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童打網球手痛 小針刀療法緩解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醫傳統針灸的「針」,和西醫的手術「刀」,結合為全新的微型醫療器械!開業中醫師游峻銘29日指出,「小針刀療法」是一種微創軟組織鬆解術,一名9歲外國孩童,因打網球造成右手腕、右前臂疼痛,施以小針刀療法後得到立即的效果,其父後也就左肩的陳年舊傷掛號看診,也是經由小針刀療法獲得治癒。 游峻銘表示,小針刀對於一般常見的肌腱炎、神經痛或療效不佳的長期痠痛、頑固性疼痛有特殊療效,包含現代人因工作或者3C產品使用姿勢不良,導致長期、反復、持續的壓力集中導致肌肉、韌帶、筋膜等軟組織代償性增生或者肥大,軟組織纖維化或造成沾黏、影響活動功能,卡壓神經產生疼痛,容易產生腕隧道症候群、媽媽手或網球肘等。 游峻銘指出,曾遇到一位9歲的外國小朋友,因打網球造成右手腕、右前臂疼痛。檢查後發現右肩關節也有問題,施以小針刀療法後得到立即的效果,結果身高200公分的其父也來求診,其左肩有5-6年陳舊痛點,醫院各種檢查都做過,找不到疼痛原因,只能靠吃止痛藥過日子,經診治找到緊縮點直接微刃針點開筋膜,瞬間解除困擾多年的痼疾。 游峻銘表示,小針刀療法可以直接鬆解沾黏處,疏通氣血,恢復關節運動功能,若是搭配內服舒筋活絡的中藥,可明顯改善病人的筋骨疼痛,提升生活品質,是中醫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

Read More

憂鬱症黑數 情緒低落者 過半不就醫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現今社會中,憂鬱症是耳熟能詳的名詞,然而普遍人們仍對憂鬱症存有誤解及迷思。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楊偉成表示,憂鬱症是一種腦部疾病,除了持續、長期的影響情緒外,也影響思考方式、飲食、睡眠及對生活的樂趣感知等,提醒民眾面對長期低落情緒,應勇敢就醫尋求協助。 台灣憂鬱症就醫人口逐年緩步成長,現每年超過40萬人。然而其中不乏黑數存在,仍有超過一半長期處於情緒低落的人不會就醫,而就醫的患者中,更有3成以上不會規則回診治療。「情緒低落是憂鬱症嗎?也需要看醫生嗎?」是常聽聞的迷思,楊偉成指出,健康的人情緒難免有起伏高低,然而憂鬱症是一種腦部疾病,與環境因素、壓力、遺傳基因、腦部化學物質失去平衡等有關。 憂鬱症與本人意志堅定與否、心態是否積極樂觀等無關,憂鬱症可怕之處就在於持續、長期影響情緒之外,也改變人的思考方式,繼而影響飲食、睡眠與對樂趣感知的能力,楊偉成也提醒,只要有幾乎整天、幾乎每天都情緒跌到谷底,持續2個禮拜以上,可能就有就醫的需要。 現今憂鬱症的治療包含藥物、心理治療、腦刺激療法(如經顱磁刺激)等,都能有效改善症狀、縮短病程。楊偉成強調,情緒起伏低落是正常心情表現,但若是長期低落就需特別注意,若合併睡眠困難、易動怒、憂鬱或有輕生想法就應提高警覺,也可透過心情溫度計量表等評估自身身心狀況,如有嚴重情緒困擾,建議尋求精神科醫療協助。

Read More

〈中華副刊〉林邊手記 海牙和平宮的鴿影

文/攝影 翁少非 小男孩舉起手,和鏡頭裡的鴿子打招呼。 午後,天空烏雲密布,陽光從雲隙流瀉大地,「海牙和平宮」沐浴在光芒中。 佇立在圍欄前凝望,這座磚紅色外牆、九個拱門立面、兩層宮殿的新文藝復興式建築,兩側聳立的哥德式塔樓,塔尖直上雲朵蔽日的天空,正散發出一股神秘與莊嚴的氣息。 海牙和平宮並不是荷蘭皇室的宮殿,它的名字直白的道出了國際間對「世界和平相處」的祈願。 一八九九年,為調停和仲裁各國之間的糾紛,由二十六個國家參與的「第一屆海牙和平會議」,決定在海牙成立常設的國際仲裁法庭,隨後,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捐款一百五十萬美元,一九0七年興建一九一三年竣工,並命名為「和平宮」。 可嘆的,隔年就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海牙,荷蘭第三大城,中央政府所在地,眾多皇室家族成員居住之處,素有「皇家之都」之稱。 從阿姆斯特丹到鹿特丹,途中路過海牙,只能在此短暫停留,除了去市區逛華麗的商店街長廊、典雅的霍夫維弗湖外,你怎麼會想要騰出時間來探望和平宮呢? 沒能進去參觀,看一眼也好。 但,看一眼後,卻不忍離去,你在圍牆外徘徊,繞著牆外鬱金香盛開的盆花走,走著走著,腦海裡不禁浮現《梅森探案》影集裡的對白: 有位司法界的大老勸告律師梅森說:「真正的正義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正義的幻影,你以為法院是正義,其實你看到的是正義的幻影。」 梅森陰鬱著臉,一陣子的沉默後,回應:「正義不是幻影,這個體制才是。至少,我得拾回一點公平…」 法院總被人們期待是評斷和實踐正義的地方。 一九五四年六月根據聯合國憲章、國際法院規約所成立的「國際法庭」就設在海牙和平宮裡。去年二月底,烏克蘭向國際法院提起對俄羅斯的訴訟,三月中旬國際法院做出臨時裁決,要求俄羅斯立即停止在烏克蘭使用武力。 可嘆的,一年多來,戰火煙硝仍持續著。 何謂正義,又如何實現正義? 這個命題向來是哲學家們竭盡心智亟欲探究,並亟想提出解答的。 古希臘有一位哲學家問:「雅典城何時才能獲得正義?」 沒有人回答,他喃喃自語的說:「只有當『那些沒有受虧待的人,比受虧待的人更感到不平之時』。」 大學時代,你修「特殊教育」這門學分,第一堂課許天威教授開宗明義的用這則對話,來勉勵日後想要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人。 這件好久好久前的往事,至今你都還記得清清楚楚 。 正義的衡量,不單只是來自法院的仲裁,也會來自每個人的心中,心中那把用民胞物與、設身處地和路見不平製成的尺。 又來了一群遊客,跟你一樣在柵欄外張望和拍照,接著到廣場的右側看「世界和平火焰」,然後排隊走「世界和平小徑」。 世界和平小徑由來自一百九十六個國家的石塊所構成,象徵「大家需要合作和堅定信念,才能邁向世界和平的道路」。 雖然沒有找到「代表來自台灣的石塊」,但你的鞋子可以見證,見證你這輩子一直都踩在冀望世界和平的土地上。 「鴿子!」有一個金髮的小男孩,追著廣場上的鴿子喊。 等他走近時,鴿子突然飛走了。 他不知所措的杵在那兒。 「來,這兒有鴿子在這兒。」 他的媽媽跑來,抱他到石椅上坐下,摟著他與鴿子圖案同框自拍。 這一幕不僅溫馨了你,也讓你注意到廣場有這張馬賽克磁磚石椅,上面還貼有鴿子銜橄欖枝的圖案。 「鴿子銜橄欖枝」在聖經「諾亞方舟」故事裡,是代表人類和平、安全和新希望的意涵。顯然,它和世界和平火焰、世界和平小徑同樣,是有心設計的,都用來呈顯海牙和平宮的宗旨。 要離開了,你回眸望望海牙和平宮,轉頭回來,看見小男孩偎在媽媽懷裡拍照,他舉高手,正在和鏡頭裡的鴿子打招呼。 一路上,你想著:這隻和平鴿的影子,應該會留在小男孩的心坎上,至少有一陣子吧?

Read More

新冠32%患者腦霧 中醫推淨霧方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醫師林舜穀29日指出,經研究32%的新冠病毒患者陸續出現「腦霧」等神經或精神症狀,中醫對腦霧治療有極佳效果,北市聯醫研發的中藥「淨霧方」,可讓患者在2週內明顯改善腦霧,及冠肺炎痊癒後的頭痛和頭昏症狀。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指出,新冠疫情3年多來,不少民眾飽受長新冠所苦,經針對長新冠的跨國型綜合分析研究發現,感染新冠病毒後的3至12個月內,有37%出現疲勞、32%出現腦霧、27%出現記憶問題等與大腦相關的神經症狀。另有31%出現睡眠障礙、23%焦慮、12%憂鬱等精神症狀。 而所謂的「腦霧」症狀有,記憶力出問題,例如突然忘記自己在哪裡,或玩配對遊戲始終無法完成;專注力下降、頭痛、頭暈、憂鬱、焦慮而無法靜下來思考;同時也造成患者理解力下降,甚至有病人無法理解口語表達的內容,僅能靠文字溝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歐世宸提醒,根據國外研究,若有腦霧症狀未經治療,可能要1年才能恢復。 台北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與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澤宏指出,感染COVID-19後容易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有些人即使在痊癒後,發炎反應症狀持續,也會造成神經組織損傷,因此容易伴隨腦霧,中藥可提供抗病毒、免疫調節、與修補神經的效果,可有效在短時間改善長新冠腦霧。 林舜穀指指出,北市聯醫研發的「淨霧方」是由百合、石菖蒲、茯神、天麻等具特定功效中藥材所組成,可以改善新冠痊癒後乾咳和疲勞焦慮,及頭痛和頭昏症狀,並能活血和安神,促進腦部血液循環,緩解疲勞和心悸。 研究發現,病患每天服用2包淨霧方治療劑後,在2週內疲勞狀況、腦霧情況都獲得明顯改善。

Read More

〈中華副刊〉小草的願望

■周玫良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想寫一封短信鼓勵小草。 親愛的小草,妳好棒!好想給妳一個大擁抱,這些年來,一路顛簸,妳仍願意給自己精進的機會,於是妳迎來許多值得歡欣鼓舞的成績。 雖然收穫微不足道,但成就感已戰勝自卑,終究沒有辜負這些年來對寫作的執著與熱誠。細水長流,像蝸牛般的速度,悠緩敲著鍵盤,從沒想過停歇。在字裡行間長出夢想的翅膀,翱游天際,乘風起舞,不在乎看起來不起眼。 凡事皆需毅力,心田裡的幼苗經過光合作用,已挺拔出一葉葉的新綠。妳持續用心的澆灌,她會回饋給妳一片綠浪草香。書寫讓生命有無限可能,妳渴望手上這支筆有一天會成為魔棒,隨著思緒走向浩瀚無垠的天空。 那片湛藍好美,繼續走,即使前方的路荊棘密布都請不要放棄。堅持大無畏,妳的里程碑由妳決定。小草繼續努力,沒有人可以阻撓妳前進的步伐。渺小無罪,全力以赴就對了。 你有多久沒寫信給自己了?跨越知天命門檻,還有夢想豈不快哉。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四平八穩的前進,一定會遇到精彩可期的人生。

Read More

愛滋新確診通報 今年估千例以下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發起7月2號為台灣「U=U Day」,號召友好併團齊響應。(公關提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愛滋患者須大眾共同理解,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根據疾管署統計,新增愛滋確診者連續6年下降,今年截至5月底累計408名新確診者,較去年同期下降11%,估今年新個案可望少於千例,是20年來首次,但去除歧視與汙名化,仍是愛滋防治的重要工作。 台灣愛滋病學會秘書長林冠吟表示,HIV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病毒量的高低是傳染力關鍵。 目前國際共識「U=U」(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目前共獲得1,099個國際組織認同。國內自2016年開始推動診斷即刻服藥政策,以達到HIV感染者最好的照護及感染管制的品質。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9成5服藥感染者已達病毒量測不到的狀態。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發起7月2日是台灣「U=U Day」,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據統計,台灣每年愛滋新確診通報個案逐年下降,去年共有1069名新確診者,以疫情趨勢推估今年應該會出現20年以來首次跌破1000例新確診,數據約落在950至980人之間,算是台灣愛滋防治里程碑;在3.5萬名與愛滋共存的感染者中,約有81%左右維持在「U=U」狀態。 然而,「恐懼」是過去推動愛滋防治的一大障礙,不僅使愛滋偏見難以被翻轉,也使人不願意篩檢,更不願意出來就醫。 羅一鈞說,雖然台灣愛滋防治成績優異,但仍需大眾一同理解愛滋,才能朝終結愛滋的目標前進,因此「去除歧視與汙名化仍是愛滋防治的重要工作」,盼持續藉由正確衛教資訊,讓大眾能不再害怕愛滋疾病。

Read More

纖維肌痛症 沒搬重物全身痠痛

罹患纖維肌痛症的武姓越南新住民(右3)在夫婿陪同下分享就醫過程。(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20多歲越南新住民武女士,職業是家庭主婦,因長時間頭痛及睡眠品質不好至高醫神經部就診,醫師另發現她平時除家務外,沒有搬重物等高強度活動,卻有全身筋骨的莫名痠痛及坐立不安的情形,經問診及檢查後,醫師認為她罹患的是很常見卻又神秘的疼痛疾病─纖維肌痛症。 高醫黃尚志副院長表示,纖維肌痛症是常見的慢性痠痛,需要積極地就醫和接受合適的治療。 高醫神經部洪志憲醫師表示,在成年人中,約有2至6%的人罹患纖維肌痛症,並以女性為主,是神經科及疼痛科門診常見的疼痛疾患之一。其特徵是長達3個月以上的慢性廣泛性肌肉疼痛,並伴隨著疲勞、失眠和情緒低落,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甚至導致失能。 除疼痛外,多數的病患也會以肌肉筋骨痠痛來表現。由於痠痛的關係,病患的運動耐受性明顯會變差,甚至是一般的工作的勞力活動都受到影響。因此,就會出現「明明沒有在運動,但長時間全身肌肉筋骨都很痠痛」的困擾現象。 洪志憲醫師進一步表示,纖維肌痛症的病理機轉目前仍然不清楚,但纖維肌痛症的痠痛和運動所造成痠痛很不一樣;運動後的痠痛頂多持續出現數天,但纖維肌痛症的痠痛會持續3個月以上,甚至長達數年。市售的消炎口服或外用藥雖然能緩解運動後的痠痛,但對纖維肌痛症卻沒有顯著效果。 洪志憲醫師提醒,高達3到5成的纖維肌痛症患者也常有不寧腿症候群,肢體在處於靜止狀態時,會出現如痠、麻、漲、癢、痛等不適感,而症狀會因活動或按摩而改善;目前,對於纖維肌痛症和不寧腿的治療雖無法根治,但可藉由藥物作有效的控制並明顯改善病患生活品質。 武女士經治療後,目前痠痛已大幅降低且生活品質得到明顯的改善。

Read More

登國際期刊 RNA干擾腦瘤基因 增效放療

成大跨校跨領域研究團隊開發全新RNA奈米藥物,研究成果登國際頂尖期刊。(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RNA藥物是生物醫學研究領域新星,成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楊閎蔚教授與跨校、跨領域團隊,利用生物工程技術開發出以噬菌體為載體,運輸「干擾RNA」到達目標腫瘤,以降低或抑制腫瘤特定基因表現之RNA奈米藥物,經動物實驗,可有效阻斷惡性腦癌(膠質母細胞瘤)基因自我修復,增強放射線治療成效。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ACS Nano》期刊,並登上期刊封面。 楊閎蔚教授表示,大腦內有「血腦屏障」保護,傳統藥物分子很難穿透,而膠質母細胞瘤又有很強大的基因修復能力。兩大因素造成腦癌治療效果極不理想。隨著生醫技術發展,將奈米粒子當成載具,攜帶藥物穿越血腦屏障,可望提高治療成效。 成大楊閎蔚教授(前排左2)及其研究團隊。 (成大提供) 楊閎蔚指出,團隊以小鼠為實驗對象,將奈米RNA藥物透過「對流增強輸送」方法,直接遞送至惡性腦瘤中,克服了血腦屏障,結果顯示,能成功阻斷腫瘤細胞DNA修復。團隊又對接受RNA奈米藥物後的惡性腦瘤小鼠照射低劑量的X射線,小鼠的中位存活時間超過60天,僅照射X射線的惡性腦瘤小鼠,中位存活天數只有31天。 楊閎蔚表示,傳統RNA奈米藥物做法繁複,要分別以人工合成RNA、設計載體,再合而為一,過程耗時費力,成本高,而且穩定性不佳。他們團隊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開發在細胞自動生成所需的RNA並直接封裝在噬菌體內部,一步到位的做法,大幅提升RNA的穩定性與效率並降低成本,這也是研究成果獲期刊選為封面故事的重要原因。 楊閎蔚帶領跨校、跨領域團隊,整合成功大學、林口長庚、中山大學,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成大博士後研究員龎浩翰博士、博士後研究員李南熺、博士候選人許盈培,林口長庚醫院魏國珍醫師、陳品元醫師、博士後研究員黃瓊瑩博士。

Read More

〈中華副刊〉 雙週詩集導覽 聽見詩傳回來的聲響

■林宇軒 2023年6月底至7月初,共有四本詩集出版,包含去年因〈一袋米要扛幾樓〉而受矚目的洪萬達(1997-)、中國青年詩人王徹之(1994-)、已有多本詩集的龍青,以及活躍於各詩社的靈歌(1951-)。 曾自費出版詩集《鹹蛋超人》、文集《梅比斯》的洪萬達,最新的詩集《一袋米要扛幾樓》除了獲台北文學獎、憑藉迷因在網路獲得大量關注同名詩作,詩集更在不久前奪得周夢蝶詩獎。無論是唐捐稱「風格級的作品」,或是向陽稱其「一反以抒情為宗、意象至上的主流詩學」,都不難看出這本詩集的特殊性。全書分為四輯,第一輯選錄了幾首舊作、呈現出洪萬達較前期的風格,如〈保固期限〉:「爸說所有放進冷凍庫的東西就是永久不壞。∕∕但他沒有說∕大家的心是熱的∕全部都會壞」;而第三輯「之街」的詩系、第四節長篇「戲劇詩」的嘗試,可見其有意走出不同於文學史的新路,值得進一步討論。 靈歌的《前往時間的傷口》是其第七本個人詩集,李進文的推薦序〈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清楚爬梳靈歌的創作歷程,同時剖析靈歌的作品風格,為不熟悉其詩的讀者提供了一個方便的入口。在這本詩集中,靈歌對詞組和套語仔細拆解,創造其中的歧異,如〈吻合〉當中「有些口要別人開了∕你才懸河」、〈等待傷口〉當中「可泣的事物∕有時可割可棄」;而詩行的行數與字數普遍不長的詩型,對讀者而言不會造成太大負擔,形成了其詩易於閱讀的特質。詩集中的詩意不同於多數詩人採取的抒情或敘事策略,而是由詞語和意象出發的想像,如〈我們纏繞〉:「像一條橋牽起兩地的手∕填補了鴻溝∕等待月光來訪時∕冷眼對看彼此∕靜靜撕開流水的傷口」。 在台推出《獅子岩:王徹之詩選2015-2022》的王徹之,在中國獲得眾多詩獎肯定,近年更以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之姿獲牛津大學文學博士學位。觀察其詩,多包含了流暢的敘事與眾多的迴行,厚重結構之下的句法帶有翻譯口吻,可見中國青年寫作者與台灣新生代的差異。節錄〈搬家──贈西啞〉一詩:「我知道,下次冒雨出門的時候∕如果我什麼都不會帶走,∕這就相當於說,我沒有完成工作,∕待在原地,等沒人注意我會搬去火星。」除了詩作,從書中兩個版本的自序也能觀察到詩人清楚的創作觀,值得台灣的創作者與研究者比較、關注。 龍青的《治療課》是繼《有雪肆掠》、《白露》、《風陵渡》之後的第四本詩集,主題性強烈;書中更收錄了作家創作的油畫作品彩圖,讓詩集帶有互文、跨域的想像。同名詩作〈治療課〉或可為全書定調:「以手指輕扣∕我身體的空谷∕你能聽見∕被蛀光的枕木,鏽蝕的鐵軌∕傳回來的聲響∕∕舊車站,老村莊∕所有在流逝中靜默不語的∕都是∕沸騰過的胸口∕曾緊咬的牙關」透過安排詩行節奏與主題情境,龍青細膩地著筆個人情懷,試圖以詩「治療」疫情後的傷口。綜觀近日出版的這四本詩集,作者都是具備豐富創作經驗的詩人,期待這些多元的風格能被閱讀、被看見,讓詩人真正聽見詩「傳回來的聲響」。 (本專欄作者為北藝大文跨所碩士生)

Read More