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廟300年 浩天宮學術研討會

台中市長盧秀燕一日代表市府歡迎大家參與浩天宮起馬宴。(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梧棲區大庄浩天宮一、二日在區農會產業文化大樓舉辦大肚中堡浩天宮建廟三百年學術研討會,討論歷史源流與重修理念、文思、媽祖信仰傳說探索、信仰、大肚中堡媽祖信仰圈、媽祖形象與人文勝境跨域及廟宇文資的當代應用;並邀請台灣媽祖文化研究協會理事長蔡相輝等人參與座談,還以文物展印記浩天宮的建廟歷程。 浩天宮起馬宴正式展開,現場煙火四射,十分熱鬧。(記者陳金龍攝) 另外,浩天宮九日起展開為期七天六夜徒步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昨天晚間在中港高中體育館前廣場舉辦「中堡五十三庄起馬宴」,席開近五百桌宴請各宮廟人員、陣頭成員、疏導交通警方、義警、民防及廟方志工等,並請來演藝人員表演。市長盧秀燕及地方各級民代參與,場面盛大熱鬧。 天宮展出明治年代往北港朝天宮進香的進香旗。(記者陳金龍攝) 中台科技大學攜手浩天宮,昨天起一連兩天舉辦大肚中堡浩天宮建廟三百年學術研討會,分別在藝文中心、梧棲農會產業文化大樓舉辦「浩天媽祖‧文資蘊生」文物展。 浩天宮管委會主委陳起賀(左)、副主任委員蔡楝樑(右)、北港朝天宮副董事長蔡輔雄(中)參與研討。(記者陳金龍攝) 浩天宮重建委員會主委王經綻表示,這次學術研討會係以大肚中堡五十三庄浩天宮建廟三百年的研究,與文物探討系列為研究主題,浩天宮於清朝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有二百九十九年歷史,一直以來就是海線大肚中保五十三庄(遍及目前的梧棲、沙鹿、龍井及大肚等地)的信仰中心,廟中保留有清代三塊古石碑,見證浩天宮當時政經、宗教、軍事地位的重要性。

Read More

攜手中研院與工研院 台糖先進生質材料中心 揭牌

台糖攜手中研院與工研院成立的「先進生質材料中心」一日揭牌啟用。(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在經濟部的推動下,台糖公司攜手中研院與工研院成立「先進生質材料中心」,並於一日下午揭牌啟用,為循環經濟技術的發展注入研發新能量,實現創新材料國產化的目標。 未來,先進生質材料中心將聚焦「保健植源劑」、「關鍵酵素」及「循環性生質材料」三大領域。台糖董事長陳昭義表示,該中心會導入台糖研究所的技術資源,協助產業端進行試量產,營造友善的市場接軌環境。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經濟部致力推動循環技術及材料產業,去年正式由工研院於高雄中油五輕煉油廠成立「循環材料創新研發專區推動辦公室」,並先後於嘉義及高雄成立「先進觸媒中心」及「粉體材料先進製程研發中心」,加上新成立的「先進生質材料中心」,都是在厚植南部關鍵循環材料研發能量。 經濟部推動成立的國家級「先進生質材料中心」落腳台糖。(記者施春瑛攝) 總統府國策顧問何美玥則期待,先進生質材料中心能在具有悠久歷史的台糖老幹上,嫁接中研院農生中心與工研院科技研發的新枝,建構台灣生質材料的國家級產學研合作與產業化推動平台。 台糖研究所也與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攜手建構自主關鍵技術能量,讓該中心成為新世代生質材料生產的示範基地,目前已經成立第一家系統技術整合型的台灣酵素公司。同時,台糖研究所與中研院農生中心還分別與台灣酵素公司、駿瀚生化、福壽實業、大武山牧場等企業共同簽署,並積極引進國際廠商展開合作,開啟生質材料產業新紀元。

Read More

藝文巨擘潘元石辭世 享壽86歲

潘元石自畫像。(記者林雪娟翻攝) 記者林雪娟、施春瑛∕綜合報導 台南痛失重量級藝文巨擘。第五屆台南文化獎得主潘元石,於九月二十二日辭世,享年八十六歲,家屬依照潘元石遺願,於告別追思禮拜及羽化後,再向外界公布;市長黃偉哲獲悉後深感震驚,藝文界也相當不捨,感念其畢生作育英才、推動文化公共事務的奉獻。 生於一九三六年的潘元石,幼年時居住米街(中西區新美街)與萬福庵附近,為當時台灣版印年畫重鎮區域,甚早就接觸到木刻版畫,也成為他往後創作媒材最重要的靈感泉源;而兒時穿梭米街的印象,也持續展現在他的木刻水印作品中。 潘元石台南師範學校(今台南大學)藝師科畢業後,選擇至啟聰學校,致力特殊美術教育,個性更為內斂,但不忘初衷,歷任台南市立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奇美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和奇美博物館館長、台灣藏書票協會創會理事長、台灣南美會理事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等。 潘元石對台南藝文和古蹟保存貢獻卓著,獲頒第五屆台南文化獎。 (本報資料照,記者林雪娟攝) 潘元石也積極投入台南重要文物保存,現被稱為「日治時期三大建築」的國定古蹟原台南地方法院,在其大聲疾呼下,免遭拆除命運;並透過藏書票創作、收藏與交流,將台南藝文推至國際舞台,並於企業發揮能量,協助地方文化團體和培植藝術人才,傑出表現,獲得台南文化獎肯定。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黃偉哲曾在出版的潘老師回憶錄《歲月凝視:潘元石的藝術之路》序文中提及,繼文化獎後,再頒贈台南市卓越市民給潘元石,僅聊表寸心,企盼其無私付出精神,影響更多有意投入文化的在地年輕人。 潘元石(前排左二)辭世讓母校南大校友感到不捨。(南大校友總會理監事與歷任校長合影資料照,陳金雄提供) 南大校友總會榮譽理事長陳金雄說,潘元石是南師四四級的學長,長期出錢出力,回饋母校;與前校友總會理事長李登木、畫家林智信、導演林福地、旅美鄭琬瑩等人是同窗。南大校友會理事長吳東林、秘書長賴炯明及理事陳惠萍副校長,週五專程向其千金潘青林教授致意,並表達校友總會的無限哀思。

Read More

二寮看日出 100把大提琴撼動兩千人

一百把大提琴與彩虹古謠隊的二寮音樂會創新組合,與民眾共迎二寮雲海曙光。(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國際藝術節一日在二寮絕美雲海日光襯托下,一百把大提琴的琴聲與彩虹古謠隊的天籟美聲,響徹二寮,兩千人共迎二寮雲海曙光,一同看日出。 一百把大提琴與彩虹古謠隊的創新組合,純樸歌聲和悠揚琴聲結合日出時刻,一場絕無僅有的青春冒險啟程,吸引兩千多人至二寮觀日亭,共享大自然與音樂詩意又夢幻的共情時刻,共同演繹一場充滿視覺與聽覺的夢幻饗宴! 這場音樂會,還吸引樂迷從台北包車南下,凌晨二時就守在二寮觀日亭,當本土作曲家陳泰吉創作的交響詩《山與雲之歌》樂聲響起,在二寮朝日為背景下,伴隨著氤氳夢幻的大片雲海,經由孩童純真的歌聲演繹牌灣古謠組曲,音樂盛會感動人心。 今年藝術節活動從室內到戶外,二日國際吉他冠軍林家瑋,將於歸仁文化中心與小提琴李齊推出《六弦綺想》,共同為觀眾帶來吉他與小提琴的雙重對話,其他音樂節目訊息,請洽官網查詢。

Read More

台江黑琵季 SHOW愛黑琵

崑山科大時尚展演事業系學生在「台江黑琵季」展演黑琵舞。(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黑琵來了!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一日舉辦「台江黑琵季」,以SHOW愛黑琵為主題,營建署長吳欣修、台江處長張登文等人秀出手上明信片,秀出對黑琵與生態保育的承諾,代表著台江國家公園持續投入濕地生態保育的努力。 台江處長張登文表示,二0二一年全球黑琵族群數量增加至六一六二隻,其中在台度冬數量三八二四隻,大多分布在台南、嘉義沿海的濕地、魚塭及鹽田,是黑琵愈來愈倚重的度冬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一日舉辦「台江黑琵季」,以SHOW愛黑琵為主題,秀出對黑琵與生態保育的承諾。(記者陳治交攝) 台江處致力於黑琵保育工作,除辦理基礎生態調查與監測、友善養殖研究與棲地管理,昨日舉辦「台江黑琵季」,串聯在地社區、業者與保育團體,安排趣味且知性的闖關遊戲、創意DIY及社區小市集,透過寓教於樂的活動內容,讓大家一起來認識保護黑琵,營造「人鳥共好、共生」的濕地環境。 崑山科大時尚展演事業系展演黑琵舞及時裝秀,服裝設計以黑面琵鷺為靈感,採用黑琵虹膜的色彩,象徵現代人積極探討環保議題的熱情,印花理念由保育環境發想,讓大家了解珍惜地球上所有的一切,代著愛與環境的重要。 張登文指出,黑琵先頭部隊於今年九月十日飛抵七股黑琵主棲地,台江處、農業局計畫調控鹽田、閒置魚塭水位,並與養殖業者簽署「參與生態友善棲地魚塭營造合作意向書」,營造友善棲地,一一一年有三十四位漁民申請面積超過一百二十公頃,核定補助約六十一點九五公頃。

Read More

永靖鄉頂芳社區廚房落成

永靖頂芳社區廚房一日落成,成為長者共餐共學場域。(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永靖報導 彰化縣永靖鄉四芳社區發展協會結合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啟動四芳村集會所暨活動中心廚房建設計畫,「頂芳社區廚房」多功能社區據點一日舉行落成典禮,將成為村內長者共學共餐據點與活動空間,並成為社區規劃生態輕旅行的新景點。 四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雍讓,號召社區志工投入社區環境再造計畫十餘年,從整地、植木、搭建各樣軟硬體設備,並走訪宣導無農藥環境;讓原本雜草叢生之地,蛻變成有著多樣樹木花卉與螢火蟲、獨角仙的棲息地。 陳雍讓說,觀察發現長輩在家較隨意吃,若有個社區關懷據點與多功能性社區廚房,不僅能帶動村內長者共學共餐與照顧基本起居,並結合樂齡課程鼓勵長輩走出戶外,也能規劃社區生態輕旅行吸引遊客。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沈呂百說,基金會創辦人魏應充對於陳雍讓與社區志工多年來對家鄉團結無私奉獻感動不已,透過經費支持頂芳社區廚房的興建。 社會處長王蘭心說,頂芳社區廚房是彰化最漂亮的廚房,感謝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的協助;也期望未來頂芳社區廚房能當成樂齡關懷的典範,讓社區共同學習觀摩,服務更多長者。

Read More

侯選辦:不要一位永遠弄不清楚新北的市長

淡水河左右岸搞不清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林佳龍連日來提出新北的交通政策,不僅將新北稱為「首都」(台北市),所提出的「高快速公路優化計畫」有高達九十三%為新北市府已在進行的計畫;還將捷運新莊線站順序搞錯,又將八里的台六一、六四線及台北港都說是在淡水。侯友宜競選辦公室一日批評林佳龍對新北的不熟悉,更無心了解新北,淡水河左右岸根本搞不清,活在自己的天馬行空中。 不久前林佳龍到八里參加造勢活動時,將八里十三行說成十四行,遭侯友宜選辦譏諷根本不認識新北,要選請多做好功課,未料林還是頻頻對新北建設搞不清。 侯友宜選舉辦公室發言人陳柏翰指出,林佳龍提出新北的交通政策,卻稱為「首都」,內容不但缺乏新北主體性,還發現其「高快速公路優化計畫」有高達九十三%是新北市已在進行的計畫,且出現三個基本錯誤。 陳柏翰指出,林佳龍說要打造一條由三重連結到土城的捷運線,卻指說未來新北市第二行政中心會在三重站,但事實是,新北市第二行政中心預定地位於先嗇宮旁,與三重站中間隔著二重疏洪道及重新橋,差距不小。 林公布的捷運圖也大有問題,新莊線中原「新莊─輔大─迴龍」的順序,硬是被林改成「輔大─新莊─迴龍」,前後站不分。且林提出的高快速網絡規劃,竟指稱台六一線與台六四線在淡水,但實際上卻是在對岸的八里,林對淡水河左右岸根本搞不清。 陳柏翰表示,林佳龍不斷批評侯市長無心,但從他的言行,令市民清楚看見無心的正是林佳龍自己;奉勸林佳龍行程之餘應該還有許多時間可以讓你好好惡補,希望在接下來的五十多天內好好了解新北,而不是活在自己天馬行空中的新北市。

Read More

消防與建築安全產業成立後援會 陳時中:讓台北住得更安全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一日出席消防防災與建築安全產業後援會成立大會,由消防設備師/士、房屋整建防水產業、消防檢修、室內環境品質產業、防水產業以及智慧安防產業等近四百位專業人員,一同替陳時中成立後援會,期待陳時中帶領台北,讓台北走向更安全的未來。 消防防災與建築安全產業後援會由台北市消防設備士公會李裕寬理事長出任總會長、台灣房屋整建協會理事長謝宗義擔任會長,還有消防設備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嚴順福擔任顧問。未來陳時中擔任市長後,他們都是陳時中在居住與都更政策上的安全後盾。因為維護民眾安全是最重要的目標,後援會總會長及會長都期許陳時中能讓住在台北的市民們,擁有最安全的居住環境。 陳時中在致詞時提到,今天看到這麼多專業的朋友站出來相挺,內心很感動,因為在疫情中,陳時中也是以專業對抗疫情。未來,陳時中的居住政策「台北安居1-2-3」,在針對北市屆齡三十年以上的老屋、十七處整建住宅、八十四處海砂屋及一百一十處危險建築等盤點,以及上任後必定要大力推動的公辦都更,都需要這一群消防防災與建築安全的專業人士共同合作。 尤其台北市有許多三十年、四十年以上的房子,在不能重建之前,更要顧到住在裡頭市民的安全,因此,陳時中會尋求這些專業人士的協助,診斷房屋的安全;與相關的產業合作,訂定計畫,讓台北越來越安全。因為台北做為一個進步的城市,居住安全是每個市民基本的權利,有消防防災與建築安全產業的支持者做後盾,一定能讓台北住得安全、讓每一位人民在台北都有一個安全的家。

Read More

「在第21年來到的淨界」奪下宜蘭獎 林姿妙頒獎

今年「宜蘭獎」由蕭瑞宇創作之「在第21年來到的淨界」獲得;宜蘭意象獎由陳正芳創作之「蘭陽溪的捕鰻人」獲得;另有銀獎及銅獎各2名,由縣長林姿妙頒獎。(宜縣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藝術界年度盛事「宜蘭獎」一日下午舉行頒獎典禮暨展覽開幕式,雖然新冠肺炎依然影響生活,藝術家們創作投件相當踴躍,共有五百十八件參賽,經聘請專家分類初審、複審及不分類決審三輪評審選出宜蘭獎一名,由蕭瑞宇創作之「在第廿一年來到的淨界」獲得;宜蘭意象獎一名,由陳正芳創作之「蘭陽溪的捕鰻人」獲得;另有銀獎及銅獎各二名、優選十四名及入選七十名。 縣長林姿妙表示,宜蘭獎自民國七十三年以藝術家聯展方式開辦「宜蘭美展」,之後轉型為競賽展的模式,作為宜蘭藝術能量的培養皿,提供縣籍藝術創作者激發創意相互競技;民國一0四年再轉型全國性徵件並更名為「宜蘭獎」,讓縣籍藝術家與全國各家好手同臺競技,激發創作能量。今年宜蘭獎順應藝術的多元發展,將「新媒體藝術類」與「攝影類」分開徵件,讓新興藝術與傳統藝術平衡發展;另為鼓勵參賽者以宜蘭在地題材或元素進行創作,增加「宜蘭意象獎」,藉此行銷推廣宜蘭在地文化特色及藝術聲量。 今年宜蘭獎得獎作品為東方媒材類蕭瑞宇創作之「在第廿一年來到的淨界」,以嚴謹的構成,將主體安排置於畫面中心,透過土地、房舍、人物、岩石、植物等景緻,呈現出某種生命的記憶和樣貌,令人玩味,贏得評審一致認同獲得殊榮;宜蘭意象獎作品為新媒體藝術類陳正芳創作之「蘭陽溪的捕鰻人」,以攝影及紀錄短片表達蘭陽溪捕鰻的職人故事,捕鰻人冒著危險與海浪搏鬥的強韌生命,正敘述了宜蘭人的性格及強烈的宜蘭意象,透過作者簡單有力表現手法,格外吸引人注目。 得獎作品自一日至廿三日在宜蘭縣文化局第一至三展覽室展出,展現來自全國藝術家的精彩創作及對於自身的獨特詮釋,歡迎各界藝術同好蒞臨參觀欣賞。

Read More

部落學習工作營 花蓮吉拉米代部落開跑

「一起palafalan拉米特」部落學習工作營,參與民眾可搭乘竹筏感受當地鱉溪生態。(縱管處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今年下半年最具原住民生活內涵的部落學習工作營,即將在花蓮吉拉米代部落開跑,十月二十一至二十四日邀請民眾「一起palafalan拉米特」!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呼籲來自各地、志同道合、嚮往部落與「美」式生活的朋友,跟著拉米特工作室一起深入部落、向土地學習,活動即日起於官網開放報名。 縱管處長郭振陵表示,四天三夜的「一起palafalan拉米特」部落學習工作營,將與傳承推廣部落文化及傳統日常不遺餘力的拉米特工作室,帶領志工前往部落食農教室,參與部落學習傳統建築工法,認識自然建材的廣泛運用,活動期間除有阿美族傳統歌謠教唱、編織藤編手環、品味野菜火鍋外,亦有夜間部落撈蝦的技能體驗,以及搭乘竹筏感受當地鱉溪生態。 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的吉拉米代部落,擁有「小天祥」美稱的河谷地景、沿山興建的百年水圳,以及世界級的天空梯田景觀,據傳海岸山脈東部的阿美族人,移居此地時看見榕樹的巨大樹根,因此以「吉拉米代」命名。 阿美族人在此地深耕,引用海岸山脈的純淨水源耕作,乾淨無污染的水質與部落環境,讓部落具環境意識,很早便開始種植生產有機無毒的稻米品牌。身為部落的一份子,騰莫言有感於稻米與部落生態、文化重要的關聯性,成立拉米特工作室,過去以音樂為表達的方式,現今躍身為農夫,實際走進田裡,關注部落食農教育的推展,也關注部落重要灌溉河川鱉溪生態的維護。 活動中除主要的農事與工事體驗之外,志工們也有機會跟著族人前往部落主要溪流「鱉溪」體驗乘坐傳統竹筏與夜間撈蝦的樂趣,感受部落族人的生活日常,並聽族人敘說近年為守護鱉溪開啟的一系列環境行動,如何一步步踏實傳承與延續大樹根部落的紮根精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