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操作文旦分切機。(花蓮農改場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文旦屬於節氣性的水果,一過中秋買氣就會下跌。為此,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近三年積極研發文旦量產加工設備,希望透過加工技術來提升柚子附加價值,相對解決產銷問題,同時也能進一步地提升柚農收益,但人工剝文旦費時費力且可能導致作業人員流淚,花蓮場開發系列機械,透過機械化生產相對提高作業效率五十倍以上,達事半功倍之效益。
花蓮農改場表示,目前文旦加工商品種類不少,但市面上商品數量卻不多,主要原因是文旦的加工頗為辛苦,處理果皮、柚肉過程中大部分仰賴人工,而柚子皮的油很容易刺激皮膚,再者文旦精油也容易噴出刺激眼睛,導致人員眼睛淚水止不住。人工剝文旦對於業者來說,費時費力且效率低落,願意投入的業者並不多,產品市佔率低,導致能見度自然也低。而以機械化來取代人工作業,則可大幅改善現有困境。
文旦精油刮取機。(花蓮農改場提供)
為解決此困境,花蓮農改場研發引進並改良文旦加工設備,建置出「精油刮取機」、「文旦分切機」以及「柚肉分離機」,並將設備整合串聯成一貫化的機械加工程序,不僅可減低農民剝肉辛勞,也減少對人工的倚賴,大幅降低成本,事半而功倍。
此一技術在精油刮取效率為每小時二百公斤,柚肉提取效率為每小時五百公斤,相對人力作業上,分別提升了十倍及五十倍以上。該場於今年三月取得「果皮精油刮取器新型專利」,也完成文旦精油及果肉之量產技術授權,並於瑞穗鄉農會首次辦理「文旦加工量產技術發表會」,也於農會進行精油與柚肉量產試驗。
花蓮農改場強調,未來的文旦加工,將從瑞穗農會出發,拓展加工產業動能,以提升我國文旦產業加工應用之技術,轉化為多元加工利用之商機,以大幅提升農產素材的附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