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多年來觀察賴清德的兩岸表述,對其鮮明的獨派色彩印象深刻,卻也擔憂他勝選對台海的衝擊可能比蔡英文更大。(資料照)
李正修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副總統賴清德自獲得該黨正式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之後,就馬不停蹄地奔走全台宣傳,推銷「和平保台」新主張,急於向支持者表達自己對國安、外交及兩岸事務的嫻熟,順帶公開以「疑美論」指控對手,其主軸還是操弄「聯美抗中」牌。
事實上,賴清德私心不想延續蔡英文的兩岸及外交政策路線,但礙於選舉考量,不得不權宜性地接受其「四個堅持」主張,利用變相的「中華民國台灣」招牌為掩護,藉此模糊立場擺脫不了的「台獨工作者」標籤。當接任民進黨主席時,他公開批評「疑美論」,強調「不能讓有心人散播懷疑美國的言論」,等於赤裸裸地向美國表態示好,以免影響其選情,完全失去了國家副元首應有的高度。
很顯然,賴清德此舉是為了澄清《金融時報》報導的回應。該報導指出,國際人士對賴的印象停留在他曾形容自己是「為爭取台獨的政治工作者」,雖強調「務實」,不過已造成傷害。應該說,華府多年來觀察賴的兩岸表述,因此對其鮮明的獨派色彩印象深刻,卻也擔憂他勝選對台海的衝擊可能比蔡英文更大。
賴清德將民進黨原先死抱不放的「抗中保台」換成「和平保台」,無非是意識到國人對照俄烏戰爭及台海現況的反思,深怕戰爭恐懼感會導致民進黨流失大量選票。不過,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投機心態,恐怕逃不過選民的睿智判斷。
美國在台協會代表孫曉雅去年底曾提醒台灣朝野政黨,「避戰是國家領導人的責任」。此後,蔡政府談論重點多在「備戰方能避戰」,卻從未試圖尋找為台海衝突降溫的有效策略。然而,以兩岸軍力懸殊現況來看,備戰絕非是遏止衝突的最佳解方,關鍵在於除了讓中共對其武力犯台過度樂觀,也不能讓其對台海和平過於悲觀。
賴清德為了選舉,竟然聲稱明年大選是「民主與專制」、而不是統獨或「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他要選民「選擇民主、鞏固民主、團結國家,拒絕走回專制的老路」。
一個副總統竟然有如此低下不堪的民主素養,甚至還藉著汙衊在野黨以謀求黨派私利,該受全民譴責!我國推動直接民主已超過三十年,亦經歷過三次政黨輪替,民主政治及法治精神早已深入人心,何來「走回專制老路」之說?難道他在恫嚇選民不要支持國民黨,否則就是支持專制?
以歷次民調結果來看,過半選民還是支持維持現狀,主張兩岸統一或法理台獨的人仍是少數,證明多數民眾還是希望台海兩岸能和平共處,縱使現階段不是兩岸討論化解政治歧見的適當時機,國人也不能接受民進黨惡意升高兩岸仇恨值的作法,還是希望雙方能諒解彼此立場,逐步打造互信,避免以非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國人從烏克蘭飽受戰火摧殘的現實景象得到教訓,也反覆深思一個國安問題:台灣能否承擔得了與中國大陸的軍備競賽?美國國防部近期外洩的機密文件戳破蔡政府這些年誇大不實的戰備能力,亦等同揭穿民進黨炒作「戰爭邊緣」以恫嚇國人的政治伎倆,毫無應對共軍犯台的準備。
國人不樂見兩岸持續對立,厭惡中共動輒以武力脅迫台灣的蠻橫言行,但也從前總統馬英九的登陸之行看到兩岸關係的點點曙光。避戰不等同投降,對話也不是乞憐、更不是自我矮化,而是為兩岸尋求和平契機,所以說,賴副總統錯了,這次大選才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