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空令穩股市 黃天牧:兔年有信心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國安基金不排除護盤二年,金管會救市措施是否比照,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二十九日在立法院表示,金管會措施是因應特別情況而進行,不會被期待一直都在市場上;不過,金管會當然希望兔年開盤給大家更有信心的氣象。 國安基金確定陪股民過年,且不排除兩年不退場,市場關注,金管會限空令等穩定股市措施是否會比照國安基金實施時間。 黃天牧指出,金管會各項穩定股市措施自今年七月起陸續實施,其中,限空令相對是稍微強一點的措施,平均最高影響三百三十檔股票、最低有六檔,表示限空令對於穩定股價有發揮一定功效。 不過,黃天牧強調,基本上希望資本市場資訊透明完整、買賣方依自己判斷進行,金管會穩定股市措施是因應一些比較特別的情況才會進行。 他說,金管會措施和國安基金在市場上的價值及定位並不完全相同,依照過去經驗,金管會穩定股市措施不會被期待一直都在資本市場上,而是希望資本市場是處於相對穩健的狀態。 針對穩定股市措施退場時機,黃天牧指出,金管會會有自己的觀察,希望穩定股市措施發揮功能以後,在適當時間回歸原來市場機制。

Read More

外交部上架台灣:良善力量影片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為向國際宣揚台灣正面形象,外交部今年特別製作多語版國情簡介影片,題為「台灣:良善力量」,展現台灣各領域發展樣貌,讓觀眾留下台灣是國際社會有價值成員的良好印象。 外交部發布新聞稿指出,影片分為「友善宜居」、「多元文化」、「創新永續」、「民主人權」及「國際合作」等五大主題,以軟性攝製手法,透過背包客、商務客及外媒記者三位外國訪客的視角,領略台灣自然生態及人文景觀之美,勾勒台灣美食文化、多元社會、宗教自由、優勢科技、循環經濟及援外努力等輪廓,全方位展現台灣特色元素。  

Read More

還稅於民 藍提彌補健保虧損、學貸免息

籲發中低收戶10萬、低薪族3萬 歡迎民進黨共同支持 國民黨團要求還稅於民,歡迎民進黨拿香跟拜,共同支持好政策。(國民黨團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今年稅收預估超徵四千五百億元,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二十九日召開記者會,呼籲蔡政府還稅於民,同時拿超徵稅收彌補健保虧損、讓青年人學貸免利息,同時針對弱勢家庭、中低收入戶直接發現金、入帳戶,更歡迎民進黨拿香跟拜,共同支持福國利民好政策。 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首席副書記長謝衣鳯、立委費鴻泰、賴士葆等人,並邀請國民黨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候選人王鴻薇與會。 曾銘宗表示,稅收大量超徵,但是蔡政府卻沒有把錢用在刀口上,如果政府稅收超徵卻亂撒幣綁樁,還不如還稅於民,讓全民受惠。再加上過去一年萬物齊漲,只有薪水不漲,甚至負成長,一般的民眾活不下去,國民黨團也看不下去,呼籲蔡政府體察民意。 曾銘宗呼籲蔡政府應對二百一十萬名月薪未達三萬元的民眾,每人發給現金三萬元,合計六百三十二點一億元;全國中低收入戶合計二十五點五萬戶,受衝擊最大,快活不下去,應每戶發給十萬元,合計二百五十五億元;很多年輕人畢業即失業,卻還要繳學貸,呼籲學貸免利息,將可受惠七十八萬人,經費只需四十億元。 另外,謝衣鳯也表示,應拿超徵的稅收來填補健保虧損,不要調漲健保費、部分負擔,讓全民受惠,也讓醫療體系無後顧之憂,守護全民健康。曾銘宗表示,國民黨所提的建議沒有黨派之私,也沒有意識型態,具體可行,希望蔡政府採納。 王鴻薇則表示,在上週提出「還稅於民」的政見之後,感謝朝野立委呼應。事實上關於還稅於民的具體主張,國民黨團也曾多次提出,但蔡政府太過傲慢,根本就不聞不問,直到九合一大選結果,讓民進黨終於願意聽見人民的聲音,成為近期民進黨和行政院最夯、最積極的話題。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郭國文回應表示,明年預算也是經各委員會通過,更何況超徵的稅收用途政府都還沒決定,「何來亂撒幣綁樁之說?」他認為,不管是蔡總統與行政院長蘇貞昌都說要優先照顧弱勢,難道這都是國民黨團口中的綁樁。

Read More

交流協會50年 日外務大臣:與台彼此協助已成新傳統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慶祝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成立五十週年,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致賀詞表示,當面臨困難時,日台間自然地伸出手拉對方一把、互相協助的關係,如今已成為日台間新傳統。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二十九日在臉書分享林芳正的賀詞全文。林芳正表示,對日本而言,台灣是與日本共享自由、民主、基本人權、法治等基本價值觀,並有緊密經濟關係與人員往來的「極為重要夥伴」,也是「珍惜的友人」。 林芳正表示,在這五十年間,日台民間交流有非常大進展,經濟作為這五十年來日台關係的原動力,在一九七二年當時日本對台灣的出口為十點九億美元,然而如今,今年一月至十月間的貿易額就遠超當時三十七倍,來到了四百十六億美元;而從台灣至日本的進口則由四點二億美元成長至兩百四十九億美元,成長了大約六十倍。 林芳正指出,隨著經濟繁榮,人與人之間的往來也愈加密切。當面臨困難時,自然地伸出手拉對方一把,互相協助的關係,已然成為如今日台之間的新傳統。 林芳正說,日本再次意識到,能有台灣這位重要鄰居是多麼值得慶幸的,東日本大震災,在日本面臨前所未有災難當下,許多台灣朋友就像家人一般擔心著日本,並伸出手來幫助日本;也在災後,和日本一起祈願受災地能重新站起來。不僅友情愈加深厚,也累積了許多互助情誼。這將成為接下來讓日台關係更加深厚的重要基石。 林芳正誠摯感謝,日本對台灣的窗口民間交流組織「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支持著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的每位朋友,以及比任何人都更加為日台關係盡心盡力的無數日台雙方人士。

Read More

風場、光電建置 經部坦言未達目標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再生能源建置進度不如預期,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二十九日在立法院表示,再生能源發電總體的規劃是七、八年的計畫,大概會稍微延後一年達成目標;按行政契約,二0二五年目標可展延一年到二0二六年。 受新冠疫情、颱風影響,截至目前,離岸風機累積設置一百八十八座,未達成年底二百座目標;太陽光電年度模組設置量雖達到二點五GW,也是有史以來完成量最高的一年,但距離累積設置十一點二五GW目標仍有一段距離。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查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曾文生會前說,關於目前的風電進度狀況,它有不同的風場,只有幾個少數風場目前進度比較不順利,大部分的風場都是順利的;依照行政契約,本來就是到了二0二五年可以展延一年到二0二六年。 曾文生說,經濟部在對外說明時,都不斷說明一件事,就是整體要達到二0二五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百分之二十政策目標,是七、八年的總體計畫,可能的狀況是因為裝置容量裝置後,發電時間要在隔年才會滿發,加上這幾年因為經濟景氣,也讓發電量增加,所以總體的計畫就是一個七、八年的計畫,大概會稍微延後一年達成目標。

Read More

藍:吳怡農把軍國大事當兒戲

批評朱立倫「國防與對話並重」戰略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北市立委補選參選人吳怡農受訪時批評國民黨朱立倫主席所提出「國防與對話並重」戰略,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二十九日回應表示,吳怡農的國防觀與國際觀竟如此褊狹而無知,意圖限縮台灣人的選擇,只剩上戰場一途好走? 林家興強調,近年來台灣對大陸及香港之出口比重約有四成,兩岸人員互動往來頻密,有數十萬台灣人在大陸生活。即便是解決平時事務性的議題,兩岸對話也是不可避免的。民進黨執政後卻失去與大陸的官方對話機制,不僅造成兩岸事務性問題難以解決,如台灣農漁產品出口到大陸都受影響、小三通等兩岸互通管道難以開放,更導致兩岸敵意螺旋上升、兩岸誤判風險升高;民進黨面對大陸的無知、無能與黑箱,已經讓台灣安全陷入危機當中。 林家興表示,國安局長陳明通不僅曾呼應蔡英文說法,提倡兩岸善意持續累積、「尋求溝通對話可能」、減少誤判、共商和平相處之道,在他任教職時也曾前往大陸交流。難道民進黨在和大陸交流時,大陸就對台灣毫無「武統」野心?吳怡農又要上演「綠能你不能」的雙重標準? 林家興認為,即便烏俄戰爭開打,烏克蘭與俄羅斯目前都還維持間接談判管道,美國、歐洲也仍然與俄羅斯對話,可見對話對於處理衝突與避免區域局勢升級至關重要。拒絕對話的吳怡農繼其「在家當兵說」和「國土防衛部隊」後,再度把軍國大事當作兒戲,不讓人民有活路、逼台灣人只能選擇上戰場,這種失衡的求戰心態,嚴重限縮台灣人民對於未來和平可能的選擇,既可怕又不可取。

Read More

蕭景田涉賄選遭通緝 朱尊重司法調查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中常委蕭景田涉賄選,遭檢方發布通緝。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二十九日表示,尊重司法的調查,呼籲檢方勿枉勿縱,不管藍白綠,希望檢方都能公平對待。而黨內還是團結最重要,對黨內極少數違反黨紀,一定嚴格處理。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林杏兒的曾姓樁腳涉嫌現金買票,日前經士林地檢署約談後以新台幣五萬元交保;士檢前天依證人身分通知林杏兒作證後請回,昨則對同案被告蕭景田發布通緝。 民進黨發言人謝子涵指出,遭通緝的蕭景田已經神隱多日,蕭除了是國民黨現任中常委,更是朱立倫主席任命的彰化縣黨部主委,朱立倫應向社會大眾道歉,切勿徇私護短,並且要求蕭景田出面投案,坦然面對司法調查,否則,只會再度證明國民黨是「說一套做一套」。 朱立倫回應指出,國民黨的態度非常清楚,尊重司法的調查,呼籲檢方勿枉勿縱,不管藍白綠,希望檢方都能一律公平對待。 關於國防部擬明年試辦女性後備教召,朱立倫說,全世界是有這樣討論、考量,但他覺得,義務役部分應按目前制度,且要多招募志願役,也歡迎優秀女性從軍。 至於是否第一次陪王鴻薇掃街拜票,朱立倫說,只要王鴻薇需要,他隨時都已準備好,全黨會一起努力幫王鴻薇,更重要的是守住這席立委。

Read More

〈中華副刊〉唯一

詩/鍾敏蓉 攝影/陳永進 沉默了我這一輩子 杵在這小小的港邊 把孤寂煮成了酒 與海洋,與海風,與雲霞對飲著 彼此聆聽著彼此 彼此聆聽著彼此的白晝與黑夜 轉動,不歇息的聲音 應是宇宙,單調但永恆的鐘擺聲 就讓唯一的此生,唯一的光 永不闔眼。凝視著,一生所愛 放帆遠去,且擁抱,倦鳥歸來

Read More

〈中華副刊〉動靜相對論

文/攝影 Ali 「樹欲靜而風不止」出自《韓詩外傳》卷九。 但樹為何因為風不止而欲靜?比起葉,一般來說,樹從型態上看都不是風可以撼動的,反而是相對柔弱單薄的葉,才可能受到風不止的影響。 從許多爬藤植物來看,它們只有細枝蔓條,若要不受風的撼動,枝條就得相互交纏,或攀緣在樹身上取得生存條件。然則,更柔弱單薄的葉,卻只能在風不止的撼動中,堅持。這時,細枝蔓條才是欲靜的,相對的,在風不止中被撼動卻不離枝的葉,始能見證被動的柔韌。動與靜,是相對的,卻也可能是相映的。 靜,有靜的堅持;動,有動的柔韌。 此際,風不止,枝條不動,葉欲靜而不能。但都與樹無關。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主編精選〉一輩子一次的夏天

文/李文靜 插圖/國泰 二零一九年的夏天,我在南澳。它是宜蘭最南端的一個鄉鎮,擁有廣闊的土地、遠山、海與岸的連綿,以及最少的人口。 在這裡度過的,是兩星期的打工換宿生活,期間都借住在民宿主人阿聰家。阿聰身板不高,看上去卻結實有力,褲子總愛上捲到膝蓋,穿一雙涼鞋便在民宿旁的農田行走、耕種,膚色是被太陽曬得剛好的麥黃。看上去一點不像五十多歲,他說,這就是自然養人。起初,因為禮貌和一點陌生膽怯,我都喊阿聰作聰哥,但「哥」字聽上去像壞掉的鳥鳴,尤其生硬。又像把城市的某種習氣帶到遠鄉,認定了自己不過是打工的人,於是分了階級尊卑。 直到有次坐聰哥的車,看他沿路和鄰居打招呼,遇到有小孩的人家就問要不要一起出門兜風。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見到聰哥,開口就是一聲:「阿聰!你要去哪裡呀?」「去海灘,妳要一起去嗎?」女孩就嬉笑著挨擠上車,帶著她的布偶,坐在我身旁,有一搭沒一搭地和阿聰說話。我驚訝於女孩的率性直接,毫無世故,一瞬間竟為自己作為大人而羞赧起來。後來,我學習女孩的語言,在前往海灘的路上,聰哥這個稱謂被一點一點的,壓成一道行經過的車痕。 阿聰的家在一棵椰子樹旁。城市裡恐怕沒有一個人,能為自己的家作這樣的地標。只是抵達南澳的第一天,已近傍晚,夏日雖然較晚天黑,在人口少的鄉鎮裡,路燈也疏落。每棵樹都成為了自己的影子。除了高矮的區別外,都長著相似的輪廓。 找不到椰樹,正在路上徘徊時,被食堂老闆將我連同行李箱,一併拎進餐廳,裡頭兩個看上去和我差不多年紀的女孩正張羅著員工晚餐:厚實的陶瓷小碟上盛著烤魚、燉菜、加了酸桔醬的秋葵,最後是冒著熱氣,裝在碗中如小山丘的白飯。原來食堂老闆是阿聰的朋友,已經接過好幾個因為要去阿聰家而迷路的孩子。食堂距離阿聰家很近,晚飯過後走出店門,轉個彎就到了。夜裡依稀能辨認椰樹高大的黑影。 我睡在二樓的客房,窗外有小陽台,高度才剛到椰樹的腰身。晚風吹來,狹長的葉片翻譯風的語言,有南洋的腔調。好幾個晚上,我關掉手機的音樂,就這樣聽著自然入睡。 在南澳的每天,總是八點不到就起床,一來是因為早晨七點半就要回民宿工作,二來是透薄的窗簾根本擋不住日光。白天的小鎮和晚上的截然不同,陽光讓夜裡影子的靈魂歸位,包括我的。來時無法辨認的道路,全都明朗而可愛起來。這裡的路筆直寬闊,鮮少迂迴隱匿的空間,像小鎮的人心。中途遇見一棵開花的鳳凰木,花葉繁茂,再遠一些,路的盡頭便是山,是雲。 民宿有時候一組客人也沒有,大概是客人都在白天出遊,直到晚上才回來。因此,民宿常常只剩下我,和一隻叫咪咪的自來貓。雖是自來貓,卻早已久駐民宿,阿聰不在,他便有了主人的樣子。七月的南澳,只要站在戶外一陣子,汗水就從每個毛細孔滲出,蚊蟲會被這薄薄的鹹味吸引,繞著小腿、腳踝,蟄出大小紅點。為了避暑,我有時候會和一起打工的同伴跑進最大的客房,以拖地後要乾燥地板為名義,開著冷氣,兩個人大字型地躺在地板上,一躺就是半個小時。朋友愛聽手機裡的收音機,我也跟著聽,有時候是商台,有時候是廣東歌。 一個上午的時間,通常就是十套換好的寢具、三床剛洗好晾曬在院子裡的棉被、一盤快要風乾完成的香蕉片。時間在這裡得以保留大塊的形狀,不再是我平日懷揣在口袋裡的碎片,斤斤計較地使用。 上午和下午的界線,是咪咪橫臥在食堂座椅上午睡,而垂下的長尾巴。我和咪咪最常待在一起的地方就是民宿食堂。一整個下午他在椅子上呼嚕,我在另一邊吃完阿聰送來的便當後,便閱讀或者放空。我想,如果我們是一對情人,這會是彼此最好的相處狀態。同在,卻又保留各自。 一天的工作往往隨著夕陽落下而結束。阿聰若是有空,晚上總愛帶我們在南澳到處走走,例如夜晚的海邊。那是我第一次在晚上看海,但晚上的海其實並不能看。你只能去聽、去聞、去觸碰。整片海除了遠處的漁燈讓人辨認邊界外,和無星的夜空近似孿生。人在這天海之間被壓得尤其渺小,當視線在黑暗裡迷航,才發現眼睛有尋求光明的本能。月光下,眼前一座巨大的虎鯨,有起伏的呼吸,海浪已經無數次地湧到腳邊。 我又想起屋外那棵椰子樹。想像它的果實如何在太平洋上漂泊,離開了原產於馬來群島的母樹,來到南澳,落地生根。彼時或許還沒有水泥鋪成的道路,整個小鎮才剛要開始萌芽。一些人來到這片土地上,看見這顆椰樹,於是決定讓自己的屋子依樹而建,從一塊磚頭開始,也扎起了根。而我則偶然漂流了幾百公里,落地,在這無法回去的夏天裡長出根莖。 我們一行人就這樣赤腳在沙灘上行走,時而坐下。彼此隔著些距離,和自己的海對望,安安靜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