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50多歲血友病男性,日前出現血尿、下腹部疼痛情形。就醫檢查發現是攝護腺腫大引起出血,經血腫與泌尿科醫師共同合作治療下,病況獲得改善。
基隆長庚血友病中心主任黃彥閔表示,血友病友平均壽命跟一般人差不多,由於患者血液中缺乏特定凝血因子,反覆出血可能會導致關節、眼睛、牙齒或泌尿道病變,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過往病友採取需求性治療,發生出血時,才注射凝血因子;然而,目前建議的則是採取預防性治療,定期補充凝血因子維持體內濃度,從源頭避免嚴重出血。
黃彥閔說,血友病在十多年前採預防性治療至今,過去多採一週注射2至3針凝血因子減少出血風險,但部分患者活動力較高,加上有些人血管打針困難而受限。所幸相關藥物的進步,2020年後偏重「依病友生活型態量身打造」,現已有更新的長效型藥品,僅需每5至7天注射1針,可依患者如學生、運動重訓者需求與生活作安排施打頻率。
基隆長庚泌尿科主治醫師陳鴻毅表示,男性攝護腺問題一般為下泌尿道症狀,如尿流速弱、解尿斷斷續續或需用力解尿、殘尿感、頻尿、急尿及夜尿為常見的良性攝護腺肥大問題。
根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攝護腺癌在男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5,每年約有新診斷7200位患者,死亡率則是在男性癌症排名第6。早期攝護腺癌多半沒有症狀或是合併非特異性之下泌尿道症狀,而晚期患者可能出現血尿、血精或骨頭疼痛等症狀,因此攝護腺癌之篩檢,在早期診斷及治療有其必要性。
陳鴻毅說,血友病病友跟一般人一樣也會因遺傳、老化或攝取高脂肪飲食而出現攝護腺及泌尿道問題,若遇到嚴重出血可能提高治療難度,因此提早發現出血症狀並及時治療更加重要。就診會做初步肛門指診檢查,另外最普遍的篩檢工具就是抽血檢查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基本上都是門診就可施作免住院,建議血友病友應定期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