的年紀以及臨床症狀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經過治療約在7~10天緩解。   新竹一名五歲幼童聽力表現變差, 醫師發現幼童雙側耳朵有中耳積液的現象,接受「雙耳中耳通氣管植入手術」,術後聽力大幅改善,對於聲音也會回應。(記者曾芳蘭攝) 積液性中耳炎即中耳腔內積水,多半發生於急性中耳炎感染之後,通常不會疼痛或發燒,但常有聽力變差或是學習專注力降低的情形。若持續積水超過3個月或出現聽損現象、語言發展遲緩,建議在全身麻醉下進行中耳通氣管植入手術,甚至在特定情況下(如反覆性鼻竇炎、長期鼻阻塞、4歲以上病患等),可能需要加做腺樣體切除手術。若病患時常反覆發作中耳炎達半年3次或1年4次,亦可考慮加做中耳通氣管植入手術,避免復發。

Read More

騙人赴柬打工摘器官 3人起訴求重刑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桃園地檢署偵辦柬埔寨詐騙摘器官案,發現以謝姓男子為首的集團詐騙民眾到柬埔寨打工再摘器官,單次可獲利一百萬元,十九日依違反人口販運防制法等罪嫌起訴三人,建請從重量刑。 桃園市警局中壢分局昨天表示,八月間破獲二十五歲林姓女子擔任詐騙集團車手案,檢警發現林女手機內有民眾簽署的器官捐贈同意書照片,經桃檢指揮警方成立專案小組調查,將主嫌三十一歲謝姓男子及二十七歲蔡姓男子、林女拘提到案。 檢警調查,謝男等三人組成境外摘取器官人口販運集團,由謝男負責尋找俗稱「豬仔」的詐騙對象,再由蔡男負責管理監督被害人出境,林女負責尋求器官買家。 檢警指出,謝男先謊稱國外工作可獲得六萬至七萬元薪資,利誘黃姓被害人允諾出國後,再以疫情期間需健檢為由,誘騙黃姓被害人完成體內器官等健康檢查。 檢警調查,蔡男通知林女聯繫在東埔寨收購人體器官的葉姓「豬商」,以「全拆」為暗語(摘取心臟、肝臟、腎臟及眼角膜等器官),若獲利一百萬元由謝男分八十萬元,蔡男、林女各十萬元。 檢警指出,七月二十七日由蔡男指示手下在旁監視、回報,確保黃姓被害人獨自搭機前往東埔寨;黃姓被害人在當地遭人蛇集團控制時,被告知器官買家因找到其他器官來源,不願購買黃姓被害人器官,黃姓被害人才得以逃回台灣。

Read More

高榮南院論文分享科技提升醫療品質

高榮南院護理團隊在亞太地區醫療資訊年會中進行論文發表,分享醫療品質推動、臨床照護和深耕臨床研究環境成效。 (高榮南院提供)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高雄榮總台南分院跨部門用科技提升醫療品質,將《AI+BI打造醫療院所管理新紀元》等3篇研究論文投稿第12屆亞太地區醫療資訊年會,獲選年會論文發表,分享該院在醫療品質推動、臨床照護和深耕臨床研究環境成效。 高榮南院副院長潘潔慧表示,該院整合現有的出勤設備及紅外線體溫測量,以智慧化模式替代人工作業:其中,導入「AI+BI」打造醫療院所管理策略,在疫情期間照護體系與人力備援得以不間斷,順利執行防疫任務,確保醫療量能充足。 《提升急診醫療品質之探討》論文以致力提升病人安全為目標。護理部主任周惠千說,面對疫情與疾病的恐慌,病患與家屬渴望在第一時間獲得確切答覆,致急診醫療量能瀕臨潰堤,聚焦降低出院後3天內同院所再急診率,將健康數據從基本的收集、儲存與交流,推展到以數據所建置的知識基礎。 《後疫情時期地區醫院創新跨團隊照顧模式》論文,伴隨人口高齡化,高齡病人占比攀升,為落實醫病溝通日常化,協助病人預防及選擇適合治療方式,在護理部主任周惠千與醫務企管室主任陳淑真跨部門合作下,強化對內外的溝通,提供病人醫療資源及資訊,讓病人做出符合自己期待與偏好的醫療決策。

Read More

公衛專家:死亡率升 因第3劑保護力漸歸零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19日指出,近期台灣染疫死亡率上升,是因疫苗第3劑對中重症的保護效益逐漸歸零,須趕緊接種第4劑或次世代疫苗。 他指出,台灣7成民眾有打第3劑疫苗,原以為在面對BA.5流行時僅有感染率上升,中重症應受到保護;但近3週以來,染疫死亡率呈現上升趨勢。 過去對疫苗的定義為不能夠保護感染,但可保護中重症以及死亡發生,並且不會隨著時間而影響;然而,這個理論目前已受到嚴重挑戰。觀察台灣疫情可發現,原始株製成的追加劑會產生突破性死亡,對中重症的保護力會隨著時間拉長而衰退。 陳秀熙說,9月底之後,台灣多數人施打第3劑的時間已經超過5、6個月,對中重症的保護力剩下30%並逐漸歸零,成為近期BA.5流行下死亡數增加的原因。唯一的拯救方法就是對於容易住院被感染,以及容易變成中重症的群族,鼓勵他們趕緊施打次世代疫苗或第4劑。 研究團隊林庭瑀以疾病進展模型評估,如果台灣的次世代疫苗覆蓋率達80%,每日死亡率可以從百萬分之2.3,下降到百萬分之0.87。 林庭瑀以日本作為對照,BA.5流行疫情也相當嚴重,但近一週平均每日死亡率約為百萬分之0.52,相比於台灣的百萬分之2.29非常低。其中原因就是日本第4劑施打率較佳,60歲以上已達到72%,月底更將擴大次世代疫苗接種資格且縮短間隔時間。台灣雖已開放第4劑一段時間,但65歲以上長者施打率僅40%,50~64歲族群甚至不到20%。 研究團隊也舉多項海外實證研究資料,證明追加劑預防住院、急診、死亡的效益,都會隨時間降低,高風險族群應加強接種第4劑或次世代疫苗。海外研究也證實,疫苗接種也可降低長新冠的風險。

Read More

元大集團創辦人 馬志玲辭世 享壽82歲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元大集團創辦人馬志玲十八日晚間辭世,享壽八十二歲;元大集團十九日向內部證實,馬家內部正在處理後續治喪事宜。由於馬家第二代早已接班,並不影響集團運作。 馬志玲是元大集團創辦人,橫跨金融、地產、餐飲等,排名富比世五十大富豪第十四,財富達三十二點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零四十億元)。 馬志玲的父親是京劇名伶馬繼良,因投資股市成績頗佳,同時跨足經營建材事業。馬志玲也考上台大商學系,協助父親建材事業。一九七四年,元大證券經營不善,馬繼良取得經營權進軍金融業,馬志玲也跟隨,從建材業跨足金融業。 馬志玲跟隨父親以經營家族建材行起家,後來進入台灣煉鐵、新竹玻璃製造廠,一九八十六年收購元大證後,陸續擴展金融版圖。

Read More

陳昭榮認離婚:與前妻相處關係好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本土劇一哥陳昭榮轉行成電商大亨後,正在日本洽公旅行,19日被週刊爆料與神祕熟女互動親密過夜。他坦言已離婚,並表示:「我與前妻現在相處的關係很好。」 據週刊報導,陳昭榮與陳姓熟女到公園做「雙人體操」運動,親密互動全被拍,兩人入夜後前後共度15小時,更用車載對方前往知名婦產科診所。對此,陳昭榮坦承已經結束婚姻。 53歲陳昭榮和老婆張瀞文1995年交往不到9個月就結婚,兩人育有一女一子,女兒也出道在大陸發展。近年來陳昭榮婚變傳言不斷,只是本人都沒有承認;但在週刊報導後,陳昭榮也以「我與前妻現在相處的關係很好」回應,直接坦承兩人婚姻劃下句點。 據傳陳昭榮3年前簽字離婚,時間點恰巧是與多年影藝與事業搭檔葉全真拆夥;之前兩人也因而被多次傳出緋聞,但對陳昭榮的離婚始末,葉全真堅稱不知情,並對媒體發聲回應,「這種冤屈我不揹」。 對於婚變,陳昭榮回應:「過去我們總是花了很多時間,希望對方能為自己改變,過了這麼多年,我們還是當初的自己,我們共同的願望…小孩平安健康長大,小孩長大了,人生也過了大半,我們希望彼此快樂,我與前妻現在相處的關係很好。感謝替我保守秘密多年的媒體好友,也請各位媒體朋友高抬貴手,不要打擾我的家人,感謝大家關心。」

Read More

老婆生產 男拚奶粉錢賣槍被逮

莊姓男子上網賣槍拚奶粉錢,警循線逮人並查扣槍彈等證物。(記者周閩生攝)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二十五歲莊姓男子因老婆生產急需賺奶粉錢,竟上網以十五萬元販售槍枝。警方掌握情資,南下台中趁他與買家交易時逮人,並從他身上查獲改造手槍一把與子彈六發,警訊後將依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送辦。 台北市士林警分局接獲情資指稱,綽號「小莊」男子平日擁槍自重,近期於中部地區向不特定人兜售販賣槍枝,與信義警分局組成專案小組共同偵辦,經蒐證後發現「小莊」真實身分為二十五歲莊姓男子。莊嫌為躲避警方查緝,除交易地點不斷更換,對於購買槍枝者身分更是嚴加過濾,行徑極為小心、謹慎。 專案小組掌握莊嫌與買家交易時間、地點等訊息,日前跟監至台中市潭子地區,配合當地警方將莊嫌查緝到案,當場查獲改造手槍一把、彈匣二個、子彈六發。 莊嫌辨稱因老婆剛生產,還在做月子,急需賺奶粉錢,才會把朋友寄放的槍枝拿出來販售;警方追問是何人寄放,莊嫌則答不出來。警方認為其說詞避重就輕,先依槍砲罪嫌送辦,並深入追查槍枝來源。

Read More

51歲男拐13歲少年拍不雅照 還性侵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高雄市五十一歲張姓男子引誘十三歲少年拍不雅照,還與其發生性行為。警方前往張男住處搜查,赫見還有三少年不雅照。張男訊後遭高雄地檢署聲押獲准,十九日依性侵、兒少性剝削條例等罪起訴。全案經移審高雄地院,裁定張男續押。 起訴書指出,家住台中市的張男三月間透過臉書認識剛從國小畢業的高雄少年,雙方聊天熟識後,先誘使少年在五月間自拍不雅照,之後又前往對方家中發生性行為,期間又再拍攝不雅照。 少年家長獲悉後報警,警方前往張男住處搜索時,又在其手機發現另三名年紀十三到十五歲少年,也曾遭誘騙拍攝不雅照。警方當場逮捕張男。由於相關事證證詞明確,張男接受檢警偵查時初步坦承犯行,檢察官聲請羈押獲准,昨天偵結後依性侵、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等罪起訴。

Read More

疫情續降 本土新增4.4萬例

死亡+42 3劑男呼吸困難篩陽 肺炎併呼吸衰竭病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日公布,新增4萬4601例本土個案,較上週下降14.8%。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目前看起來,本週疫情也會呈現下降趨勢;若是不變的話,就是脫離高原期,但仍要持續觀察實際數字。 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表示,新增4萬4601例本土個案,較上週下降14.8%;另確診個案中新增中重症171例,包含127例中症、44例重症;另新增42例死亡。境外移入27例也有下降。 王必勝指出,本週的病例數比上週下降,且幅度會大一點,預估等於是2週下降。這個趨勢不變的話就是脫離高原期,但仍要看實際數字而定。另外,13日開放國門滿1週,國內疫情趨勢看起來呈現下降,顯示開放國門與疫情關聯性小一點,沒有造成會讓疫情嚴重的問題。 對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9月底之後,台灣多數人施打第3劑疫苗的時間已經超過5、6個月,對中重症的保護力剩下30%,並逐漸歸零。王必勝也不諱言,擴大開放18歲以上也可接種莫德納次世代BA.1雙價疫苗,希望再增強保護力。 此外,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增死亡個案最年輕為30多歲男性,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史,曾接種3劑疫苗,9日起有數日呼吸困難、全身虛弱等症狀,快篩陽性確診;因為症狀加劇,急診X光檢查顯示雙側肺炎,收治於加護病房,插管使用呼吸器,給予抗病毒藥物、類固醇等藥物治療,仍因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於16日過世。 至於日前媒體報導一名40多歲本國籍女性在南港防疫旅館猝死,也列入新增死亡病例,屬境外移入死亡個案,有癌症病史,未曾接種疫苗,19日從新加坡入境,13日快篩陽性確診在防疫旅館進行居家照護,15日被發現昏迷死亡,行政相驗結果為新冠合併呼吸衰竭死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